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现代文阅读0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现代文阅读01(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5 11:24:14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现代文阅读01
01(福建部分地市2024高三4月诊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古时,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以太阳升落和高低来判断时间,安排生产生活。圭表是最早的天文测量仪器之一,它是通过观测太阳投影的长短来测节气、定农时的,也可以用来测定一天当中的正午时刻。我国南北朝时期,有一种计时工具叫“秤漏”。它有一个盛满水的大桶,通过一根细管把大桶的水引入另一个小水桶中,通过称它的重量就实现了时间测量。现在我们知道,它利用的是虹吸原理。虹吸过程中,水流有较好的均匀性,秤漏的计时精度也就相对较高。我们看到的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其原因是地球在自转。天文学家使用望远镜等观星仪器,通过观测恒星,并结合地球相对稳定的自转特性,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时刻,即“世界时”,世界时的一天就是太阳两次过头顶的时间间隔。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更精确的时钟呢?由于地球自转速率受月球等天体摄动的影响(如存在着潮汐现象),以及天文观测的技术能力限制,世界时的测量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航天技术、精密测地等需求。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实验发现,一些分子和原子内部的量子跃迁能够产生周期非常稳定的信号,非常适合时间测量,于是原子钟就成了最早应用量子力学研制的测量仪器。为了解决天体摄动的影响,人们引入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时间尺度,叫“协调世界时”,它利用原子时的均匀性,采用原子时的“秒长”,而在“时刻”上尽量靠近世界时。当它与世界时的偏差接近0.9秒时,全世界在同一时间,统一对协调世界时进行加1秒或减1秒的调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闰秒”。1972年,协调世界时正式成为国际标准时间。有了国际标准时间,我们为什么还要产生我们自己的北京时间?那是因为国际标准时间不是一个实际的物理信号,是滞后一个月发布的一个纸面数据。而我们需要的是真正能实时应用的实际物理信号,来做到“守时”。所以北京时间是国际标准时间在中国的一个具体实现,是中国版的协调世界时。
国家授时中心使用40多台守时型原子钟,综合产生连续稳定的原子时,利用铯原
子喷泉基准钟对其进行校准,并按照国际统一部署进行闰秒,与世界时进行协调,形成我国的标准时间,即北京时间。我们的原子钟每天参与国际比对,正常情况下,我们应用滞后1个月的反馈数据进行校准,这样就实现了北京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一致性,专业上称“时间溯源”。各国标准时间都是这样产生的。
各国的标准时间都需要进行国际比对,正常情况下,国际权度局一个月给出一个结果,我们用它来校准北京时间。如果国际比对链路中断,我们的时间就可能会出现误差。因此需要一台比守时原子钟更精准、能够连续运行15天以上的基准钟,实现对北京时间的自主校准。目前,国际上的基准钟是铯原子喷泉钟。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研制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铯原子喷泉钟,使北京时间有了自主的校准能力,保证了它的准确性,打破了国外超高细度光学腔的加工和镀膜技术的垄断。后来,国家授时中心联合企业,一起制造了世界首款新型守时型原子钟产品——激光抽运小铯钟,已应用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上,也装备在国家标准时间产生与保持系统上,打破了国外的长期独家垄断。2020年,国家授时中心建立了多手段融合的世界时测量系统,实现了世界时自主测量。2021年11月,三台激光抽运小铯钟在国际标准时间计算中取得权重,并被国际权度局推荐给各国,用于其标准时间的产生。
如何能够把时间信号发送给不同地方的用户呢?这就需要“授时”。“授时”由来已久,古代的“授时”通常是指授农时节令。在农耕时代,适时的播种和收割是关系着经济收入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在古代社会,钟鼓楼应该是城市建设的标配,一般是位于市中心的最高建筑,通过晨钟暮鼓进行报时。在影视中常常能看到打更,更夫每天晚上要守着香钟或者滴漏等,到了更时进行巡夜,并通过打梆子或敲锣进行报时,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现代的“授时”是利用包括网络、无线电短波、无线电长波、卫星等传播技术发播标准时间。围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需求,我国在陕西蒲城建设了专用短波授时台,满足天文观测的应用,但这样的授时精度不能满足“两弹一星”及其他应用需求。为此,国家授时中心建设了长波授时系统。现在,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授时系统,用多种手段发播北京时间,基本满足了我国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
时间的精度只有做不到,没有用不到。从古至今,人类追求时间精度的步伐从未停止,可以说,人类研究时间测量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
(摘编自张首刚《时间在哪儿?》)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农耕生活与日升日落息息相关,人们制作了圭表,通过观测太阳投影长短来测定时
间。
B.协调世界时是原子钟产生的时刻,当它与世界时的偏差达到一定数值时,需要闰秒。
C.国际标准时间滞后于我国的北京时间一个月,所以它不是一个能实时应用的信号。
D.钟鼓楼的晨钟暮鼓和更夫巡夜时的打梆子、敲锣,都是古代中国常用的报时手段。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秤漏计时的精度之所以能超过圭表,其重要原因是利用了虹吸原理,在虹吸过程中水流有较好的均匀性,这提高了计时精度。
B.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世界时的测量技术将会得到不断提升,需要闰秒的情况可能会减少。
C.如果我们过多地依赖国际标准时间,在时间的校准和测量上丧失自主权,我们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必然会遭遇瓶颈。
D.我国当前的授时系统已能基本满足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因此,相比于授时,守时的技术革新更为重要。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我国产生“北京时间”的意义的一项是(3分)
A.5G技术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它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利用卫星星历、导航等手段,让国内用户实现网络中多个设备的时间同步。
B.1纳秒是十亿分之一秒,北京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偏差从2013年就缩小到10纳秒;2017年以来,一直小于5纳秒。
C.我国某大学研制出一种利用电波授时的智能化太阳能路灯,可根据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控制路灯的开关。
D.飞行员和地面控制员使用的时间不同,将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国外的飞机要飞来北京,采用国际标准时间可以确保航空运输的精确、高效和安全。
4.请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面的结构示意图。(4分)
5.材料多处段落开头使用问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C(国际标准时间本身并不滞后,只是发布滞后。)
2.D(文章并无充足的证据支持“相比于授时,守时的技术革新更为重要”这一结论。)
3.A(A项,北京时间是国内用户设备时间同步的基础,这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因此为答案项:B项,说明的是北京时间在精准度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C项,说明的是“日出日落时间”的应用价值:D项,说明的是国际标准时间的应用价值。)
4.
①研制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铯原子喷泉钟 ②自主校准北京时间③应用于其他国家标准时间的产生 ④实现世界时自主测量
5.(6分)
①问句提示文段内容,表明行文思路,便于读者理解:②有问有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探索热情:③三个问句层层深入,便于系统呈现我国在时间问题上的探索与成就。
02(2024.4郑州二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就需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优秀内涵,充分发挥其作用。
农业生产将土壤、水分、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古人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创造出天地人“三才”思想,形成了尊重自然、追求和谐天成的生态平衡观念,在此基础上强调农业生产“不违农时”,因地制宜、因物制宜,用之有度、用养结合。
在朴素的生态学思想指导下,中国传统农业形成了生态保护、物质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式和技术体系,探索出适宜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历经千年而不衰。可以说,传统农业是生态农业的初始版本,为当前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以“家”为基础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传统农事知识的传播多依赖长者、父辈,而不是通过文字或书本,由此形成了尊重长辈的传统。与家庭生产相关的还有耕读传统。耕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说苑》中有“曾子衣敝衣以耕”的记载。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在中国,读与耕之两事,士与农之两种人,其间气脉浑然,相通而不隔。”士人和农民这两个传统社会的最主要阶层,通过耕与读达到相互流通。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家庭成员的经济利益高度一致,天然形成知识技术的共享机制,也不需要精准的劳动计量和监督。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仍然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但小农户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弘扬耕读传统对培育高素质农民,培养一支懂农业、善经营的“新农人”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农耕劳动具有社会性,古人在开沟或其他耕作劳动中通常需要两人一组进行协作,实行二人二耜并耕,即耦耕。耦耕后来泛指两人伴耕或集体劳动。在传统乡土社会,劳力相互调剂、畜力互助合作、生产共同体等形式繁杂的劳动合作广泛存在,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前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合作经营、集体经营是农村重要的经营方式,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十合作社十农户”等组织形式。
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化,就要让农耕文化“活”起来,推进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这需要我们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和农民生活,鼓励优秀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拓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多元供给。
(摘编自张灿强《从优秀农耕文化中汲取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产生于农耕文化的宗族,是以血缘的亲疏关系聚集起来的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其内聚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是中国社会凝聚与稳固的坚实基座,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根基。
传统农耕文化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农耕生产方式,决定了聚族而居的农业生活形态。在宗族乡村中,宗族占据支配性地位,发挥总体性功能。乡村社会中的民众以宗族的方
式结合,宗族构成乡土中国基本的集体组织形式,民众依靠宗族开展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宗族乡村中,个人、家庭、房支和宗族构成环环相扣的整体,从家到族具有内在关联性。中国宗族社会的文化底蕴,正在于以家为纽带的共同体的内聚、整合与应对变迁。农耕文化所形成的宗族伦理,是乡土中国的底色。宗族的日常伦理实践及其具体的运作机制,形成了乡村社会内部较为稳固的规范与结构,塑造了乡村社会的集体认同,由此建构起传统乡村社会的共同体图景。
中国社会已从农耕文明转型为工业文明。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其关键就是宗族解体,分解为以亲子关系为主体的核心家庭。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传统社会与传统道德的整体性被打破,费孝通所揭示的“差序格局”中家国天下的扩展之途被斩断。当我们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希望重振传统伦理时,却发现核心家庭之上缺乏足够的人伦层次,无法承载传统伦理之厚重。传统伦理在现代社会失去了承载者,也就无法真正回到现代社会。即以孝道而言,在失去了宗族互助之后,一对夫妻既要朝九晚五地投身于繁忙的工作,还要抚养子女,面对四位老人的养老,实在力不从心。因此,可探索“拟宗族”的方式,以社区代宗族。目前城市中的商品房社区,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正可对应于明清宗族的同居共财。社区中的全体业主、村里的全体村民,事实上可以此为基础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可称之为“拟宗族”。将这一利益共同体建成基层互助组织,同时汲取传统宗族丰富的伦理层次,使传统伦理能够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让传统伦理真正回到现代社会。
(摘编自周丹丹《农耕文化与共同体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传统农耕文化对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并论及家庭在农耕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B.材料一认为,中国传统农业中“不违农时”、因地制宜、用之有度等生产方式,与现代生态农业的特征契合。
C.材料一引用梁漱溟的话语,表明耕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传统社会中的士人和农民能够通过耕与读相互流通。
D.材料二认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共同体图景的建构,离不开乡村社会的集体认同,而这种认同基于宗族的支配性地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这既有助于农事知识的共享传递,也能免去对劳动进行计量与监督。
B.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宗族产生于农耕文化,是一种地缘与血缘共同体,是对古代中国社会发挥总体性功能的集体组织形式。
C.中国社会已转型为工业文明,传统宗族解体,分解成的核心家庭之上的人伦层次不足,导致传统伦理无法真正回到现代社会。
D.当今社会,一对夫妇在工作和抚养子女的同时,恐怕难以兼顾赡养双方老人,这种孝道困境正是未建立“拟宗族”共同体的结果。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公元前三世纪,在蜀郡守李冰的组织下,当地人民同心协力,耗时八年,终于建成了水利工程都江堰。
B.双季晚稻遇到暴雨洪涝,农民迅速抢排积水,并适当保持浅水层,以防止雨后升温过快造成秧苗枯死。
C.唐末五代章仔钧所作的《章氏家训》中提到:“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D.先秦典籍《荀子·富国》中写道:“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
4.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蕴含哪些优秀的思想观念?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二者的意图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1.(3分)C(曲解文意,“表明耕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有误。)
2.(3分)C(A项程度夸大。“也能免去对劳动进行计量与监督”有误,应是“也不需要精准的劳动计量和监督”。B项扩大范围。“古代中国社会”有误,应是“古代中国乡村社会”。D项逻辑关系有误。“这种孝道困境正是未建立‘拟宗族’共同体的结果”有误。)
3.(3分)B(B项讲的是农民抗灾保苗,不能作为材料一观点的论据。)
4.(4分)①尊重自然、追求和谐天成的生态平衡观念/生态学思想。②尊重长辈。③耕读并重。④互助合作。
(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6分)①材料一:意在表明在当今的乡村振兴中应传承弘扬传统农耕文化的优秀内涵,助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或“助力当前农业的绿色转型”),培养懂农业、善经营的新农人,继续发展“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合作经营方式。②材料二:意在表明在当下中国,可借鉴传统农耕文化中的宗族形式,在社区构建“拟宗族”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基层互助让传统伦理真正回到现代社会。
(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03(2024齐齐哈尔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们需要实现碳零排放的目标,原因很简单。温室气体捕获热量,导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温室气体越多,地球表面温度的上升幅度越大,一旦进入大气,温室气体就会存留很长时间。今天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万年之后仍会存留大约20%。
我们持续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碳,这个世界却不再变热——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地球温度越高,人类的生存越艰难,因而很难再谈人类的繁荣发展。对于某一给定幅度的温度上升、所造成的破坏,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对此表示担忧。而且,温室气体会长期留存在大气中,所以即便实现了碳零排放的目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球还是会处于暖化状态。
我承认,使用“0”是不准确的。我应该把我所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在前工业化时代,也就是在18世纪中期以前,地球上的碳循环可能处于大体平衡的状态——植物和其他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同全球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基本相当。
但自18世纪中期起,我们开始燃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由储藏在地下的碳构成的,这得益于远古时代死去的植物:经过数百万年的压缩和演化,它们转变成石油、煤或天然气。当我们把这些燃料从地下挖出来燃烧使用时,我们排放了额外的碳,增加了大气中的碳总量。
通过完全放弃化石燃料,或停止其他所有会产生温室气体的活动(比如生产水泥、使用肥料或燃气电厂的甲烷泄漏),达到碳零排放的目标,并不现实,而且没有可行的路径。相反,极有可能的情况是,在“零碳”的未来,我们仍然会排放一定量的碳,但我们有办法消除它。
换言之,这里所说的实现“0”的目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而是“近净零排放”。这不是一场要么及格要么不及格的考试。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这样想:如果实现100%的减排,一切都会很棒,但如果只实现了99%的减排,一切都是灾难。当然,减排越显
著,效益就越大。
减少50%的排放量并不能阻止温度上升,它只能起到延缓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只会延迟而不会阻止气候灾难的到来。
假设我们减少了99%的排放量,哪些国家可以使用剩余1%的配额?诸如此类问题,我们如何做决定?
