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5 07:3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围绕一定的情境性材料或文本,以问题为起点,在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下自主探求问题解决方法或自主建构意义,注重学习的过程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这种教学方式克服了讲授式教学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弊端,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师生互动或生生合作自主建构和探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新知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探究能力、合作沟通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课标: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本课由“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三个子目构成,主要讲述了元朝统一之后,面对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疆域辽阔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元朝统治者在继承中创新,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国家国家治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对辽宋夏金元政权的建立有了基本了解,通过对比可以得出元朝“疆域大、民族多”的特点,但是对于民族关系的发展缺乏深度思考,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元朝的大一统及统治措施为多元一体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识读《元朝形势图》了解元朝拓展疆域的史实,知道元朝开创性地实施了行省制及其影响,又因地制宜地加强了边疆管理,知道西藏、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习利用地理信息解释元朝治理国家的措施;结合教科书及诗文,知道元朝出现民族交融高潮的表现及其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意义。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客观评价元朝的统治,理解元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要看到元朝实施四等人制的局限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元朝的历史贡献教学难点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地图册、元朝形势图、文字史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图文史料一:山西洪洞广胜寺元代壁画二: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变成了“大中国”。“大中国”时代由元朝开启这是元朝对中国历史的第一大影响。——北京大学 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讲述:在这幅元代壁画中同时存在蒙古人、西域胡人、汉人的人物形象,呈现出多元文化融汇于一体的现象。请大家判别一下,这种现象会出现在哪个朝代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中国历史上对元朝是一种怎样的评价呢?元朝是如何开启“大中国”时代的呢?“大中国”的涵义是什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从“小中国”到“大中国”之元朝的统治。带领学生梳理本课内容及学习目标:本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对于第一个子目内容的学习,我们需要了解元朝拓展疆域的史实。以及民族交融表现及其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意义;对于行省制度这一子目内容的学习,我们需要理解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第三个子目元朝对边疆地区的关系,我们需要了解元朝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知道西藏、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观察图片中出现了几种人并回答问题初步思考“大中国”的涵义自主阅读教材,划分教材内容,厘清知识脉络。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本课的整体性历史特征,以问题驱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内容及任务
新课讲授一、疆域之大 出示史料:西汉、唐疆域图,北宋、南宋与金对峙时期形势图布置学习任务:
请同学们观察左侧地图,与其他政权对比,元朝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引导学生从疆域的拓展、政权特点、政权建立民族主体方面去思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元朝具有大、统一、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最直观的一个特点是元朝时期的疆域有了极大的拓展。史书上记载元朝的疆域,北逾阴沙,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这里的阴山指的是今天我国内蒙古中部,流沙指的是今天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海表指的是我国今天的南海诸岛,辽左指的是今天俄罗斯库页岛地区。元朝时期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今天的东北、新疆、西藏、云南、南海诸岛及台湾地区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由此可知,“大中国”的第一个涵义指的是疆域之大。
从政权形式上来看。在北宋时期及其金、南宋、西夏时期,政权的形式是属于政权并立,然而到了元朝时期,我们的政权从并立走向统一。通过对比,可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 大多数学生从疆域的拓展、政权特点、政权建立民族主体方面去识读地图并回答。 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二、民族交融趋势增强 过渡:面对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蒙古族)建立的疆域辽阔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忽必烈将如何治理呢?引导学生从如何去维护元朝统治主体的利益和如何去治理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两个方面思考。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讲解:为了实现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元朝在待遇差别上逐渐形成了四等人制。其本质是一种民族压迫政策,为后期元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为什么四等人制会造成元朝的灭亡?教师引导:不仅仅是因为“四等人制”是一种民族歧视政策。我还要看到的是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已经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四等人制”不能阻碍已经融入泱泱华夏的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交流、大交往和大交融。所以,我们的“大中国”时代还体现在民族交融的增强,这种增强离不开辽、金等民族政权的影响。出示带有游牧、农耕文明分界线的《北宋形势图》和《金、南宋、西夏形势图》讲解:这是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线以东降水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线以西降水量较少,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造就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哪两种类型的文明?进一步讲述:受到“第三次大寒冷”时期的影响,北方寒风凛冽,游牧民族不得不大规模南迁,引发了政权空间范围的联动。这种大规模的南迁会引发什么现象?