【七下专项突破讲练】专题10.13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2)(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专项突破讲练】专题10.13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2)(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17 07:0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0.13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2)(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
【知识点一】常见的一些等量关系(二)
1.存贷款问题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本息和(本利和)=本金+利息=本金+本金×利率×期数=本金×(1+利率×期数) .
年利率=月利率×12.
月利率=年利率×.
2.数字问题
已知各数位上的数字,写出两位数,三位数等这类问题一般设间接未知数,例如:若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则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10b+a.
3.方案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常常需合理安排.需要从几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如网络的使用、到不同旅行社购票等,一般都要运用方程解答,得出最佳方案.
特别提醒:
方案选择题的题目较长,有时方案不止一种,阅读时应抓住重点,比较几种方案得出最佳方案.
【知识点二】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
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设:用两个字母表示问题中的两个未知数;
列:列出方程组(分析题意,找出两个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解:解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
验:检验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
答:写出答案.
特别提醒:
(1)解实际应用问题必须写“答”,而且在写答案前要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检查求得的结果是否合理,不符合题意的解应该舍去;
(2)“设”、“答”两步,都要写清单位名称;
(3)一般来说,设几个未知数就应该列出几个方程并组成方程组.
【考点目录】
【考点1】数字问题; 【考点2】年龄问题;
【考点3】销售、利润问题; 【考点4】古代问题;
【考点5】图表信息问题; 【考点6】几何图形问题.
【考点1】数字问题;
【例1】(22-23七年级下·河北唐山·期中)某两位数,两个数位上的数之和为.这个两位数加上,得到的两位数恰好等于原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交换位置所表示的数,求原两位数.
(1)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2)如果设原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3)检验(1)中求得的结果是否满足(2)中的方程组.
【变式1】(23-24八年级上·山东青岛·期末)两个两位数的和是68,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右边接着写较小的两位数,得到一个四位数;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左边写上较小的两位数,也得到一个四位数.已知前一个四位数比后一个四位数大990.若设较大的两位数为,较小的两位数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 )
A. B.
C. D.
【变式2】(2024·陕西西安·一模)在初中数学文化节游园活动中,被称为“数学小王子”的王小明参加了“智取九宫格”游戏比赛,活动规则是:在九宫格中,除了已经填写的三个数之外的每一个方格中,填入一个数,使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3个数之和分别相等,且均为m.王小明抽取到的题目如图所示,他运用初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很快就完成了这个游戏,则m的值为 .
【考点2】年龄问题;
【例2】(18-19七年级下·河南南阳·期中)一名34岁的男子带着他的两个孩子一同进行晨跑,下面是两个孩子与记者的对话:
根据对话内容,请你用方程的知识帮记者求出哥哥和妹妹的年龄.
【变式1】(23-24七年级下·全国·假期作业)小明问老师:“您今年多大?”老师风趣地说:“我像你这样大时你才出生,你到我这么大时我已经39岁了.”老师年龄为 岁,小明年龄为 岁.
【变式2】(22-23七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爸爸、妈妈、我、妹妹,四人今年的年龄之和是101岁,爸爸比妈妈大1岁,我比妹妹大6岁,十年前,我们一家的年龄之和是63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 )
A.38岁 B.39岁 C.40岁 D.41岁
【考点3】销售、利润问题;
【例3】(23-24七年级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某加工厂生产大、小两种型号的书包.5个大书包和6个小书包成本需320元,4个大书包和3个小书包成本需220元.该工厂每日生产1000个书包,并按照大书包每个75元,小书包每个40元的价格出售,每日可获利润26000元.
(1)该工厂生产的两种书包每个成本各是多少元?
(2)为提高工厂效益,现增加生产线,每日可多生产650个书包,全部卖出后,此时大、小书包利润相同.求额外增加的生产线,每天生产大小书包各多少个?
【变式1】(2024·安徽·一模)某学校为了打造“书香校园”,丰富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计划采购,两种图书,已知采购2本种图书和3本种图书共需110元,采购1本种图书和5本种图书共需160元,则,两种图书的单价分别为( )
A.10元、30元 B.30元、10元 C.25元、20元 D.60元、20元
【变式2】(23-24七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甲、乙两店分别购进一批无线耳机,每副耳机的进价甲店比乙店便宜,乙店的标价比甲店的标价高元,这样甲乙两店的利润率分别为和,则乙店每副耳机的进价为 元.
【考点4】古代问题;
【例4】(22-23七年级下·江苏南通·期末)我国传统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记载:“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九两;牛二、羊五,直金十六两问牛、羊各直金几何?”译文:“假设有头牛、只羊,值两银子;头牛、只羊,值两银子,问每头牛、每只羊分别值银子多少两?”根据以上译文,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求每头牛、每只羊各值多少两银子?
