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2 兑换人民币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2 兑换人民币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15 06:5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 兑换人民币
学习内容 教材P54例3、例4,完成P54“做一做”,P57~58“练习十二”第4、5题。
素养目标 1. 情境与问题: 学生将学习识别和理解生活中常见的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并掌握不同面值之间的直接兑换关系。 2. 知识与技能: 通过进一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生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 思维与表达: 学生将通过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和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交流与反思: 学生将通过理解和交流人民币的知识,加深对不同面值人民币兑换关系的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培养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学习重点 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最直接的兑换关系。
学习难点 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间的兑换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1. 回顾旧知识: 提问学生上节课学习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并期待他们能够回忆起这些面值。 总结学生回答,已经学习了1元、5角、1角、5分、2分、1分的人民币。 2. 出示习题,指名学生口述答案:
出示一些习题,要求学生口述答案。 观察学生的回答,确保他们对人民币的面值和兑换有正确的理解。 3. 揭示课题: 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他们对人民币知识的掌握。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即继续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习不同面值人民币间的兑换。 在黑板上板书“兑换人民币”。 1.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人民币面值。 2. 口述习题答案,展示他们对人民币知识的掌握。 3. 准备学习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习不同面值人民币间的兑换。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 出示教科书P54例3,展示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 提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人民币,并鼓励他们分享他们的认识。 指导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面值是5元的人民币,并观察纸币的颜色及图案。 组织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面值是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并在小组内互相分享辨认方法。 2. 人民币的兑换: 指导学生将1张5元的人民币换成1元的人民币,并让他们在桌上摆出来。 指导学生将1张10元的人民币换成1元的人民币,并让他们计算可以换多少张。 组织学生将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换成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并计算可以换多少张。 提问学生一张100元可以换几张50元,并指导他们根据数的组成得到答案。 1. 观察并认识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 2. 从学具袋中找出相应的纸币,并分享辨认方法。 3. 将5元和10元人民币换成1元人民币,并在桌上摆出来。 4. 计算10元人民币可以换成多少张1元人民币。 5. 将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换成10元人民币,并在桌上摆出来。 6. 计算一张100元可以换成几张50元人民币。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教科书P54“做一做”: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并鼓励他们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2. 完成教科书P57“练习十二”第4题: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并鼓励他们与同桌互相检查摆出的钱数是否正确。 组织学生集中交流,分享他们的答案和思考过程。 3. 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5题: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并在小组内交流方法。 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1. 独立完成教科书P54“做一做”的第1题,并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2. 独立完成教科书P57“练习十二”第4题,并与同桌互相检查答案。 3. 独立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5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一说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板书设计 兑换人民币 一张5元可以换5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 一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5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10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作业设计 1.5个2角一共是( )角,可换成( )元。 2.1张50元纸币可以换( )张1元纸币。 3.1张50元钱可以换( )张20元钱和( )张10元钱
教学反思 本节课准确把握了教学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机会,以认识数、单位等关键信息为主,加深学生对每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将面值教学与兑换教学相结合,提高操作人民币学具的熟练度,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问题。在兑换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各种币值之间的换算,巩固了数值之间的关系,培养了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