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雷雨(节选)
教学目标
1.理清剧中人物关系,分析本文矛盾冲突。 2.品味剧中台词的“言外之意”,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 3.辩证地分析人物,体会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4.感受戏剧之美和悲剧的力量,体会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品味剧中台词的“言外之意”,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 2.辩证地分析人物,体会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难点: 1.辩证地分析人物,体会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2.感受戏剧之美和悲剧的力量,体会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偶然间在抖音里刷到了一段微视频,颇有意味,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微视频《四岁儿童误入橄榄球场》) 我相信,这段视频一定会带给你一点触动和思考,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是激励,是唤醒。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孩子未来可期。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当以镜头的方式呈现时,它的感染力瞬间倍增,可以超越寻常的文本阅读,触动我们探究作品的内涵意蕴,感悟真善美,引领我们的思维走向深刻。而这正是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价值之一。其实,无论是生活中、舞台上,还是文学作品里,都会有特别的情境、故事,都能带给我们丰厚的审美体验。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戏剧的世界,共同领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二、剧本探究 课前,我们已经认真研读了课文节选的剧本,对《雷雨》剧情内容、人物关系、性格命运、主题意蕴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基于本节课的“素养目标”达成要求,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活动设计,开展学习,完成有关任务。 【任务情境】一年一度的校园戏剧节即将举行,为提高节目排演的质量,学校准备先组织一期戏剧编导培训班。每个班级负责排演节目以及对戏剧有兴趣、有编演基础的同学参加。 任务1—— 学习戏剧知识 培训班学员接受的第一项培训是学习戏剧理论知识,深化对戏剧的认识和理解。学习结束后,请以学员身份,作一次交流发言,简要谈一谈学习收获和体会,200字左右。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教师小结】戏剧是什么?戏剧有什么?戏剧为什么?所有的问题都会回归到“人”的主题。无论故事,或者人物,无论形式,或者内容,无论体裁,或者风格,无不融入着戏剧创作者对于人的观察与思考,对于社会现实的观照。 蔡元培曾说,戏剧于我们即是信仰。它或许不能改变生活,但会让人在苦难中依旧相信希望。戏剧或许不能预知灾祸,但会让人在危机时依旧怀有良知。这是戏剧的功能和魅力,更是戏剧人于这个时代的文化使命。 任务2——分析戏剧冲突 培训班第二项培训是分析戏剧冲突。黑格尔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雷雨》选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选文戏剧冲突表现在哪里? 请学员代表展示自己所绘画的人物关系图,其他学员进行补充完善。 【教师小结】 第一场: 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冲突 矛盾焦点: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纠葛) 第二场: 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 矛盾焦点: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 任务3——赏析戏剧语言 培训班第三项培训是赏析戏剧语言。课前学员们观看了三个版本的《雷雨》舞台表演,发现不同的演员,在台词处理、情感表达和舞台动作等方面不尽相同。下面,请你对从中截取的一个片段加以比较,并对演员的表演进行简要赏析。 片段:周朴园把鲁侍萍误作下人的片段 表演差异1:周朴园的语气、台词、着装差异。 表演赏析:第一个,面对找错雨衣和打开窗户两个错误,周朴园语气呵斥,体现日常对佣人的态度和老爷做派、家长作风;第二个,对找错雨衣的错误语气相对平和,体现出作为资本家和体面人物的一面,并非一切都颐指气使,当得知不是下人的时候,语气都很平和客气;第三个删去了找错雨衣的细节,但并不影响后面的相认,周朴园的服装更像当代人眼中的资本家形象,有创新和突破。 表演差异2:鲁侍萍动作神态不同。 表演赏析:第一个,着急走,想躲避,适当侧身,但语气神态和动作自然,体现了一个当惯了佣人的角色;第二个,想走,也在躲避,但平静,不担心被认出;第三个明显慌乱,怕被认出,又担心被认出不知怎么面对,内心活动复杂,情绪体现丰富。还有附加整理头发的动作,用来掩饰紧张的心情。 【教师小结】较之其他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学样式,戏剧语言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它的个性化、动作性和潜台词上。话剧语言基本上是人物的语言,人物的语言要能够体现人物的性格,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剧中每个人物的语言都要与他所处的时代、所生活的环境、所确定的身份及所有的人生阅历相吻合。在阅读剧本或者在表演时,只有依照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他的思想感情出发来寻找他此时此地说话的意味,恰当地设计舞台动作,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任务4——体验舞台表演 培训班第四项培训是舞台体验。请学员互选搭档,分别扮演周朴园和鲁侍萍,表演“周朴园拿支票补偿鲁侍萍”的片段。 片段表演:周朴园拿支票补偿鲁侍萍的片段 表演差异:鲁侍萍处理支票的方式不同 表演赏析:第一组审视支票,慢慢撕掉,朝向周朴园扔掉,更显示出人物的失望、控诉和彻底了断的心态;第二组直接把支票放在桌上,显示被周朴园的冷漠、无情伤透了心,表达了拒绝的态度;第三组不看支票,而是决然地撕掉和扔掉,显示了心灰意冷和愤恨。 【教师小结】俄国著名文学家果戈里曾说,“戏剧只活在舞台上,没有舞台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从文本走向舞台,能够引导我们更好地走进情境和角色,对剧本进行再创作、对人物形象进行再塑造、对思想情感进行再体悟,这样才更有利于深入体味戏剧的独特价值。正因此,舞台表演称得上是深度学习、是实践学习,也是跨界学习,它带给我们的体验和收获远大于文学剧本。 三、课后作业 当然,想把剧作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对于戏剧编导来说,还需要考虑角色分配、舞台设计、演员表演、服装道具等诸多要素。这要求编导要通晓戏剧理论知识,有舞台实践经验,还要有一定的编创能力。 培训班第五项培训是编创短剧本。请在话剧《雷雨》剧情结尾的基础上,以“雷雨夜”若干年后的某一天为时间背景,再续写一个故事。要求:故事情节设计合理,符合特定时代背景和人物命运发展逻辑。 【课堂总结】莎士比亚说:“悲剧不过是把一面镜子举起来映照人性,使得美德显示她的本相,丑态露出她的原形,时代的形形色色一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节课我们通过梳理戏剧知识、分析矛盾冲突、阅读赏析语言、编排经典桥段,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悲剧意蕴,激发心中良知与悲悯情怀。对他人的不幸抱有同情,心怀悲悯;鄙弃丑恶,追求正义,坚守良知:这些都是人类高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