(2)某商人准备用两银子买牛和羊要求既有羊又有牛,且银两须全部用完,且羊的数量不少于牛数量的倍,请问商人有几种购买方法?列出所有的可能.
【变式1】(22-23八年级上·云南文山·期末)《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个问题,大意是甲、乙两人各带了若干钱.若甲得到乙所有钱的一半,则甲共有钱50.若乙得到甲所有钱的,则乙也共有钱50.甲、乙两人各带了多少钱?设甲带了钱x,乙带了钱y,依题意,下面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B. C. D.
【变式2】(2024·湖北·一模)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撰的《算法统宗》记载了“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来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译文为:“有一根竿和一条绳,若用绳去量竿,则绳比竿长5尺;若将绳对折后再去量竿,则绳比竿短5尺,那么绳索长 尺,竿长 尺.(注:“托”和“尺”为古代的长度单位,1托=5尺)
【考点5】图表信息问题;
【例5】(23-24七年级下·广东广州·阶段练习)某公司用甲、乙两种货车运输原料,两次满载的运输情况如表:
甲种货车/辆 乙种货车/辆 总量(吨)
第一次 4 5 31
第二次 3 6 30
(1)甲、乙两种货车满载时每辆分别能运输原料多少吨?
(2)该公司又新购买45吨原料,准备同时租用这两种货车,每辆均全部装满,问有哪几种租车方案?
(3)在(2)的前提下,已知甲种货车每辆租金为300元,乙种货车每辆租金为200元,选择哪种租车方案最省钱?
【变式1】(2024七年级下·北京·专题练习)《探寻神奇的幻方》一课的学习激起了小明的探索兴趣,他在如图的方格内填入了一些表示数的代数式,若图中各行、各列及对角线上的个数之和都相等,则的值为(  )
A.1 B.5 C.25 D.32
【变式2】(2024七年级·全国·竞赛)某班学生参加智力竞赛,共10道题,答题情况统计如下:
答对题数 0 1 2 3 … 8 9 10
人数 0 2 5 7 … 8 4 1
(1)对答对4题及4题以上的学生来说,每人平均答对7题;
(2)对答对7题及7题以下的学生来说,每人平均答对5题.
该班学生共有 人参加智力竞赛.
【考点6】几何图形问题.
【例6】(22-23七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如图,这是福州市某区正在修建的一所学校的示意图,该学校的占地是一个长方形,长为米,宽为米,计划在三块形状及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空地(阴影部分)修建教学楼,将剩余两块形状及大小相同的空地作为操场,求每个操场的面积.

【变式1】(21-22七年级下·河南鹤壁·期中)如图,由七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组成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为( )
A. B. C. D.
【变式2】(23-24七年级下·全国·课后作业)利用两块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木块测量一张桌子的高度,首先按图①所示的方式放置,再交换两木块的位置,按图②所示的方式放置.测量的数据如图,则桌子的高度等于 .
专题10.13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2)(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
【知识点一】常见的一些等量关系(二)
1.存贷款问题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本息和(本利和)=本金+利息=本金+本金×利率×期数=本金×(1+利率×期数) .
年利率=月利率×12.
月利率=年利率×.
2.数字问题
已知各数位上的数字,写出两位数,三位数等这类问题一般设间接未知数,例如:若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则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10b+a.
3.方案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常常需合理安排.需要从几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如网络的使用、到不同旅行社购票等,一般都要运用方程解答,得出最佳方案.
特别提醒:
方案选择题的题目较长,有时方案不止一种,阅读时应抓住重点,比较几种方案得出最佳方案.
【知识点二】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
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设:用两个字母表示问题中的两个未知数;
列:列出方程组(分析题意,找出两个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解:解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
验:检验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
答:写出答案.
特别提醒:
(1)解实际应用问题必须写“答”,而且在写答案前要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检查求得的结果是否合理,不符合题意的解应该舍去;
(2)“设”、“答”两步,都要写清单位名称;
(3)一般来说,设几个未知数就应该列出几个方程并组成方程组.
【考点目录】
【考点1】数字问题; 【考点2】年龄问题;
【考点3】销售、利润问题; 【考点4】古代问题;
【考点5】图表信息问题; 【考点6】几何图形问题.
【考点1】数字问题;
【例1】(22-23七年级下·河北唐山·期中)某两位数,两个数位上的数之和为.这个两位数加上,得到的两位数恰好等于原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交换位置所表示的数,求原两位数.
(1)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2)如果设原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3)检验(1)中求得的结果是否满足(2)中的方程组.
