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2024年初中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曹刿论战》-2024年初中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5 07:56:47

文档简介

2024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
19《曹刿论战》
1. (原创)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曹刿( ) (2)又何间( )焉 (3)肉食者鄙( ) (4)玉帛( )
(5)小信未 fú (6)齐师败 jì (7)望其旗 mǐ (8)公与之乘( )
2. (原创)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齐师伐我 师: (2)又何间焉 间:
(3)肉食者鄙 鄙: (4)何以战 以:
(5)衣食所安 安: (6)弗敢专也 专:
(7)小惠未遍 遍: (8)牺牲玉帛 牺牲:
(9)弗敢加也 加: (10)必以信 信:
(11)小信未孚 孚: (12)神弗福也 福:
(13)小大之狱 狱: (14)必以情 情:
(15)忠之属也 忠: (16)可以一战 可以:
(17)公将鼓之 鼓: (18)公将驰之 驰:
(19)既克 既: (20)一鼓作气 作:
(21)再而衰 再: (22)三而竭 竭:
(23)彼竭我盈 盈: (24)夫大国,难测也 测:
(25)惧有伏焉 伏: (26)望其旗靡 靡:
3. (原创)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战则请从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B.小信未孚 必以信
C.又何间焉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D.忠之属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4. (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比,没发生变化的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 (原创)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
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孔子所作。
B. 《曹刿论战》一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匀之战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
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
了曹刿的爱国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C. “曹刿论战”意思是曹刿论述作战的道理,表明文章的重点不在记叙战斗情况,而在记叙曹刿“论”战
略、战术。“战”指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D. 《曹刿论战》巧妙地运用了比照、映衬的手法。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
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
6.默写。
(1)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
(2)刿曰:“ ,未能远谋。”
(3) , ,必以分人。
(4) , ,必以信。
(5) , ,必以情。
(6)夫战,勇气也。 , , 。彼竭我盈,故克之。
(7) , ,故逐之。
(8)《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 9 ) 《 曹 刿 论 战 》 中 能 够 体 现 曹 刿 “ 取 信 于 民 ” 的 政 治 远 见 的 句 子 是 :
“ , , 。”
(10)《曹刿论战》中具体描写曹刿小心谨慎地观察敌情的句子是:“ , 。”
7.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文: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4)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译文: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文: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文: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文:
(9)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
(10)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8.(2022·辽宁抚顺) 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夫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①则实② , 实则勇;无气则虚,虚则怯。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 知。勇则战,怯则北③ 。战而胜者,战其勇者也;战而北者,战其怯者也。怯勇无常,倏忽往来,而莫知其
方,惟圣人独见其所由然。”此《吕氏春秋决胜》篇语之,予爱而书之。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气:精气。②实:充实。③北:败北,退败。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公问其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望其旗靡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C.战其勇者也 其真无马邪(《马说》)
D.而莫知其方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文:
②此《吕氏春秋·决胜》篇之语,予爱而书之。
译文:
(3)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怯 勇 虚 实 其 由 甚 微 不 可 不 知 。
(4)【甲】文中曹刿做了哪两件事 请概括出来。
(5)【甲】文中表明作战中勇气变化的句子是: ;
【乙】文中也有类似的句子: 。
9.(2021·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 民弗从也。 ”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两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
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曰:“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 ”既而屡战无功, 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从之, 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孔坦曰:“不然。若峻 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
矣。”已而果然。侃使庚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
(节选自《资治通鉴》)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 鄙:
②忠之属也 属:
③公将驰之 驰:
④惧有伏焉 伏:
(2)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3)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夜 筑 垒 至 晓 而 成 闻 峻 军 严 声 诸 将 咸 惧 其 来 攻
(4)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②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2024 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
19《曹刿论战》
1. (原创)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曹刿( ) (2)又何间( )焉 (3)肉食者鄙( ) (4)玉帛( )
(5)小信未 fú (6)齐师败 jì (7)望其旗 mǐ (8)公与之乘( )
【答案】(1)guì (2)jiàn (3)bǐ (4)bó (5)孚 (6)绩(7)靡 (8)chéng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解答本题,给加点字注音要牢记汉语拼音的书写法则;根据拼音写汉字,
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判断所要写的汉字。
2. (原创)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齐师伐我 师: (2)又何间焉 间:
(3)肉食者鄙 鄙: (4)何以战 以:
(5)衣食所安 安: (6)弗敢专也 专:
(7)小惠未遍 遍: (8)牺牲玉帛 牺牲:
(9)弗敢加也 加: (10)必以信 信:
(11)小信未孚 孚: (12)神弗福也 福:
(13)小大之狱 狱: (14)必以情 情:
(15)忠之属也 忠: (16)可以一战 可以:
(17)公将鼓之 鼓: (18)公将驰之 驰:
(19)既克 既: (20)一鼓作气 作:
(21)再而衰 再: (22)三而竭 竭:
