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羚羊木雕》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羚羊木雕》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21 15: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羚羊木雕》——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培养自读能力。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3.培养学生重情义轻钱财的道德品质。
【重点难点】
1.重点:
(l)学习掌握自读的方法。(2)人物形象的分析。
2难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知识准备:
1、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都爱你们的父母,尊敬你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父母,但有时候,你们会与你们的父母对某事认识不一致,思想上闹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处理的?《羚羊木雕》中的"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下面我们一齐来学习这篇课文。
2、预习
㈠.:作家作品简介:张之路,山东诸城人。他主要从事电影剧本、小说、童话和电视剧本的创作。他的作品大多数被拍成电影、电视,受少儿们的喜欢,风靡全国,如《霹雳贝贝》、《魔表》、《非法智慧》等。他的短篇小说《羚羊木雕》被选入全国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
㈡.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犄角(jī )兜( dōu )挽回(wǎn )逮着玩(dǎi )不禁(jīn)
寒颤( chàn )反悔( huǐ )怦怦( pēng)树杈(chà )
㈢.解释下列生词:
(l)犄角: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本课指桌面的两个边沿相接
的地方。(2)仗义:讲义气。仗:拿着,引申为主持、讲求。
(3)形影不离:成语。像物体跟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4)挽回: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挽:拉,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申为扭转。(5)寒颤:寒噤(jIn),本课指因受冷而身体颤动。(注意:也作"寒战"。)(6)反悔:对以前允诺的事后侮而不承认。
(7)光彩:形容词。原指颜色和光泽,也用来比喻光荣。本课指后者。
4、自学课文,进行质疑、设疑
三、学习过程:
(1)本文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 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羚羊木雕价值的二字词,并做上记号。(贵重)
① 你为什么找这个词来说明羚羊木雕的价值?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说明它的贵重呢?父母的哪些行为说明此物贵重?
明确:1、质地好(黑色硬木雕成),产地远(来自非洲),贵重(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等 2、妈妈、爸爸的语言、动作等
② 如此贵重的羚羊木雕,爸爸把它送给了我,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爸妈是爱我的,羚羊木雕是爸妈爱我的见证,他们希望我能好好珍惜他们对我的爱。
(2)围绕木雕写了哪些事
明确:故事围绕“羚羊木雕”展开,按情节发展来讲,我们可以用询问木雕、赠送木雕、索回木雕加以概括。
(文章插入了一段我以前和万方的故事,这种在叙述时候不依照时间次序,插入其他情节的方式叫插叙,进行记叙文记叙顺序的知识补充)
(3)根据记叙文的要素,讨论并归纳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1~16)从开头到“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写父母追问羚羊木雕的下落,并不同意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起因】
第二部分:(17~23)从“上幼儿园我们就在一起"到"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回顾“我”和万芳真挚的友情。(插叙)
第三部分:(24~35)从“不知什么时候”到“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写父母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经过】
第四部分:(35~38)从“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到完。
写“我”向万芳要回了羚羊木雕,虽然得到万芳的谅解。但是被逼着反悔使“我”觉得“是世界是最伤心的人。”【结局】
(4)主要涉及哪些人物
提示:妈妈 我 爸爸 奶奶 万芳 万芳妈妈
(5)精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提示:用波浪线划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句。思考:从这些对话的语句中,你认为这些人物有何特点?并用“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妈妈、万芳、“我”是 的人”的句式说话。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和情节判断出来的。(提示学生尽量用文中的词语或短句多角度表达,教师据此顺势点拨)
如:a、妈妈是一个严厉的人。(或重财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b、爸爸是一个冷酷的人。(或严肃、冷漠、重财轻义)c、万芳妈是一个比较泼辣的人。(或性格粗暴)d、奶奶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或深明情理、心地善良)e、万芳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或仗义、纯真)f、“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或重友情、纯洁)
四、知识梳理:
五、达标检测(一)
1、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犄角( ) 寒颤( ) 树杈( ) 羚羊( )
怦怦( ) 恶心( ) 脸颊( ) 挨揍( )
着落( ) 攥着( ) 咽喉( ) 逮捕( )
2、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一)我一个人慢慢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⑴、万芳先前的“突然不见”与选文的“突然出现”,暗示了她的 变化,由
而变成 。
⑵、找出文中描写月光的词语 ,其作用是 。
⑶、对“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
A、这件事主要怪我,但万芳也有责任。B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爸爸妈妈以前没有给我讲清楚羚羊木雕的贵重,所以这是他们的责任。C、我反悔应该怪我,但是父母只知羚羊贵重,不知情义无价,逼我这样做的,所以更应该怪父母。 D、这件事主要怪万芳,但我也有责任。
⑷、选文着力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向我们揭示了什么?
达标检测(二)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礼物
⑴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⑵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⑶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 )地退出房门。 ⑷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 )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⑸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 )的艺术殿堂。 ⑹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l万元呀,到哪去弄呢? ⑺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 )的焦灼中等待。 ⑻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 ⑼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显出( )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⑽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许久。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⑾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意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将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在原文的括号内,使原旬完整通顺。
忐忑不安 疲惫不堪 蹑手蹑脚 朦朦胧胧 向往已久
2、文中插叙了一件什么事?清简要概括。
3、“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中“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4、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 而流泪,第二次因为 而流泪。
5、文章结尾写到雕像碎了,“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请分析一下“女儿”此时的心情。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