其实,要避免最糟糕的气候状况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不仅需要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而且需要切实行动起来,着手消除已经排放的温室气体。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这个步骤被称为“净负排放”。它意味着,最终我们从大气中消除的温室气体将多于我们排放的温室气体,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遏制地球温度的上升。气候就好比一个正在被缓缓注水的浴缸,我们不仅要关掉流入浴缸的水,还要打开排水阀,让水流出去。
当得知全球温度的小幅上升(升高1或2摄氏度,也就是33.8或35.6华氏度)确实会造成很多麻烦时,我感到很惊讶。但这是真的,在气候领域,仅仅是几摄氏度的变化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上一个冰河时代,全球平均温度只比今天低6摄氏度。在恐龙时代(中生代),全球平均温度比今天高大概4摄氏度,那时北极地区还生存着鳄鱼。
这些平均数字可以掩盖相当大的温度变化,记住这一点也很重要。虽然现在全球平均温度只比工业化时代之前高1摄氏度,但有些地方的温度增幅已经超过2摄氏度,而全球20%~40%的人口生活在这些地方。
为什么有的地方比其他地方更热呢?在一些大陆的内部地区,土壤更干燥,这意味着土地不会再像过去一样凉下来。基本上,大陆不会像过去那样潮湿了。
那么,地球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见下图)?让我们从基础知识说起,二氧化碳是最常见的温室气体,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种温室气体,比如一氧化二氮和甲烷,你可能在牙科诊所用过又被称为“笑气”的一氧化二氮,甲烷则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从单一分子的对比来看,很多温室气体造成的暖化效应都超过二氧化碳。以甲烷为例,其在大气中的暖化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20倍,但它不会像二氧化碳那样长期存留在大气中。
注:图上三条线展示了未来地球温度在三种情况下的可能变化:如果排放量大幅增加(高)、如果排放量减少(低),以及如果我们消除的碳逐渐超过排放的碳(负)。
为简便起见,大多数人会使用单一度量单位,也就是“二氧化碳当量”,来表述所有这些不同的温室气体。(你可能见过它的缩写,即co2e。)我们之所以使用“二氧化碳当量”这个术语,是因为存在这样一个事实:有些温室气体在捕获热量方面的能力高于二氧化碳,但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又短于二氧化碳。令人遗憾的是,二氧化碳当量不是一个完美的度量标准:从根本上来讲,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是升高的温度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在这方面,像甲烷这样的气体要比二氧化碳糟糕得多,它会使温度迅速上升,而且升幅很大。但使用“二氧化碳当量”这个术语,无法完全解释这种重要的短期效应。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我们用以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最佳方法,而且它经常出现在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讨论中。我不断提到的510亿吨这个数字,指的就是全球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你在别处可能会看到370亿吨或100亿吨等数字,前者只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没有将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计算在内,后者则只是单纯的碳排放量。
(摘编自[美]比尔·盖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比尔·盖茨给世界的解决方案》,陈召强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会捕获热量导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而且会长期留存于大气中。
B.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大气中碳总量增加,因而当前人类应该完全放弃使用化石燃料。
C.实现碳零排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目标,对于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家园很重要。
D.“打开排水阀,让水流出去”在文中指人们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一说法生动形象。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比尔·盖茨看来,实现了99%的减排和实现了50%的减排一样,都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依然会给地球带来灾难。
B.如果人类碳排放量与植物和其他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当,那么大气中的碳总量就会降低,从而遏制地球温度上升。
C.人们使用“平均数字”来表述地球上升的温度,会让人们形成错误的认知,因此,研究大气温度时不能使用“平均数字”。
D.全球温度的小幅度变化会对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作者以历史上的冰河时代和恐龙时代(中生代)为例来证明这一点。
3.下列对文中有关概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净负排放”指的是人类消除的二氧化碳量超过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B.“二氧化碳当量”是大多数人用于表述温室气体的单一度量单位。
C.“近净零排放”意味着人类无法真正做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D.“温室气体”是指会导致大气温度上升的气体,不仅仅指二氧化碳。
4.根据文本内容,下列选项对上图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温室气体持续不断地大幅增加,地球温度会越来越高。
B.减少排放温室气体,地球温度上升的趋势就会减缓。
C.消除的碳超过排放的碳,地球温度上升不会超过1℃。
D.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与大气温度成正相关关系。
5.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根据原文内容简要概括。(6分)
1.C(A项,“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会长期留存于大气中”表述错误,由原文“以甲烷为例……但它不会像二氧化碳那样长期存留在大气中”可知,甲烷不会长期存留在大气中。B项,“因而当前人类应该完全放弃使用化石燃料”推论有误,文中说“通过完全放弃化石燃料……达到碳零排放的目标,并不现实”。D项,分析有误,“打开排水阀,让水流出去”在文中指人们要“消除已经排放的温室气体”。)
2.D(A项,“实现了99%的减排……依然会给地球带来灾难”曲解文意,由原文“我们不能这样想……一切都是灾难”可知,这并不是比尔·盖茨的观点。B项,“从而遏制地球温度上升”说法不当,文中说的是“最终我们从大气中消除的温室气体将多于我们排放的温室气体,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遏制地球温度的上升”。可见,如果只做到
碳排放量与植物和其他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当,还不能做到遏制地球温度上升。C项,“研究大气温度时不能使用‘平均数字’”缺少文本依据。)
3.A(“人类消除的二氧化碳量超过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说法不当,文中说的是“最终我们从大气中消除的温室气体将多于我们排放的温室气体”,选项说的只是“二氧化碳”。)
4.C(“地球温度上升不会超过1℃”说法有误,从图中相关的曲线来看,地球温度上升会超过1℃,但不会超过2℃。)
5.①尽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减少可产生其他温室气体的生产活动;③消除已经排放的温室气体。(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04(2024届湖南新高考联盟二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
人类肠道微生物组包括1014个与人类肠道相关的常驻微生物,多数为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及变形菌门。大多数微生物都位于消化道的远端,其生物量超过每克含量1011个细胞。饮食和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惠关系,除了宿主分娩方式、健康状况、遗传背景、生活习惯等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外,大概50%以上菌群多样性受饮食营养的影响。饮食因素是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的最有效调节剂,肠道微生物反过来影响营养的吸收、代谢和储存。
碳水化合物与肠道菌群有着密切关系,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能量的主要来源,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谷薯类和一些水果与蔬菜,由于其改变肠道菌群的能力非常强,碳水化合物可能是被研究最深入的饮食成分。碳水化合物有两种类型:可消化和不可消化。
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中被酶降解,例如淀粉、葡萄糖、果糖、蔗糖和乳糖。一经降解后,这些化合物将葡萄糖释放到血里并刺激胰岛素反应。研究发现,食用葡萄糖、果糖、蔗糖和乳载糖的受试者增加了双歧杆菌的丰度,而补充乳糖的受试者增加了有益短链脂肪酸的粪便浓度,这个发现是很出乎意料的,因为我们经常认为乳糖是潜在的胃肠道刺激物,比如乳糖不耐受。同时,乳糖还能与乳制品中的钙结合,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
另外就是人工甜味剂(如糖精、三氯蔗糖和阿巴斯甜)。人工甜味剂一开始是作为健康的低热量食物添加剂来销售的,但根据最近几年的研究,人们发现人工甜味剂实际上可能比天然糖更不健康。研究表明,使用所有类型的人工甜味剂比食用纯葡萄糖和蔗糖
更容易引起糖耐量下降而且有研究认为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来介导这种作用。例如,用糖精喂养的小鼠被发现患有肠道营养不良,而且拟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罗伊氏乳杆菌液减少。
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与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正好相反,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和抗性淀粉)在小肠中不会被酶降解。相反,它们会到达大肠,刺激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或增加其活性,有益于宿主健康。因此,膳食纤维是“微生物相关碳水化合物(MACs)”最好的来源。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能够改变肠道环境,同时,它们也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益生元”。益生元的来源包括大豆、菊粉、未精制的小麦和大麦、未加工的燕麦以及不可消化的低聚糖。比如果聚糖、聚葡萄糖、低聚果糖(FOS)、低聚半乳糖(GOS)、木糖寡糖(XOS)和阿拉伯糖,如果在饮食中增加其含量均可增加细菌总数和基因丰富度。
抗性淀粉主要分布在谷薯类和根茎类蔬菜中,可分为四大类(RS1~4)。可以看到抗性淀粉可增加罗氏菌属和真菌。在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体内,这两种菌的数量是降低的。
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可作为益生元,作用于肠道微生物,以发酵或代谢成有益的化合物例如短链脂肪酸(SCFA)。
(摘编自《肠道菌群和营养的关系》)
材料二:自从二十世纪初,梅契尼科夫发现长期饮用酸奶与保加利亚人的长寿密切相关,并提出“酸奶长寿”理论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酸奶中的益生乳酸菌对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人类肠道元基因组计划”研究的深入,肠道微生物被誉为人类和动物的一个“重要器官”。研究表明宿主免疫细胞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塑造了粘膜免疫系统,而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和激活粘膜免疫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症是住院病人和老年人常患的由于感染导致的免疫降低和免疫功能障碍导致的严重疾病,益生菌在增强这类病人营养物质吸收,预防和治疗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单独补充益生菌,可以在瞬时增加肠道益生菌的数量,但是其健康作用却是有限的。益生菌的保健功能,主要体现在益生菌在肠道的增殖。每一个人在出生后,其肠道的益生菌比例都相对比较高,这主要因为母乳中含有一种益生元,低聚半乳糖,它是一种益生元,可以选择性的增殖肠道益生菌,但是随着断奶,饮食结构的改变,益生元摄入不足,则益生菌数量对应减少。益生菌增殖,才会有以下几个健康功能,第一,益生菌的增殖,可以生
产B族维生素,维生素对人体的健康大家都明白;第二,益生菌增殖,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可以降级大肠的PH值,抑制有害菌生长同时短链脂肪酸还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这也是益生元解决便秘的原因;第三,一些有益菌可以生产部分抗生素,比如乳酸菌可以生成乳酸菌肽,这是一种天然的抗菌素,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所以,每日补充适量的益生元,才会使肠道的健康得到有效的保证。
很多人会好奇巴马老人为什么会那么长寿,巴马为什么会成为长寿之县,主要原因是长寿老人的饮食结构很合理,显示老人肠道益生菌的数量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巴马长寿老人肠道菌群中益生菌的比例与青少年相当,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饮食结构中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满足肠道菌群健康的需要量。所以想要长寿,要不改变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要不每日额外补充14g左右的益生元,以确保肠道健康所需要的膳食纤维。
(摘编自《肠道菌群营养--益生菌和益生元》)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饮食在所有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因素当中是最有效的一个,肠道菌群与饮食之间存在着一种
互惠的关系。
B.碳水化合物中的乳糖的摄入可以增加肠道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同时也可增加有益短链脂肪酸的粪便浓度。
C.使用人工甜味剂会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来影响受体糖耐量,且相比较于天然糖更容易引起糖耐量的下降。
D.益生元作为膳食纤维的一种,作用于肠道微生物,可以发酵或者代谢成有益的化合物,促进肠道健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一些食物改变肠道菌群的能力很强,所以碳水化合物可能是研究者研究最深入的饮食成分。
B.益生元的来源较为丰富。只有在饮食中增加益生元的含量,才能增加肠道中细菌的总数以及基因的丰富度。
C针对由于感染导致的免疫降低和免疫功能障碍导致的疾病,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来直接治愈。
D.长寿的方法有改变饮食结构并摄入足够膳食纤维,和每日额外补充适量的益生元,这两种方法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关于益生元作用的一项是(3分)
A.每日补充适量的酸奶,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身体免疫力。
B.适量食用纯燕麦和大豆制成的食品,可以增加细菌总数和基因丰富度,
C.牛奶中的乳糖可能会导致乳糖不耐受,但是有助于促进身体里钙的吸收。
D.饮用富含乳酸菌的饮料可以生成乳酸菌肽,乳酸菌肽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4.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注】圆形加五边形的链接是糖类,椭圆形的链接是脂质,三角形加方形的链接是膳食纤
维,长条形是益生菌。结肠:大肠的一部分。
A在路径①中,花椰菜进入小肠未被降解消化可能与益生菌的分布有关。
B在路径①中,花椰菜进入结肠后会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短链脂肪酸。
在路径②中,奶油蛋糕在小肠中就开始了降解消化的过程。
D.在路径②中,奶油蛋糕在结肠中促进了更丰富的益生菌的生长,
5.请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概括有益于肠道健康的饮食方式并简要阐述理由。(6分)
答:
D根据材料一第五段“因此,膳食纤维是'微生物相关碳水化合物(MACs)'最好的来源。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能够改变肠道环境。同时,它们也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益生元”可知,膳食纤维属于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应该是一种益生元,而不是益生元是一种膳食纤维。
A(B项,根据材料一第六段最后一句“如果在饮食中增加其含量均可增加细菌总数和基因丰富度”,可知益生元和组菌总数以及基因丰富度之间是一种充分条件关系,而不是
题目B项中的必要条件关系。C项,根据材料二第一段“研究表明宿主免疫细胞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塑造了粘膜免疫系统,而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和激活粕膜免疫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症是住院病人和老年常患的由于感染导致的免疫降低和免疫功能障碍导致的严重疾病,益生菌在增强这类病人营养物质吸收,预防和治疗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可知益生菌对这类疾病是有预防和良好疗效的,并没有强调直接治愈,题干表述夸大。D项,根据材料二最后一句话,可知无论是改变饮食结构,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还是每日额外补充适量的益生元,都是想要确保肠道所需的膳食纤维以达到长寿,所以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B A项,喝酸奶主要在瞬时增加肠道益生乳酸菌的数量。根据材料二来看,瞬时增加肠道益生菌的健康作用是有限的。益生菌的保健功能,主要体现在益生菌在肠道的增殖。B项,根据材料一"益生元的来源包括大豆,菊粉、未精制的小麦和大麦、未加工的燕麦以及不可消化的低聚糖,比如果聚糖、聚葡萄糖、低聚果糖(FOS)、低聚半乳糖(GOS木糖寡糖(XOS)和阿拉伯糖,如果在饮食中增加其含量均可增加细菌总数和基因丰富度”,可知吃纯燕麦和豆制品都属于补充益生元的行为,有益于肠道健康。C项,牛奶属于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并不属于益生元。D项,乳酸菌属于益生菌类别,不属于益生元。
