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2024年初中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鱼我所欲也》-2024年初中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5 07:56:12

文档简介

2024 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
17《鱼我所欲也》
1. (原创)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死亦我所恶( ) (2)不为 gǒu( )得也 (3) 一 dān( )食 (4)一豆羹
( )
(5)蹴( )尔而与之 (6)乞人不屑也( )
2. (原创)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2)死亦我所恶 恶:
(3)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心:
(6)贤者能勿丧耳 丧:
(7)蹴尔而与之 蹴 :
(8)乞人不屑也 不屑:
(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
(10)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11)妻妾之奉 俸:
(1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与:
(13)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4)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3. (原创)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舍生而取义者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则有心旷神怡(《岳阳楼记》)
C.二者不可得兼 得其船(《桃花源记》)
D.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4. (原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一豆羹 古义: 今义: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古义: 今义:
(3)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古义: 今义: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义: 今义:
(5)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 今义:
5. (原创)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此之谓失其本心
6. (原创)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7. (原创)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之一,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孔孟”。
B.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论语》《诗经》合称“四书”。
C. 《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
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
D. 《鱼我所欲也》开篇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
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8.默写。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2) ,乞人不屑也。
(3)乡为身死而不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
(4)现在人们常用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 , ”来表明在关键时
刻做出的正确选择。
(5)《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句子是:“ , , 。” ( 6 ) 《 鱼 我 所 欲 也 》 中 与 “ 不 受 嗟 来 之 食 ” 的 意 思 相 一 致 的 语 句 是 :
“ , ; , 。”
(7)面对元朝最高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文天祥断然拒绝,因为他深知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
文。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 , !”
9.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译文: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文: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文: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7)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10.(2022 四川南充)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 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 “吾誓与城为殉, 然仓
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
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 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 “我史阁部也。 ”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
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选自《梅花岭记》,有删改)
注:①[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谥号。因曾担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忧虑,担心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感恩、感激
C.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
D.被执至南门 执:押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乡为身死而不受 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B.所欲有甚于生者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C.舍生而取义者也 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D.蹴尔而与之 诸将果争前抱持之
(3)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开篇通过类比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B.乙文记述了江都城被攻陷后,和硕豫亲王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大骂而死,他的部将遵照他的遗言将
他葬在梅花岭上。
C.甲文孟子善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乙文饱含深情地叙述了史可
法的悲壮事迹,极具感染力。
D.甲文孟子认为“正义 ”“大义 ”比生命重要,能给予人不苟且偷生、不避祸患的勇气;乙文史可法用
行动捍卫了他心中的“大义”。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万钟则不辫礼又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11.(2019·遂宁)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练习。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 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 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
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 不凝滞于物, 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 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① 何故怀 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② ,受 物之汶汶③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 ”乃作《怀沙》之
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
注:①醨:薄酒。②察察:洁白的样子。③汶汶:浑浊的样子。④皓皓:莹洁的样子。⑤温蠖(huò):
尘滓重积的样子。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①故不为苟得也
②被发行吟泽畔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
④遂自投汩罗以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3)请简要说说【甲】段是如何提出论点的。
(4)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像屈原一样都把“舍生取义 ”奉为人生准则,请你另举出一个
事例,并说说你如何理解“舍生取义 ”。2024 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
17《鱼我所欲也》
1. (原创)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死亦我所恶( ) (2)不为 gǒu( )得也 (3) 一 dān( )食 (4)一豆羹
( )
(5)蹴( )尔而与之 (6)乞人不屑也( )
