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21 21:1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 香菱学诗 教学设计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本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写香菱学诗的主旨是讴歌被侮辱被欺压的女性形象,香菱和大观园里其他下层人物一样,不甘心自己的坎坷命运,不甘心泯灭自己的聪明才智。她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学诗过程是对社会的不屈抗争,同时也揭露了封建社会对优秀人才的无情扼杀。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的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的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后,终于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合成篇。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她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情景烘托,渐渐地放开了手脚;第三首诗终于成功了,流露了真情实感。
【教学设想】
九年级学生已学过不少小说,对小说知识有一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理解,能够自主阅读感悟小说。本课重在引导学生梳理小说结构,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学会感悟交流、合作探究,提高品读小说的能力,学习香菱专注勤勉的学习精神。
教学目的
1、知识和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培养语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作者曹雪芹及其《红楼梦》的文学常识。梳理文章结构,揣摩文章思路,感知文章主旨,了解本文语言、细节描写,及通过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2、过程和方法: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品味欣赏精彩语段,把握香菱苦志学诗的性格特征。合作探究难点语句,理解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读古典名著,借鉴优秀文化传统,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高尚情操。学习香菱专注勤勉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跳读、品味、探究课文,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理解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拓宽阅读视野,理解香菱对诗产生浓厚兴趣的原因。
教学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 课前播放《红楼梦》插曲《枉凝眉》。
2、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小说五步阅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播放歌曲,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形象,尤其是塑造了一系列的青年女子形象。课文的主人公香菱只是书中的一个次要人物,但作者也把她塑造得光彩照人,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人物。 分析人物形象不能脱离社会大背景,所以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学生看注释,教师再补充介绍香菱身世和故事相关情节,使学生对香菱这个人物及香菱凄惨的身世有初步的了解。
二、新课 泛读1、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重要的人物还有几个?本文写了什么内容?2、香菱学诗学得怎样?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来?学生泛读课文,解决生字难词,并思考问题,然后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设置这一步,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精读思考:1、香菱学诗为什么会成功? 学生边读边用笔圈画,然后将思考所得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最后在全班师生共同交流
明确: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的。首先是由于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再加上她良好的资质、较高的领悟力;其次是有较好的老师指点,特别是善教的黛玉;第三是与大观园这个优雅、美好、洁净的环境分不开的,环境造就人,香菱在这里得到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才得以显露出来。2、通过一番讨论,香菱成功的原因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明确了,文中的人物形象——香菱及林黛玉也渐渐鲜明了吧?请试着用“香菱(林黛玉)是一个 的人,从文中 可看出”的句式评一评。 让学生自主讨论总结,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明确:香菱是一个精敏灵秀、悟性极高、心性拔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女子。 香菱极富文学气质,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偷空看几首旧诗。进入大观园后,香菱深藏内心的饥渴一下子激发出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甚至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她对王维诗的品读,足见她的领悟力极高。 林黛玉是一个善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导、诲人不倦、学识渊博、循循善诱的老师。如:黛玉善于鼓励,她开始就对香菱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可让香菱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她让香菱多读,先读一百首王维的诗,再读一二百首杜甫、李白的诗。在香菱读了诗后还与她“讲究讨论”,让香菱说自己的见解。香菱作了诗后,对香菱写的诗进行了评论,指出存在的不足。 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这是本课的重点,分析问题应从文章的重点着手,这样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四)、赏读 教师提示:曹雪芹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横绝千古的天才,他善于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塑造人物。《红楼梦》中4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个个音容笑貌有别,性格鲜明独特,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人物出场入场、一颦一笑、来龙去脉、口角眉梢、品头话尾、舌尖牙缝、歌哭笑骂、正经胡调等没有一处不是活灵活现的。 1.从描写人物手法角度,请学生筛选描写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并作简短点评。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动作描写,写出了香菱的苦心、专心。 当香菱拿到写作诗题后,“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或坐卧不定”终得一首,因措辞不雅要求重写,“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这段文字运用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了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 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了“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运用神态、语言等描写,表现了香菱的苦心、专心、用心已到了痴迷的程度。