D「A项,根据材料一"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和抗性淀粉)在小肠中不会被酶降解。相反,它们会到达大肠刺激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或增加其活性,有益于宿主健康”可知,花椰菜要进入大肠之后才会刺激生长肠道菌群,同时根据图片可知在大肠的肠道菌群中,花椰菜开始降解消化,所以有可能花椰菜在小肠没有消化与小肠中没有相关益生菌的分布有关。B项,路径①中在结肠中产生的 SCFA就是短链脂肪酸。C项,在小肠中会看到代表糖类和脂肪的链接开始分解,所以奶油蛋糕在小肠就开始了消化。D项,根据图表可知,奶油蛋糕在结肠中促进产生的益生菌的数量明显比路径①中的少。
①摄入适量的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以淀粉、葡萄糖、果糖、蔗糖和乳糖为主的食物。(1分)这些食物可以增加双歧杆菌的丰度,其中乳糖可以增加有益短链脂肪酸的粪便浓度。(2分)
②摄人适量的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1分)这些食物在小肠中不会被酶降解。它们会到达大肠,刺激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或增加其活性,有益于宿主健康。(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05(2024届高三吉林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导航卫星的原理就是不断地向地面播发导航电文,电文的核心内容就是:位置坐标和相应位置的时间等信息。
为了实现信息足够高的精度,卫星本身要有非常精确的计时功能,这种计时功能是由原子钟来实现的。原子钟是一种精密测量设备,它是利用某种元素原子的能级跃迁来实现精确计时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围绕它旋转的电子组成的。有些原子拥有相当多数量的电子,分成不同的电子层。当原子从某一个能量大的层次跃迁到低一点的能量层次时,它就会释放出电磁波。某一种元素的原子,它的能级跃迁变化频率是固定的。1956年,美国科学家生产出了实用化的原子钟,它所用的元素是金属铯。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用它来制作原子钟非常方便。铯的共振频率是9192631770赫兹,规定它的原子核振动这么多次所用的时间就是一秒钟。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还开发出了用铷、氢元素作为原料的原子钟,体积越来越小。目前最先进的成果是用金属铝来制造原子钟,精度比前三种原子钟都高。
北斗导航卫星携带了四台中国自行研制的高精度原子钟。其中两台工作,两台备份。原子钟之间相互校准,免得工作的那一台发生了超过设计指标的误差。
卫星在太空中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飞行轨迹就是卫星轨道。
我们知道北斗星座是几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中轨道设置最复杂的,包括了三种轨道类型,即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圆轨道,能够最大限度地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主力是运行在中圆轨道上的卫星,它们在这个轨道上不断地向地面发射信号。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包括宇宙射线、电离层和大气层的干扰,中圆轨道卫星所提供的信号,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为了尽量减小误差,就需要提供改正信息。无论在GPS、格洛纳斯、还是伽利略系统的建设中,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都没有设置这样的轨道,改正信息是由第三方通过其他类型或者地面手段来实现的,而北斗卫星为了从一开始就尽最大努力来提高用户的信号精度,在系统设计当中就考虑了三种类型的轨道。
在卫星导航技术中有一种叫作位置精度衰减因子的指标,如果这个数字越大,精度就越差;数字越小,精度就越高。一般来说,这个数字的大小和天空中可以见到的卫星数量,以及这些卫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是有直接联系的。卫星数量越多,卫星分布得越均
匀,位置精度衰减因子就越小。如果仅仅采用中圆轨道卫星,在有些时候、有些地区所能够见到的卫星数量就不够多。特别是在所谓的城市峡谷地区和真正的山谷里,所能够见到的卫星数量都很少,很多时候甚至于不能够保持导航服务。增加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就能够在服务区有效改善这种情况。作为静止轨道卫星,它和地面之间是相对固定的,在任何时候,我们只要不是处在遮挡的情况下,就一定能见到这颗卫星,实际上,根据卫星导航的原理,我们只需要三颗卫星就能够知道自己的位置,只要四颗卫星就能够测算出自己的速度。那么如果有一颗静止卫星在头上,对于中圆轨道卫星的需求就大大减少了。
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作用更加显著。我们在上文中提到了静止轨道卫星被遮挡的情况,比如它会被建筑物或者大树、山脉遮挡。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就不一样了,它会在地球的上空画出“八”字形的轨迹。对于覆盖区的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在一天当中总会有某个时刻运行到自己的正上方,只要不待在室内就不会被遮挡。如果部署足够数量的倾斜同步轨道卫星,那么在任何时刻,对于覆盖区的任何用户,都可以保证至少有一颗卫星在自己头顶上。
如果仅仅依靠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在很多场景下根本就不够用,如公路车道判别和铁路编组都需要分米级乃至厘米级的导航精度。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采用新的技术。
我们在前文中谈到过卫星原子钟的精度问题,不同原子钟所报出来的时间也会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大家普遍采取的方式就是用很多台原子钟一起,用彼此的计时结果来相互验证。相互修正,最后计算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基本时间标准,再用这个时间标准来修正各台原子钟。这个问题对于卫星导航来说也是一样的。
要做到这一点,卫星之间必须能够彼此通信,这就是星间链路的用处了。北斗系统采用了Ka频段的星间链路。所谓Ka频段,就是26.5~40GHz之间的那一段无线电频率。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向地面提供卫星电视和宽带上网服务也会使用这个频段。Ka频段的带宽大、通信速度高,但是在为地面服务的时候,存在一种叫作雨衰的问题。就是在夏天暴雨的时候,因为雨点的尺寸和Ka频段的波长基本一样,所以会严重干扰通信服务。不过作为导航卫星的星间链路,Ka频段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宇宙里不会下雨。星间链路的关键技术就是卫星之间的通信波束信号要能够彼此对准,北斗卫星团队能够在整个星座之间实现星间链路的组网,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摘编自中国宇航学会《北斗导航天地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铯元素的一次共振耗时一秒钟,元素共振耗时越少,以其为原料的原子钟精度越高。
B.追求位置精度衰减因子小,即便三种卫星轨道同在,也需要一定数量的在轨卫星。
C.想要体验北斗卫星系统提供的高精度服务,至少需要四颗卫星检测范围同时覆盖。
D.太空和地面环境的差异,使Ka频段带宽大等优势在星间链路中得到理想发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铯、铷、氢、铝等元素原子能级跃迁中释放的电磁波,形成电磁能量,使得他们成为制造原子钟原料的元素。
B.单一的中圆轨道卫星设计,存在数量不足的劣势,导致在城市峡谷地区和真正的山谷里,易出现不能保持导航服务的情况。
C.原子钟与星间链路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都是依靠多台个体之间进行信息的验证与修正,来保持信息的精度。
D.人们接收到的每一条卫星信息,都是整个卫星系统工作的成果,需要所有卫星通过星间链路的修正做保障。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情境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山体密集的地区,火车经过较长的山体隧道时,卫星信号精度与隧道外一致。
B.记录某地上空同时段的北斗卫星变化,发现每天监测到的卫星与前一天完全不同。
C.今年是太阳活动的峰年,Ka频段的星间链路可以保障北斗卫星服务免受任何影响
D.深圳修建伶仃洋大桥,借助北斗系统,将沉管沉放到海床上,并做到精准对接。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北斗卫星系统三种轨道单颗卫星观测轨迹”简化示意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轨道类型a,CPS系统因建设成本问题而没有配备。
B.轨道类型b上的卫星,能够极大避免地面遮挡带来的影响。
C.轨道类型c的卫星能够减少对轨道a类型卫星的需求。
D.三种轨道卫星范围重叠,能够减小位置精度衰减因子指标。
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背后有哪些科技支撑,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1.A
【解析】
A.选项无中生有。材料第3段关于铯的介绍只谈到了该元素具有能量跃迁变化频率固定的性质,并没有涉及共振时耗与仪器精度之间的关系。故选A。
2.C A.“……使得他们成为制造原子钟原料的元素”错,由材料第3段“某一种元素的原子,它的能级跃迁变化频率是固定的”及文中对依据铯的共振频率来界定一秒钟的表述,可知,原子钟选择作为原料的元素是根据共振频率是否固定为条件的。
B.材料第8段中讲到“如果仅仅采用中圆轨道卫星,在有些时候、有些地区所能够见到的卫星数量就不够多。特别是在所谓的城市峡谷地区和真正的山谷里,所能够见到的卫星数量都很少,很多时候甚至于不能够保持导航服务。”可知“存在数量不足的劣势”说法不成立,能见到的卫星数量不足和卫星数量不足是两个概念,卫星可以因为遮挡的问题,不被见到。
D.“需要所有卫星通过星间链路的修正做保障”错,依据第10段,强调是多个之间相互验证,相互修正,而不是所有。故选C。
3.D
A.“火车经过较长的山体隧道时,卫星信号精度与隧道外一致”错,根据第8—9段的介绍,多次强调了轨道卫星遮挡问题,可见遮挡对卫星精度有一定影响,较长山体隧道遮挡严重,影响卫星精度。
B.“每天监测到的卫星与前一天完全不同”错,材料第8自然段谈到静止轨道卫星“它和地面之间是相对固定的,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我们只要不是处在遮挡的情况下,就一定能见到这颗卫星”所以每天监测到的卫星,应当有一颗是一样的。
C.“免受任何影响”错,材料第7段中谈到宇宙射线、电离层和大气层的干扰对卫星信号有影响。太阳活动峰年这些影响都会增强,对范围内经过的所有卫星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星间链路并不能完全保障精度。故选D。
4.A
该图示中,根据材料第8段对静止轨道卫星的描述“它和地面之间是相对固定的”,以及材料第9段,倾斜同步轨道卫星会在地球的上空画出“八字形”的轨迹,可知a是中圆轨道卫星,b是倾斜同步轨道卫星,c是静止轨道卫星。
A.参照材料第7段可知,GPS没有设计修正中圆轨道卫星的轨道,而不是没有设计中圆轨道。故选A。
5.①精密测量设备原子钟。北斗卫星携带四台中国自行研制的高密度原子钟,互相校准,实现精确计时。
②三种轨道类型。采用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圆轨道,最大限度给用户提供良好服务。
③采用Ka频段的星间链路。有效地提高整个星座的时间精度,进一步提高导航和定位的精度。
【解析】材料的核心话题是导航卫星精度的问题。学生需要在材料中准确地抓住材料的三个核心概念:原子钟、卫星轨道以及星间链路。简要说明还要能够抓住关键概念、关键概念之间的关系、关键语句,进而对技术支持的原理有简单的描述。
①精密测量设备原子钟。结合“北斗导航卫星携带了四台中国自行研制的高精度原子钟。其中两台工作,两台备份。原子钟之间相互校准,免得工作的那一台发生了超过设计指标的误差”可知,北斗卫星携带四台中国自行研制的高密度原子钟,互相校准,实现精确计时。
②三种轨道类型。结合“北斗星座是几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中轨道设置最复杂的,包
括了三种轨道类型,即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圆轨道,能够最大限度地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可知,采用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圆轨道,最大限度给用户提供良好服务。
③采用Ka频段的星间链路。结合“北斗系统采用了Ka频段的星间链路”“星间链路的关键技术就是卫星之间的通信波束信号要能够彼此对准,北斗卫星团队能够在整个星座之间实现星间链路的组网,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可知,有效地提高整个星座的时间精度,进一步提高导航和定位的精度。
06(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4月测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于“过去之事、眼前之事、将来之事”,新闻和文学都有自己不同的表现方式。然而,在当今商业化的趋势下,各类叙事成了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也进入了叙事的时代——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新闻故事化”时代。虽然“新闻故事化”未必不好,但新闻叙事和文学叙事有着本质的区别。
有人曾戏言: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就文本而言,新闻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类别的人文学科。新闻反映的是客观事实,而文学表达的是主观情感。从叙事内容来看,文学叙事的基础是“母题”,新闻叙事的基础是“事实”。韦斯坦因认为文学叙事的母题数量和结构相对稳定,主要可以归结为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三项二元组合结构,由此对应的基本题材就是战争、爱情与世俗生活,绝大部分文学作品的叙事主题都是由此产生的变体。
文学叙事主题大多以情感发展为主线。通过性格、感情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文学叙事的母题不论生与死、爱与恨还是美与丑,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判断色彩。文学作品在安排情节时需要理性地建立大家的常识性认识,但感性是文学打动人的核心因素,文学叙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感性叙事能否充分激发读者的代入感和感情共鸣。文学叙事作品中的“事”一般而言是虚构的,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而新闻作品所叙之事,依据新闻的本质,则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即事实。因此,新闻叙事应具有客观真实的特点。新闻叙事要求叙事者从理性的态度出发,诉诸受众的内容以信息为主,用客观事实表现社会或人物状态。当然,新闻报道中也会有感性的描写、刻画,但其目的是让新闻叙事更生动、真实,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再者,文学叙事主题通常具有较强的个人化特征,即叙事者对叙事文本传达或是否需要传达某个内容给读者并不在意,更多是叙事者个人意识和情感的宣泄。
而新闻叙事则将受众放在重要的位置,以满足受众的各种信息需求为己任。叙事主题不再是凸现个人化的、侧重个人内心活动的方面,而是投射、指向社会化的主题。如《兖州,2亿吨大煤田不挖了》,说的是山东省兖州市2006年探明一个储量为2亿吨的大煤田,是继续吃子孙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博取眼前的实际利益、赢得个人升迁的砝码,还是着眼长远、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兖州市决策者保持清醒头脑,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封存2亿吨煤田。作者深入现场采访,生动地展示了决策中的矛盾与冲突,在波澜起伏的叙述中,传达了科学发展理念。
文学叙事要求其人物、故事具有艺术与逻辑上的合理性,而不是事实上的真实性。一部非凡的文学作品总是伴随着一个或数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如堂吉诃德、哈姆雷特、高老头、冉·阿让、卡西莫多等,这些人物形象可能完全属于虚构,但他们表达了人类社会可能具有的各类性格形象。但这并不否定文学作品中真实人物的存在,而是这些真实人物在作品中的语言、行为完全是叙事者根据某种逻辑的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叙事中的故事、人物,要求在叙事风格上符合人物性格的自然发展和故事的逻辑性演进,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存在的可能性,但不具有存在的必然性。
而新闻报道中涉及的具体故事、人物则完全没有虚构的空间,真实性是新闻叙事的首要要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纪实是新闻文本的根本特征。当然,新闻报道真实性的重构常常需要当事人的叙述,当事人一些偏于主观的叙事可能带有个人回忆的误差和情感,记者此时需要引导叙事的走向,但不允许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判断。想象力和编排情节能力是文学叙事中必不可少的,但在新闻叙事中是大忌。
文学与新闻的区别在于,文学是塑造典型形象,新闻是重现特定形象。所谓“重现特定形象”,即现实生活中的确有那么个人,那么件事,那么处景,你经过选择,把它如实记录下来。文学通过典型形象反映现实,新闻通过新鲜的事实反映现实;文学要求典型形象忠于时代,新闻要求报道中的典型忠于事实,通过事实反映时代。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义,新闻以真实为生命,因而拒绝虚构。而文学允许虚构,即文学可以运用典型化的原则,创造出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也就是说,文学可以塑造典型,而新闻只能选择典型,即选择那些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这些人和事又必须是新鲜的、特殊的、有着广泛社会意义的。由此可见,虚构与否,是新闻与文学的一个分水岭。
(摘编自方毅华《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多重审视》)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闻叙事和文学叙事的基础不同,前者以“事实”为基础,后者以“母题”为基础,相比较而言,“母题”比“事实”更具感彩。
