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5 06:1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烛之武退秦师——玩味琢磨见真“义”
教学目标
1. 了解“春秋笔法”,用批注法体会本文写人记事的精妙。 2. 赏析人物形象,结合课文时代背景思考“义与利”的关系。 3. 思考烛之武成功的深层原因,探究作者的创作立场与思想。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分析烛之武人物形象,学习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春秋时期的时代背景,探究隐含在历史事件中的思想与观念。
教学过程
预习任务: 1.朗读课文,巩固字词知识。 2.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和文化常识。 提供要点:“春秋三传”、孔子作《春秋》、“春秋笔法” ①《左传》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②司马迁《报任安书》:“仲尼厄而作《春秋》”,孔子55岁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以期向各诸侯推广“仁政”,一路走来“累累若丧家之犬”,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68岁回到鲁国之后,退而著《春秋》,亚圣孟子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③《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孔子修订《春秋》,行文中暗寓褒贬,其中增一字、减一字都有“微言大义”,故称之为“春秋笔法”。后指文字简短精练、文笔婉转而隐含褒贬意思的写作手法。 课堂总任务 作为《春秋》三传之一的《左传》是否也渗透了孔子的“仁义礼信”的思想?请同学们通读全文,梳理文章内容,圈画出和“仁义礼信”有关的内容,思考其中蕴含的立场和价值观,及时把阅读过程中的发现或感想写在课文旁。课上将批注内容进行交流。 任务一 火眼金睛看清“利” 文章以“无礼”一事起,以“不仁”之理收。请从“仁义礼信”的角度点评首尾两端。 (1)首段: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质疑点:书上注释也好,后世之人常称呼的是“晋文公”“秦穆公”,这里为何是“晋侯、秦伯”?“无礼”为什么就要上升到发动战争?“无礼于晋”为什么秦国要参与战争?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什么样的时代特点? 讨论:①“晋侯、秦伯”是周天子时的封号,表明欲借《春秋》以正名、恢复周礼的意图。 ②作为一国之君的郑文公在重耳,也就是晋文公,流亡郑国期间未以礼相待这位同姓公子在先,在晋楚争霸时首鼠两端依附楚国在后,这些确实可以说对晋国“无礼”,更重要的是,攻打郑国是一雪晋文公个人耻辱的需要,也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扩张的需要。 ③秦国追随晋国而来。一是秦晋的盟友关系,于情于理“于礼”,秦师都是要来的;二者是继续城濮之战后对秦有利的形势,就是在秦晋结盟的路趟续走下去,有扩张国家势力、争霸天下的机会秦国一定会抓住。 ④可见,当时各国表面说“礼”,实则为“利”。 (2)尾段: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质疑点:晋侯对秦伯的称呼“夫人”有“礼”吗?如何评价晋文公最后的“去之”? 讨论:①“夫人”即“此人”,指的就是秦伯。晋侯没有称其名,也没有呼其国,而是用了一个“夫人”,可以看出晋侯对秦伯的冷漠,而晋侯却念及过往恩情不予进兵,又体现了他的优柔寡断。②晋文公退兵前的理由看似满口仁义道德,与出兵讨伐“无礼”、不忠的合理理由一样,其实不过是掩饰自己想扩张称霸的野心。 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公从之”一句大有文章。郑伯为什么这么轻易就听从了对一个陌生人的推荐?“许之。”一句又让人疑惑,烛之武为什么在拒绝之后又同意了?孔子说:“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试从这个角度分析原因。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质疑点:“公从之。”郑伯面对一个自己不知道底细的人,就把国家存亡的大事交给他,这需要的不仅是一份宽广的胸襟,还需要有对佚之狐的信任。郑伯在听到烛之武的抱怨后,仍能为自己的错误诚恳地道歉,以“礼”相待老者,接着以家国利害之“理”劝说烛之武,不仅安抚了对方情绪,也用国家之“利”最终让烛之武答应前往。 任务二 蛛丝马迹深挖“因” 佚之狐只有一句台词,“师必退”语气非常笃定,请体味这一“必”字。 提示:国家危急,作为国家重臣他并不忌讳自己无计可施的才智不足,只要为国家好,就要敢于举荐。斩钉截铁的一个“必”字是对烛之武的信任和了解,也是在国家危难面前对君主的忠诚。 体会“夜缒而出”四个字背后的局势。 提示:烛之武接下的艰难重任该如何应对?两军对峙,虽未围城,仍“夜缒而出”,可见形势紧张,也可见烛之武考虑周全。从“夜缒而出”到“见秦伯”,可以想见这当中有多少艰险,凭着自身的胆识只身去见秦穆公,体现了其以郑国及其子民的安全为己任的责任感及为国捐躯、为国奉献的担当精神。 烛之武的游说字字珠玑,由“若”“且”“夫”三字连贯起来四层意思,请简要概括,并尝试补充出烛之武语言背后的潜台词。 概括:灭郑于秦无“利”(“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舍郑于秦有“利”(“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晋人一向无“信”(“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提防晋国有“利”(“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潜台词:“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我们郑国这么弱小,对您没威胁,您没必要兴师动众地来攻打我们。“邻之厚,君之薄也。”:我是帮秦国考虑啊,真心为您称霸事业考虑呀。“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秦国退兵,我郑国才能成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若说秦国退兵无名的话,这不就是最好的借口吗? 4.在烛之武的大段论说后,秦穆公一个“说”,也就是“悦”字,足见烛之武的游说的成功。思考一下,烛之武成功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阙秦以利晋”关键词“利”,结果就是损秦有“利”于晋,秦也别无选择。