师小结:对这样一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作者准确描写了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联系香菱的苦心学诗与她的悲惨身世,我们怎能不感叹造物者的不公。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借鉴。
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是对人物进行的正面描写,让学生解读文中有关宝钗、宝玉的相关语言描写,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如:宝钗:“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宝玉:“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这些都是香菱苦志学诗在周围人们心上的折光反映。侧面烘托会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更具体感人。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时要引导学生捕捉有效信息,学会初步鉴赏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作品。这一环节是在精读的基础上的深入,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去学习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思读 学生自由质疑问难,全班讨论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归结:1、香菱诗的第三稿系梦中所为一事是否有失真实 2、塑造香菱这一艺术形象,作者倾注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 课文中的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如何理解这与她多愁善感、孤傲尖刻的主体性格的差异 4、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学生自由讨论,积极发言,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教师提示: 1、要联系香菱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诗的全过程来看,要认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辩证关系。看似梦中所得,实为多次锤炼、苦心追求的结果。 2、作者热情讴歌了这个钟灵毓秀的薄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子。香菱这样的女子,竟和极端粗陋鄙俗的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香菱的境遇着实让人同情。封建社会扼杀人才的本质由此可见一斑,也体现了作者的美学观。 3、《红楼梦》中的黛玉羸弱多病、多愁善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孤傲尖刻。在本文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的林姑娘,她热情、自信,显现出了光风霁月般的情怀。富有才情的林姑娘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就是读诗、作诗,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可供这位寄人篱下、冰清玉洁的孤弱女子自由翱翔。她与香菱同命相怜,对香菱表现出极大的同情、热情是自然的。 4、曹雪芹以精细的笔墨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如袅娜风流的林黛玉、生性热情刚烈的晴雯、不惜用生命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等。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的新思想.热情赞颂了女子的才艺德行,提倡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充分体现了曹雪芹反对封建伦理纲常的超人能勇气和远见卓识。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在生生、师生互动中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
(六)、延读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香菱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从香菱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在语文学习方面,从香菱身上,你能获得一些感悟吗?学生只要围绕着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谈即可。 阅读中要注重阅读迁移。把课文当作一个例子,让学生学有所得,从中得到一些对学习、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师总结:曹雪芹不仅给我们塑造了个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教给我们许多学语文做学问的好方法,《红楼梦》的确是一部挖掘不尽的书,值得鉴赏的内容很多。课后希望大家去阅读这部著作,从中挖掘更多的值得玩味的文学感悟。
七、作业设计:1、 以“香菱学诗的启示” 为标题,写一篇随笔。2、课外阅读《红楼梦》。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
【教学感悟】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在教学中得到了展示。 本文的教学中,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度,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主动合作的意识,大胆表述的能力,使得香菱的人物形象,内心世界,宝钗、黛玉的人物性格的揣摩都合情合理,从而使学生感受了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其文学素养,培养了其语文阅读、分析表达迁移多方面的能力。注重对话教学 《香菱学诗》一文的教学,基础建立在文本上,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建立在平等上,方法建立在探究上,整体体现在对话上,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交流,使其语文的能力得到张扬,成功的喜悦得到飞扬。 三、注重阅读创新,放手让学生学习 在本次教学中,能把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作例子,让学生迁移,甚至让学生悟出了学语文的秘诀,多读、勤记、勤奋、刻苦、大胆创作等,这些都还次之,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敢思、敢说、敢于走进课文,又能跳出课文,毫无拘束,放胆直言,这正是做学问之要义,也正是我们应该倡导的语文精神。不足点 在教学中,发现了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了解不多,即使是《红楼梦》,学生全书读过的寥寥无几。这给我很大的触动,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多品佳作,提高语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