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情节内容,绘制思维导图。
2.通过分析、研讨,寻找突转情节的艺术力量。
3.学习从人物、情节、语言等不同角度评点作品,获得审美体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寻找突转情节的艺术力量。
2.教学难点:学习从不同角度评点作品,获得审美体验。
三、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阅读《促织》这篇文章后,
某位同学认为:“小说突转情节是神来之笔”;
某位同学认为“小说情节过于魔幻”。
两人争议各收获一群铁粉,于是我们决定以“突转情节利/弊”为辩题,开展一场辩论赛。
总任务单:寻找突转情节的艺术力量
【学习任务一】阅读初探,寻荒诞情节
1.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课文情节(导图要求用字尽量简省)。
2.你初读文本的阅读感受是什么?
——可笑、悲痛、一波三折、荒诞等。
3.荒诞情节有哪些?
——求神问卜、魂化促织、促织决斗、死后还魂等。
4.最荒诞的情节是什么?
——魂化促织。求神问卜:诸事不遂时希望命运之神眷顾,符合人的心理。人不会化为促织,不符合客观规律。而促织决斗、死后还魂情节都是在魂化促织基础上展开的。
【学习任务二】魂化促织,品荒诞之至
1.自由诵读相关文本,寻找暗示“魂化促织”的情节。
——(1)“业根,死期至矣”:儿子因母亲责备,哭泣而出。寻死,为魂脱离真身制造机会。
(2)“虫宛然尚在”,但“虚若无物”:促织是虚化的,不是实物。
(3)“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似乎是顽皮的小孩再捉迷藏。
(4)短小:9岁儿童变的。符合。
(5)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促织会有怎样的潜台词?“父亲,我在这里”;“父亲,我很小,但是我是良品”;“父亲,我用另一种方式来赎罪了”等。
2.分享“魂化促织”课本插图阅读札记。
——(1)抒情的笔墨描写画面内容:路边几株孤零零的野草在随风飘摆着,好像在诉说万千悲伤。父亲成名头顶一破帽,耳边一撮头发露了出来,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怀里已逝的儿子——双臂双腿无力地耷拉着……怀中的孩童手脚低垂,头发上似有水珠在滴落,男人的身后有一道连绵的水迹,直通树旁的水井……
(2)图片背后父母的“悲”情:我想替他哭一场;白发人送黑发人,哀莫大于心死;脆弱的心理防线已被精神摧残的重负彻底摧垮。
【学习任务三】促织决斗,析高光时刻
1.默读课文,找出无名促织决斗时表现,完成表格。
决斗对象 决斗表现 形象特征
【学习任务四】结局匠心:评团圆/悲剧
1.小说结局:(1)喜剧结局:蒲松龄《促织》)(2)悲剧结局汪曾祺:《蛐蛐》“我走了,你们不要想我。——没用。第二天一早,黑子死了。一个消息从宫里传到省里,省里传到县里,那只黑蛐蛐死了”。
2.哪一种结局设计合理?请说明理由(分工完成小组合作单)
——悲剧:全文最具有警醒意味的句子是什么?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而成名所在的社会是君为贵,民为轻。不是成名一家的悲剧,而是一个社会悲剧。因促织构成非常态扭曲社会,从而反应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正如汪曾祺《聊斋新义》中说:“我把《蛐蛐》(《促织》)的大团圆式戏剧结尾改掉了。《促织》本来是一个具有强烈的揭露性的悲剧,原著却使蛐蛐的孩子又复活了,他的父亲也有了功名,发了财,这是一大败笔。”
——喜剧: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说:“中国人有个情结,称之为团圆情结。”喜剧结局弥补了现实的苍凉,体现主人公渴望超越自身局限,同时也能给善良无辜的人一线生活希望。同时“中和之美”也是儒家重要的美学范畴,中也者,天下之达本也。
结束语: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年轻的身体更能容下多元的文化审美,讽刺性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无关对错,但要言之有理。有勇敢去表达、去分享,抽丝剥茧地去挖掘深层的内涵的意识,这也许就是语文之美,语言之妙!
课后任务单
正方观点:突转情节利 反方观点:突转情节弊
你是一方辩手,请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发言稿。
五、板书设计
促织
蒲松龄
人 虫 社会
人变成虫 讽刺 天子
人不如虫 奉行者
人因虫而富贵
虫变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