这一下说到关键,秦伯毫不犹豫地与郑国结盟。烛之武的说理能充分抓住一个关键词——“益”,换位思考,转移论题,以于对方有益为前提,以利为核心,易于形成思维共同体,加速形成利益共同体,巧妙实现郑国的利益诉求。 任务三 纵横捭阖探真“义” 1.阅读以下文字,思考问题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选自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讨论:文中不断闪现“礼”“仁”“利”“益”等词,总结在“义”和“利”之间,烛之武、秦穆公、晋文公做出了怎样的博弈,结合以上文字思考其中呈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作者是什么样的社会立场与价值取向。 提示: 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临危受命,最终瓦解了秦晋同盟,救国于水火之中,他是大义大智的爱国主义者。 秦伯伐郑,为利而来,在烛之武晓之以大利之后,他弃晋亲郑,两年后寻得独吞郑国的机会,他又翻然破坏秦郑盟约,劳师袭远,他是精于算计、背信弃义的功利主义者。 晋侯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理智地放下盟友背叛自己的恩怨,既不忘竖起“仁义”之旗,更不愿打破当下的平衡,将国家推入险境,他是清醒冷静、以大局为重的现实主义者。   春秋这个战乱纷纷、动乱的年代,各诸侯国为了获得自己最大利益,为了称霸中原,倚强凌弱,攻伐兼并。他们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正如孟子所说“春秋无义战”。在《左传》中,“君子”们经常讨论“礼也”“非礼”“知礼”“有礼”的界限,其论“礼”之处多达462处。在这四场政治博弈中,左丘明显然是通过塑造烛之武与晋文公的形象,来呈现自己儒家的思想立场和价值诉求——讲求“礼义”,否定不合“礼义”的“利益”,并且对符合“礼义”品格士人进行礼赞。这恰恰契合了春秋时期的社会伦理追求。 2.阅读司马迁《史记》中对郑国退秦晋的记载,请从人物形象的塑造角度出发与本文进行比较,探究差异的原因。。 三十年,穆公助晋文公围郑。郑使人言穆公曰:“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穆公乃罢兵归。晋亦罢。 ——《史记·秦本纪》 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 ——《史记·郑世家》 提示:司马迁记史更多是为了表达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人物刻画也是为展现性格决定命运,表达鲜明的个性,而不是为了褒贬人物。《左传》为《春秋》作注,塑造烛之武这一人物,作者是有所寄托,危言以存国之智,杀身以成仁之勇,这样一位集“仁义礼智”于一身的士人形象,寄予了作者对儒家义士理想人格的赞美和褒扬,呈现了其儒家思想立场,对人性复归“仁义”的呼唤。其次,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礼”是社会价值观的最高诉求。《左传》记史只是手段,代圣人立言是其目的,借《左传》充分表达作者对儒家理想人格的精神追求。 【课后作业】 阅读《人生的境界》,思考在当今社会,我们青少年应如何看待“义与利的权衡”? 【学习资源】 1.司马迁:《史记》 2.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年老体弱,不受重用 深明大义 思虑周全,热爱祖国,智勇双全 晋文公:攻打郑,理由是无礼于晋,且而贰于楚。 不攻秦:“不仁”、“不知”、“不武”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学习除了实词、虚词以及重点句式等基本文言知识外,更有价值的是可以带领学生读懂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在一瞬间了解当时社会的思想与文化,引导学生建立将历史与当下贯通的思维模式,而这些方向往往容易在文言文学习中被忽视。我们要让学生调整认识,把经典的文言文当作精妙的文章去玩味琢磨,用写作技法打开文章深意的大门。 【教材解析】 在部编版教材中,《烛之武退秦师》被划分为四个自然段,分别对应郑国受秦晋围攻的战争背景、烛之武游说秦师的理由、劝说秦君退师的过程、秦师退去的最终结果这四个部分。简约的叙事风格和人物塑造的细节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琢磨玩味,读出时代的风云际会、读出人物的各色内心、读出英雄的大义情怀。而烛之武不计前嫌,为了国家毅然奔赴敌营,利用自己的智慧劝退了秦师,这份舍小我、为大我的责任与担当直至今日仍是值得铭记的。 【设计思想】 第一,研读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单元导语,再结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相关的单元教学提示,可以发现《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方向符合以下几条:(1)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些重要理念,领会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2)了解儒家思想特征,了解课文论事说理的技巧和不同的表达风格。(3)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实意义。第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就是教语言,不仅要准确理解语言的语义,也要理清语言组合的方式,还要把握语言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更要感受文本语言所映射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结合这两点可以判断,从语言的角度切入文章思想是一条路径。这篇文章包含了儒家对于“理想的社会”的探寻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即义利之辨,让学生理解这点较有难度,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文本细读、批注文本、多文本比较阅读的方式,从梳理写作章法、琢磨字句逐步推向文章的深处。具体操作可以是梳理说理思路,可以是概括人物形象,可以引领学生思考“烛之武游说成功,除了辞令巧妙外,还有什么深层的原因”,对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的分析,能锻炼到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