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练习(含解析)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1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练习(含解析)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5 14:01:35

文档简介

6.1.1 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后分层练
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
C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D .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 mol·L-1·s-1 和 mol·L-1·min-1
2.对于合成氨反应: N2(g)+3H2(g) 2NH 3(g),下列某项中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其他三项的
化学反应速率不匹配,该项是( )
A .v(H2) =0.45 mol·L-1· min-1
B .v(NH3) =0.3 mol·L-1· min-1
C .v(N2) =0.15 mol·L-1· min-1
D .v(H2) =0.35 mol·L-1· min-1
3 .在反应: C(s)+CO2(g)===2CO(g)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通入 CO2 ④增加碳的量 ⑤用等量炭粉代替焦炭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②③④
4 .把镁条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因素中影
响该反应速率的是( )
①盐酸的浓度 ②镁条的质量 ③溶液的温度 ④Cl- 的浓度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
5 .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决定性因素是( )
①温度 ②压强 ③催化剂 ④浓度 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⑤
C . ①④ D . ①②③④
6.反应 4A(g)+5B(g) 4C(g)+6D(g)在 0.5 L 密闭容器中进行, 0.5 min 后,A 减少了 0.90
mol,则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
A .v(A) =3.6 mol·L-1·s-1
B .v(B) =0.030 mol·L-1·s-1
C .v(C) =0.03 mol·L-1·s-1
D .v(D) =0.09 mol·L-1·s-1
7 .可逆反应 A(g)+2B(g) 3C(g)+4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 其中反应
进行得最快的是( )
A .v(A) =0.35 mol·L-1·min-1
B .v(B) =0.6 mol·L-1·min-1
C .v(C) =0.9 mol·L-1·min-1
D .v(D) =0.03 mol·L-1·s-1
8.用锌片与 1 mol·L-1 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 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的是( )
A .对该反应体系加热
B .加入少量 NaCl 溶液
C .不用锌片,改用锌粉
D .加入少量 1 mol·L-1 硫酸
9 .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增大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
A .在碳粉中加入 KClO3 ,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
B .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 CuSO4 溶液而使反应放出 H2 的速率加大
C .固态 FeCl3 和固态 NaOH 混合后,加入水能迅速产生沉淀
D .双氧水中加入少量 MnO2 ,即可迅速放出气体
10 .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中,反应刚开始时放出 H2 的速率最大的是( )
选项 金属(粉末 状)/mol 体积/mL 酸浓度/mol·L -1 酸 反应温度 /℃
A Mg 0.1 10 6 HNO3 60
B Mg 0.1 10 3 HCl 60
C Fe 0.1 10 3 HCl 60
D Mg 0.1 10 3 H2SO 4 60
(
高温
)11 .容积可变 的密 闭容器 中加入 WO3 和 H2 发生反应 :WO3(s) +3H2(g) ===== W(s) +
3H2O(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反应速率增大
B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氩气,其反应速率不变
C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氖气, H2O(g)的生成速率增大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氖气, H2O(g)的生成速率减小
12.如图所示, 某温度下, 向锥形瓶内装入 6.5 g 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向 锥形瓶内加入 40 mL 2.5 mol·L-1 的硫酸, 将产生的 H2 收集在一个注射器中, 用时 10 s 时恰 好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 50 mL(若折合成 0 ℃ 、101 kPa 条件下的 H2 体积为 44.8 mL),在
该温度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锌粒来表示 10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 0.013 g·s-1
B .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 H+来表示 10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 0.01 mol·L-1·s-1 C .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 Zn2+来表示 10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 0.01 mol·L-1·s-1
D .用 H2 来表示 10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 0.000 2 mol·s-1
13.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H2SO4===Na2SO4+SO2 ↑+S↓+
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 溶液 稀 H2SO4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14 .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 .
C .
B .
D .