B.文学作品通过虚构故事,并借助感性叙事,以激发读者的代入感和感情共鸣,但情节安排上也需要理性地建立大家的常识性认识。
C.为了让新闻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新闻记者在理性地用客观事实来表现社会或人物状态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感性的描写与刻画。
D.新闻记者在采访时可以引导叙事的走向,以免当事人在叙述时因主观因素而将个人情感代入叙事中,进而影响新闻叙事的真实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受到商业化趋势的影响,新闻报道也“故事化”了,但作者认为,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有着本质的区别。新闻叙事还是要以真实为第一要义。
B.因为文学叙事主题通常具有较强的个人化特征,所以叙事者可以不必在意读者,相反,新闻叙事则以满足受众的各种信息需求为己任。
C.新闻《兖州,2亿吨大煤田不挖了》的作者深入现场采访,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决策者做决策时的矛盾与冲突,反映了一个社会化主题。
D.堂吉诃德、哈姆雷特、高老头、冉·阿让等人物形象可能是虚构的,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存在的可能性,也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第二部分的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祝福》中所叙述的事件和人物都是鲁迅先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和看到的不同人物遭遇的综合体,并加上了作者艺术的情感渲染。
B.新闻《见证生命的奇迹——69名矿工兄弟成功获救现场直击》以现场直击的形式记录了脱困矿工、救援人员以及现场所有人的激动、喜悦和感动。
C.法国作家大仲马在路易十四、黎塞留红衣主教等著名历史人物的塑造过程中,也仅仅是通过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来推断这些人物应该有的语言和行为。
D.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用“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三句话就概括了解放军渡江时的自然环境、英勇气势和宏大规模。
4.根据原文第二部分内容,对下面表格中作品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作品名称 简介
《窦娥冤》 中国四大悲剧之一
《“探界者”钟扬》 人物通讯
《镜花缘》 百回长篇神魔小说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百年孤独》 具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槛
A.《窦娥冤》中的窦娥在现实中不具有存在的必然性。
B.《“探界者”钟扬》中的钟扬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
C.《镜花缘》中的主人公唐敖完全是作者根据个人喜好塑造的典型形象。
D.《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百年孤独》,一者纪实,一者虚构。
5.请根据文本内容概括文学作品《祝福》的文学叙事特点,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1.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B项“文学作品通过虚构故事”错。原文说“文学叙事作品中的‘事’一般而言是虚构的”,“文学叙事作品”不等于“文学作品”,“一般而言是虚构的”并不意味着“通过虚构故事”。故选B。
2.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和推断的能力。
【解析】B项“所以叙事者可以不必在意读者”错,原文说“文学叙事主题通常具有较强的个人化特征,即叙事者对叙事文本传达或是否需要传达某个内容给读者并不在意”,可知,叙事者“不必在意”的不是“读者”,而是“对叙事文本传达或是否需要
传达某个内容给读者”;同时,“文学叙事主题通常具有较强的个人化特征”与“叙事者可以不必在意读者”不构成因果关系。故选B。
3.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析】原文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文学叙事与新闻叙事在真实性和虚构方面的区别。A项讲《祝福》中所叙述的事件和人物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体现了小说中的人物是“叙事者根据某种逻辑的创造”;B项体现了新闻叙事的真实性原则;C项讲大仲马作品中的人物“符合人物性格的自然发展和故事的逻辑性演进,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存在的可能性”,体现了文学叙事“具有艺术与逻辑上的合理性”;D项讲的是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语言特色,与真实性和虚构无关,不能支撑原文第二部分中的观点,故选D。
4.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和推断的能力。
【解析】C项“《镜花缘》中的主人公唐敖完全是作者根据个人喜好塑造的典型形象”错,原文说“文学要求典型形象忠于时代”“文学可以运用典型化的原则,创造出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可知唐敖这个典型形象应当“忠于时代”,并且“运用典型化的原则”,而不可能“完全是作者根据个人喜好塑造的典型形象”。故选C。
5.①通过性格、感情冲突塑造人物形象,并通过典型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祥林嫂对灵魂有无的思考,体现了她的矛盾;她的人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妇女的真实状况。②人物、故事具有艺术与逻辑上的合理性。小说借“我”的所见所闻来叙述祥林嫂的故事,可以让小说人物、情节显得真实可信。③小说主题带有强烈的感情判断色彩。小说以祥林嫂生与死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批判。【评分标准】每答对一点给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解析】题千要求根据文本内容概括《祝福》的文学叙事特点,首先就要从“文本”中概括出文学叙事所具有的特点,然后结合《祝福》加以分析即可。原文第一部分在谈论文学叙事的内容时,主要讲小说的情感,也提到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原文第二部分讲的是小说叙事多为虚构,但具有某种合理性:也提及了塑造人物形象与社会之间的关
系。其实原文所讲的文学叙事主要涉及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内容、情感、主题等几个方面,考生可以据此概括,并结合《祝福》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形成答案。
07(2024梅州高三4月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汪教授写了一部关于海洋的科普著作,以下是某图书馆网站上关于该书的部分信息,包括图书目录(部分)、试读内容和读者评论三个板块。
图书目录(部分)
第六章 祸从海底来
第一节 地震与海啸
第二节 海底火山爆发
第三节 海底漏油和漏气
第四节 海底滑坡
第七章 深海藏宝
第一节 多金属矿
第二节 烃类资源
第三节 生物资源
第八章 无风也起浪
第一节 深海权益之争
第二节 海底的保护
第三节 权益之争与深海科技
第四节 人类与深海
试读内容
早期的人类社会,与海洋只有零星的关系。16世纪人类在平面上进入海洋,通过航海导致的“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轨迹。当前的21世纪,人类正在垂向上进入海洋,向海洋深处进军。那么这次人类和海洋关系的变化,是不是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改变历史的进程?未来的事,只能由历史自己来回答,当前我们能做到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长远的目光,处理好人和海洋的关系,处理好进军海洋进程中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
回顾人类历史,其实是从野蛮到文明的进步史。在新石器时代里,人类在陆地上从
狩猎转向农牧,摆脱了动物世界的“丛林规则”。现在人类进入海洋内部,准备开发海洋的深处。估计不用上百年的工夫,就有可能将深海、海底纳入人类社会生活的范畴。但是,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实在太少,远没有学会如何和海洋相处。地球表面只有陆地与海洋两个部分,人类需要学好海和陆两种学问,才能和它们处好,把它们用好。人类对陆地的认识已经获得了大学文凭,开始读研;而对海洋的认识至多有个小学毕业的水平,还没有考入初中。
认识海洋比认识陆地难,认识深海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开发深海”决不能学当年的“淘金潮”一拥而上,浮夸、急躁不但无济于事,而且隐患无穷。“殷鉴不远”,墨西哥湾漏油就是前车之鉴,根源在于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实在太少。最为可怕的是以“万物之灵”的身份,摆出“征服自然”的架势,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还没有弄明白深海有些什么,更不知道和深海如何相处,就忙着要发“深海财”。
进军深海的另一条原则,是要处理好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这里重要的是汲取历史的教训。15—16世纪,欧洲人越洋远航,通过海面航道的开拓将世界各大洲联系起来,发展了殖民经济,为自身带来了几百年的繁荣。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的海上探险家、发现家,至今世界地图上许许多多海湾和海峡的名称,都在铭记着这些欧洲开拓者的贡献。
宏观地说,16世纪的所谓“地理大发现”并没有改变人类依靠陆地的原则,只是借海面的舟楫之便,跨海到另一个大陆去掠夺,海洋开发的本身,依旧是“渔盐之利,舟楫之便”。即便如此,这已经产生了扭转社会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人类那一次进入海洋,带有浓重的血腥气。虽然几百年前的历史,经过人脑记忆的“长距离筛选”,留下来的是被人称颂的英雄事迹,可是历史本身并不会消失。近年来有人旧事重提,说到“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惨剧。从15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从葡萄牙开始,欧洲人在四个半世纪里将上千万个奴隶贩运到拉丁美洲开矿种地。他们像牲口般被锁在船舱底部,在途中大量死亡。
这里并不是想说几百年前的悲剧还会重演,只是21世纪人类进入海洋内部,向海洋深处发展,必然也会给人类社会本身带来新的挑战。新一轮进军海洋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显然这是百年,或者几百年后才能回答的问题,但是至少可以在两个层面上指出方向:海洋的保护和海洋的合作。如果人类依然把大洋当作地球的“垃圾桶”,如果核废料和有毒废料的投放得不到控制,海洋就有可能变为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负面因素。如果世界各国在深海的开发利用上不能协调合作,如果将16世纪的掠夺伎俩搬进
深海,海洋就有可能沦为地球上的“火药桶”。
进军深海,为华夏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从历史上看,具有大陆性质的华夏文明和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地中海海洋文明,走了两种不同的道路。直到15世纪初,中国海军的实力仍远远超越欧洲。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航行早90年,郑和的船队超越哥伦布一两个量级,郑和的航程是哥伦布的5倍,但是改变世界历史航程的却是哥伦布的航行,中国的“海禁”和欧洲的海上崛起都是在此之后。随后的几百年里,这两种文明各行其道,直到19世纪的碰撞,中国的大陆文明败给西方的海洋文明,中国沦为次殖民地。现在,古老的中国已经重新崛起,“建设海洋强国”的国策已定,但是华夏文明的大陆性质留存至今。华夏振兴的道路需要翻山越岭,考验之一就是要过“海洋关”。了解深海、进军深海,对于中国来说,有着比其他国家更加深刻的意义。
读者评论
小慧:华夏文明具有大陆性质,作者也说认识海洋比认识陆地难,认识深海更是难上加难。我认为保持对深海的神秘感,不要过多地打扰深海,其实就是对它的最好保护,我们不必在深海方面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1.以下不符合试读内容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向深海进军需要处理好人和海洋的关系,以及进军海洋进程中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
B.地球表面只有陆地与海洋两个部分,就目前而言,人类对陆地的认识远远超过对海洋的认识。
C.“地理大发现”只是借舟楫之便跨海掠夺,带有浓重的血腥气,并没有对海洋进行开发。
D.华夏文明和地中海海洋文明的性质不同,从历史上看,两种文明的发展轨迹也不相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发生,与当事者在进军深海时对深海还不够了解就急躁冒进有关。
B.文本提及“跨大西洋奴隶贸易”惨剧,意在提醒人类,要警惕人脑记忆的“长距离筛选”。
C.21世纪人类向海洋深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挑战,必须特别重视海洋的保护和海洋的
合作。
D.对比哥伦布航行,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航程远,但对世界史的影响没有前者大。
3.根据材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图书目录判断,试读内容应该选自第八章,小节标题是“人类与深海”。
B.遵循自然规律,不发“深海财”,应该视为人类进军深海的重要原则之一。
C.麦哲伦海峡、库克海峡等海峡名称,是对欧洲航海开拓者贡献的一种纪念。
D.要避免海洋成为“火药桶”,人类就必须加强协调合作,处理好深海权益之争。
4.材料提及的“进军深海”,是人与海洋的特殊关系的一种反映,下列不属于“进军深海”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海上钻井平台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
B.“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载人下潜深度纪录。
C.我国对位于西北太平洋3000平方公里的富钴结壳进行勘探。
D.大连、深圳等沿海城市通过填海造地拓宽了城市有限空间。
5.请结合图书目录和试读内容,梳理可以用来反驳读者小慧的要点。(6分)
1.C【解析】“并没有对海洋进行开发”错误。文中的表述是“海洋开发的本身,依旧是‘渔盐之利,舟楫之便’”,表明“渔盐之利,舟楫之便”也属于海洋开发。
2.B【解析】文章提及“跨大西洋奴隶贸易”惨剧,不是用来提醒人脑具有“长距离筛选”的功能,而是用来说明16世纪“地理大发现”,人类进入海洋,带有浓重的血腥气。
3.B【解析】文中人类进军深海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认识深海,处理好人和海洋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且“不发‘深海财’”说法不严谨,原文只是反对“还没有弄明白深海有些什么,更不知道和深海如何相处,就忙着要发‘深海财’”的做法。
4.D【解析】填海造地不是进军深海。
5.示例1:①从图书目录看,第六章“祸从海底来”及第七章“深海藏宝”分别从海洋(深海)的灾难祸害与资源宝库的角度(一“祸”一“宝”),说明海洋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可见我们有认识深海的必要性;②从试读内容看,我国已经制定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国策,进军深海,能为华夏振兴提供新的机遇。对于中国来说,了解深海、进军深海,具有特别深刻的意义。
示例2:①从图书目录看,第六章“祸从海底来”说明海洋可能带来许多气候、地质问题,了解海洋才能更好地应对;②第七章“深海藏宝”表明海洋蕴藏着诸多宝藏,合理开发利用,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③试读内容认为人类已经向海洋进军,进军深海,才能把握发展的先机。我国已经制定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国策,进军深海,为华夏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评分参考:结合图书目录第六、第七章从“祸”和“宝”的角度梳理,各2分;结合试读内容梳理2分,从把握发展先机或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国策梳理均可)
08(2024山西省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①20世纪初,鲁迅先生撰《中国小说史略》,小说学正式进入主流研究领域,形成自己的学科范畴,而《中国小说史略》也成为迄今为止小说学研究,特别是小说史书写的纲领性范式。但不可否认的是,鲁迅先生对中国古代小说史的解读与构建,根植于西学东渐直至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深受西方叙事文学影响,先入为主地以西方叙事小说标准来衡量和评判中国小说,忽视与摒弃了古代小说长期以来非叙事性的主要特点,形成了一些如唐代“始有意为小说”的片面观点,造成了对古代小说实际发展研究的偏差与背离。
②自鲁迅以降,近百年来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成果丰硕,但除对作品的文献考据研究外,凡从小说发展角度论述,仍然受制于《中国小说史略》的固有思路与评价标准,未能如实反映古代小说的历史发展原貌,以及异于西方叙事小说的独特属性。更为突出的是,以叙事小说的叙事手法成熟与否作为评判标准,已然成为研究者对古代小说默认与唯一的研究方法,大量小说研究实际上处于一种惯性的模式化书写,未能有效突破鲁迅先生因身处特定历史条件造成的视角和方法桎,从而便得这一类研究仅能作为《中国小说史略》的补充与延伸,事实上仍是以西方学术标准评价中国古代小说,而非从古代小说的特性出发来考察其独特价值,寻找符合古代小说实际发展的研究标准,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体系。
③因此,当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亟于突破的瓶颈,就在于回归中国语境,还原小说原貌。所谓回归中国语境,具体到对中国古代小说学的学科研究,就是从古代小说的创作与发展实际出发,而非从西方叙事小说的概念理论出发,重新检视现存全部古代小说作品,以此构建符合中国古代小说历史原貌、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小说学术体系。
④回归中国语境,从方法论上,就是避免生撤硬套、拿来主义,盲目地用西方学术
理论直接套用包括中国古代小说在内的传统学术门类,不加思辨地用“符合”西式标准的内容来构建相似的学术体系,而对大量无法“契合”这个标准的内容视而不见或者否定抛弃。一味以“六经注我”的态度去架构所谓的理论体系,难免出现违背学科发展规律的讹误。如《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赤鹄之集汤之屋》,记载了商汤与伊尹之事。有学者从文学角度把其看作先泰的“小说”作品,从而得出战国时期已出现成形的小说理论这一结论。这就在方法论上犯了错误,先人为主地以叙事标准作为研究主导,违背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原貌与核心特征。
