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
10《小石潭记》
1. (原创)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隔篁竹( ) (2)水尤清冽( ) (3)为坻( ) (4)为嵁( )
(5)佁然不动( ) (6)俶尔远逝 ( ) (7)往来翕忽( )
(8)犬牙差互( ) (9)悄怆幽邃( )( )
2. (原创)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如鸣珮环 珮环: (2)心乐之 乐:
(3)水尤清冽 尤: (4)可百许头 可:
(5)日光下澈 下: 澈:
(6)佁然不动 佁然: (7)俶尔远逝 俶尔:
(8)往来翕忽 翕忽:
(9)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差互:
(10)凄神寒骨 凄: 寒:
(11)悄怆幽邃 悄怆: (12)以其境过清 以:
(13)不可久居 居: (14)乃记之而去 乃:
3. (原创)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如鸣珮环 环滁皆山也
B.卷石底以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隔篁竹, 闻水声 陶后鲜有闻 (《小石潭记》)
D.水尤清冽 清荣峻茂
4. (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比,发生变化的的一项是( )
A.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乃记之而去。
D.不可知其源。
5.填空。
《小石潭记》原题为《 》,作者为柳宗元为 (朝代)著名文学家,字 ,祖籍河东
(今山西永济西),世称“ ”。他与唐代的 ,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
石和曾巩并称“ ”。
6.默写。
(1)隔篁竹, ,如鸣珮环, 。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3) , ,参差披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 。
(5)佁然不动, , ,似与游者相乐。
(6)《小石潭记》中通过写日光、影子,从侧面表现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 ”
, 。
(7)《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句子是:“ , 。”
(8)《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环境使作者内心凄凉忧伤的句子是:“ , 。”
7.翻译下列句子。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译文: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译文:
(3)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文:
(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译文:
(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
(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8.(2022 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算竹,闻水声,如鸣现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抵,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级,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翊日, 饭于林虑① , 亭午抵桃林村, 乃山麓也。泉声央道, 怪石奇花, 不可胜数。山回转, 平地 数寻, 曰槐林。坐石弄泉, 不觉日将晡② , 憩环翠亭, 四顾气象潇洒, 恍然疑在物外, 留连徐步。薄幕, 至
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节选自柳开《游天平山记》)
【注释】①林虑:今河南省林州市。②晡(bū):申时,午后三时至五时。
(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尤清冽 ”中的“清冽 ”是清凉的意思,写出了小石潭水的清澈寒凉。
B. “斗折蛇行 ”中的“斗 ”“蛇 ”指像北斗星、像蛇一样,表现溪流的曲折蜿蜒。
C. “ 明灭可见 ”中的“ 明灭 ”指忽明忽暗,写出岸边树影斑驳、明暗交错的景象。
D. “坐石弄泉 ”中的“弄 ”在这里有玩赏的意思,表现了作者的闲适愉悦之情。
(2) 把甲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翻译:
(3)甲文段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由“乐 ”到“忧 ”的变化, “乐 ”和“忧 ”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具
体内容简要分析。
(4)游记一般采用“移步换景 ”和“定点观察 ”的写法。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甲文段以“定点观察 ”为主,作者立足小石潭,对潭中景物和① 进行了描绘。乙文段以“移
步换景 ”为主,作者的游踪是:早上从林虑出发,② ,后来途径槐林,③ ,④
,夜宿于连云阁。
9.(2020 齐齐哈尔)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文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 ,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 而后注,水
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节选自《观第五泄①记》)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江境内。 ②罅:缝隙,裂隙。 ③掉:摇动。
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 ⑤掣折:转折。 ⑥欹:斜靠。
(1)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悄怆幽邃 邃: ②而犹不忍去 去: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3)请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游 人 坐 欹 岩 下 望
(4)甲、乙两文写水,突出了水的不同特点,其中甲文突出了水的 ,乙文突出了水的
(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两文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 。
(5)请比较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 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
10《小石潭记》
1. (原创)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隔篁竹( ) (2)水尤清冽( ) (3)为坻( ) (4)为嵁( )
(5)佁然不动( ) (6)俶尔远逝 ( ) (7)往来翕忽( )
(8)犬牙差互( ) (9)悄怆幽邃( )( )
【答案】(1)huáng(2)liè(3)chí(4)kān(5)yǐ(6)chù(7)xī(8)cī(9)qiǎo suì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解答本题,要牢记汉语拼音的书写法则。平时要注重积累。
2. (原创)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如鸣珮环 珮环: (2)心乐之 乐:
(3)水尤清冽 尤: (4)可百许头 可:
(5)日光下澈 下: 澈:
(6)佁然不动 佁然: (7)俶尔远逝 俶尔:
(8)往来翕忽 翕忽:
(9)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差互:
(10)凄神寒骨 凄: 寒:
(11)悄怆幽邃 悄怆: (12)以其境过清 以:
(13)不可久居 居: (14)乃记之而去 乃:
【答案】(1)珮、环,都是玉饰(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动快乐(3)格外(4)大约(5)下,名词做 状语,向下。澈,穿透(6)静止不动的样子(7)忽然(8)轻快迅疾的样子(9)犬牙,名词做状语,像
狗的牙齿那样。差互,交错、错杂(10)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寒冷。(11)凄凉(12)因为(13)待,停留(14)于是,就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释义。解释文言词语的意思时,要注意结合语境,特别要注意通假字、 一词 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的文言现象。另外,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要关注文言篇目
下的课下注释,注重积累。
3. (原创)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如鸣珮环 环滁皆山也
B.卷石底以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隔篁竹, 闻水声
D.水尤清冽
陶后鲜有闻 (《小石潭记》)
清荣峻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 A.名词,玉饰/动词,环绕; B.动词,出现/动词作状语,在国
外; C.动词,听到,听见/动词,听说; D.形容词,清澈/形容词,清澈。故选 D。
4. (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比,发生变化的的一项是( )
A.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乃记之而去。
D.不可知其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汇中的古今异义字。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但是意思已经 发生了变化。解答此类练习,要注意平时的识记和积累。 C 项中,“去 ”在句子中的意思是“离开 ”,在现
代汉语中的意思为“前往,到某处”,意思发生了变化。故选 C。
5.填空。
《小石潭记》原题为《 》,作者为柳宗元为 (朝代)著名文学家,字 ,祖籍河东 (今山西永济西),世称“ ”。他与唐代的 ,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
石和曾巩并称“ ”。
【答案】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唐代 子厚 柳河东 韩愈 唐宋八大家
【解析】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 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 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
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 600 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
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6.默写。
(1)隔篁竹, ,如鸣珮环, 。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3) , ,参差披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 。
(5)佁然不动, , ,似与游者相乐。
(6)《小石潭记》中通过写日光、影子,从侧面表现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 ”
, 。
(7)《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句子是:“ , 。 ”
(8)《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环境使作者内心凄凉忧伤的句子是:“ , 。 ”
【答案】(1)闻水声 心乐之 (2)水尤清冽 (3)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4)皆若空游无所依
(5)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6)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7)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8)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1)—(5)题为直接型默写题,学生根据上下句提示默写即可。(4)—
(8)题为理解型默写题,作答时要抓住关键信息来确定答案。
7.翻译下列句子。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译文: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译文:
(3)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文:
(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译文:
(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
(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答案】(1)隔着竹林,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
(2)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3)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5)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6)鱼儿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
(7)(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8)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9)使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语境原则,将所译句子放到原文中, 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切忌断章取义;二是直译原则,即尽量做到字字落实,要牢记 统编教材推荐的“留、替、调、补、删”五字翻译法,对句中的实词,尤其是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存在
活用现象的词等要准确翻译,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也要翻译到位。
8.(2022 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算竹,闻水声,如鸣现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抵,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级,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翊日, 饭于林虑① , 亭午抵桃林村, 乃山麓也。泉声央道, 怪石奇花, 不可胜数。山回转, 平地 数寻, 曰槐林。坐石弄泉, 不觉日将晡② , 憩环翠亭, 四顾气象潇洒, 恍然疑在物外, 留连徐步。薄幕, 至
