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1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5 06:5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思想】
王荣生认为,据文体不同文本解读有两方要求:一是对这种特定体式的文本,阅读取向要“常态”,像正常人那样地去阅读作品;二是运用符合这种文体的阅读方法,即这种文体的作品要读哪些地方?要读到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去读?的确,感受文本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诵读。清代刘大檄在文偶记》中说,“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可见,惟有在诵读中才更容易领会作品的神气韵味。
《兰亭集序》“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载体,又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其丰富的文化意蕴表现为节庆礼俗、文人雅集、玄学思想、魏晋风度、山水怡情等。不惟如此,王羲之更借雅集发出了生命不永、生死思索的悲剧性咏叹。其文短小深味,非常适宜于诵读、品评。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具体的情境驱动课堂教学,并强调语文的教学需建立在个人体验的情境与社会生活情境上,来完成对核心素养的培育,故而选择一个贴合文本、符合文意、符合认知水平、符合学科特点的情境来驱动教学尤为重要。结合以上课文与课标的内在需求,本次教学需要化抽象为具体,采用了“读书会”这一形式,通过比读—评读—悟读—推广,层层递进,以期读而有悟、读而有思,鼓励学生勇于述说对文本、对生活的个性化理解,并期待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们能有所迁移,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及鉴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与传承文化,建立强大的文化自信。
【学情分析】
于高二的学生而言,虽有一定的文言字词积累、具有相应的古诗文阅读水平,但是仍然存在古诗文阅读的困境,其原因有三,一为基础薄弱,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古代文化常识知之甚少;二为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古诗文已形成一种畏难厌学的心态;三为无法或者很难进入古人语境、意境,缺乏一定的联想能力,很难引起共鸣。于是本文的教学设计还是从最基本的“读”入手,希冀通过不同深度的读让学生把握文言的津梁;二是让学生进入“读书会”情境,通过比对不同文本,发现异同;通过深度点评文本以及理解不同名家对文章的点评,发现评价角度,体会文章深意。
【教学目标】
1、反复研读,了解“修禊”与兰亭雅集等知识,把握文章情感脉络与思想内涵。
2、通过点评文章,以及阅读名家的点评,深度理解文章,提升审美鉴赏力。
3、体悟王羲之对生死的思索,揣摩其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并结合个体提升思想境界。
【教学资源】
1、《兰亭集序》书法作品
2、《晋书·王羲之传》
3、《王羲之研究丛稿》梁少膺
4、《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之关系》鲁迅
5、《<兰亭集序>的文化意义及其艺术价值》马得瑜
6、郭预衡《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7、袁宏道《兰亭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疏通文意,把握脉络,多角度点评,探讨王羲之的生命观、生死观,探析其悲从何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在于体悟作者的心路历程,引揣摩其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并结合个体提升思想境界。
【教学方法】
导读、点评、悟读、讨论探究法
【前置任务】
一、制作资料卡片(上网搜集、整理相应资料)
卡片1:文人雅集
文人雅集是中国文人的交际方式、是生活雅趣、是文化情结,兰亭雅集与西园雅集、玉山雅集是著名的三大雅集,尤以兰亭雅集流芳不绝。
卡片2:上巳修禊
上巳修禊是在农历三月第一巳日,官民到水边宴饮、游春,祓除不祥,以达健生长寿、消灾祈福之目的。
卡片3:《兰亭集》
《兰亭集》是在王羲之与谢安、孙绰、孙统等41位文士修禊时,纵情自然,畅叙幽情,吟咏成文,共37首诗作,多以四言、五言为主。
卡片4:魏晋风度
魏晋时政权频迭,名士们或率直怪诞、或清俊通脱,以服药、纵酒、寄情山水为生活方式,思想活跃,潇洒自如,生命意识于此觉醒。
二、完成“比读 兰亭之会”版块
按照以下表格,对比阅读《金谷诗序》(节选)和《兰亭集序》(一、二段),并进行多角度评点。
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
《金谷诗序》 《兰亭集序》
写作目的
文段结构
语言风格
写景技巧
意境呈现
作者情致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王羲之作品,放送相应古琴曲,以达雅集的高雅幽深。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 为更好地理解佳作名篇,触摸伟大的心灵,进而更好地理解与传承文化,特举办班级读书会,本期我们的主题《重会兰亭·赏读经典》——王羲之《兰亭集序》品读会。
【学习任务一】比读 兰亭之会