(摘编自郝敬《回归中国语境,构建中国特色的古代小说学术体系》)
材料二:
①)传统小说研究的基本方式--小说评点,从清嘉庆以后就呈现颓势,但从数量和影响上仍然占据主流话语。19世纪末,随着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交融,一些思想激进的小说家和小说理论家也大量采用评点这一旧的形式,来表现他们的政治理想和现实感慨,并随着新兴的报刊在社会上流播广远。但是这不过是顶了“评点”的名义而已,小说评点也就在这回光返照般的虚假繁荣中无可挽回地走向表落。
②中国小说评点的产生与演变,本身就与儒家经典研究之学有着深刻的历史联系这种联系涉及它的精神和形式,体例上可以在宋儒注解《四书》的形式上找到踪迹,作凤上可以在晚明儒学以狂禅姿态解经中看出影响。当作为小说评点的潜在文化背景与知识支撑的宋明理学本身走向困境的时候,小说评点自身也遭遇了空前的困境。
③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一方面,有着自身的内在原因和依据,只是这一方面的确长期被忽视和遮蔽了: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如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兴起就来自西方叙事小说理论。现代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以及种种思想观念的输入、吸收与转化,使中国现代学术得以生成和发展。
④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开创了现代意义的对于中国小说的史的研究。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师从章太炎学习文字学,因而有很好的旧学基础。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开篇便有对古代小说书目的独到研究,《古小说钧沉》的辑佚是在《说目》基础上形成的,《唐宋传奇集》的辑录和编基体现了他校勘学方面的功力,而这一切恰恰构成了《中国小说史略》坚实的文献基础。
⑤《中国小说史略》具有深刻而独到的史识,这突出体现在他对中国小说历史演进的总体把握上:他以时代为经,以小说类型和流派为纬,把数千年纷繁复杂的小说观念
和创造实践,熔铸于一个大的历史框架之中:他不是孤立地研究一部部作品,而是关注作品前后左右的联系,把作品置于其生成的时空中,联系社会、政治、思潮和宗教、文化等分析其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他独具慧眼,依托他所积累的丰富资料,所贯通的中外文学原理,以及自己在实践中所感悟到的创作真谛,对众多作家作品发表了一系列前无古人的独到见解。这种史家的识见和编写体例,终于使小说研究摆脱了对个别作家作品进行点评或考证本事的传统方式,走向综合性的整体把握。
(摘编自刘方、孙逊《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现代学术范式的历史生成》)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国小说史略》标志着小说学形成自己的学科范畴,虽深受西方叙事文学的影响但其在古代小说研究上仍占重要地位。
B.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应该从中国古代小说特性出发,应该从古代小说的创作与发展实际出发,考察古代小说的独特价值。
C“六经注我”指的是用经典的论断来为自己服务,文中的意思是把西式标准的内容作为构建自己学术的理论基础。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涉及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在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走出困境的具体方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百年来,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大都跟随鲁迅的思路进行,造成当下的古代小说研究只
在对作品的文献考据研究方面取得了成就。
B.材料中的“掌来主义”和鲁迅《皇来主义》谈的都是“外来文化”,都批判了对待“外来文化”无原则照搬的做法。
C.19 世纪末,由于思想激进的小说家和小说理论家大量采用评点来表达他们的政治理想等,评点在烜时间繁荣后又衰落。
D.中国现代学术建立的内在原因和依据被长期忽视和遮蔽,很大程度使西方思潮在中国现代学术的生成和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3.下列选项,与“当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要回归中国语境”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
A.确立符合古代小说实际发展状况的研究标准。
B.准确描述与讨论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演进脉络:
C.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以叙事为核心的特征。
D.归纳和总结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形成和内涵。
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的贡献和缺失等。
B.材料一指出当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没有走出鲁迅当年的研究视野,旨在证明这些研究只是鲁迅研究的补充和延伸。
C.宋明理学走向困境的时候,小说评点也遭遇了困境,说明小说评点的体例与宋儒注解
《四书》的形式有密切联系。
D.材料二用递进结构从中国小说评点特点和中国小说学建立角度讨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现代学术范式的生成。
5.材料一认为“《中国小说史略》也成为迄今为止小说学研究,特别是小说史书写的纲领性范式”,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具体理由有哪些。(6分)
答:
1.答案 D 材料二没有给出走出困境的具体方法。
2.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把握信息,对信息归纳概括、准确判断、分析评价的能力。
思路点拨 A“只在对作品的文献考据研究方面取得了成就”表述绝对。C因果关系错误。造成评点衰落的不是他们在评点中表达了政治理想,而是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且原文中说“这不过是顶了评点’的名义而已…回光返照般的虚假繁荣”,并不是真正的繁荣。
“被长期忽视和遮蔽,很大程度使西方思潮……"错误。原文有“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一方面,有着自身的内在原因和依据,只是这一方面的确长期被忽视和遮蔽了;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意思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但这两个原因没有因果关系;“主导地位”的说法也不恰当。
3.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思路点拨“中国古代小说以叙事为核心的特征”错误。材料一第①段有“忽视….非叙事性的主要特点”和末段有“这就在方法论上犯了错误,先入为主地以叙事标准作为研究主导,违背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原貌与核心特征”。
4.答案 A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论证相关内容的能力。思路点拨,B“旨在证明这些研究只是鲁迅研究的补充和延伸”错误。目的是证明当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还是以西方叙事小说理论为标准。C.前两个分句说明不了选项的后一个分句,选项的逻辑关系表述不当。D.材料二不是递进结构。
5.答案①《中国小说史略》有坚实的文献基础。②对中国小说历史演进具有总体把握,把小说观念和创作实践放到历史框架中,通过多种联系分析小说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并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国摆脱了对个别作家作品进行点评或考证本事的传统方式。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现代文阅读01
01(福建部分地市2024高三4月诊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古时,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以太阳升落和高低来判断时间,安排生产生活。圭表是最早的天文测量仪器之一,它是通过观测太阳投影的长短来测节气、定农时的,也可以用来测定一天当中的正午时刻。我国南北朝时期,有一种计时工具叫“秤漏”。它有一个盛满水的大桶,通过一根细管把大桶的水引入另一个小水桶中,通过称它的重量就实现了时间测量。现在我们知道,它利用的是虹吸原理。虹吸过程中,水流有较好的均匀性,秤漏的计时精度也就相对较高。我们看到的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其原因是地球在自转。天文学家使用望远镜等观星仪器,通过观测恒星,并结合地球相对稳定的自转特性,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时刻,即“世界时”,世界时的一天就是太阳两次过头顶的时间间隔。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更精确的时钟呢?由于地球自转速率受月球等天体摄动的影响(如存在着潮汐现象),以及天文观测的技术能力限制,世界时的测量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航天技术、精密测地等需求。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实验发现,一些分子和原子内部的量子跃迁能够产生周期非常稳定的信号,非常适合时间测量,于是原子钟就成了最早应用量子力学研制的测量仪器。为了解决天体摄动的影响,人们引入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时间尺度,叫“协调世界时”,它利用原子时的均匀性,采用原子时的“秒长”,而在“时刻”上尽量靠近世界时。当它与世界时的偏差接近0.9秒时,全世界在同一时间,统一对协调世界时进行加1秒或减1秒的调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闰秒”。1972年,协调世界时正式成为国际标准时间。有了国际标准时间,我们为什么还要产生我们自己的北京时间?那是因为国际标准时间不是一个实际的物理信号,是滞后一个月发布的一个纸面数据。而我们需要的是真正能实时应用的实际物理信号,来做到“守时”。所以北京时间是国际标准时间在中国的一个具体实现,是中国版的协调世界时。
国家授时中心使用40多台守时型原子钟,综合产生连续稳定的原子时,利用铯原
子喷泉基准钟对其进行校准,并按照国际统一部署进行闰秒,与世界时进行协调,形成我国的标准时间,即北京时间。我们的原子钟每天参与国际比对,正常情况下,我们应用滞后1个月的反馈数据进行校准,这样就实现了北京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一致性,专业上称“时间溯源”。各国标准时间都是这样产生的。
各国的标准时间都需要进行国际比对,正常情况下,国际权度局一个月给出一个结果,我们用它来校准北京时间。如果国际比对链路中断,我们的时间就可能会出现误差。因此需要一台比守时原子钟更精准、能够连续运行15天以上的基准钟,实现对北京时间的自主校准。目前,国际上的基准钟是铯原子喷泉钟。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研制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铯原子喷泉钟,使北京时间有了自主的校准能力,保证了它的准确性,打破了国外超高细度光学腔的加工和镀膜技术的垄断。后来,国家授时中心联合企业,一起制造了世界首款新型守时型原子钟产品——激光抽运小铯钟,已应用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上,也装备在国家标准时间产生与保持系统上,打破了国外的长期独家垄断。2020年,国家授时中心建立了多手段融合的世界时测量系统,实现了世界时自主测量。2021年11月,三台激光抽运小铯钟在国际标准时间计算中取得权重,并被国际权度局推荐给各国,用于其标准时间的产生。
如何能够把时间信号发送给不同地方的用户呢?这就需要“授时”。“授时”由来已久,古代的“授时”通常是指授农时节令。在农耕时代,适时的播种和收割是关系着经济收入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在古代社会,钟鼓楼应该是城市建设的标配,一般是位于市中心的最高建筑,通过晨钟暮鼓进行报时。在影视中常常能看到打更,更夫每天晚上要守着香钟或者滴漏等,到了更时进行巡夜,并通过打梆子或敲锣进行报时,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现代的“授时”是利用包括网络、无线电短波、无线电长波、卫星等传播技术发播标准时间。围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需求,我国在陕西蒲城建设了专用短波授时台,满足天文观测的应用,但这样的授时精度不能满足“两弹一星”及其他应用需求。为此,国家授时中心建设了长波授时系统。现在,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授时系统,用多种手段发播北京时间,基本满足了我国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
时间的精度只有做不到,没有用不到。从古至今,人类追求时间精度的步伐从未停止,可以说,人类研究时间测量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
(摘编自张首刚《时间在哪儿?》)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农耕生活与日升日落息息相关,人们制作了圭表,通过观测太阳投影长短来测定时
间。
B.协调世界时是原子钟产生的时刻,当它与世界时的偏差达到一定数值时,需要闰秒。
C.国际标准时间滞后于我国的北京时间一个月,所以它不是一个能实时应用的信号。
D.钟鼓楼的晨钟暮鼓和更夫巡夜时的打梆子、敲锣,都是古代中国常用的报时手段。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秤漏计时的精度之所以能超过圭表,其重要原因是利用了虹吸原理,在虹吸过程中水流有较好的均匀性,这提高了计时精度。
B.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世界时的测量技术将会得到不断提升,需要闰秒的情况可能会减少。
C.如果我们过多地依赖国际标准时间,在时间的校准和测量上丧失自主权,我们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必然会遭遇瓶颈。
D.我国当前的授时系统已能基本满足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因此,相比于授时,守时的技术革新更为重要。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我国产生“北京时间”的意义的一项是(3分)
A.5G技术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它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利用卫星星历、导航等手段,让国内用户实现网络中多个设备的时间同步。
B.1纳秒是十亿分之一秒,北京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偏差从2013年就缩小到10纳秒;2017年以来,一直小于5纳秒。
C.我国某大学研制出一种利用电波授时的智能化太阳能路灯,可根据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控制路灯的开关。
D.飞行员和地面控制员使用的时间不同,将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国外的飞机要飞来北京,采用国际标准时间可以确保航空运输的精确、高效和安全。
4.请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面的结构示意图。(4分)
5.材料多处段落开头使用问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02(2024.4郑州二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就需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优秀内涵,充分发挥其作用。
农业生产将土壤、水分、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古人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创造出天地人“三才”思想,形成了尊重自然、追求和谐天成的生态平衡观念,在此基础上强调农业生产“不违农时”,因地制宜、因物制宜,用之有度、用养结合。在朴素的生态学思想指导下,中国传统农业形成了生态保护、物质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式和技术体系,探索出适宜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历经千年而不衰。可以说,传统农业是生态农业的初始版本,为当前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以“家”为基础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传统农事知识的传播多依赖长者、父辈,而不是通过文字或书本,由此形成了尊重长辈的传统。与家庭生产相关的还有耕读传统。耕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说苑》中有“曾子衣敝衣以耕”的记载。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在中国,读与耕之两事,士与农之两种人,其间气脉浑然,相通而不隔。”士人和农民这两个传统社会的最主要阶层,通过耕与读达到相互流通。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家庭成员的经济利益高度一致,天然形成知识技术的共享机制,也不需要精准的劳动计量和监督。当
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仍然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但小农户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弘扬耕读传统对培育高素质农民,培养一支懂农业、善经营的“新农人”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农耕劳动具有社会性,古人在开沟或其他耕作劳动中通常需要两人一组进行协作,实行二人二耜并耕,即耦耕。耦耕后来泛指两人伴耕或集体劳动。在传统乡土社会,劳力相互调剂、畜力互助合作、生产共同体等形式繁杂的劳动合作广泛存在,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前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合作经营、集体经营是农村重要的经营方式,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十合作社十农户”等组织形式。
