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奎屯市第八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5 杜甫诗三首——望岳(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奎屯市第八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5 杜甫诗三首——望岳(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21 16:5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望岳奎屯市第八中学 王以娟杜 甫泰山日观峰日正出日已出碧霞元君祠道中石刻 飞来峰一线天一、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 史”。他本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三吏” “三别”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二、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望岳》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诵读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ài对泰山的尊称表达惊叹语气泰山以北地区泰山以南地区不尽聚集山的北面山的南面心胸荡漾通层Zì眼角终当终要登上写乍一望见泰山时,
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
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
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
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
这两句是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到底怎样呢?苍翠的山峦在
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
大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
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 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 写出了诗人凌云的壮志,勃发的雄心,
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
地域之广阔 (齐鲁青未了)
景色之秀 (造化钟神秀),
山势之高峻
(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