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7.1普查与抽样调查
教学目标
借助实例,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知道调查有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式,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体会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解决有关问题,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发展统计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体会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 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回顾思考:班级的选举活动. 问题:班级的选举活动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班级中的选举活动的过程大致有:推举候选人,设计投票方式,投票,唱票,统计票数,选出合适人选.选举活动有助于我们做出民主的决策. 整体感知:了解全校同学的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去做? 可以先设计调查表,再通过发放调查表来收集数据,然后用统计表、统计图来整理、描述数据,从图表中分析出全校同学的课外体育活动情况,根据这个分析,来合理安排同学们活动场地和指导老师,解决问题. 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 由上面两个个实例出发,带领同学们感受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提出问题 收集数据 整理、描述数据 分析数据 解决问题 引发思考:调查都要对每一个考察对象进行考察吗? 探索活动 活动一、 引入概念一: 议一议: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你认为做这些调查有什么作用? 一批灯泡使用寿命的调查; 某校学生身高的调查; “新闻联播”收视率的调查. 像(2)这样,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普查.像(1)(3)这样,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简称抽样). 尝试应用:要调查下面的问题,适合采用哪种调查方式? (1)某水库中鱼的种类; (2)某班同学“100米”短跑成绩; (3)市场上某种食品的某种添加剂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答:(1)由于水库面积大,采用普查难度大,适合采用抽样调查. (2)对某班同学“100米”短跑成绩的调查,由于考察对象较少,为了得到准确数据,适合采用普查. (3)由于食品数量多,分布广,适合抽样调查. 活动二、 引入概念二: 我们把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理解概念:前例中,“一批灯泡使用寿命的调查中,从中随机抽取100只灯泡进行调查”,在这个调查中,我们所考察对象的全体是:这批灯泡的使用寿命的全体,所以,这批灯泡的使用寿命的全体是总体;每一个考察对象是: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所以,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从中抽取的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所以,从中抽取的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是:100,所以,样本容量100. 尝试应用:为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对其中10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调查.(1)这是什么调查方式?(2)总体是什么?个体是什么?样本是什么?样本容量是多少? 活动三、加深理解: 议一议:1.下列调查是用普查好,还是抽样调查好?说说你的理由. 全班(全校、全市)学生家庭1周内收看“新闻联播”的次数; 某品牌灯泡的使用寿命; 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 答:(1)调查全班学生家庭1周内收看“新闻联播”的次数,一个班的人数较少,适合做普查.如果是调查全校学生家庭1周内收看“新闻联播”的次数呢?可以做普查,每个学生发放问卷,逐一调查汇总,也可以从不同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按,如果是全市学生家庭呢?调查对象很多,只适合做抽样调查. 某品牌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该调查有破坏性,抽样调查. 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考察对象多,不能逐一加以考察,抽样调查. 2.你认为普查和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举例说明. 普查通过调查总体中每个个体的情况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但往往花费多,工作量大,而且有些调查也不宜使用普查.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数据,比较经济,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 想一想:在进行抽样调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样本的抽取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的估计.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所选样本的代表性.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