【答案】(1)原两位数为38; (2); (3)(1)中求得的结果满足(2)中的方程组
【分析】(1)设原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则十位数字为,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2)设原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即可求解;
(3)结合(1),可知:,,进而即可求解.
(1)解:设原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则十位数字为,
依题意,得:,
解得:,
∴.
答:原两位数为38;
(2)设原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为,
依题意,得:;
(3)结合(1)可知,,,
∴,,
∴(1)中求得的结果满足(2)中的方程组.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1】(23-24八年级上·山东青岛·期末)两个两位数的和是68,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右边接着写较小的两位数,得到一个四位数;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左边写上较小的两位数,也得到一个四位数.已知前一个四位数比后一个四位数大990.若设较大的两位数为,较小的两位数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①两个两位数的和为68,②比大990,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解:根据题意,得.
故选:C.
【变式2】(2024·陕西西安·一模)在初中数学文化节游园活动中,被称为“数学小王子”的王小明参加了“智取九宫格”游戏比赛,活动规则是:在九宫格中,除了已经填写的三个数之外的每一个方格中,填入一个数,使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3个数之和分别相等,且均为m.王小明抽取到的题目如图所示,他运用初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很快就完成了这个游戏,则m的值为 .
【答案】9
【分析】本题考查了九宫格的知识,根据九宫格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3个数之和
相等的规律,观察九宫格中数的排列特征建立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设九宫格中最中间的数为x,
∵第3列中间数与第2行的最右边的数重合,

解得:.
设第1列最下面的数为y,第2行最右边数为z,
则由题意得:,
解得:,
∴.
故答案为:9.
【考点2】年龄问题;
【例2】(18-19七年级下·河南南阳·期中)一名34岁的男子带着他的两个孩子一同进行晨跑,下面是两个孩子与记者的对话:
根据对话内容,请你用方程的知识帮记者求出哥哥和妹妹的年龄.
【答案】妹妹的年龄是6岁,哥哥的年龄是10岁.
【分析】设妹妹的年龄是x岁,哥哥的年龄是y岁,根据“今年妹妹和哥哥的年龄和是16岁,两年后,妹妹年龄的3倍和哥哥的年龄相加等于爸爸的年龄”,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解:设妹妹的年龄是x岁,哥哥的年龄是y岁,
依题意,得: ,
解得: .
答:妹妹的年龄是6岁,哥哥的年龄是10岁.
【点拨】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1】(23-24七年级下·全国·假期作业)小明问老师:“您今年多大?”老师风趣地说:“我像你这样大时你才出生,你到我这么大时我已经39岁了.”老师年龄为 岁,小明年龄为 岁.
【答案】 26 13
【解析】略
【变式2】(22-23七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爸爸、妈妈、我、妹妹,四人今年的年龄之和是101岁,爸爸比妈妈大1岁,我比妹妹大6岁,十年前,我们一家的年龄之和是63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 )
A.38岁 B.39岁 C.40岁 D.41岁
【答案】C
【分析】由题意得:妹妹今年的年龄为8岁,我今年的年龄为14岁,设妈妈今年的年龄为x岁,爸爸今年的年龄为y岁,再由题意:一家四口人的年龄加在一起是101岁,爸爸比妈妈大1岁,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
解:现在一家四口人的年龄之和应该比十年前全家人年龄之和多40岁,
但实际上(岁),说明十年前妹妹没出生,
则妹妹今年的年龄为(岁),我的年龄为(岁),
设妈妈今年的年龄为x岁,爸爸今年的年龄为y岁,
由题意得:,
解得:,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3】销售、利润问题;
【例3】(23-24七年级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某加工厂生产大、小两种型号的书包.5个大书包和6个小书包成本需320元,4个大书包和3个小书包成本需220元.该工厂每日生产1000个书包,并按照大书包每个75元,小书包每个40元的价格出售,每日可获利润26000元.
(1)该工厂生产的两种书包每个成本各是多少元?
(2)为提高工厂效益,现增加生产线,每日可多生产650个书包,全部卖出后,此时大、小书包利润相同.求额外增加的生产线,每天生产大小书包各多少个?