过渡: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为“小中国”到“大中国”的转变增添了民族色彩。到了元朝,民族交融达到了高潮。 结合《知识拓展》分析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蒙古族利益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弊端。思考并回答,学生可能只能停留于表面,认为“四等人制”是一种民族歧视政策。基础好的学生大致能回答出: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大多数都能认识到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南迁会带来各民族之间的交融。 关注教材,建构知识的连续性,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三、中央统治力度的深化 布置学习任务:结合教材,思考元朝出现民族交融高潮的表现在哪些方面?过渡:我们的“大中国”的涵义还远不止于此,它还体现在中央统治力度的深化上,我们跟着第二个问题看元朝如何深化中央统治力度。出示关于元朝统治方式的材料过渡: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帮助之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布置学习任务:请同学们结合教材52页-53页“行省制度”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两个子目的内容,补充完成《元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在学生填写的基础上解决学生的难点疑点。过渡:要想了解元朝如何深化中央统治力度,我们就必须看他如何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师生共同归纳:元朝将河北、山东、山西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管辖。其他地区,除畏兀儿、吐蕃地区,在全国设置了10个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地方,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这样的一种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称之为“行省制度”。出示《相关史事》并提问:行省的职能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引导:行省既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体现了行省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有利于元朝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效结合。一方面,行省要代表中央分驭地方,又要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那行省的权力如何呢?出示行省职权的材料并提问:行省的职权具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分析材料:行省权力大,但始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所以具有大而不专的特点,不能形成地方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过渡:除了限制行省的权力之外,元朝还采用什么方法避免地方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布置任务:结合历史地图册分析行省划分的依据及其作用。讲解:元朝打破了秦汉时期以来山川形便的地理区划,采用犬牙相入的方式划分行政区划,使得地方失去扼险而守的地理优势,无法形成地方分裂割据局面,彼此交错,互相牵制,从而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小结:行省制的出现使元代及以后的中央、地方权力机构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不仅从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对行政区划的变革和政治体制的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强调的“大中国”时代,不仅在于版图辽阔,更在于其统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而这种有效性还体现在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结合教材及民族交融演示图思考元朝出现民族交融高潮的表现。思考元朝采取的统治方式,结合材料易得出采取汉法治国。结合教材绘制《元朝政治建制示意图》。思考何为行省制度。结合教材思考并回答,学生可能回答不出来。结合《相关史事》认识行省制度的双重性,体会元朝的政治智慧。分析材料,理解行省的职权具有大而不专的特点。大多数学生能够结合历史地图册得出,元朝采用犬牙相入的方法划分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增强学生读教科书的意识,训练树立教材内容的能力。发现学生学习行省制度中的弱点并有针对性的解决。
四、边疆管辖的有效性 出示《元朝疆域图》并提问: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引导学生总结:西域设立了北庭都元帅府管辖军政事务;设置了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小结:对边疆地区采取直接有效的管理形式。这样既做到了因地制宜,又将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边远地区,加强了中央和地方、中原和边疆的联系,推动了各地区的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结合《元朝疆域图》及教材内容思考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措施。
课堂小结 出示材料并出示学习任务:结合材料,你如何理解从“小中国”到“大中国”?提问:你如何理解“小中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汉唐时期的“小中国”更在于形成了发源于农耕地带,以“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汉族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多元并立的发展格局。提问:你如何理解“大中国”?总结:元朝时,多元并立走向了多元一体,“中国”的人民是汉人和少数民族两大部分;“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人政权,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政权。“大中国”即一个能为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提供多样性发展空间的“多民族之巨大中国”。 思考何为“小中国”,学生大致能概括出与元朝相比,元以前疆域较小,边疆管理较松散,民族关系呈现出多元并立的特点。学生大致能概括出元朝疆域辽阔,地方管理的有效性,民族大交融的中国时代就是“大中国”。 紧扣本课主题,首尾呼应,引导学生归纳元朝对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历史贡献。
教学反思
亮点:本课立足《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进行指导(初中历史)》(2022年版)线索清晰,按照元朝通过拓展疆域、促进民族交融、深化中央统治力度、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的统治措施实现了由“小中国”到“大中国”时代的转变,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图文资源,特别是元朝形势图(1330年),以该地图贯穿课堂教学的过程,从而形成了符合学生思维的有序的课堂教学线索。不足:其一,本课在讲民族交融趋势增强时,为了体现“小中国”到“大中国”时代转变的民族交融过程,融合了地理学科知识。但是在这一章学习的引领中,出现了过多解读的情况,不利于学生清晰地认识本课的重难点,也影响教学进度从而造成头重脚轻。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尝试重点突出历史学科,对地理知识简讲。其二,最后环节“你如何理解从小中国到大中国”应充分给予学生表达展示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获得感。其三,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更好地做到照顾全体学生的学习,对于学习不活跃的学生,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引导。在往后的教学中要关注课堂生成性资源,尊重个体差异,引导学生融入历史学习,使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