【答案】(1)wù(2)苟 (3)箪 (4)gēng (5) cù; (6)xiè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解答本题,给加点字注音要牢记汉语拼音的书写法则;根据拼音写汉字,
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判断所要写的汉字。
2. (原创)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2)死亦我所恶 恶:
(3)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心:
(6)贤者能勿丧耳 丧:
(7)蹴尔而与之 蹴 :
(8)乞人不屑也 不屑:
(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
(10)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11)妻妾之奉 俸:
(1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与:
(13)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4)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答案】 1)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2)讨厌,憎恨。(3)祸患,灾难。(4)假如,假使。 (5)这种心。(6)丧失。(7)踩踏。(8)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9)优厚的俸禄。钟,
古代的一种量器。(10)有什么益处。(11)侍奉。(12)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
语气词。(13)停止。 (14)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释义。解释文言词语的意思时,要注意结合语境,特别要注意通假字、 一词
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的文言现象。另外,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要关注文言篇目
下的课下注释,注重积累。
3. (原创)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舍生而取义者也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C.二者不可得兼
D.所欲有甚于生者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则有心旷神怡(《岳阳楼记》)
得其船(《桃花源记》)
万钟于我何加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 A.名词,生命/动词,获得生命 ;B.名词,思想/名词,心情;
C.动词,获得/动词,获得; D.介词,比/介词,对、对于。故选 C。
4. (原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一豆羹 古义: 今义: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古义: 今义:
(3)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古义: 今义: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义: 今义:
(5)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 今义:
【答案】(1)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 今义:豆子(2)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3)古义:能够用来,可以用来 今义:表示许可(4)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
空的响器 (5)古义:益处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汇中的古今异义字。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但是意思已经
发生了变化。解答此类练习,要注意平时的识记和积累。
5. (原创)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此之谓失其本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汇中的通假字。 A 项中,“辟 ”同“避 ”,躲避。 B 项中,“辩 ”同“辨 ”,辨别。
C 项中,“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 D 项不含通假字。故选 D。
6. (原创)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节奏。 C 项,该句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7. (原创)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之一,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孔孟”。
B.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论语》《诗经》合称“四书”。
C. 《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
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
D. 《鱼我所欲也》开篇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
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 项中“与《大学》《论语》《诗经》合称‘四书’ ”表述有误,“四书 ”指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不包括《诗经》。故选 B。
8.默写。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2) ,乞人不屑也。
(3)乡为身死而不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
(4)现在人们常用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 , ”来表明在关键时
刻做出的正确选择。
(5)《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句子是:“ , , 。 ” ( 6 ) 《 鱼 我 所 欲 也 》 中 与 “ 不 受 嗟 来 之 食 ” 的 意 思 相 一 致 的 语 句 是 :
“ , ; , 。”
(7)面对元朝最高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文天祥断然拒绝,因为他深知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
文。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 , !”
【答案】(1)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蹴尔而与之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二者
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6)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
加焉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1)—(3)题为直接型默写题,学生根据上下句提示默写即可。
(4)—(7)题为理解型默写题,作答时要抓住关键信息来确定答案。
9.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译文: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文: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文: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7)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答案】(1)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2)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3)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
肯采用。
(4)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5)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6)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7)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语境原则,将所译句子放到原文中, 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切忌断章取义;二是直译原则,即尽量做到字字落实,要牢记 统编教材推荐的“留、替、调、补、删”五字翻译法,对句中的实词,尤其是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存在
活用现象的词等要准确翻译,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也要翻译到位。
10.(2022 四川南充)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 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 “吾誓与城为殉, 然仓 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
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 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 “我史阁部也。 ”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
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选自《梅花岭记》,有删改)
注:①[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谥号。因曾担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忧虑,担心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是亦不可以已乎