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节选自柳开《游天平山记》)
【注释】①林虑:今河南省林州市。②晡(bū):申时,午后三时至五时。
(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尤清冽 ”中的“清冽 ”是清凉的意思,写出了小石潭水的清澈寒凉。
B. “斗折蛇行 ”中的“斗 ”“蛇 ”指像北斗星、像蛇一样,表现溪流的曲折蜿蜒。
C. “ 明灭可见 ”中的“ 明灭 ”指忽明忽暗,写出岸边树影斑驳、明暗交错的景象。
D. “坐石弄泉 ”中的“弄 ”在这里有玩赏的意思,表现了作者的闲适愉悦之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C.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根据“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可知, “明
灭可见”的是流入小石潭的溪水的身影,而非表现“岸边树影斑驳、明暗交错的景象”。故选 C。
(2) 把甲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翻译:
【答案】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 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下,向下照射。澈:透过。布:照映,
分布。
(3)甲文段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由“乐 ”到“忧 ”的变化, “乐 ”和“忧 ”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具
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①小石潭水声悦耳,游鱼灵动、可爱,让作者感到快乐。②小石潭周围凄清的环境触发了作者内心
被贬请的悲凉,让作者感到忧伤。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作答时,要联系写作背景、作者遭遇及文中内容进行思考。柳宗元参 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诗作中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 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根据“如鸣珮环,心乐
之”可以看出小石潭水声动听,使作者心情愉快, “似与游者相乐”也可以看出作者对游鱼的喜爱,由此
可得出答案①; 根据第四段“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可以看出环境触发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因此“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由此可得出答案②。
(4)游记一般采用“移步换景 ”和“定点观察 ”的写法。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甲文段以“定点观察 ”为主,作者立足小石潭,对潭中景物和① 进行了描绘。乙文段以“移
步换景 ”为主,作者的游踪是:早上从林虑出发,② ,后来途径槐林,③ ,④
,夜宿于连云阁。
【答案】①潭周边景物 ②中午到达桃林村 ③下午在环翠亭休息 ④傍晚到达明教院(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甲文以“定点观察”为主,作者立足小石潭,第二段描绘潭水和游 鱼等潭中景物,第三段写小潭溪流,第四段写潭中气氛,故第①处可填写漂周边景物。乙文以“移步换景 ”为
主,由“亭午抵桃林村”可得出答案②;由“不觉日将晡,憩环翠亭”“薄幕,至明教院”可得出答案③
④。
参考译文:
【乙】第二天,在林虑吃早饭,正午是抵达桃林村,原来这里才是山脚。山泉声在道路两旁叮咚作响, 路边奇形怪状的石头和珍奇花草,数不胜数。山回路转,有一块几丈大的平地,叫槐林。我坐在石头上, 摆弄着山泉,不知不觉到了下午申时,在环翠亭上休息,环顾四周,景色清新脱俗,忽然怀疑自己在人世
之外,我留连美景,慢慢前行。傍晚时,到了明教院,当晚住宿在连云阁。
9.(2020 齐齐哈尔)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文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 ,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 而后注,水
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江境内。 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
(1)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②罅:缝隙,裂隙。
⑤掣折:转折。
(节选自《观第五泄①记》)
③掉:摇动。
⑥欹:斜靠。
①悄怆幽邃 邃: ②而犹不忍去 去:
【答案】①邃:深 ②去:离开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
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寂静幽深。邃:深。
②句意:还留恋不想离开。去:离开。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答案】①(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沿着山路行走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象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
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见,看见。句意为:小
溪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 一段看不见。
②句中重点词有:愈,更,越。观,景象(景观)。句意: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
色了。
(3)请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游 人 坐 欹 岩 下 望
【答案】游 人/ 坐/ 欹 岩 下 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此句句意为:游人们有的人坐,有的人靠着岩石向下望;
故断句为:游人/坐/欹岩下望。
(4)甲、乙两文写水,突出了水的不同特点,其中甲文突出了水的 ,乙文突出了水的
(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两文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 。
【答案】清 伟 侧面描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结合甲文内容可知,“ 皆若空游无所依 ”是侧面描写,写出了水的 “清 ”;由乙文,“ 闻疾雷声,心悸 ”是侧面描写,写出了瀑布的“疾 ”;据此可知,两文在写作手法上
都运用了侧面描写。
(5)请比较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案】甲文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乙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小石潭记》中小石潭的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的情感。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观第五泄记》中的一些句子,如“ 而
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