15 .反应 C(s)+H2O(g) CO(g)+H 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下列条件的改变
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强增大
B .升温
C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一半
D .保持体积不变,增加 H2O(g)的量
16 .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 别为①v(A) =0.6 mol·L-1·min-1;②v(B) =0.45 mol·L-1·min-1;③v(C) =0.015 mol·L-1·min-
1 ;④v(D) =0.45 mol·L-1·min-1。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 )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
17.某温度下, 在 2 L 密闭容器中, X、Y、Z 三种气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 物质的量随时
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 min 内用 Z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例如: 向炉膛内鼓风, 用煤粉代替煤块可以使炉火更
旺。这是调控 因素。
18.硫酸在化工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有三个设备:沸腾炉、接触室、吸
收塔。沸腾炉中, 因空气把固体颗粒吹得上下翻动,像开水沸腾而得名。
其中沸腾炉内的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SO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常选用哪些物质的浓度变化量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
(2)4 s 内,生成 SO2 的速率为 0.4 mol·L-1 ·s-1 时,O2 减少的速率是 。
(3)测得 4 s 后 O2 的浓度为 2.8 mol·L-1,则开始时 O2 的浓度为 。
1 .某温度下,浓度都是 1 mol·L-1 的两种气体 X2 和 Y2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 Z,经 过 t min 后,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 c(X2)=0.4 mol·L-1 ,c(Y2)=0.8 mol·L-1 、c(Z)=0.4 mol·L-
1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A .X2+2Y2===2XY2 B .2X2+Y2===2X2Y
C .3X2+Y2===2X3Y D .X2+3Y2===2XY3
2.H2、N2 合成 NH3 的反应中, 当分别用以下各种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 则反应速率最快的
是( )
A .v(N2) =0.6 mol·L-1·min-1
B .v(NH3) =0.9 mol·L-1·min-1
C .v(H2) =1.2 mol·L-1·min-1
D .v(H2) =0.025 mol·L-1·s-1
3 .一定温度下,向 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0.4 mol NH3 和 0.5 mol O2 发生反应 4NH3(g)+ 5O2(g) 4NO(g)+6H 2O(g)。2 min 后,NO 的浓度为 0.06 mol·L-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2 min 末,用 NO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6 mol·L-1· min-1
B .2 min 末, NH3 的浓度为 0.14 mol·L-1
C .0~2 min 内,生成的水的质量为 3.24 g
D .0~2 min 内, O2 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0.15 mol
3 .某学生用纯净的 Cu 与 50 mL 过量稀 HNO3 反应制取 NO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气体体积
为标准状况,且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 段比 AB 段反应速率快
B.AB 段反应速率加快,仅因为产物有催化作用
C.OC 段用稀硝酸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4 mol·L-1· min-1
D.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固体 KNO3 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4.一定温度下,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
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 10 s,用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158 mol·L-1·s-1
B.反应开始到 10 s,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0.79 mol·L-1
C.反应开始到 10 s 时, Y 的转化率为 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 Z(g)
5.研究反应 2X(g)口口Y(g)+Z(g)的速率影响因素,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 4 组实验, Y、Z 起始 浓度为 0,反应物 X 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比较实验②④得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比较实验①②得出: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若实验②③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则实验③使用了催化剂
D .在 0~10 min 之间,实验②的平均速率 v(Y) =0.04 mol·L-1·min-1
6.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3HSO3SO+Cl-+3H+。已知该反
应的速率随 c(H+)的增大而加快。如图为用 ClO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
应的 v~t 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 c(H+)所致
B.纵坐标为 v(Cl-)的 v~t 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C.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t1~t2 时间内 ClO的物质的量的减少量