D.被执至南门
得:同“德”,感恩、感激
已:停止
执:押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患:祸患,灾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乡为身死而不受 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B.所欲有甚于生者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C.舍生而取义者也 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D.蹴尔而与之 诸将果争前抱持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A.介词,为了/动词,作为;B.介词,表比较,相
当于“比”/介词,表处所,在;C.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D.都是代词,代指他。故选 D 项。
(3)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开篇通过类比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B.乙文记述了江都城被攻陷后,和硕豫亲王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大骂而死,他的部将遵照他的遗言将
他葬在梅花岭上。
C.甲文孟子善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乙文饱含深情地叙述了史可
法的悲壮事迹,极具感染力。
D.甲文孟子认为“正义 ”“大义 ”比生命重要,能给予人不苟且偷生、不避祸患的勇气;乙文史可法用
行动捍卫了他心中的“大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他的部将遵照他的遗言将他葬在梅花岭上 ”错。根据乙文最后段 “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可知,史可法的副将军史德威没有找到史可法的尸骨,所以只是将史
可法的衣冠葬在了梅花岭上。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万钟则不辫礼又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答案】①(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
呢!②但(在)匆忙慌乱中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语境原则,将所译句子放到原文中, 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切忌断章取义;二是直译原则,即尽量做到字字落实,要牢记
统编教材推荐的“留、替、调、补、删”五字翻译法,对句中的实词,尤其是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存在
活用现象的词等要准确翻译,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也要翻译到位。同时也要注意文言文中的倒装句,要调
整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参考译文】
【乙】顺治二年乙酉(年)四月,江都城被(清兵)围困的(形势)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知道局势(已)不可 挽救,(就)召集众将领告诉他们说:“我发誓与扬州城同作殉国(之物),但(在)匆忙慌乱中不能落在敌人的 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 ”副将军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示愿意)担负 这一任务。忠烈公高兴地说:“我还没有儿子,你应当凭同姓的关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写信(禀告)太夫人,
把你(的名字)记入(我的)家谱,排在(太夫人的)孙儿辈中。”
二十五日,(江都)城沦陷,忠烈抽出刀来自刎,众将领果然争着上前抱住他(不让他自杀)。忠烈大声呼唤 德威,德威(悲痛)流泪,不能举刀,于是被众将领簇拥着走。到小东门,清兵像密林般地到来,副使马鸣騄、太 守任民育及都督刘肇基等众将领都战死了。忠烈就瞪眼看着敌人说:“我就是(大明朝的)史阁部。 ”被(俘) 押到南门。和硕豫亲王用“先生”(的名称)称呼他,劝他投降。忠烈大骂而死。当初,忠烈(留下)遗言:“我 死后应葬(在)梅花岭上。 ”到这时,德威寻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
花岭上)。
11.(2019·遂宁)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练习。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 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 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
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 不凝滞于物, 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 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① 何故怀 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② ,受 物之汶汶③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 ”乃作《怀沙》之
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
注:①醨:薄酒。②察察:洁白的样子。③汶汶:浑浊的样子。④皓皓:莹洁的样子。⑤温蠖(huò):
尘滓重积的样子。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①故不为苟得也
②被发行吟泽畔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
④遂自投汩罗以死
【答案】①苟且取得,指苟且偷生之意 ②同“披”,披散 ③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 ④于是,就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释义。解释文言词语的意思时,要注意结合语境,特别要注意通假字、 一词
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的文言现象。另外,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要关注文言篇目
下的课下注释,注重积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答案】①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②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语境原则,将所译句子放到原文中, 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切忌断章取义;二是直译原则,即尽量做到字字落实,要牢记 统编教材推荐的“留、替、调、补、删”五字翻译法,对句中的实词,尤其是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存在 活用现象的词等要准确翻译,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也要翻译到位。同时也要注意文言文中的倒装句,要调
整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3)请简要说说【甲】段是如何提出论点的。
【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 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 “熊掌”是其中更为味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味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论点的引出方式,【甲】段开篇运用鱼和熊掌设喻,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
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通过类比引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4)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像屈原一样都把“舍生取义 ”奉为人生准则,请你另举出一个
事例,并说说你如何理解“舍生取义 ”。
【答案】 示例:生命诚然高贵,但是对于人来讲,仁义之所贵更重于生命,君子贤人是能够做到为了持
守仁义而献出生命的。抗元名将文天祥不接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宁死也拒不降元,这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 超越,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提升和升华,也是中华民族所弘扬的传统美德之一。 (另外如:谭嗣同“我以我
血荐轩辕”、苏武漠北气节等事例)
【解析】本题考查论据的补充和对论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注意所举事例一定要附和“舍生取义”这一观
点。
【语段(乙)参考译文】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 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 ”屈原 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 “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 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 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 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
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就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