【答案】(1)该工生产的大书包和小书包的每个成本各是40元,20元; (2)额外增加的生产线,每天生产大小书包各200个,450个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
(1)设该工厂生产的大书包和小书包的每个成本各是x元,y元,根据个大书包和6个小书包成本需320元,4个大书包和3个小书包成本需220元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
(2)设原来每天生产大书包m个,小书包n个,根据生产1000个书本一共获利26000元列出方程求出;设额外增加的生产线,每天生产大小书包各s个,t个,再根据大小书包的利润相同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
(1)解:设该工厂生产的大书包和小书包的每个成本各是x元,y元,
由题意得,,
解得,
答:该工生产的大书包和小书包的每个成本各是40元,20元;
(2)解:设原来每天生产大书包m个,小书包n个,
由题意得,,
解得,
∴原来每天生产大书包400个,小书包600个;
设额外增加的生产线,每天生产大小书包各s个,t个,
由题意得,

答:额外增加的生产线,每天生产大小书包各200个,450个.
【变式1】(2024·安徽·一模)某学校为了打造“书香校园”,丰富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计划采购,两种图书,已知采购2本种图书和3本种图书共需110元,采购1本种图书和5本种图书共需160元,则,两种图书的单价分别为( )
A.10元、30元 B.30元、10元 C.25元、20元 D.60元、20元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设,两种图书的单价分别为元,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解.
解:设,两种图书的单价分别为元,元,根据题意得,
解得:
即,两种图书的单价分别为10元、30元,
故选:A.
【变式2】(23-24七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甲、乙两店分别购进一批无线耳机,每副耳机的进价甲店比乙店便宜,乙店的标价比甲店的标价高元,这样甲乙两店的利润率分别为和,则乙店每副耳机的进价为 元.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关系,列出方程组,从而解方程组.
设乙店的耳机进价为x元,标价为y元,则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解:根据题意,设乙店的耳机进价为x元,标价为y元,
则甲店的耳机进价为:元;标价为:元;
∵甲乙两店的利润率分别为和,
∴,
解得:,
∴乙店每副耳机的进价为元;
故答案为:.
【考点4】古代问题;
【例4】(22-23七年级下·江苏南通·期末)我国传统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记载:“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九两;牛二、羊五,直金十六两问牛、羊各直金几何?”译文:“假设有头牛、只羊,值两银子;头牛、只羊,值两银子,问每头牛、每只羊分别值银子多少两?”根据以上译文,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求每头牛、每只羊各值多少两银子?
(2)某商人准备用两银子买牛和羊要求既有羊又有牛,且银两须全部用完,且羊的数量不少于牛数量的倍,请问商人有几种购买方法?列出所有的可能.
【答案】(1)每头牛值两银子,每只羊值两银子; (2)购买头牛,只羊;购买头牛,只羊.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找准数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1)设每头牛值两银子,每只羊值两银子,根据“头牛、只羊,值两银子;头牛、只羊,值两银子”,即可得出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设购买头牛,只羊,根据某商人准备用两银子买牛和羊,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再根据羊的数量不少于牛数量的倍,得,然后求出满足条件的正整数解即可.
(1)解:设每头牛值两银子,每只羊值两银子,
依题意得:,
解得:,
答:每头牛值两银子,每只羊值两银子;
(2)设购买头牛,只羊,
依题意得:,
整理得:,
、均为正整数,
为的倍数,
羊的数量不少于牛数量的倍,

或,
商人有种购买方法:
购买头牛,只羊;
购买头牛,只羊.
【变式1】(22-23八年级上·云南文山·期末)《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个问题,大意是甲、乙两人各带了若干钱.若甲得到乙所有钱的一半,则甲共有钱50.若乙得到甲所有钱的,则乙也共有钱50.甲、乙两人各带了多少钱?设甲带了钱x,乙带了钱y,依题意,下面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此类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根据题意可得,甲的钱+乙的钱的一半,乙的钱+甲所有钱的,据此列方程组即可.
解:根据题意,得,
故选:C.
【变式2】(2024·湖北·一模)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撰的《算法统宗》记载了“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来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译文为:“有一根竿和一条绳,若用绳去量竿,则绳比竿长5尺;若将绳对折后再去量竿,则绳比竿短5尺,那么绳索长 尺,竿长 尺.(注:“托”和“尺”为古代的长度单位,1托=5尺)
【答案】 20 15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设绳索长x尺,竿长y尺,由题意:绳索长=竿长+5尺,竿长=绳索长的一半+5尺,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
解:设绳索长x尺,竿长y尺,
由题意得:,
解得:,
即绳索长20尺,竿长15尺,
故答案为:20,15.
【考点5】图表信息问题;
【例5】(23-24七年级下·广东广州·阶段练习)某公司用甲、乙两种货车运输原料,两次满载的运输情况如表:
甲种货车/辆 乙种货车/辆 总量(吨)
第一次 4 5 31
第二次 3 6 30
(1)甲、乙两种货车满载时每辆分别能运输原料多少吨?
(2)该公司又新购买45吨原料,准备同时租用这两种货车,每辆均全部装满,问有哪几种租车方案?
