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越长越高
教学背景分析
到现在为止,距离学生的凤仙发芽已经有2个月左右的时间,很多花苗分枝,茎粗壮长高,并长出了更多的镶嵌排列的比较茂盛的叶子,孩子手里有了部分关于凤仙花幼苗生长发育的记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建议:如果条件不够允许,教师也可以重点培养一个小组,带领这个小组及时观察记录,保证有一组记录能够坚持下来。如果有死掉的教师要及时给学生补上,不过这时的记录不能连续以前的记录了,生命体是有差异的,让学生要明白实事求是。21教育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21cnjy.com
过程与方法: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统计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21·cn·jy·com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教学难点
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学生准备)凤仙花生长记录单。
课时安排:大概2课时数据的归纳整理是一重点;茎的作用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是一大重点。
板书设计:
5.茎越长越高
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
进行猜想:运输水分 运输养料 支撑植物身体
设计实验(可画图)
实验验证 我发现:
得出结论 茎里有一种管子,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路说明
一、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
1.活动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凤仙花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
2.师:(活动指导)①带领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重点整理幼芽出土以后一周,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和高度。整理出12页上方粉色茎的生长变化表格(示范教给学生统计记录表的方法)
②利用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变化的数据,画出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统计柱形图(学生在教P12页上画)。学生画好后,教师讲述柱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是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方法。(先强调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再示范教给学生绘制统计柱形图记的方法)
③指导学生分析柱状统计图,说一说从统计图里你发现了什么?(茎越长越高,并且后面几个星期长得快,越长越粗壮)
引领学生根据柱状统计图预测未来几周的时间里凤仙花植株高度将如何变化?说出你的理由
打开准备好的记录单
认真看,认真听
统计自己组的记录单,归纳到12页表格里
学生利用刚才整理的数据在12页统计图上绘制柱形图。
仔细观察柱形图的趋势,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学生对风仙花茎的高度进行预测
估计:(1)越长越高(2)可能长到一定高度不再长了
培养学生学习归纳整理数据
学习用柱形图整理数据
初步学习简单分析柱形图
培养学生有根据地猜想
二.植物茎的作用
1.引导学生猜想:植物的茎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很多学生认为茎有运输水分的重要作用,那么它里面会有什么样的结构才能运输水分呢?把你的猜想画下来。
2.引导学生设计关于茎的作用的实验
既然这么多人认为茎里有运输水分的管道,那么你怎么能证明这一点,水是无色的,我们不能在有色的茎里找到无色的水来,想办法如何才能让我们看到茎呢?
3.实验演示:如果学生设计的实验和教材的比较接近,就拿准备好的植物直接进行演示。
先让学生对芹菜的茎和底部进行仔细观察记录。
((1)调红色水(2)取芹菜其它易吸水植物的嫩条也可以,放入红水中)
4.放置在窗台上,让学生随时进行观察。如果教师提前准备用红水泡好了的芹菜3、4天后就可以,再长时间可看到叶子叶脉都变红),出示给学生观察,讲述自己实验的过程。然后切开芹菜茎让学生仔细观察茎的横切面,让学生找到茎里的红色小管子。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凤仙花的茎确实有运输水分的作用。有目共睹,它还能支撑植物的身体,并且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负责把叶子制造的营养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以后我们再来研究
4.归纳总结对茎的研究的过程:板书: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生猜想:
运输水分,运输营养,支持植物身体
指导学生认真画猜想
认真思考,设计并交流实验
学生进行仔细观察芹菜茎和地面,记录下来。
认真倾听学习实验方法
仔细观察,进行记录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培养学生猜想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记录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做兴趣和实证意识
三.观察作业
1.刚才大家观察到的是老师做的实验,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同学相信吗?老师特别赞赏不轻信的同学,所以回家后自己亲自做一做,看是不是也会这样的发现?如果你有其他的实验设计也可以试一试,你也许还会有何老师的实验不同的发现,然后再把你验证的结果慎重写在记录本上。
2.凤仙花可能快要开花了!仔细观察后推测它的花会生长在植株的什么位置,根据平时的经验,推测植物开花前会有什么变化,继续测量植株高度的变化。并且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证精神
培养学生继续进行连续记录
评价:1.检查12页两个表格。
2.说一说研究茎的运输水分作用这一问题时我们经历了怎样的研究过程。
教学建议:因为三年级是科学启示课,孩子只要都能坚持一段观察记录认识到茎的生长发育过程就不错了,所以可能能绘制表格的一部分,不能坚持下来绘制不成也不要紧,毕竟数据处理是五六年级的重点培养内容,对于三年级启示的孩子在经历长期记录后进行数据统计绘制难度很高的,只要我们老师带着做出一组数据就可以了,所以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孩子对生命过程观察的兴趣上。
课件12张PPT。2018/11/28茎越长越高2018/11/28植物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茎有哪些变化和作用?2018/11/28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的变化幼苗时期:茎部晶莹剔透,运输水份2018/11/28成长期:开枝散叶,茎是成长最快的部分2018/11/28成熟期:粗壮的茎部支撑起了整个植物2018/11/28讨论总结:茎的作用 茎有支撑植物及
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2018/11/28实践观察2018/11/28让我们来做实验一、切取凤仙花茎部的组织二、在显微镜下观察颈部组织的结构三、把在红墨水中放置的凤仙花切取茎部
组织,再观察!2018/11/28镜像1:凤仙花的茎结构2018/11/28茎中的导管2018/11/28吸收了红墨水后的茎部导管2018/11/28 课后拓展
观察生活中各种植物的结构,
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认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