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3张PPT。《论语》十则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更多资源xiti123.taobao.com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山东曲阜“三孔”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孔林
孔子墓地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仁”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通行本共20篇。属语录体散文,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论语》简介——《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共二十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类型
1、语录体
2、对话体
3、叙事体检查预习论语说愠三省罔殆弘凋lúnyùnyuèxǐngwǎnghóngdàidiāo是知也zhì诲huì朗诵
欣赏注意句读听划出停顿,并给难读的字词注音
划分节奏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返回主页 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有 朋
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
君 子 乎 ? ” (《学而》)时常的复习先生,指孔子yuè“悦”的古字,愉快生气,发怒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代指学习的内容也、也是人家不了解(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泛指多次反省自己wèi忠心,尽心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zēng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想一想 “三省”指哪三方面?请用现代汉语回答。为别人谋划不诚心诚意吗?
与朋友交往不诚实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做,成为得到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旧的知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却,表示转折就迷惑而无所得有害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试试自己来翻译子曰:“由,诲女知 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 知 也。”教导同“汝”,你代词,指教诲的,内容语气助词“吧”是这通“智”,聪明,智慧孔子说:“仲由(子路),教导你对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人想相同内心自我反省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走一定在其中那好的学那试试自己来翻译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读书人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使命把当作停止使命重大路程曾子说:“士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的吗?死了就停止了,不也很遥远吗?”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样凋谢无义年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孔子说:“在严寒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概,也许给施加不要想要用来奉行一句话代词,代这句话古今异义词,可以用来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语句赏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重点字词:时、习、说、朋、知、愠、君子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乐趣
个人的修养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忠(尽心力)信(诚实)
习(温习)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独立思考有所发现获取新的知识将旧知识融会贯通温习学过的知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重点字词:罔、殆学习辨正统一停殆迷惘思考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重点字词:“女”通“汝” “知”通“智”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表达的意思?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述而》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短处。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重点字词:士、弘毅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仁以为己任”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岁 寒常 青(困难)其他树木(小人)(君子)松 柏凋落(变节)(保持节操) 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之行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学过的部分,还有哪些是讲与人交往的。“仁”“忠”——“恕”——不做做练一练抢答题说 —— 通假字 知 —— 女 —— 悦汝 智看谁填的对(1)怎样对待“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说————,?————。
(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3?)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这里!”
(4)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
5)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看谁填的对(6)《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 (7)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8)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
(10)在最困难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正如孔子所说:——————,—————。《论语》背诵默写巩固训练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句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在生活中,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亚运在广州举办,全市人民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的句子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以致用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
4、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 .
5、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
6、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可谓 .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不知而不愠任重而道远7、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严正警告:
8、越是艰苦的时候,越要坚强,要像松柏那样:
9、一个人要经常反思,
孔子是:
曾子是每天三省:
10、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二、学完全文后,你认为全包含的思想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①学习方法 ②求知态度 ③修身做人请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三方面有关的句子。课文
评讲学以致用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
4、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 .
5、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
6、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可谓 .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不知而不愠任重而道远7、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严正警告:
8、越是艰苦的时候,越要坚强,要像松柏那样:
9、一个人要经常反思,
孔子是:
曾子是每天三省:
10、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二、文言知识流传至今的成语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任重道远]担子重,路程又长。比喻担负的责任很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不亦乐乎表示顺接表示转折 表示修饰关系表示并列关系“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表示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 敏而好学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厌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时习之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重要词语:一、通假字:
说:通“悦”,愉快。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通“智”,聪明。二、古今异义词:
朋:文中指志同道合的人。
(旧注:同门曰朋。与今义“同学” 相近。)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本义为“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 今义,“时”,时间。“习”,学习。
善:好。 今义,善良。探究质疑:第一则讲学习方法、态度和为人态度,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第二则可看出古代学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第三则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第四则讲学习方法,加强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学”与“思”
的辨证关系。第五则讲学习态度,强调不要不懂装懂,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第六则和第七则讲学习态度,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
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
似的毛病。第八则讲的是思想品德修养,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第九则讲的是思想品德修养,面对着利害关系,遇到事变关头,方能见君
子的操守。第十则讲的是思想品德修养,为人处事之道。世人尊称孔子为--------“圣人”、“先师”人们把到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人书籍中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同“悦”,愉快。多次进行自我反省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齐:相同《论语》巩固训练——解词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温故而知新
7、士不可以不弘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智慧故:旧的知识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欲:想要的施:施加《论语》巩固训练——解词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包含的思想内容求知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包含的思想内容修身做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包含的思想内容(一)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们所追求的,不讲仁义之道去得到它,就不应该占有。贫穷和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讲仁义之道反而受穷而卑微,也不应离开它。”课外拓展阅读(二)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先行动,有关行动的话以后再发表。”课外拓展阅读(三)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说:“君子应该成就别人的好事,不应该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四)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说:“做官如果能够通过修养仁德而求得,即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如果不能获得,我就从事所爱好的事业。”1、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 斯夫,不舍昼夜。”
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课外拓展阅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早是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对此,有人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探 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