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化,就要让农耕文化“活”起来,推进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这需要我们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和农民生活,鼓励优秀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拓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多元供给。
(摘编自张灿强《从优秀农耕文化中汲取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产生于农耕文化的宗族,是以血缘的亲疏关系聚集起来的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其内聚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是中国社会凝聚与稳固的坚实基座,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根基。
传统农耕文化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农耕生产方式,决定了聚族而居的农业生活形态。在宗族乡村中,宗族占据支配性地位,发挥总体性功能。乡村社会中的民众以宗族的方式结合,宗族构成乡土中国基本的集体组织形式,民众依靠宗族开展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宗族乡村中,个人、家庭、房支和宗族构成环环相扣的整体,从家到族具有内在关联性。中国宗族社会的文化底蕴,正在于以家为纽带的共同体的内聚、整合与应对变迁。农耕文化所形成的宗族伦理,是乡土中国的底色。宗族的日常伦理实践及其具体的运作机制,形成了乡村社会内部较为稳固的规范与结构,塑造了乡村社会的集体认同,由此建构起传统乡村社会的共同体图景。
中国社会已从农耕文明转型为工业文明。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其关键就是宗族解体,分解为以亲子关系为主体的核心家庭。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传统社会与传统道德的整体性被打破,费孝通所揭示的“差序格局”中家国天下的扩展之途被斩断。当我们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希望重振传统伦理时,却发现核心家庭之上缺乏足够的人伦层次,无法承载传统伦理之厚重。传统伦理在现代社会失去了承载者,也就无法真正回到现代
社会。即以孝道而言,在失去了宗族互助之后,一对夫妻既要朝九晚五地投身于繁忙的工作,还要抚养子女,面对四位老人的养老,实在力不从心。因此,可探索“拟宗族”的方式,以社区代宗族。目前城市中的商品房社区,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正可对应于明清宗族的同居共财。社区中的全体业主、村里的全体村民,事实上可以此为基础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可称之为“拟宗族”。将这一利益共同体建成基层互助组织,同时汲取传统宗族丰富的伦理层次,使传统伦理能够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让传统伦理真正回到现代社会。
(摘编自周丹丹《农耕文化与共同体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传统农耕文化对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并论及家庭在农耕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B.材料一认为,中国传统农业中“不违农时”、因地制宜、用之有度等生产方式,与现代生态农业的特征契合。
C.材料一引用梁漱溟的话语,表明耕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传统社会中的士人和农民能够通过耕与读相互流通。
D.材料二认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共同体图景的建构,离不开乡村社会的集体认同,而这种认同基于宗族的支配性地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这既有助于农事知识的共享传递,也能免去对劳动进行计量与监督。
B.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宗族产生于农耕文化,是一种地缘与血缘共同体,是对古代中国社会发挥总体性功能的集体组织形式。
C.中国社会已转型为工业文明,传统宗族解体,分解成的核心家庭之上的人伦层次不足,导致传统伦理无法真正回到现代社会。
D.当今社会,一对夫妇在工作和抚养子女的同时,恐怕难以兼顾赡养双方老人,这种孝道困境正是未建立“拟宗族”共同体的结果。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公元前三世纪,在蜀郡守李冰的组织下,当地人民同心协力,耗时八年,终于建成了水利工程都江堰。
B.双季晚稻遇到暴雨洪涝,农民迅速抢排积水,并适当保持浅水层,以防止雨后升温过快造成秧苗枯死。
C.唐末五代章仔钧所作的《章氏家训》中提到:“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D.先秦典籍《荀子·富国》中写道:“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
4.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蕴含哪些优秀的思想观念?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二者的意图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03(2024齐齐哈尔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们需要实现碳零排放的目标,原因很简单。温室气体捕获热量,导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温室气体越多,地球表面温度的上升幅度越大,一旦进入大气,温室气体就会存留很长时间。今天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万年之后仍会存留大约20%。
我们持续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碳,这个世界却不再变热——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地球温度越高,人类的生存越艰难,因而很难再谈人类的繁荣发展。对于某一给定幅度的温度上升、所造成的破坏,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对此表示担忧。而且,温室气体会长期留存在大气中,所以即便实现了碳零排放的目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球还是会处于暖化状态。
我承认,使用“0”是不准确的。我应该把我所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在前工业化时代,也就是在18世纪中期以前,地球上的碳循环可能处于大体平衡的状态——植物和其他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同全球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基本相当。
但自18世纪中期起,我们开始燃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由储藏在地下的碳构成的,这得益于远古时代死去的植物:经过数百万年的压缩和演化,它们转变成石油、煤或天然气。当我们把这些燃料从地下挖出来燃烧使用时,我们排放了额外的碳,增加了大气中的碳总量。
通过完全放弃化石燃料,或停止其他所有会产生温室气体的活动(比如生产水泥、使用肥料或燃气电厂的甲烷泄漏),达到碳零排放的目标,并不现实,而且没有可行的路径。相反,极有可能的情况是,在“零碳”的未来,我们仍然会排放一定量的碳,但我们有办法消除它。
换言之,这里所说的实现“0”的目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而是“近净零排放”。这不是一场要么及格要么不及格的考试。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这样想:如果实现100%的减排,一切都会很棒,但如果只实现了99%的减排,一切都是灾难。当然,减排越显著,效益就越大。
减少50%的排放量并不能阻止温度上升,它只能起到延缓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只会延迟而不会阻止气候灾难的到来。
假设我们减少了99%的排放量,哪些国家可以使用剩余1%的配额?诸如此类问题,我们如何做决定?
其实,要避免最糟糕的气候状况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不仅需要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而且需要切实行动起来,着手消除已经排放的温室气体。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这个步骤被称为“净负排放”。它意味着,最终我们从大气中消除的温室气体将多于我们排放的温室气体,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遏制地球温度的上升。气候就好比一个正在被缓缓注水的浴缸,我们不仅要关掉流入浴缸的水,还要打开排水阀,让水流出去。
当得知全球温度的小幅上升(升高1或2摄氏度,也就是33.8或35.6华氏度)确实会造成很多麻烦时,我感到很惊讶。但这是真的,在气候领域,仅仅是几摄氏度的变化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上一个冰河时代,全球平均温度只比今天低6摄氏度。在恐龙时代(中生代),全球平均温度比今天高大概4摄氏度,那时北极地区还生存着鳄鱼。
这些平均数字可以掩盖相当大的温度变化,记住这一点也很重要。虽然现在全球平均温度只比工业化时代之前高1摄氏度,但有些地方的温度增幅已经超过2摄氏度,而全球20%~40%的人口生活在这些地方。
为什么有的地方比其他地方更热呢?在一些大陆的内部地区,土壤更干燥,这意味着土地不会再像过去一样凉下来。基本上,大陆不会像过去那样潮湿了。
那么,地球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见下图)?让我们从基础知识说起,二氧化碳是最常见的温室气体,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种温室气体,比如一氧化二氮和甲烷,你可能在牙科诊所用过又被称为“笑气”的一氧化二氮,甲烷则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从单一分子的对比来看,很多温室气体造成的暖化效应都超过二氧化碳。以甲烷为例,其在大气中的暖化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20倍,但它不会像二氧化碳那样长期存留在大气中。
注:图上三条线展示了未来地球温度在三种情况下的可能变化:如果排放量大幅增加(高)、如果排放量减少(低),以及如果我们消除的碳逐渐超过排放的碳(负)。
为简便起见,大多数人会使用单一度量单位,也就是“二氧化碳当量”,来表述所有这些不同的温室气体。(你可能见过它的缩写,即co2e。)我们之所以使用“二氧化碳当量”这个术语,是因为存在这样一个事实:有些温室气体在捕获热量方面的能力高于二氧化碳,但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又短于二氧化碳。令人遗憾的是,二氧化碳当量不是一个完美的度量标准:从根本上来讲,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是升高的温度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在这方面,像甲烷这样的气体要比二氧化碳糟糕得多,它会使温度迅速上升,而且升幅很大。但使用“二氧化碳当量”这个术语,无法完全解释这种重要的短期效应。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我们用以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最佳方法,而且它经常出现在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讨论中。我不断提到的510亿吨这个数字,指的就是全球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你在别处可能会看到370亿吨或100亿吨等数字,前者只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没有将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计算在内,后者则只是单纯的碳排放量。
(摘编自[美]比尔·盖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比尔·盖茨给世界的解决方案》,陈召强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会捕获热量导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而且会长期留存于大气中。
B.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大气中碳总量增加,因而当前人类应该完全放弃使用化石燃料。
C.实现碳零排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目标,对于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家园很重要。
D.“打开排水阀,让水流出去”在文中指人们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一说法生动形象。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比尔·盖茨看来,实现了99%的减排和实现了50%的减排一样,都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依然会给地球带来灾难。
B.如果人类碳排放量与植物和其他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当,那么大气中的碳总量就会降低,从而遏制地球温度上升。
C.人们使用“平均数字”来表述地球上升的温度,会让人们形成错误的认知,因此,研究大气温度时不能使用“平均数字”。
D.全球温度的小幅度变化会对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作者以历史上的冰河时代和恐龙时代(中生代)为例来证明这一点。
3.下列对文中有关概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净负排放”指的是人类消除的二氧化碳量超过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B.“二氧化碳当量”是大多数人用于表述温室气体的单一度量单位。
C.“近净零排放”意味着人类无法真正做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D.“温室气体”是指会导致大气温度上升的气体,不仅仅指二氧化碳。
4.根据文本内容,下列选项对上图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温室气体持续不断地大幅增加,地球温度会越来越高。
B.减少排放温室气体,地球温度上升的趋势就会减缓。
C.消除的碳超过排放的碳,地球温度上升不会超过1℃。
D.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与大气温度成正相关关系。
5.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根据原文内容简要概括。(6分)
04(2024届湖南新高考联盟二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
人类肠道微生物组包括1014个与人类肠道相关的常驻微生物,多数为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及变形菌门。大多数微生物都位于消化道的远端,其生物量超过每克含量1011个细胞。饮食和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惠关系,除了宿主分娩方式、健康状况、遗传背景、生活习惯等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外,大概50%以上菌群多样性受饮食营养的影响。饮食因素是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的最有效调节剂,肠道微生物反过来影响营养的吸收、代谢和储存。
碳水化合物与肠道菌群有着密切关系,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能量的主要来源,富含碳
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谷薯类和一些水果与蔬菜,由于其改变肠道菌群的能力非常强,碳水化合物可能是被研究最深入的饮食成分。碳水化合物有两种类型:可消化和不可消化。
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中被酶降解,例如淀粉、葡萄糖、果糖、蔗糖和乳糖。一经降解后,这些化合物将葡萄糖释放到血里并刺激胰岛素反应。研究发现,食用葡萄糖、果糖、蔗糖和乳载糖的受试者增加了双歧杆菌的丰度,而补充乳糖的受试者增加了有益短链脂肪酸的粪便浓度,这个发现是很出乎意料的,因为我们经常认为乳糖是潜在的胃肠道刺激物,比如乳糖不耐受。同时,乳糖还能与乳制品中的钙结合,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
另外就是人工甜味剂(如糖精、三氯蔗糖和阿巴斯甜)。人工甜味剂一开始是作为健康的低热量食物添加剂来销售的,但根据最近几年的研究,人们发现人工甜味剂实际上可能比天然糖更不健康。研究表明,使用所有类型的人工甜味剂比食用纯葡萄糖和蔗糖更容易引起糖耐量下降而且有研究认为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来介导这种作用。例如,用糖精喂养的小鼠被发现患有肠道营养不良,而且拟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罗伊氏乳杆菌液减少。
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与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正好相反,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和抗性淀粉)在小肠中不会被酶降解。相反,它们会到达大肠,刺激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或增加其活性,有益于宿主健康。因此,膳食纤维是“微生物相关碳水化合物(MACs)”最好的来源。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能够改变肠道环境,同时,它们也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益生元”。益生元的来源包括大豆、菊粉、未精制的小麦和大麦、未加工的燕麦以及不可消化的低聚糖。比如果聚糖、聚葡萄糖、低聚果糖(FOS)、低聚半乳糖(GOS)、木糖寡糖(XOS)和阿拉伯糖,如果在饮食中增加其含量均可增加细菌总数和基因丰富度。
抗性淀粉主要分布在谷薯类和根茎类蔬菜中,可分为四大类(RS1~4)。可以看到抗性淀粉可增加罗氏菌属和真菌。在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体内,这两种菌的数量是降低的。
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可作为益生元,作用于肠道微生物,以发酵或代谢成有益的化合物例如短链脂肪酸(SCFA)。
(摘编自《肠道菌群和营养的关系》)
材料二:自从二十世纪初,梅契尼科夫发现长期饮用酸奶与保加利亚人的长寿密切相关,并提出“酸奶长寿”理论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酸奶中的益生乳酸菌对人类健康的
