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课时基础练 18 狼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课时基础练 18 狼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5 15:2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衔接】
1.在动物学家的眼里,狼是一种高智商,在整个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某动物协会主席说过:“自然界中若没有了狼,就像一个钟表没有发条一样。”请调动你的信息储备,谈谈你对狼的看法。
【基础通关】
2.一词多义。
①之
②以
③乃
④意
3.词类活用。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一狼洞其中: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止”与“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6.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认识彻底,只采取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的情况下果断地做出与狼斗争的决定。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愤怒。
D.“乃悟前狼假寐”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的本性已有了根本性的认识。
【素养提升】
阅读课文,回答7~11题。
7.文中表现了狼的什么本性 请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8.课文是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的 (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9.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10.蒲松龄的《狼》,通篇写“狼”,最后归结到“禽兽”上,请你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深刻含义。
11.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12.
文学小组准备出一期“狼”的专刊,希望让更多的人都能了解狼。下面是晓阳为专刊设计的几个栏目,但有两处内容缺失,请你根据相关提示,在横线上补写出合适的内容概要和栏目名称,并据此完成专刊设计。
【栏目一】王者的魅力:收集狼的图片、视频,了解狼的生活习性。
【栏目二】历史的背影:
【栏目三】  :介绍当下狼的恶劣生存状态。【栏目四】野性的呼唤:有关狼的书籍、纪录片的推荐与交流。
设计:
参考答案
1.示例:自古以来,人们对狼的认识就是凶恶、残忍、贪婪,从字典里找不出一个形容狼的正义的词语。但从生态角度来说,狼是一种对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的动物,食物链中缺少了它,是不可想象的。另外,它们的团队意识,以及捕猎时显示出的智慧与耐力,都值得我们称赞和学习。
2.①代词,代骨头 代词,代狼
②把 来,用来
③于是,就 才
④神情、态度 想,打算
3.①名词用作动词,攻击。
②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③名词用作动词,挖洞。
④名词用作状语,从通道。
4.(1)骨头已经没有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屠户)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堆积了柴草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
(3)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
(4)狼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会儿工夫两只狼先后毙命,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5.B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字词的理解比较。“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是一个通假字,同“只”,“仅仅”的意思。
6.C
7.①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8.①心理描写:“恐前后受其敌”,写出了屠户的担心。②动作描写:“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护自己,准备反击,写出了屠户的聪明、勇敢。
9.①是作者对所写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②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10.作者由写“狼”归结到“禽兽”上,由点到面,由小到大,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
11.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12.示例:介绍狼的进化发展过程。
示例:远方的哭泣
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