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关增建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浪漫的民族。在文学史上,瑰丽的想象曾驰骋天际,屈原的《天问》追寻山川日月、天地星辰;李白的望月而叹留下华彩的篇章。而科技史上,古人的成就卓然,火药、指南针、圭表等让我们傲立世界之林。天文学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立于宇宙之中,古人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今天让我们学习关增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体悟科学精神,明晰科学表达,撰写文章摘要 。
1、表格呈现要点
筛选信息,绘制主要天文学说基本信息表,理清文章逻辑,明确本文写作重点。
2、阅读摘要范本,分析摘要层次。
前置任务
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历史演变
关增建
(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240)
摘 要:从中西天文大地测量形式和内容的不同着手,讨论了唐代一行的天文大地测量,指出一行的测量目的既是为了满足历法制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唐玄宗关于测定地中的要求。一行通过测量确定地中的实践是失败的,这导致宋代学者放弃了对地中的寻找,把天文观测的注意力完全放到了直接影响历法精度的天文仪器制作和恒星观测上。郭守敬的天文大地观测规模巨大,成就斐然,其本质是对一行天文大地测量传统的回归,也存在令人不解之谜。康熙时期的全国地图测绘,广泛应用了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天文学知识,但其目的则与天文学发展无关。它标志着传统测绘的现代化,也意味着传统天文大地测量的终结。
关键词:天文大地测量 地中 僧一行 四海测验 康熙地图测绘
前置任务展示及评价
第一节
择要而述,聚焦焦点
天文历史,融通学科
述
任务一:梳理述评 析出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表现论文主题内容、具有关键作用的规范化单词或术语,单独标在摘要之后、正文之前,其作用是表示某一信息数目,便于文献资料和信息的检索。
1
2
3
4
天圆地方说
较早形成了中国人对于宇宙形状的认识,但是是哲学主张。
似乎更接近宇宙的实际,但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本质上是反理性的,。
宣夜说
堪称科学理论的宇宙结构学说,可解释各种天象,预测日月星辰运行,编制历法,满足社会需求,可接受实际观测检验。但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错误。
盖天说
浑天说
更符合观测依据,制定了更符合实际天象的历法,成为主流认识。
5
观点
实证精神,科学独立性,成就斐然。
第二节
依信而评,中肯见情
立场鲜明,自信雍容
评
根据主题句
根据评价句、结论句
根据论文标题
根据高频词
“旷世之争”辩论,明确“旷世之争”争辩的歧异点,体悟科学精神。
盖天说
浑天说
任务二:交锋辩难 悟旷世质疑
时间 代表人物 关注点、歧异所在 成果或结论
汉武帝时 司马迁、落下闳等 宇宙结构不同,测量仪器方法均不同 颁布《太初历》 浑天说胜出
西汉末年 扬雄、桓谭 从观测理据、数理结构批驳“盖天说”的观点 《难盖天八事》浑天说胜出
东汉 王充 从观测角度责难浑天说的观点 击中浑天说软肋
晋 葛洪 针对王充提出“横破镜”依据 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
南北朝 何承天 观测角度,太阳从水中出没问题 对浑天说未起太大的作用
南宋 朱熹 从天文测量仪器制作角度 《朱子语类》反对盖天说
质疑
批判
实践
科学
精神
通过理观点,辩交锋,我们可知关增建为我们详尽地复原了这场“质疑——批判——实践——再质疑——再实践”的争议过程。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场旷世质疑所秉持的原则首先为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求真务实的理念之下,更以“政治和宗教等非学术因素”不介入而保持了科学的独立性。
本文既对史料进行了收集、整理、提炼、删汰,又以史料中体现的科学思维与方法为评价重点,肯定了旷世之争的历史功绩,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念和科学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哲思,对其成就的自豪,让我们后人在仰望星空时,坚定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综合以上信息,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写一段文章摘要(100字左右)。
任务三:精准表达·立科学精神
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历史演变
关增建
(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240)
摘 要:从中西天文大地测量形式和内容的不同着手,讨论了唐代一行的天文大地测量,指出一行的测量目的既是为了满足历法制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唐玄宗关于测定地中的要求。一行通过测量确定地中的实践是失败的,这导致宋代学者放弃了对地中的寻找,把天文观测的注意力完全放到了直接影响历法精度的天文仪器制作和恒星观测上。郭守敬的天文大地观测规模巨大,成就斐然,其本质是对一行天文大地测量传统的回归,也存在令人不解之谜。康熙时期的全国地图测绘,广泛应用了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天文学知识,但其目的则与天文学发展无关。它标志着传统测绘的现代化,也意味着传统天文大地测量的终结。
关键词:天文大地测量 地中 僧一行 四海测验 康熙地图测绘
聚焦问题 ,明确研究内容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文章意义
研究过程
研究方法与视角
研究内容与过程
研究的结论及意义
研究问题
研究目的
论文摘要
范例: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关增建
摘要:浑盖之争是古人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争论,持续了千年之久,促成了许多科学问题的解决。文章以时间为线梳理了“天圆地方说”“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聚焦浑盖之争,对这场争议进行了评析,中肯地分析了这场论争的特点及影响,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宇宙结构的认识过程,体现了以实证为准的科学精神,表达了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自豪之情。
关键词:中国古代天文学 旷世之争 浑天说 盖天说 宇宙结构
关增建教授说: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阐释,树碑与毁庙并存,唯以取得合理解释为追求,治学取向向往兼容并包。而对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探寻是更好地传承、创新的基石,是民族自信的精神来源。
愿我们以科学求索,审慎表达,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