D.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
7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Ⅰ . 向 3 支大小相同的试管 a 、b 、c 中各加入 2 mL 5%H2O2 溶液;
Ⅱ . 向试管 a 中加入少量 MnO2 粉末,向试管 b 中滴加 1~2 滴 1 mol·L-1 FeCl3 溶液。
得出实验结论: MnO2 与 FeCl3 均能加快 H2O2 的分解速率, 均作催化剂, 且前者的催化效率
高得多。
①步骤Ⅰ中分别向 3 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溶液的目的是 。
②设计试管 c 的目的是 。
③若继续用上述实验药品研究温度对 H2O2 分解速率的影响, 为了便于观察, 选择的催化剂
是 ,原因是 。
(2)现提供下列实验用品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量筒、天平、秒表
实验药品:铝片、铝粉、 0.5 mol·L-1 盐酸、 5 mol·L-1 盐酸
①利用所提供实验用品,可研究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是 ,
为了便于观察,你建议记录的数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还需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设计实验完成研
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实验步骤(文字表述、图示均可):

8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用相同质量的锌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实验数据如表所
示:
实验编号 锌的形态 反应温度/℃ 收集 100 mL 氢气所需时间/s
Ⅰ 薄片 15 200
Ⅱ 薄片 25 90
Ⅲ 粉末 25 10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对锌和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Ⅰ和Ⅱ表明 ,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3)能表明固体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 和 。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
9.某实验小组通过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铁的质量相等,铁块的形状
一样,盐酸均过量),设计实验如下表:
实验编号 盐酸浓度/(mol·L-1) 铁的形态 温度/K
1 4.00 块状 293
2 4.00 粉末 293
3 2.00 块状 293
4 2.00 粉末 313
(1)若四组实验均反应进行 1 分钟(铁均有剩余),则以上实验需要测出的数据是 。
(2)实验 和 (填实验编号)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
1 和 2 是研究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3)测定在不同时间产生氢气的体积 V 的数据,绘制出图甲,则曲线 c 、d 分别对应的实验组别
可能是 、 。
(4)分析其中一组实验,发现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①其中 t1~t2 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②t2~t3 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5)实验 1 产生氢气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丙中的曲线 a,添加某试剂能使曲线 a 变为曲线b,则
添加的试剂可能是 。
A.CuO 粉末 B.NaNO3 固体 C.NaCl 溶液 D.浓硫酸6.1.1 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后分层练
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
C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D .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 mol·L-1·s-1 和 mol·L-1·min-1
[答案] C
[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来表示,而不采用物质的
质量或物质的量来表示。
2.对于合成氨反应: N2(g)+3H2(g) 2NH 3(g),下列某项中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其他三项的
化学反应速率不匹配,该项是( )
A .v(H2) =0.45 mol·L-1· min-1
B .v(NH3) =0.3 mol·L-1· min-1
C .v(N2) =0.15 mol·L-1· min-1
D .v(H2) =0.35 mol·L-1· min-1
[答案] D
[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将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为同一物质的
反应速率进行比较。
3 .在反应: C(s)+CO2(g)===2CO(g)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通入 CO2 ④增加碳的量 ⑤用等量炭粉代替焦炭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因为碳是固体,只增加它的量,不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是若用炭粉代替焦炭,能增
大与 CO2 的接触面积,故反应速率加快。
4 .把镁条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因素中影
响该反应速率的是( )
①盐酸的浓度 ②镁条的质量 ③溶液的温度 ④Cl- 的浓度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
[答案] C
[解析] 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g+2H+===Mg2++H2 ↑, 与 H+有关,与 Cl-无关。 在镁与盐酸的反应中,刚开始时 H+ 的浓度最大,反应速率应最大,但由于此反应为放热反 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还会增大,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H+浓度逐渐减小,化学反
应速率又逐渐减慢。
5 .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决定性因素是( )
①温度 ②压强 ③催化剂 ④浓度 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⑤
C . ①④ D . 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内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温度、压强、催化剂和浓度均
