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六)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下列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是( )
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
B.新航路导致欧洲职业选择巨变
C.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
D.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
2.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 )
A.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
C.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 D.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
3.“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了。”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意大利 D.英国
4.“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 伽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5.以下为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航海路线图,其中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进行航海探险的目的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菲律宾在1512年被麦哲伦发现后命名为圣拉萨鲁斯群岛。20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储、后来的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称该群岛为菲律宾(Philippines)。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 )源
A.带有宗教色彩 B.尊重了当地文化
C.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D.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7.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出产于美洲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8.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9.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10.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了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C.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爆发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11.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 )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欧洲(除英国外) 英国
1680 0.85 4
1750 1.90 10
1800 1.98 18
12.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
B.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
C.圈地运动促使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 人均糖消费量(磅)
13.英国历史学家J.R.格林说“七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 B.英国打败了“海上马车夫”,掌握了海上霸权
C.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14.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嘤嘤作
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1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
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
“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
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16.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
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17.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18.《新全球史》:“工业巨头和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家简直富可敌国,其强大的实力使军事贵族和其他传统的特权阶层黯然失色。接下来是中产阶级……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该材料直接反映了工业革命
A.推动了经济转型 B.造成了阶级分化
C.加速城市化进程 D.激化了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