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19、牧场之国 课型 新授课
本课题教时数: 2 本教时为第 1教时 备课日期: 4 月25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够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能结合语境及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难点: 在初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方法与手段:联系“阅读链接”,进一步体会并能运用动静结合的表达方式。
预习指导:凭借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荷兰。 1、可以是介绍景点的摘要。 2、可以是展示景色的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不少于30%)
一.诵读导入。 1.背诵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由“田园”你想到了什么? 2.背诵《九寨沟》的第五自然段,体会“诗情画意”的意境。《九寨沟》所表现的是不是田园诗情? 3.板书课题,揣摩课题。 4.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引读第一自然段:“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要求: (1)读准生字,并画出新词。 (2)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3)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特别要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读完一个自然段及时正音。 ★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自然段:总写荷兰印象。 第二自然段:分写草原上流动的奶牛,村野乡间鲜艳的郁金香。 第三、四自然段:分写低地上的骏马自由驰骋,家畜在草原上悠然自得。 第五、六自然段:分写傍晚挤奶时的宁静,牛奶运走后夜晚的平静。 第七自然段:总结全文。 三.再次感知。 1.读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2.结合图片,语境及生活经验来理解部分词语。 3.相机解决疑难问题。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方法。 3.重点指导“笛”“畜”等左右结构的字。讨论怎么记,怎样写才好看。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由“田园”你想到了什么?背诵《九寨沟》的第五自然段,体会“诗情画意”的意境;《九寨沟》所表现的是不是田园诗情? 按照要求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并画出新词;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读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结合图片,语境及生活经验来理解部分词语。 组内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讨论怎么记、怎样写才好看。 课前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荷兰的资料,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为走进课文、深化体验作好充分准备。 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理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从整体上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交流疑难之处,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词、句所在的段落。并巧用疑问,结合图片、语境及生活经验等逐步扫除障碍,疏通课文。 师导入:上节课我们游览了水城威尼斯,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荷兰去看一看,谁来说一说你对荷兰有哪些了解? 预设1: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国家。 预设2:我知道荷兰的郁金香、风车和木鞋都特别有名。 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对荷兰有一些了解,咱们这节课就一起学习第19课《牧场之国》,看看真正的荷兰到底是什么样的?
作业布置: 一星: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二星: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和优美语句 三星:1.完成习字册 2.默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板书设计: 11.田园诗情 奶牛图 鲜花图 骏马图 家畜图 傍晚图 夜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