(3)在(2)的前提下,已知甲种货车每辆租金为300元,乙种货车每辆租金为200元,选择哪种租车方案最省钱?
【答案】(1)甲种货车每辆能装货4吨,乙种货车每辆能装货3吨;
(2)共有3种租车方案,方案1:租用9辆甲种货车,3辆乙种货车;方案2:租用6辆甲种货车,7辆乙种货车;方案3:租用3辆甲种货车,11辆乙种货车.
(3)方案3:租用3辆甲种货车,11辆乙种货车,所需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元.
【分析】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读懂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等式是解题关键.
(1)根据题意,设甲种货车每辆能装货x吨,乙种货车每辆能装货y吨,然后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
(2)根据题意,设租用甲种货车m辆,乙种货车n辆,然后列出方程,根据m,n均为非负整数,解出m,n,即可得到租车的方案;
(3)分别求出每个方案的费用,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到答案.
(1)解:设甲种货车每辆能装货x吨,乙种货车每辆能装货y吨,
依题意有:,
解得:,
答:甲种货车每辆能装货4吨,乙种货车每辆能装货3吨;
(2)设租用甲种货车m辆,乙种货车n辆,
依题意有:,
∴ .
∵m,n均为正整数,
∴或 或,
∴共有3种租车方案,
方案1:租用9辆甲种货车,3辆乙种货车;
方案2:租用6辆甲种货车,7辆乙种货车;
方案3:租用3辆甲种货车,11辆乙种货车.
(3)方案1所需费用:(元);
方案2所需费用:(元);
方案3所需费用:(元).
∵,
∴方案3所需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元.
【变式1】(2024七年级下·北京·专题练习)《探寻神奇的幻方》一课的学习激起了小明的探索兴趣,他在如图的方格内填入了一些表示数的代数式,若图中各行、各列及对角线上的个数之和都相等,则的值为(  )
A.1 B.5 C.25 D.32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有理数乘方运算的运用,根据题意列式,再根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求出的值,代入,根据有理数乘方运算即可求解,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理数乘方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解:根据题意,可得:,
由①,可得:,
由②,可得:,
由③④,可得:,
解得,
把代入①,解得,
∴.
故选:C.
【变式2】(2024七年级·全国·竞赛)某班学生参加智力竞赛,共10道题,答题情况统计如下:
答对题数 0 1 2 3 … 8 9 10
人数 0 2 5 7 … 8 4 1
(1)对答对4题及4题以上的学生来说,每人平均答对7题;
(2)对答对7题及7题以下的学生来说,每人平均答对5题.
该班学生共有 人参加智力竞赛.
【答案】55
【分析】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设答对4~7题的有x人,共答对y题,根据“对答对4题及4题以上的学生来说,每人平均答对7题”可得方程,根据“对答对7题及7题以下的学生来说,每人平均答对5题”可得方程,联立组成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到对4~7题的人数,进而可求出学生总数.
解:设答对4~7题的有x人,共答对y题,则

解得:,
∴参加竞赛的学生人数为(人).
故答案为:55.
【考点6】几何图形问题.
【例6】(22-23七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如图,这是福州市某区正在修建的一所学校的示意图,该学校的占地是一个长方形,长为米,宽为米,计划在三块形状及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空地(阴影部分)修建教学楼,将剩余两块形状及大小相同的空地作为操场,求每个操场的面积.

【答案】每个操场的面积为平方米
【分析】设三个小长方形的长为米,宽为米,然后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然后根据操场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
解:三个小长方形的长为米,宽为米,
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小长方形长为米,小长方形的宽为米,

则如图:每个操场的面积
平方米,
答:每个操场的面积为平方米.
【点拨】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读懂题意,根据图形列出方程组,得出三个小长方形的长和宽是解本题的关键.
【变式1】(21-22七年级下·河南鹤壁·期中)如图,由七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组成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由图可看出本题的等量关系:小长方形的长小长方形的宽;小长方形的长+宽,据此可以列出方程组求解.
解: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宽为y.
由图可知,
解得.
所以长方形的长为10,宽为7,
∴长方形的周长为,
故选B.
【变式2】(23-24七年级下·全国·课后作业)利用两块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木块测量一张桌子的高度,首先按图①所示的方式放置,再交换两木块的位置,按图②所示的方式放置.测量的数据如图,则桌子的高度等于 .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设桌子的高度为,长方体木块一个面(图中展示的面)的长比宽大,根据图中两种放置的方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解:设桌子的高度为,长方体木块一个面(图中展示的面)的长比宽大,
由题意得:

解得:,
∴桌子的高度为,
故答案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