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马诗》说课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0课
内容总览
1
说教材
4
说重难点
2
说学情
5
说教法、学法
3
说教学目标
6
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
《马诗》选自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十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理想和信念,语文要素为体会人物的品质,《马诗》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二、说学情
在讲解第三课的古诗三首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组词法理解诗意,本课在第三课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强化,引导学生自主解决诗意,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古诗、赏析古诗,发散思维。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习《马诗》,会写“络”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3.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
四、说重难点
1.学习《马诗》,会写“络”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重点)
2.了解古诗大意,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重点)(难点)
3.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古诗大多讲究押韵,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十足,本节课要在第三课的基础上,继续理解诗意,且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朗读法、启发法、练习法和巩固法。
五、说教法学法
学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任,且学会合作和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的主要方法之一,所以本节课采用的学法为朗读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积累古诗,激趣导入
1.师生配合朗读诗句
2.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的“马”字,引出唐代诗人李贺写的《马诗》,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马”的飞花令中积累诗句,感受马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扣主题导出课题。
六、说教学过程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人
1.初读古诗,纠正字音。
2.了解作者生平。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多病早衰,生活困顿,生不逢时的经历,指导李贺被称为“诗鬼”。
六、说教学过程
(三)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采用组词法,借助注释,以小组为单位解读古诗诗意。
2.小组汇报,先朗读古诗,再进行解读。
3.其他小组点评、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和古诗时都可以运用到组词的方法,对组词法进行巩固,同时提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和意义,学会与他人合作。
六、说教学过程
(四)小组合作,赏析古诗
1.出示本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生圈画重点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借助示例,理解诗情。
(1)通过一二句的(词、字) ,能够看出环境的 。
(2)通过写作背景,我了解到 ,所以本首诗表达了作者的 。
3.其他小组点评、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写作背景以及提供学习支架的形式,使学生在解读的时候有思路,有方向。
六、说教学过程
(五)关注表达,体会写法
1.结合诗人生平,说一说本首诗只是在写马吗?
2.引出本首诗的写作方法:托物言志。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诗人的生平,引导学生本首诗虽然在写马,但事实上是在写自己,引出写作方法为托物言志。
六、说教学过程
(六)总结巩固,拓展延伸
1.结合板书,做课堂小结。
2.结合游戏,完成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总结课堂,结合游戏巩固练习,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和巩固。
六、说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以两句两句为基础,更好理解古诗。
马 诗
唐·李贺
沙如雪
边塞战场 寂寥 冷峻
月似钩
何当
借马自喻 渴望建功立业
快走
六、说教学过程
(八)作业设计
1.书写古诗、诗意、主旨(1遍)
2.欣赏徐悲鸿的《八骏图》和其他有关马的画作
3.写一写自己的理想
设计意图:此次作业既有基础性作业,也与美术学科和道德与法治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