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人类肠道元基因组计划”研究的深入,肠道微生物被誉为人类和动物的一个“重要器官”。研究表明宿主免疫细胞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塑造了粘膜免疫系统,而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和激活粘膜免疫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症是住院病人和老年人常患的由于感染导致的免疫降低和免疫功能障碍导致的严重疾病,益生菌在增强这类病人营养物质吸收,预防和治疗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单独补充益生菌,可以在瞬时增加肠道益生菌的数量,但是其健康作用却是有限的。益生菌的保健功能,主要体现在益生菌在肠道的增殖。每一个人在出生后,其肠道的益生菌比例都相对比较高,这主要因为母乳中含有一种益生元,低聚半乳糖,它是一种益生元,可以选择性的增殖肠道益生菌,但是随着断奶,饮食结构的改变,益生元摄入不足,则益生菌数量对应减少。益生菌增殖,才会有以下几个健康功能,第一,益生菌的增殖,可以生产B族维生素,维生素对人体的健康大家都明白;第二,益生菌增殖,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可以降级大肠的PH值,抑制有害菌生长同时短链脂肪酸还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这也是益生元解决便秘的原因;第三,一些有益菌可以生产部分抗生素,比如乳酸菌可以生成乳酸菌肽,这是一种天然的抗菌素,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所以,每日补充适量的益生元,才会使肠道的健康得到有效的保证。
很多人会好奇巴马老人为什么会那么长寿,巴马为什么会成为长寿之县,主要原因是长寿老人的饮食结构很合理,显示老人肠道益生菌的数量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巴马长寿老人肠道菌群中益生菌的比例与青少年相当,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饮食结构中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满足肠道菌群健康的需要量。所以想要长寿,要不改变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要不每日额外补充14g左右的益生元,以确保肠道健康所需要的膳食纤维。
(摘编自《肠道菌群营养--益生菌和益生元》)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饮食在所有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因素当中是最有效的一个,肠道菌群与饮食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惠的关系。
B.碳水化合物中的乳糖的摄入可以增加肠道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同时也可增加有益短链脂肪酸的粪便浓度。
C.使用人工甜味剂会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来影响受体糖耐量,且相比较于天然糖更容易引
起糖耐量的下降。
D.益生元作为膳食纤维的一种,作用于肠道微生物,可以发酵或者代谢成有益的化合物,促进肠道健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一些食物改变肠道菌群的能力很强,所以碳水化合物可能是研究者研究最深入的饮食成分。
B.益生元的来源较为丰富。只有在饮食中增加益生元的含量,才能增加肠道中细菌的总数以及基因的丰富度。
C针对由于感染导致的免疫降低和免疫功能障碍导致的疾病,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来直接治愈。
D.长寿的方法有改变饮食结构并摄入足够膳食纤维,和每日额外补充适量的益生元,这两种方法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关于益生元作用的一项是(3分)
A.每日补充适量的酸奶,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身体免疫力。
B.适量食用纯燕麦和大豆制成的食品,可以增加细菌总数和基因丰富度,
C.牛奶中的乳糖可能会导致乳糖不耐受,但是有助于促进身体里钙的吸收。
D.饮用富含乳酸菌的饮料可以生成乳酸菌肽,乳酸菌肽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4.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注】圆形加五边形的链接是糖类,椭圆形的链接是脂质,三角形加方形的链接是膳食纤
维,长条形是益生菌。结肠:大肠的一部分。
A在路径①中,花椰菜进入小肠未被降解消化可能与益生菌的分布有关。
B在路径①中,花椰菜进入结肠后会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短链脂肪酸。
在路径②中,奶油蛋糕在小肠中就开始了降解消化的过程。
D.在路径②中,奶油蛋糕在结肠中促进了更丰富的益生菌的生长,
5.请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概括有益于肠道健康的饮食方式并简要阐述理由。(6分)
答:
05(2024届高三吉林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导航卫星的原理就是不断地向地面播发导航电文,电文的核心内容就是:位置坐标和相应位置的时间等信息。
为了实现信息足够高的精度,卫星本身要有非常精确的计时功能,这种计时功能是由原子钟来实现的。原子钟是一种精密测量设备,它是利用某种元素原子的能级跃迁来实现精确计时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围绕它旋转的电子组成的。有些原子拥有相当多数量的电子,分成不同的电子层。当原子从某一个能量大的层次跃迁到低一点的能量层次时,它就会释放出电磁波。某一种元素的原子,它的能级跃迁变化频率是固定的。1956年,美国科学家生产出了实用化的原子钟,它所用的元素是金属铯。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用它来制作原子钟非常方便。铯的共振频率是9192631770赫兹,规定它的原子核振动这么多次所用的时间就是一秒钟。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还开发出了用铷、氢元素作为原料的原子钟,体积越来越小。目前最先进的成果是用金属铝来制造原子钟,精度比前三种原子钟都高。
北斗导航卫星携带了四台中国自行研制的高精度原子钟。其中两台工作,两台备份。原子钟之间相互校准,免得工作的那一台发生了超过设计指标的误差。
卫星在太空中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飞行轨迹就是卫星轨道。
我们知道北斗星座是几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中轨道设置最复杂的,包括了三种轨道类型,即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圆轨道,能够最大限度地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主力是运行在中圆轨道上的卫星,它们在这个轨道上不断地向地面发射信号。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包括宇宙射线、电离层和大气层的干扰,中圆轨道卫星所提供的信号,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为了尽量减小误差,就需要提供改正信息。无论在GPS、格洛纳斯、还是伽利略系统的建设中,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都没有设置这样的轨道,改正信息是由第三方通过其他类型或者地面
手段来实现的,而北斗卫星为了从一开始就尽最大努力来提高用户的信号精度,在系统设计当中就考虑了三种类型的轨道。
在卫星导航技术中有一种叫作位置精度衰减因子的指标,如果这个数字越大,精度就越差;数字越小,精度就越高。一般来说,这个数字的大小和天空中可以见到的卫星数量,以及这些卫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是有直接联系的。卫星数量越多,卫星分布得越均匀,位置精度衰减因子就越小。如果仅仅采用中圆轨道卫星,在有些时候、有些地区所能够见到的卫星数量就不够多。特别是在所谓的城市峡谷地区和真正的山谷里,所能够见到的卫星数量都很少,很多时候甚至于不能够保持导航服务。增加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就能够在服务区有效改善这种情况。作为静止轨道卫星,它和地面之间是相对固定的,在任何时候,我们只要不是处在遮挡的情况下,就一定能见到这颗卫星,实际上,根据卫星导航的原理,我们只需要三颗卫星就能够知道自己的位置,只要四颗卫星就能够测算出自己的速度。那么如果有一颗静止卫星在头上,对于中圆轨道卫星的需求就大大减少了。
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作用更加显著。我们在上文中提到了静止轨道卫星被遮挡的情况,比如它会被建筑物或者大树、山脉遮挡。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就不一样了,它会在地球的上空画出“八”字形的轨迹。对于覆盖区的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在一天当中总会有某个时刻运行到自己的正上方,只要不待在室内就不会被遮挡。如果部署足够数量的倾斜同步轨道卫星,那么在任何时刻,对于覆盖区的任何用户,都可以保证至少有一颗卫星在自己头顶上。
如果仅仅依靠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在很多场景下根本就不够用,如公路车道判别和铁路编组都需要分米级乃至厘米级的导航精度。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采用新的技术。
我们在前文中谈到过卫星原子钟的精度问题,不同原子钟所报出来的时间也会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大家普遍采取的方式就是用很多台原子钟一起,用彼此的计时结果来相互验证。相互修正,最后计算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基本时间标准,再用这个时间标准来修正各台原子钟。这个问题对于卫星导航来说也是一样的。
要做到这一点,卫星之间必须能够彼此通信,这就是星间链路的用处了。北斗系统采用了Ka频段的星间链路。所谓Ka频段,就是26.5~40GHz之间的那一段无线电频率。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向地面提供卫星电视和宽带上网服务也会使用这个频段。Ka频段的带宽大、通信速度高,但是在为地面服务的时候,存在一种叫作雨衰的问题。就是在夏天
暴雨的时候,因为雨点的尺寸和Ka频段的波长基本一样,所以会严重干扰通信服务。不过作为导航卫星的星间链路,Ka频段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宇宙里不会下雨。星间链路的关键技术就是卫星之间的通信波束信号要能够彼此对准,北斗卫星团队能够在整个星座之间实现星间链路的组网,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摘编自中国宇航学会《北斗导航天地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铯元素的一次共振耗时一秒钟,元素共振耗时越少,以其为原料的原子钟精度越高。
B.追求位置精度衰减因子小,即便三种卫星轨道同在,也需要一定数量的在轨卫星。
C.想要体验北斗卫星系统提供的高精度服务,至少需要四颗卫星检测范围同时覆盖。
D.太空和地面环境的差异,使Ka频段带宽大等优势在星间链路中得到理想发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铯、铷、氢、铝等元素原子能级跃迁中释放的电磁波,形成电磁能量,使得他们成为制造原子钟原料的元素。
B.单一的中圆轨道卫星设计,存在数量不足的劣势,导致在城市峡谷地区和真正的山谷里,易出现不能保持导航服务的情况。
C.原子钟与星间链路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都是依靠多台个体之间进行信息的验证与修正,来保持信息的精度。
D.人们接收到的每一条卫星信息,都是整个卫星系统工作的成果,需要所有卫星通过星间链路的修正做保障。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情境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山体密集的地区,火车经过较长的山体隧道时,卫星信号精度与隧道外一致。
B.记录某地上空同时段的北斗卫星变化,发现每天监测到的卫星与前一天完全不同。
C.今年是太阳活动的峰年,Ka频段的星间链路可以保障北斗卫星服务免受任何影响
D.深圳修建伶仃洋大桥,借助北斗系统,将沉管沉放到海床上,并做到精准对接。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北斗卫星系统三种轨道单颗卫星观测轨迹”简化示意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轨道类型a,CPS系统因建设成本问题而没有配备。
B.轨道类型b上的卫星,能够极大避免地面遮挡带来的影响。
C.轨道类型c的卫星能够减少对轨道a类型卫星的需求。
D.三种轨道卫星范围重叠,能够减小位置精度衰减因子指标。
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背后有哪些科技支撑,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06(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4月测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于“过去之事、眼前之事、将来之事”,新闻和文学都有自己不同的表现方式。然而,在当今商业化的趋势下,各类叙事成了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也进入了叙事的时代——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新闻故事化”时代。虽然“新闻故事化”未必不好,但新闻叙事和文学叙事有着本质的区别。
有人曾戏言: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就文本而言,新闻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类别的人文学科。新闻反映的是客观事实,而文学表达的是主观情感。从叙事内容来看,文学叙事的基础是“母题”,新闻叙事的基础是“事实”。韦斯坦因认为文学叙事的母题数量和结构相对稳定,主要可以归结为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三项二元组合结构,由此对应的基本题材就是战争、爱情与世俗生活,绝大部分文学作品的叙事主题都是由此产生的变体。
文学叙事主题大多以情感发展为主线。通过性格、感情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文学叙事的母题不论生与死、爱与恨还是美与丑,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判断色彩。文学作品在安排情节时需要理性地建立大家的常识性认识,但感性是文学打动人的核心因素,文学叙
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感性叙事能否充分激发读者的代入感和感情共鸣。文学叙事作品中的“事”一般而言是虚构的,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而新闻作品所叙之事,依据新闻的本质,则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即事实。因此,新闻叙事应具有客观真实的特点。新闻叙事要求叙事者从理性的态度出发,诉诸受众的内容以信息为主,用客观事实表现社会或人物状态。当然,新闻报道中也会有感性的描写、刻画,但其目的是让新闻叙事更生动、真实,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再者,文学叙事主题通常具有较强的个人化特征,即叙事者对叙事文本传达或是否需要传达某个内容给读者并不在意,更多是叙事者个人意识和情感的宣泄。
而新闻叙事则将受众放在重要的位置,以满足受众的各种信息需求为己任。叙事主题不再是凸现个人化的、侧重个人内心活动的方面,而是投射、指向社会化的主题。如《兖州,2亿吨大煤田不挖了》,说的是山东省兖州市2006年探明一个储量为2亿吨的大煤田,是继续吃子孙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博取眼前的实际利益、赢得个人升迁的砝码,还是着眼长远、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兖州市决策者保持清醒头脑,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封存2亿吨煤田。作者深入现场采访,生动地展示了决策中的矛盾与冲突,在波澜起伏的叙述中,传达了科学发展理念。
文学叙事要求其人物、故事具有艺术与逻辑上的合理性,而不是事实上的真实性。一部非凡的文学作品总是伴随着一个或数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如堂吉诃德、哈姆雷特、高老头、冉·阿让、卡西莫多等,这些人物形象可能完全属于虚构,但他们表达了人类社会可能具有的各类性格形象。但这并不否定文学作品中真实人物的存在,而是这些真实人物在作品中的语言、行为完全是叙事者根据某种逻辑的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叙事中的故事、人物,要求在叙事风格上符合人物性格的自然发展和故事的逻辑性演进,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存在的可能性,但不具有存在的必然性。
而新闻报道中涉及的具体故事、人物则完全没有虚构的空间,真实性是新闻叙事的首要要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纪实是新闻文本的根本特征。当然,新闻报道真实性的重构常常需要当事人的叙述,当事人一些偏于主观的叙事可能带有个人回忆的误差和情感,记者此时需要引导叙事的走向,但不允许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判断。想象力和编排情节能力是文学叙事中必不可少的,但在新闻叙事中是大忌。
文学与新闻的区别在于,文学是塑造典型形象,新闻是重现特定形象。所谓“重现特定形象”,即现实生活中的确有那么个人,那么件事,那么处景,你经过选择,把它如实记录下来。文学通过典型形象反映现实,新闻通过新鲜的事实反映现实;文学要求典型形象忠于时代,新闻要求报道中的典型忠于事实,通过事实反映时代。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义,新闻以真实为生命,因而拒绝虚构。而文学允许虚构,即文学可以运用典型化的原则,创造出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也就是说,文学可以塑造典型,而新闻只能选择典型,即选择那些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这些人和事又必须是新鲜的、特殊的、有着广泛社会意义的。由此可见,虚构与否,是新闻与文学的一个分水岭。
(摘编自方毅华《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多重审视》)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闻叙事和文学叙事的基础不同,前者以“事实”为基础,后者以“母题”为基础,相比较而言,“母题”比“事实”更具感彩。
B.文学作品通过虚构故事,并借助感性叙事,以激发读者的代入感和感情共鸣,但情节安排上也需要理性地建立大家的常识性认识。
C.为了让新闻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新闻记者在理性地用客观事实来表现社会或人物状态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感性的描写与刻画。