(23)彼竭我盈 盈: (24)夫大国,难测也 测:
(25)惧有伏焉 伏: (26)望其旗靡 靡:
【答案】(1)军队。(2)参与。(3)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4)凭、靠。(5)安身。(6)独自享 有。(7)遍及,普遍。(8)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9)虚夸,夸大。(10)实情。(11)使信服。 (12)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13)指诉讼案件。(14)诚,诚实。这里指诚心。(15)尽力做好
分内的事。(16)可,可以;以,凭借。(17)名词用作动词,击鼓。(18)驱车追赶。(19)已经。
(20)鼓起。(21)第二次。(22)穷尽。(23)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24)推测,估计。
(25)埋伏。(26)倒下。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释义。解释文言词语的意思时,要注意结合语境,特别要注意通假字、 一词
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的文言现象。另外,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要关注文言篇目
下的课下注释,注重积累。
3. (原创)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战则请从
B.小信未孚
C.又何间焉
D.忠之属也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必以信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 A.动词,请允许/动词,请教 ;B.名词,信用/名词,实情;
C.动词,参与/动词,隔绝; D.名词,类/名词,类。故选 D。
4. (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比,没发生变化的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汇中的古今异义字。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但是意思已经 发生了变化。解答此类练习,要注意平时的识记和积累。 A 项中,“鄙”在句子中的意思是“目光短浅”, 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为“轻视,看不起”,意思发生了变化。 B 项中,“乘”在句子中的意思是“乘坐”, 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为“乘坐 ”,意思没有发生变化。 C 项中,“牺牲 ”在句子中的意思是“祭祀用的纯色 全体牲畜”,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为“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意思发生了变化。“加”在句子中 的意思是“虚夸,夸大 ”,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为“增加 ”,意思发生了变化。 D 项中,“狱 ”在句子中的
意思为“诉讼事件”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为“监狱”,意思发生了变化。故选 B。
5. (原创)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
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孔子所作。
B. 《曹刿论战》一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匀之战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
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
了曹刿的爱国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C. “曹刿论战”意思是曹刿论述作战的道理,表明文章的重点不在记叙战斗情况,而在记叙曹刿“论”战
略、战术。“战”指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D. 《曹刿论战》巧妙地运用了比照、映衬的手法。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
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 A 项中“旧传为春秋时期孔子所作 ”表述有误,《左传》旧传为
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6.默写。
(1)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
(2)刿曰:“ ,未能远谋。”
(3) , ,必以分人。
(4) , ,必以信。
(5) , ,必以情。
(6)夫战,勇气也。 , , 。彼竭我盈,故克之。
(7) , ,故逐之。
(8)《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 9 ) 《 曹 刿 论 战 》 中 能 够 体 现 曹 刿 “ 取 信 于 民 ” 的 政 治 远 见 的 句 子 是 :
“ ”
, , 。
(10)《曹刿论战》中具体描写曹刿小心谨慎地观察敌情的句子是:“ , 。”
【答案】(1)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3)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4)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5)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6)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7)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8)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9)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10)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1)—(7)题为直接型默写题,学生根据上下句提示默写即可。
(8)—(10)题为理解型默写题,作答时要抓住关键信息来确定答案。
7.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文: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4)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译文: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文: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文: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文:
(9)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
(10)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答案】(1)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2)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3)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4)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5)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 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6)(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不会赐福保佑您。
(7)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诚心去处理。
(8)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9)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
士兵们的士气就穷尽了。敌方的士气已经穷尽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10)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语境原则,将所译句子放到原文中, 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切忌断章取义;二是直译原则,即尽量做到字字落实,要牢记 统编教材推荐的“留、替、调、补、删”五字翻译法,对句中的实词,尤其是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存在
活用现象的词等要准确翻译,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也要翻译到位。
8.(2022·辽宁抚顺) 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夫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①则实② , 实则勇;无气则虚,虚则怯。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 知。勇则战,怯则北③ 。战而胜者,战其勇者也;战而北者,战其怯者也。怯勇无常,倏忽往来,而莫知其
