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压强、浮力计算专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压强、浮力计算专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15 13:4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物理中考复习压强、浮力计算专题
1.如图所示,将体积为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 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往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直到木块被浸没时,细线上的拉力大小为2N,(,)求: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该木块的密度是多大;
(3)剪断细线,木块再次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
2.港珠澳大桥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隧道由一节一节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如图所示。建造隧道时,将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设某一节密封的长方体沉管的长、宽、高分别是180m、35m、10m,总质量为6×107kg。求:(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
(1)密封沉管在灌水前漂浮在海面上所受的浮力;
(2)密封沉管在灌水前漂浮在海面上露出的体积;
(3)密封沉管在注入海水后能顺利沉入海底,需要留出的最小容积。
3.在我市某“口袋公园”里,有一块质量为7.8×103kg的花岗岩雕塑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雕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m2。取g=10N/kg,求:
(1)这块花岗岩雕塑的所受的重力是多少牛?
(2)这块花岗岩雕塑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4.石蜡和酒精都是实验室常见的材料。“格致社”同学们很好奇石蜡在酒精中的浮沉情况,他们切割好 20cm3的石蜡块,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 18 g,然后将石蜡块放入装有足量酒精的大烧杯中。(ρ酒精 = 0.8×103 kg/m3,g取 10N/kg)求:
(1)石蜡块的重力;
(2)石蜡块的密度为多少 kg/m3
(3)石蜡块静止时所受浮力。
5.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冬季长跑比赛。今年,小贺同学以3分20秒完成了 1000米测试,小霖同学在跑步过程中不幸扭伤了脚踝,小贺同学达到终点后主动背着小霖去了医务室(途径路面是水平的) 已知小贺所受重力为550N,一只鞋底面积约 ,小霖所受重力为 500N。求:
(1) 小贺同学完成1000 米测试的平均速度;
(2) 前往医务室的途中,小贺对地面的最大压强。
6.如图所示,一底面积为4×10-3m2的圆柱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烧杯中原来水的深度为20cm。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而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取g=10N/kg)求:
(1)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
7.用电子秤和装满水的溢水杯,通过如下步骤测量小石块的密度:(g取10N/kg)
①测石块的质量为27.0g;
②测空桶的质量为1.0g;
③将石块放入溢水杯中,待杯中水不再流出,测出桶和水的总质量为11.0g。求:
(1)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石块的密度。

8.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柱体甲和柱形容器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乙高为0.2m,重为0.4N,内盛有深度为0.15m的液体;已知,。现沿竖直方向在甲中切去底面积为S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置于容器乙的液体中,切去部分会自然沉底,并静止在容器底部。截取甲的部分放入乙中静止后,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面积S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容器乙的壁厚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截取甲之前,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力为多少N?
(2)乙中液体的密度为多少kg/m3?
(3)甲的密度为多少kg/m3?
(4)若将甲全部放入乙容器中时,求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强p1为多少Pa?
9.如图所示内底面积为500cm2的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手持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边长10cm,密度为800kg/m3的实心均匀正方体塑料块,塑料块的下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向容器内缓慢加水,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时停止加水,情况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弹簧受到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长度就增加1cm,塑料块不吸水。(g=10N/kg)求:
(1)如图乙所示,塑料块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从图甲到图乙,加入水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3)将如图乙所示塑料块浸在水中部分的下面一部分切去(切去部分为浸在水中体积的一半),塑料块最终静止后,其上表面相对于图乙所在位置移动的距离为多少厘米?
10.如图所示,平底烧瓶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50cm2,内装500g水,烧瓶放置在表面积为80dm2的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厚度可忽略不计(g=10N/kg),试求:
(1)桌面受到的压力;
(2)桌面受到的压强。
11.“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如图所示,已知桶壁上最长的木板的竖直高度为0.5m,最短的木板的竖直高度为0.2m,桶底内部底面积为4×10-2m2:(g取10N/kg)
(1)若空桶的质量为2kg,则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
(2)当桶装足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Pa?