D.新闻记者在采访时可以引导叙事的走向,以免当事人在叙述时因主观因素而将个人情感代入叙事中,进而影响新闻叙事的真实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受到商业化趋势的影响,新闻报道也“故事化”了,但作者认为,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有着本质的区别。新闻叙事还是要以真实为第一要义。
B.因为文学叙事主题通常具有较强的个人化特征,所以叙事者可以不必在意读者,相反,新闻叙事则以满足受众的各种信息需求为己任。
C.新闻《兖州,2亿吨大煤田不挖了》的作者深入现场采访,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决策者做决策时的矛盾与冲突,反映了一个社会化主题。
D.堂吉诃德、哈姆雷特、高老头、冉·阿让等人物形象可能是虚构的,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存在的可能性,也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第二部分的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祝福》中所叙述的事件和人物都是鲁迅先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和看到的不同人物遭遇的综合体,并加上了作者艺术的情感渲染。
B.新闻《见证生命的奇迹——69名矿工兄弟成功获救现场直击》以现场直击的形式记录了脱困矿工、救援人员以及现场所有人的激动、喜悦和感动。
C.法国作家大仲马在路易十四、黎塞留红衣主教等著名历史人物的塑造过程中,也仅仅是通过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来推断这些人物应该有的语言和行为。
D.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用“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三句话就概括了解放军渡江时的自然环境、英勇气势和宏大规模。
4.根据原文第二部分内容,对下面表格中作品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作品名称 简介
《窦娥冤》 中国四大悲剧之一
《“探界者”钟扬》 人物通讯
《镜花缘》 百回长篇神魔小说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百年孤独》 具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槛
A.《窦娥冤》中的窦娥在现实中不具有存在的必然性。
B.《“探界者”钟扬》中的钟扬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
C.《镜花缘》中的主人公唐敖完全是作者根据个人喜好塑造的典型形象。
D.《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百年孤独》,一者纪实,一者虚构。
5.请根据文本内容概括文学作品《祝福》的文学叙事特点,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07(2024梅州高三4月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汪教授写了一部关于海洋的科普著作,以下是某图书馆网站上关于该书的部分信息,包括图书目录(部分)、试读内容和读者评论三个板块。
图书目录(部分)
第六章 祸从海底来
第一节 地震与海啸
第二节 海底火山爆发
第三节 海底漏油和漏气
第四节 海底滑坡
第七章 深海藏宝
第一节 多金属矿
第二节 烃类资源
第三节 生物资源
第八章 无风也起浪
第一节 深海权益之争
第二节 海底的保护
第三节 权益之争与深海科技
第四节 人类与深海
试读内容
早期的人类社会,与海洋只有零星的关系。16世纪人类在平面上进入海洋,通过航海导致的“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轨迹。当前的21世纪,人类正在垂向上进入海洋,向海洋深处进军。那么这次人类和海洋关系的变化,是不是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改变历史的进程?未来的事,只能由历史自己来回答,当前我们能做到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长远的目光,处理好人和海洋的关系,处理好进军海洋进程中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
回顾人类历史,其实是从野蛮到文明的进步史。在新石器时代里,人类在陆地上从狩猎转向农牧,摆脱了动物世界的“丛林规则”。现在人类进入海洋内部,准备开发海洋的深处。估计不用上百年的工夫,就有可能将深海、海底纳入人类社会生活的范畴。但是,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实在太少,远没有学会如何和海洋相处。地球表面只有陆地与海洋两个部分,人类需要学好海和陆两种学问,才能和它们处好,把它们用好。人类对陆
地的认识已经获得了大学文凭,开始读研;而对海洋的认识至多有个小学毕业的水平,还没有考入初中。
认识海洋比认识陆地难,认识深海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开发深海”决不能学当年的“淘金潮”一拥而上,浮夸、急躁不但无济于事,而且隐患无穷。“殷鉴不远”,墨西哥湾漏油就是前车之鉴,根源在于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实在太少。最为可怕的是以“万物之灵”的身份,摆出“征服自然”的架势,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还没有弄明白深海有些什么,更不知道和深海如何相处,就忙着要发“深海财”。
进军深海的另一条原则,是要处理好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这里重要的是汲取历史的教训。15—16世纪,欧洲人越洋远航,通过海面航道的开拓将世界各大洲联系起来,发展了殖民经济,为自身带来了几百年的繁荣。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的海上探险家、发现家,至今世界地图上许许多多海湾和海峡的名称,都在铭记着这些欧洲开拓者的贡献。
宏观地说,16世纪的所谓“地理大发现”并没有改变人类依靠陆地的原则,只是借海面的舟楫之便,跨海到另一个大陆去掠夺,海洋开发的本身,依旧是“渔盐之利,舟楫之便”。即便如此,这已经产生了扭转社会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人类那一次进入海洋,带有浓重的血腥气。虽然几百年前的历史,经过人脑记忆的“长距离筛选”,留下来的是被人称颂的英雄事迹,可是历史本身并不会消失。近年来有人旧事重提,说到“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惨剧。从15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从葡萄牙开始,欧洲人在四个半世纪里将上千万个奴隶贩运到拉丁美洲开矿种地。他们像牲口般被锁在船舱底部,在途中大量死亡。
这里并不是想说几百年前的悲剧还会重演,只是21世纪人类进入海洋内部,向海洋深处发展,必然也会给人类社会本身带来新的挑战。新一轮进军海洋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显然这是百年,或者几百年后才能回答的问题,但是至少可以在两个层面上指出方向:海洋的保护和海洋的合作。如果人类依然把大洋当作地球的“垃圾桶”,如果核废料和有毒废料的投放得不到控制,海洋就有可能变为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负面因素。如果世界各国在深海的开发利用上不能协调合作,如果将16世纪的掠夺伎俩搬进深海,海洋就有可能沦为地球上的“火药桶”。
进军深海,为华夏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从历史上看,具有大陆性质的华夏文明和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地中海海洋文明,走了两种不同的道路。直到15世纪初,中国海军的实力仍远远超越欧洲。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航行早90年,郑和的船队超越哥伦布一
两个量级,郑和的航程是哥伦布的5倍,但是改变世界历史航程的却是哥伦布的航行,中国的“海禁”和欧洲的海上崛起都是在此之后。随后的几百年里,这两种文明各行其道,直到19世纪的碰撞,中国的大陆文明败给西方的海洋文明,中国沦为次殖民地。现在,古老的中国已经重新崛起,“建设海洋强国”的国策已定,但是华夏文明的大陆性质留存至今。华夏振兴的道路需要翻山越岭,考验之一就是要过“海洋关”。了解深海、进军深海,对于中国来说,有着比其他国家更加深刻的意义。
读者评论
小慧:华夏文明具有大陆性质,作者也说认识海洋比认识陆地难,认识深海更是难上加难。我认为保持对深海的神秘感,不要过多地打扰深海,其实就是对它的最好保护,我们不必在深海方面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1.以下不符合试读内容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向深海进军需要处理好人和海洋的关系,以及进军海洋进程中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
B.地球表面只有陆地与海洋两个部分,就目前而言,人类对陆地的认识远远超过对海洋的认识。
C.“地理大发现”只是借舟楫之便跨海掠夺,带有浓重的血腥气,并没有对海洋进行开发。
D.华夏文明和地中海海洋文明的性质不同,从历史上看,两种文明的发展轨迹也不相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发生,与当事者在进军深海时对深海还不够了解就急躁冒进有关。
B.文本提及“跨大西洋奴隶贸易”惨剧,意在提醒人类,要警惕人脑记忆的“长距离筛选”。
C.21世纪人类向海洋深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挑战,必须特别重视海洋的保护和海洋的合作。
D.对比哥伦布航行,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航程远,但对世界史的影响没有前者大。
3.根据材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图书目录判断,试读内容应该选自第八章,小节标题是“人类与深海”。
B.遵循自然规律,不发“深海财”,应该视为人类进军深海的重要原则之一。
C.麦哲伦海峡、库克海峡等海峡名称,是对欧洲航海开拓者贡献的一种纪念。
D.要避免海洋成为“火药桶”,人类就必须加强协调合作,处理好深海权益之争。
4.材料提及的“进军深海”,是人与海洋的特殊关系的一种反映,下列不属于“进军深海”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海上钻井平台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
B.“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载人下潜深度纪录。
C.我国对位于西北太平洋3000平方公里的富钴结壳进行勘探。
D.大连、深圳等沿海城市通过填海造地拓宽了城市有限空间。
5.请结合图书目录和试读内容,梳理可以用来反驳读者小慧的要点。(6分)
08(2024山西省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①20世纪初,鲁迅先生撰《中国小说史略》,小说学正式进入主流研究领域,形成自己的学科范畴,而《中国小说史略》也成为迄今为止小说学研究,特别是小说史书写的纲领性范式。但不可否认的是,鲁迅先生对中国古代小说史的解读与构建,根植于西学东渐直至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深受西方叙事文学影响,先入为主地以西方叙事小说标准来衡量和评判中国小说,忽视与摒弃了古代小说长期以来非叙事性的主要特点,形成了一些如唐代“始有意为小说”的片面观点,造成了对古代小说实际发展研究的偏差与背离。
②自鲁迅以降,近百年来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成果丰硕,但除对作品的文献考据研究外,凡从小说发展角度论述,仍然受制于《中国小说史略》的固有思路与评价标准,未能如实反映古代小说的历史发展原貌,以及异于西方叙事小说的独特属性。更为突出的是,以叙事小说的叙事手法成熟与否作为评判标准,已然成为研究者对古代小说默认与唯一的研究方法,大量小说研究实际上处于一种惯性的模式化书写,未能有效突破鲁迅先生因身处特定历史条件造成的视角和方法桎,从而便得这一类研究仅能作为《中国小说史略》的补充与延伸,事实上仍是以西方学术标准评价中国古代小说,而非从古代小说的特性出发来考察其独特价值,寻找符合古代小说实际发展的研究标准,并形成一
套行之有效的研究体系。
③因此,当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亟于突破的瓶颈,就在于回归中国语境,还原小说原貌。所谓回归中国语境,具体到对中国古代小说学的学科研究,就是从古代小说的创作与发展实际出发,而非从西方叙事小说的概念理论出发,重新检视现存全部古代小说作品,以此构建符合中国古代小说历史原貌、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小说学术体系。
④回归中国语境,从方法论上,就是避免生撤硬套、拿来主义,盲目地用西方学术理论直接套用包括中国古代小说在内的传统学术门类,不加思辨地用“符合”西式标准的内容来构建相似的学术体系,而对大量无法“契合”这个标准的内容视而不见或者否定抛弃。一味以“六经注我”的态度去架构所谓的理论体系,难免出现违背学科发展规律的讹误。如《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赤鹄之集汤之屋》,记载了商汤与伊尹之事。有学者从文学角度把其看作先泰的“小说”作品,从而得出战国时期已出现成形的小说理论这一结论。这就在方法论上犯了错误,先人为主地以叙事标准作为研究主导,违背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原貌与核心特征。
(摘编自郝敬《回归中国语境,构建中国特色的古代小说学术体系》)
材料二:
①)传统小说研究的基本方式--小说评点,从清嘉庆以后就呈现颓势,但从数量和影响上仍然占据主流话语。19世纪末,随着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交融,一些思想激进的小说家和小说理论家也大量采用评点这一旧的形式,来表现他们的政治理想和现实感慨,并随着新兴的报刊在社会上流播广远。但是这不过是顶了“评点”的名义而已,小说评点也就在这回光返照般的虚假繁荣中无可挽回地走向表落。
②中国小说评点的产生与演变,本身就与儒家经典研究之学有着深刻的历史联系这种联系涉及它的精神和形式,体例上可以在宋儒注解《四书》的形式上找到踪迹,作凤上可以在晚明儒学以狂禅姿态解经中看出影响。当作为小说评点的潜在文化背景与知识支撑的宋明理学本身走向困境的时候,小说评点自身也遭遇了空前的困境。
③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一方面,有着自身的内在原因和依据,只是这一方面的确长期被忽视和遮蔽了: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如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兴起就来自西方叙事小说理论。现代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以及种种思想观念的输入、吸收与转化,使中国现代学术得以生成和发展。
④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开创了现代意义的对于中国小说的史的研究。鲁迅在日
本留学期间,曾师从章太炎学习文字学,因而有很好的旧学基础。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开篇便有对古代小说书目的独到研究,《古小说钧沉》的辑佚是在《说目》基础上形成的,《唐宋传奇集》的辑录和编基体现了他校勘学方面的功力,而这一切恰恰构成了《中国小说史略》坚实的文献基础。
⑤《中国小说史略》具有深刻而独到的史识,这突出体现在他对中国小说历史演进的总体把握上:他以时代为经,以小说类型和流派为纬,把数千年纷繁复杂的小说观念和创造实践,熔铸于一个大的历史框架之中:他不是孤立地研究一部部作品,而是关注作品前后左右的联系,把作品置于其生成的时空中,联系社会、政治、思潮和宗教、文化等分析其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他独具慧眼,依托他所积累的丰富资料,所贯通的中外文学原理,以及自己在实践中所感悟到的创作真谛,对众多作家作品发表了一系列前无古人的独到见解。这种史家的识见和编写体例,终于使小说研究摆脱了对个别作家作品进行点评或考证本事的传统方式,走向综合性的整体把握。
(摘编自刘方、孙逊《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现代学术范式的历史生成》)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国小说史略》标志着小说学形成自己的学科范畴,虽深受西方叙事文学的影响但其在古代小说研究上仍占重要地位。
B.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应该从中国古代小说特性出发,应该从古代小说的创作与发展实际出发,考察古代小说的独特价值。
C“六经注我”指的是用经典的论断来为自己服务,文中的意思是把西式标准的内容作为构建自己学术的理论基础。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涉及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在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走出困境的具体方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百年来,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大都跟随鲁迅的思路进行,造成当下的古代小说研究只
在对作品的文献考据研究方面取得了成就。
B.材料中的“掌来主义”和鲁迅《皇来主义》谈的都是“外来文化”,都批判了对待“外来文化”无原则照搬的做法。
C.19 世纪末,由于思想激进的小说家和小说理论家大量采用评点来表达他们的政治理想等,评点在烜时间繁荣后又衰落。
D.中国现代学术建立的内在原因和依据被长期忽视和遮蔽,很大程度使西方思潮在中国现代学术的生成和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3.下列选项与“当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要回归中国语境”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
A.确立符合古代小说实际发展状况的研究标准。
B.准确描述与讨论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演进脉络:
C.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以叙事为核心的特征。
D.归纳和总结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形成和内涵。
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的贡献和缺失等。
B.材料一指出当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没有走出鲁迅当年的研究视野,旨在证明这些研究只是鲁迅研究的补充和延伸。
C.宋明理学走向困境的时候,小说评点也遭遇了困境,说明小说评点的体例与宋儒注解
《四书》的形式有密切联系。
D.材料二用递进结构从中国小说评点特点和中国小说学建立角度讨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现代学术范式的生成。
5.材料一认为“《中国小说史略》也成为迄今为止小说学研究,特别是小说史书写的纲领性范式”,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具体理由有哪些。(6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