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二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15 05:4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综合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教学难点: 1.农业区位选择与评价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意图 情境 导入 【“苦瘠甲天下”】——西海固 播放《山海情》电视剧片尾曲,让学生感受西海固“干沙滩”的荒凉。 【观看视频】《山海情》电视剧片尾曲视频《花儿一唱天下春》 【思考】电视剧里的西海固,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晚清名臣左宗棠用“苦瘠甲天下”去形容该地,经济的“穷”、条件的“差”、环境的“恶”已然成为了这里的代名词。联合国粮食发展署将这里评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地人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走上了致富之路。这一节课我们就以西海固为例,探究一下其是如何走上致富之路的。 【学习目标】 1.能够结合材料综合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2.结合实例,农业生产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结合实例,评价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观看视频《花儿一唱天下春》视频片段,对西海固有初步的了解。 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西海固的贫瘠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表。从电视剧中的地理知识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地理位置分析 【知识储备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知识储备2】区域位置特征分析 回顾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区域位置特征分析,调动学生思维,建构知识框架,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通过核心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加深对核心考点的掌握。【探究一】结合区域相关要素图片,简述西海固地理位置的特点。 【总结归纳】西海固地理位置的特点 ①北半球中纬度(半球位置,纬度位置) ②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陆位置) ③黄土高原西南缘;(地形区) ④地处暖温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地带;(温度带) ⑤地处半湿润区到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干湿区) ⑥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交汇处;(自然区) ⑦宁夏的南部地区,与甘肃省相邻。(行政区) 【过渡】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西海固地区经常出现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的景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下西海固地区“苦瘠甲天下”的原因。从图片材料中提取信息,运用农业区位的相关知识,探究西海固地理位置的特点,学以致用,巩固核心考点。引导学生提取信息,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对学生的答题方法做出指导,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探究二】分析西海固地区“苦瘠甲天下”的原因。 材料: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五个地级市中,固原,是唯一不沿黄河的那一个。在宁夏长度、流域面积仅次于黄河的清水河,尽管途径固原,却并不能给她提供太多的帮助——作为一条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河流,由于干支流大部分流经含盐量高的地层,河水矿化度极高,水波荡漾的清水河实际上既难以饮用,也难以灌溉,是一条苦涩之河。且这里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常年干旱,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0倍左右,因此固原人面对的最大难题,也是《山海情》里“葱民”们面对的最大难题,即是:缺水。明清时期人口不断增多,毁林开荒,曾经绿水青山的六盘山森林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贫瘠,加上风沙侵袭,农作物难以生长。不光是因为土地贫瘠,还因为闭塞、生产方式原始、科技文化落后。 【总结归纳】西海固地区“苦瘠甲天下”的原因。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少,耕地少;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渡地带,降水少,水资源短缺,灌溉受限; ③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易出现水土流失; ④土壤贫瘠,农作物难以生长; ⑤交通闭塞; ⑥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过渡】,在这样一个“苦瘠之地”,其他作物长的不好,土豆却长势喜人,成为来干沙滩上的救命薯。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西海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通过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提取信息,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对学生的答题方法做出指导,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探究三】简析西海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有利自然因素。 材料 位于黄土高原西南缘,属宁南黄土丘陵地带。在这种造型奇异的地形上,很难大面积耕种,当地人除了种植马铃薯,其他的粮食作物都很难种植,产量也极低。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又名洋山芋。马铃薯耐旱,喜冷凉,不耐高温,生育期间以日平均气温17℃~21℃为适宜,生长期短、产量高。若光照强度大,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高,块茎形成早,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均较高。 如果总降雨量在400~500mm之间,且均匀分布在生长季,即可满足马铃薯的水分需求。植株对土壤要求十分严格,以表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最为适宜,特别是孔隙度大,通气度良好的土壤,更能满足根系发育和块茎增长对氧气的需要。因为特殊的气候和土壤环境,西吉的马铃薯个大、皮薄、肉嫩,品质优良。2004年2月,西吉县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2017年1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固原马铃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西海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有利自然因素: ①光照; ②昼夜温差; ③土壤。 【过渡】勤劳的西海固人没有放弃这片土地,人们因地制宜的发展马铃薯及相关产业,走上了一条致富之路。通过阅读图文材料,小组合作探究,根据提出的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提取信息,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对学生的答题方法做出指导,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农业区位因素变化【探究四】 “小土豆”转动脱贫“大产业” 材料 “马铃薯是干旱少雨的西海固的优势作物,但要使当地马铃薯产业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有竞争力的产业,首要是突破干旱的限制。当地积极通过选用耐旱品种、采用抗旱节水技术,提升马铃薯产量和品质;还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优势,如海拔高、气候冷凉,发展种薯繁育产业。一系列新技术也吸引了一批企业落地生根。近年来,随着当地对马铃薯产业链的不断拓展、延伸,采用“种薯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主食开发”四业并举的产业发展路子,初步形成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2019年,西吉县年外销鲜薯70万吨以上。龙头企业引领,加工能力明显提高,现有6家万吨以上淀粉加工企业,鲜薯加工60万吨以上。随着固原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张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和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的现代交通体系已基本形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当地政府致力于打造一批“一县一业”科技引领示范样板,让马铃薯为决胜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 分析西海固脱贫致富过程中,哪些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 技术、市场、交通、政策… 【总结归纳】说出西海固脱贫致富之路对我国的启示。 ①加大技术投入; ②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 ③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④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多种经营; ⑤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⑥加强政府政策支持。 根据的图文信息及所学的知识,小组合作探究,根据提出的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通过探讨西海固的脱贫策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及解题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真题再现】(21年江苏卷)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泥湾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云岩河上游。1941年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赴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使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材料二 图为“南泥湾俯瞰景观图”。请同学们为五常水稻种植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1)简述八路军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时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8分) 【总结归纳】 ①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区,地形破碎,沟壑多,平地少(2分); ②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少,水源不足(2分); 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旱涝灾害频发(2分); ④水土流失严重或土壤肥力低;(2分)通过真题再现,小组合作探究,根据提出的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图文材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及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