12.小强制作了一台如图所示的“浮力秤”,可以方便的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20cm2,高度为20cm,当秤盘不放物体时,筒壁上A处恰好与水面相平,此时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5cm。(取g=10N/kg)
(1)秤盘和小筒的总质量为 kg;
(2)小筒A处应标示该浮力秤的 刻度;
(3)该“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 kg。
13.一辆油罐车质量为3t(含司机),油箱底面积为6m2,满载后油深1.2m,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2m2,满载后油罐车对地面的压强为1×105Pa。满载的油罐车以5m/s沿直线匀速行驶,已知所受阻力为车总重的0.03倍,求:(ρ油=0.8×103kg/m3,g取10N/kg)
(1)油的质量;
(2)油罐车的牵引力大小。
14.如图所示重为4N的薄壁容器(容器厚度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下部是边长的正方体,上部是边长的正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体积为的水。求:(水的密度,)
(1)水的质量;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15.如图1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重为3.6N的实心圆柱体,将它竖直逐渐浸入水中,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和对应的浮力F浮,并画出F浮﹣h的图像(如图2所示)。(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10cm处,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圆柱体的密度。
16.水库中的水在干旱时需要从中调出。如图所示,水库底部平坦,水深,调水时可逐步打开水泥盖、B、C,水便从出水口流出。每个水泥盖质量为,上、下表面积均为,相临两个水泥盖之间高度差为。
(1)C盖上承受的压强是多大?
(2)若要调水出去,提起水泥盖时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17.如图所示,A、B为用铁制成的正方体实心物体,A物体重21N,B物体重为79N、B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已知ρ铁=7.9×103kg/m3)求:
(1)物体B对A的摩擦力fA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fB的大小;
(2)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
18.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底部连一根细绳,此时物块A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容器底面积为300cm,如图所示,细绳所受力的大小为5N。(细绳的自重和体积以及细绳所受浮力忽略不计,假设物块A不吸水)求:
(1)当物块A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水的浮力;
(2)物块A的密度;
(3)打开出水口放水,当细绳刚好不受力时停止放水,水面静止时(物块A上下表面与水面平行)容器内水面下降的深度。
19.如图甲所示,将由A部分和高为12cm的B部分组成的轻质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用轻杆固定一圆柱体M如图所示放置。现向容器内注水,并记录下注水体积V和液面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注水体积V达到850cm3后停止注水,此时水面刚好达到圆柱体M的一半。(ρ水=1×103kg/m3,g=10N/kg)
求:(1)当注水600cm3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2)当注水200cm3时,水对容器A部分底部的压强;
(3)当停止注水后,将M在竖直方向移动3cm,水对容器A部分底部的压力。
20.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现有一潜水员穿上用特种钢材制成的潜水服,下潜到水下100m深处进行坝体常规检查,此时潜水服的总体积为1m3,求:
(1)潜水服受到的水的压强;
(2)潜水服受到的水的浮力;
参考答案:
1.(1)10N;(2)0.8×103kg/m3 ;(3)100Pa
2.(1)6×108N;(2)3000m3;(3)3×103m3
3.(1)7.8×104N;(2)5.2×104Pa
4.(1)0.18N;(2)0.9103kg/m3;(3)0.16N
5.(1)5m/s;(2)35000Pa
6.(1)2×103Pa;(2)4N;(3)3×103kg/m3
7.(1)0.1N;(2)2.7g/cm3
8.(1)4N;(2)0.6×103kg/m3;(3)1.6×103kg/m3;(4)2050Pa
9.(1)800cm3;(2)7.2kg;(3)0.8cm
10.(1)7N;(2)1400Pa
11.(1)500 Pa;(2) 2×103 Pa
12. 0.1 0 0.3
13.(1)9t;(2)3600N
14.(1)1.1kg;(2)1400Pa;(3)14N
15.(1) 3N;(2) 3×103kg/m3.
16.(1);(2),,
17.(1)、fA=0(没有相对滑动趋势) fB=20N(二力平衡) (2)104Pa
18.(1)10N;(2)0.5×10kg/m;(3)1.67cm
19.(1)6N;(2)600Pa;(3)2.35N
20.(1)9.8×105Pa;(2)9800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