对比阅读《金谷诗序》(节选)和《兰亭集序》(一、二段),展示并分享你的评点。
《金谷诗序》 《兰亭集序》
写作目的 饯行 “修禊事也”,消灾祈福
文段结构 开篇交代时间地点,再描绘宴游之地的自然景象,继而描写宴会觞咏,最后兴发深切的人生感慨。 开篇交代时间地点,再描绘宴游之地的自然景象,继而描写宴会觞咏,最后兴发深切的人生感慨。
语言风格 平铺直叙 清丽雅致,简淡从容,多用散句、对偶
写景技巧 / 选取典型景物,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意境呈现 世俗享乐 淡泊超迈,悠然自适
作者情致 对繁华难以为继,生命容易凋零的忧惧与感伤。 儒雅清新,满座春风,心旷神怡。
【学习任务二】评读 兰亭之思
品读第三段,点评王羲之对当时人们生活状态的思考。(可选择你欣赏的语句、字词,从语句结构、艺术手法、情理表达、拓展延伸等角度点评。)
【学习任务三】悟读 兰亭之悲
作者借由“死生亦大矣!”发出了沉痛一叹,但是王羲之他是否真的与昔人“若合一契”?(阅读集评,分享阅读感受。)
【学习任务四】推广 兰亭之雅
综合本次读书会所读、所得、所思,拟写一篇推介短文,面向全校推荐《兰亭集序》。三、赏读首段—兰亭之会
提问:试概括“乐”的原因。
明确:以生为乐
补充:(上巳修禊,古代传统民俗。是日,官吏及百姓都到水边宴饮、游春,
祓除不祥,以达健生长寿之目的。后来演变为文人雅聚的经典范式,如苏轼“君
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座上皆豪逸”)
四、品读次段—兰亭之思
该部分设置三个问题。
1、品读第二段,分析王羲之对时人生活状态的思考。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取舍万殊,静躁不同。
2、品读第二段,找出王羲之对“死”的思考。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明确:陈平原评当时贤士大夫的生存状态为“乱世的忧愤作底。”
(材料展示) 何晏玄学创始人被杀
张华政治家著有《博物志》被杀
谢灵运山水诗鼻祖被杀
嵇康诗人哲学家精于音律被杀
范晔《后汉书》被杀
……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
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
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
寄情山水,笑傲山野。
3、试概括“痛”的原因。
明确:以死为痛
五、悟读末段—兰亭之境
1、王羲之是否真的与昔人“若合一契”?
明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那么王羲之在思考什么?(结合全文及背景)
背景介绍:永和元年至九年,兵灾,地震,瘟疫,无时不在。
永和六年“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
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
两晋时期,社会动乱,内忧外患,生命十分廉价,朝不保夕。西晋的灭亡,
生活的艰辛,让知识分子感到了生命的无常和虚无。我们看到的魏晋风流,个性
十分潇洒,他们不修边幅,衣袂飘飘,养生放纵,醉心清谈,等同生死,不谈国
事,不求仕达,以荒诞对抗社会的黑暗,缓解人生短暂的伤感之情。
3、试概括“悲”的内涵。
(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原篇中,“悲夫”二字附近有涂改,原稿可见“良
可悲也”,二者对比阅读,不难发现,现行“悲夫”二字更加富于悲叹的力量,
使文章沉宕有力,起伏曲折。)
明确:对人类困境的深沉之悲
4、作为后人,结合所学,谈谈你如何看待王羲之的生死观?
明确:“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消极其表执着其里
补充材料: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
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
壁赋》
归根结底,对生命不永,生死无常的咏叹,是生命意识的觉醒,是重视人的
价值,重视人的力量,是对宇宙人生无限的热望。
六、课堂小结
兰亭集序,以修禊为由,忘情山水,境界却超脱于山水之上,王羲之将个人
有限的生命体验上升到了对生命普遍性的感悟,表达了对个体生命的敬重,更展
现了宽广博大的历史襟怀与宇宙意识,其境界不在小。
著文传世,文书双绝,王羲之的思考当激励我们关注个体生命价值,当激发
我们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无限的热爱。
七、课后作业
完成短篇作文《王羲之,我想对你说。》
课后阅读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之关系》
【教学评价与反思】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不妨以“读”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因声求气,让
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古诗文的语言魅力,体悟古诗文丰富的内蕴,感受古诗文的
美学风范。本教学设计以“读”作为线索,通过初读——赏读——品读——悟读
的模式设计,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诵读四遍,并层层深入地理解体会文章的内蕴,
力争每一遍读都是有效地读、审美地读。
共情与审美地读,使文章的主基调更易于把握,更能启迪后人从生命体悟的
角度去品味、把握这一美文,与他们同欢乐共悲戚;更启迪后人应该善待生命,
珍惜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