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变形记(节选)》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2《 变形记(节选)》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5 06:2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变形记(节选)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概括格里高尔“变形”轨迹。 2.探究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分析艺术手法。 3.阅读“变形”主题作品,能多角度比较鉴赏。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梳理小说情节,概括格里高尔“变形”轨迹。 2.探究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分析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阅读“变形”主题作品,能多角度比较鉴赏。
教学过程
任务一 梳理“变形”情节 格里高尔“去人化”四步: 去人形;去人语;去人行;去人权。 任务二 解密“变形”原因 1.小说人物的变形异化内含社会、生活、家庭、伦理、心理、文化等诸多原因。请结合文本,思考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 心理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等。 2.为什么变为甲虫而不是其他动物? 甲虫之形:坚硬的壳代表格里高尔负重的人生,纤细的腿象征软弱无助,虫鸣代表着无法交流沟通的孤独。 “甲虫”在犹太文化中有歧视意,意为无用。卡夫卡经历着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与格里高尔是相通的,卡夫卡是一个接受德语教育的奥地利籍的犹太人,父亲专制强暴,在自己的家庭里,“比陌生人还要陌生”。1919年他给父亲写三万多字长信,在信里谈到自己喜欢的一个犹太演员勒维到布拉格演出,但是他的父亲知道后就骂这个演员是甲虫。他在书信里也多次想象父亲把他当作甲虫,而父亲是一只大脚,随时可能把他踩扁。 补充卡夫卡材料两则: 《城堡》:您一不是城堡的人,二不是村里的人,您什么也不是。但是可惜的是您又确实是个人,您是一个外乡人,一个多余的人。 《致父亲的信》:在没有了解他(勒维)的情况下,竟以这种可怕方式来将他同大甲虫提在一起。 任务三 探究“变形”手法 提示角度: 1. 和传统小说重情节不同,《变形记》作为现代小说的代表作,重心理描写和内心体验; 2. 叙事视角的转换,《变形记》有两个叙事者,即甲虫(格里高尔)与小说讲述者; 3. 荒诞性与真实性的结合,小说虽然有一个荒诞不经的开头,但不是写格里高尔在甲虫世界的奇遇,而是虫形人心,细节真实,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甚至依据小说画出了不带翅膀、非百足虫的甲虫形状,为我们打通了文学与博物学的大门; 4. 语言风格冷峻客观,叙而不议,有“卡夫卡式”风格一说,受福楼拜影响最大,写作中不介入个人的感情; 5. 反讽修辞,如格里高尔死后,母亲露出忧郁的微笑。三人坐电车去郊外,开始自由自在享受新的生活。小说中格里高尔外形变心未变,而家人态度变,内心冷酷利用不变等。 任务四 编写“变形人”文学专栏 如果要编写“变形人文学专栏”,推介、鉴赏、评价小说的“变形”现象,可以设计什么栏目,还可选用哪些素材? 示例: 1.栏目1:群文阅读——汇编“变形”主题的作品 《一份为某科学院写的报告》《地洞》(卡夫卡),《向杲》《竹青》(《聊斋志异》),《奥德赛》(荷马),《变形记》(奥维德),《巨人传》(拉伯雷),《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等。 2.栏目2:创意写作——改写结尾 汪曾祺:“大团圆结局是一大败笔,这和前面一家人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情绪是矛盾的,孩子的变形也就失去使人震动的力量。” 卡夫卡在日记中写到:“对《变形记》大为反感。结尾不堪卒读。” 3.栏目3:封面设计评选鉴赏——版本学介绍 《变形记》于1915年由莱比锡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卡夫卡曾为此书的封面设计致函这家出版社:“这个甲虫本身是不可画出的,即使作为远景也不行。”“假如允许我对插图提建议,那么我会选择诸如这样的画面:父母和商务代理人站在关闭的门前,或者更好的是,父母和妹妹在灯光明亮的房间里,而通向一片黑暗的旁边,那个房间的门敞开着。”请选出你认为更契合卡夫卡原意的版本封面。 课堂总结: 阅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理解性阅读是读懂文本,创造性阅读是读精文本,比较性阅读是读深文本。本节课通过《变形记》的阅读和“变形”主题的作品勾连,我们加深了对中外“变形”主题小说的认识,卡尔维诺说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伟大的作家都是超越时代,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的。 课后作业: 插图是对文本的补充和深化,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五篇课文中只有《变形记》没有插图,请你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尝试以插图的方式标注文本细节。 (评价提示:1.重要情节;2.体现人物性格;3.展现场景;4.有画面感。) 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