方,惟圣人独见其所由然。”此《吕氏春秋决胜》篇语之,予爱而书之。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气:精气。②实:充实。③北:败北,退败。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公问其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望其旗靡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C.战其勇者也 其真无马邪(《马说》)
D.而莫知其方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注意结合语境进行理解。 A.原因/连词,所以;B.看到;
C 代词,他/副词,表示反诘,岂,难道:D.方法/方圆。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文:
②此《吕氏春秋·决胜》篇之语,予爱而书之。
译文:
【答案】①大国,(它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我)怕有埋伏啊。或:(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
有埋伏。
②这是《吕氏春秋·决胜》篇(里)的话,我喜爱这段话,并把它(抄)写下来。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语境原则,将所译句子放到原文中, 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切忌断章取义;二是直译原则,即尽量做到字字落实,要牢记
统编教材推荐的“ 留、替、调、补、删 ”五字翻译法,对句中的实词,尤其是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存在
活用现象的词等要准确翻译,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也要翻译到位。
(3)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怯 勇 虚 实 其 由 甚 微 不 可 不 知 。
【答案】怯 勇 虚 实 / 其 由 甚 微 / 不 可 不 知 。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其 ”为指示代词,指代“怯勇虚实”,应在“其 ”前断开; “不可不知 ”省
略主语“人们”,语意完整,其前应断开。
(4)【甲】文中曹刿做了哪两件事 请概括出来。
【答案】①指挥作战;②分析取胜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通读甲文,由“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可知,选文第一段主要记叙了曹刿指
挥作战,由“既克,公问其故”可知,第二段主要讲述了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
(5)【甲】文中表明作战中勇气变化的句子是: ;
【乙】文中也有类似的句子: 。
【答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民无常勇,亦无常怯 或:怯勇无常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根据“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可知,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 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后生兵的勇气就消耗完了。表明了作战中士兵们的勇气变 化;根据“民无常勇,亦无常怯”可知,人没有永远持久的勇敢,也没有永远持久的胆怯。同样表明了勇气的
变化。
【参考译文】
“人没有持久的勇敢,也没有持久的胆怯。精气饱满就充实,充实就会勇敢;精气不饱满就空虚,空虚就 会胆怯。胆怯勇敢、空虚充实,其由来十分精妙,不可不知道。勇敢的人(作战)就会得胜,胆怯的人(作战)就 会败北。战而获胜的人,(是由于他)作战时勇敢;战而败北的人,(是由于他)作战时胆怯。胆怯与勇敢不是 固定不变的,(而是)来来往往变化得非常急速,(人们)却不知其变化的方法,只有圣人才能发现这一变化的
原因和方法。”这是《吕氏春秋·决胜》篇(里)的话,我喜爱这段话,并把它(抄)写下来。
9.(2021·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 民弗从也。 ”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两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
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曰:“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 ”既而屡战无功, 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从之, 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孔坦曰:“不然。若峻 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
矣。”已而果然。侃使庚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
(节选自《资治通鉴》)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 鄙:
②忠之属也 属:
③公将驰之 驰:
④惧有伏焉 伏:
【答案】①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②类 ③驱车追赶 ④埋伏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释义。解释文言词语的意思时,要注意结合语境,特别要注意通假字、 一词 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的文言现象。另外,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要关注文言篇目
下的课下注释,注重积累。
(2)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答案】①(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②敌方士气已经穷尽而我方士气正旺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语境原则,将所译句子放到原文中, 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切忌断章取义;二是直译原则,即尽量做到字字落实,要牢记 统编教材推荐的“ 留、替、调、补、删 ”五字翻译法,对句中的实词,尤其是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存在
活用现象的词等要准确翻译,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也要翻译到位。
(3)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夜 筑 垒 至 晓 而 成 闻 峻 军 严 声 诸 将 咸 惧 其 来 攻
【答案】夜 筑 垒/ 至 晓 而 成/ 闻 峻 军 严 声/ 诸 将 咸 惧 其 来 攻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可根据句意作答本题。本句大意为“夜晚修筑营垒,到天亮时就筑成了。听到苏 峻军队(击鼓)整队的声音,各将领都畏惧他们来进攻。”据此可划分为“夜 筑 垒/ 至 晓 而 成/ 闻
峻 军 严 声/ 诸 将 咸 惧 其 来 攻” 。
(4)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答案】 重视战略战术。 准确把握敌我双方的形势,做出正确判断。 掌握战机,果断行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甲】文中,曹刿在敌人气衰竭之后,看清敌人状态,才下令出兵。 【乙】文中 ,陶侃在各路军队想要决战时提出“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他采纳李根的 建议,高效率修筑白石垒,并派庾亮率领二千人据守白石垒。由此可以看出,两者都重视战略战术;都能够准
确把握敌我双方的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都能掌握战机,果断行动。考生据此概括即可。
②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案】) 李根提出修筑白石垒的建议, 提前修筑好作战防守用的墙壁, 抢占战争先机, 使得城池易守难
攻。 孔坦准确判断敌方当下不会进攻,稳定了军心。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作答本题首先要分析李根和孔坦各自做了什么。由【乙】文内 容可知, “李根请筑白石垒”,孔坦在军心不稳的情况下判断“今天清静,贼必不来”。然后结合他们所做的
事具体分析其发挥的作用即可。
【参考译文】
【乙】各路军队刚到石头城,就想要决战,陶侃说:“叛贼(气势)正盛,难以与之争锋,应当等待 一段时间,用智谋计策来打败他们。”不久,多次交战都没有成功,监军部将李根请求修筑白石垒,陶侃 听从了他的建议。夜晚修筑营垒,到天亮时就筑成了。听到苏峻军队(击鼓)整队的声音,各将领都畏惧 他们来进攻。孔坦说:“不会这样。假如苏峻攻打营垒,必须等到东北风大的时候,使我方水军无法前去 救援;今天天晴无风,贼寇必定不会来。(他们)之所以(击鼓)整队,必定是派军队从江乘出兵,攻掠 京口以东地区。”不久后果真如此。陶侃派庾亮率领二千人据守白石垒,苏峻率领步兵、骑兵一万多人四
面围攻他们,没有攻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