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简单机械(杠杆)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大人和小孩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两侧,当两人双脚离地后最有可能让跷跷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 )
A. B.
C. D.
2.如图甲所示,停车场的入口处常用横杆来控制车辆的出入。我们可以将横杆看作一个杠杆,如图乙所示,横杆的质量分布均匀,O为横杆的支点,横杆的重力G=100N,AB=3m,AO=0.3m。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升起横杆时,施加在A端的力为动力,此时横杆是费力杠杆
B.相同条件下,在A端施加的动力越靠近O点,升起横杆所需的动力越小
C.升起横杆时,沿F1方向比沿F2方向更省力
D.要使横杆AB保持水平平衡,则在A端施加的最小的力为500N
3.利用图所示的轻质杠杆 OB 提升重物甲,动力竖直作用在 B 点,则杠杆 OB( )
A.一定不是省力杠杆 B.可能是费力杠杆
C.一定是省力杠杆 D.可能是等臂杠杆
4.如图的杆秤为我国古代的衡器,提纽O处是支点。已知AO为5cm,秤砣质量是500g,当秤钩称量物体时,当秤砣放在B处时秤杆平衡。杆上B处的刻度(也叫“秤星”)显示2kg。如果将500g的秤砣换成一个550g的较大秤砣,秤钩上挂的还是原来的物体,这时从秤杆上读得的被称物体的质量( )
A.为0 B.小于2kg C.大于2kg D.等于2kg
5.在中考实验加试时小贾完成了一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他继续实验时把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减少一个,杠杆将( )
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一均匀杠杆可以绕中点O自由转动,杠杆上垂直粘有A、B两根粗细相同的蜡烛且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两蜡烛所处位置到O点的水平距离lAO=2lBO,现同时点燃蜡烛,经时间t,它们减少了相等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前A、B蜡烛重力之比为2∶1 B.经时间t,杠杆右端下沉
C.经时间t,杠杆左端下沉 D.经时间t,杠杆继续保持水平平衡
7.运动员们在运动场中展现了矫健身姿其巾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冰壶运动要不断擦冰,运动员手上拿的擦冰杆是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
B.图乙中,钢架雪车运动员在推动雪车奔跑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雪车做了功
C.图丙中,花滑运动员受到冰面的支持力和他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图丁中,单板滑雪大跳台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不为零,仍具有动能
8.要使如图的杠杆水平平衡,可采取的做法是
A.支点两端各减少一个钩码 B.支点两端各增加一个钩码
C.支点左端增加一个钩码 D.支点左端减少一个钩码
9.如图所示,爸爸和亮亮一起在儿童乐园玩跷跷板,当亮亮移动到某一个位置时,竟然将爸爸跷起来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亮亮和爸爸对跷跷板的作用力相等
B.亮亮对跷跷板施加的作用力大些
C.亮亮到跷跷板支点的距离短
D.亮亮对跷跷板的作用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一些
10.士兵用力缓慢匀速拉动绳子,把吊桥AB(杠杆)吊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杠杆AB处于水平时是费力杠杆
B.当杠杆AB缓慢匀速升至虚线位置的过程,动力减小
C.当杠杆AB缓慢匀速升至虚线位置的过程,阻力臂增大
D.当杠杆AB缓慢匀速升至虚线位置的过程,动力臂先减小后增大
二、填空题
1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50N,动力臂是20cm,阻力臂是10cm,当杠杆平衡时,阻力是 N。
12.如图所示,钳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钳口做得较薄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正常使用钳子剪铁丝时,钳子属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13.如图所示,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拉力F作用在杠杆C点。图中线段与力F的作用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线段 表示力F的力臂。
14.宇航员在我国天和核心舱中用手指轻轻推了一下“悬”在空中的笔,笔就开始向前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笔离开手指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 。写字时笔相当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15.一工人用独轮车搬运砖头,车箱和砖头的总重力,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推车前进时,工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 (选填“前”或“后”);人手向上的力F为 N。
三、实验题
16.如图所示,小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甲图所示,此时,应把杠杆两端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 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为 。他这样得出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
1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2) 如图乙所示,在刻度线“2”处挂2个钩码,在刻度线“4”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左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F2 F1(选填“>”、“=”或“<”,下同);再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F3 F1;
(3) 得到实验结论后,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只借助杠杆上刻度线,右侧只使用弹簧测力计,左侧只悬挂重物,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 ~ 25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通过计算可知,悬挂的重物最重可达 N。
(4) 如图为小柯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AOB可绕O点(螺母)转动,OA=0.2m,OB=0.1m,G1=2N,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
①当杠杆处于甲图所示水平位置平衡时,G2的重力为 N。
②松开螺母保持OA不动,使OB向下折一个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AOB′(B′点对应B点),保持G1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G2应该移动到 。
A.B′点处 B.①点处 C.②点处 D.③点处
四、计算题
18.杆秤是我国古老且至今仍在使用的一种衡量工具,如图的杆秤可视为杠杆,提钮处为支点O,若不计其自重,当在挂钩悬挂被称物体后处于平衡状态,已知CO2厘米,OD20厘米,秤砣的重力为10牛,求:
(1)被称物体的重力;
(2)若这杆秤所能测物体的最大重力为200牛,求OB的长度。
19.如图所示,两个和尚用轻质扁担来抬水,水桶和水的总质量为20千克.扁担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水桶悬挂点到甲和尚肩上支撑点的距离为0.8米,到乙和尚肩上支撑点的距离为1.2米.
(1)求甲和尚对扁担的支持力.
(2)如果在水桶中多装入5千克水,要保持两和尚支撑点的位置及甲和尚对扁担的支持力大小不变,求水桶悬挂点应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五、作图题
20.山于土壤松动,一棵珍稀古树摇摇欲坠。园艺师用绳子将古树系住,通过山体进行固定,对古树展开救助。如图所示,把古树视为杠杆,O点为支点。请画出:绳子拉力F的力臂L。
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B
6.B
7.C
8.A
9.D
10.B
11. F1 l1=F2 l2 100
12. 增大 省力
13.
14. 运动状态 惯性 费力
15. 前 300
16. 右 水平 力臂长度 不合理 没有进行多次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17. 右 > > 50 4 C
18.(1)100N;(2)40cm
19.(1)120N;(2)把桶悬挂点向靠近乙的方向移动,移动的距离为0.24m.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