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B 正确。
6.反应 4A(g)+5B(g) 4C(g)+6D(g)在 0.5 L 密闭容器中进行, 0.5 min 后,A 减少了 0.90
mol,则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
A .v(A) =3.6 mol·L-1·s-1
B .v(B) =0.030 mol·L-1·s-1
C .v(C) =0.03 mol·L-1·s-1
D .v(D) =0.09 mol·L-1·s-1
[答案] D
[解析] 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 0.5 min 即 30 s 内A 减少了 0.90
mol,所以用 A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v(A) = =0.06 mol·L-1·s-1,由各物质的化学反
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 v(B) = =0.075 mol·L-1·s-1 、v(C) =
v(A) =0.06 mol·L-1·s-1 、v(D) = =0.09 mol·L-1·s-1。
7 .可逆反应 A(g)+2B(g) 3C(g)+4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 其中反应
进行得最快的是( )
A .v(A) =0.35 mol·L-1·min-1
B .v(B) =0.6 mol·L-1·min-1
C .v(C) =0.9 mol·L-1·min-1
D .v(D) =0.03 mol·L-1·s-1
[答案] D
[解析] 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所以比较反应速率要转化为同种 物质的反应速率来比较大小, 利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分析, 注意单位不同
时需要对单位进行换算。
8.用锌片与 1 mol·L-1 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 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的是( )
A .对该反应体系加热
B .加入少量 NaCl 溶液
C .不用锌片,改用锌粉
D .加入少量 1 mol·L-1 硫酸
[答案] B
[解析] B 项, NaCl 不参与反应; C 项, 改用锌粉能增大接触面积; D 项, 加入 H2SO4 ,能
增大 H+浓度。
9 .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增大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
A .在碳粉中加入 KClO3 ,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
B .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 CuSO4 溶液而使反应放出 H2 的速率加大
C .固态 FeCl3 和固态 NaOH 混合后,加入水能迅速产生沉淀
D .双氧水中加入少量 MnO2 ,即可迅速放出气体
[答案] D
[解析] A 项, KClO3 受热产生 O2 ,助燃;B 项,Zn 置换出 Cu 后形成原电池; C 项, 属于
离子反应,在水溶液中离子间的反应更快。
10 .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中,反应刚开始时放出 H2 的速率最大的是( )
选项 金属(粉末 状)/mol 体积/mL 酸浓度/mol·L -1 酸 反应温度 /℃
A Mg 0.1 10 6 HNO3 60
B Mg 0.1 10 3 HCl 60
C Fe 0.1 10 3 HCl 60
D Mg 0.1 10 3 H2SO 4 60
[答案] D
[解析] 硝酸与镁反应不生成氢气, Mg 比 Fe 活泼, 与酸反应较剧烈; B 和 D 相比较, D 中
氢离子浓度较大,反应速率较大。
11 .容积可变 的密 闭容器 中加入 WO3 和 H2 发生反应 :WO3(s) +3H2(g) W(s) +
3H2O(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反应速率增大
B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氩气,其反应速率不变
C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氖气, H2O(g)的生成速率增大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氖气, H2O(g)的生成速率减小
[答案] C
[解析]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导致压强增大, 气体浓度增大, 则反应速率增大, 故 A 正 确; 保持体积不变, 充入氩气, 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 则其反应速率不变, 故 B 正确; 保持压强不变, 充入氖气, 则容器体积增大, 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减小, H2O(g)的生成速
率减小,故 C 错误, D 正确。
12.如图所示, 某温度下, 向锥形瓶内装入 6.5 g 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向 锥形瓶内加入 40 mL 2.5 mol·L-1 的硫酸, 将产生的 H2 收集在一个注射器中, 用时 10 s 时恰 好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 50 mL(若折合成 0 ℃ 、101 kPa 条件下的 H2 体积为 44.8 mL),在
该温度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锌粒来表示 10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 0.013 g·s-1
B .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 H+来表示 10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 0.01 mol·L-1·s-1 C .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 Zn2+来表示 10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 0.01 mol·L-1·s-1
D .用 H2 来表示 10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 0.000 2 mol·s-1
[答案] C
[解析] 用锌粒来表示 10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 =0.013 g·s-1,故A 正确;
0.002 mol × 2
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 用 H+来表示 10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 =0.01 mol ·
L-1·s-1,故 B 正确;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 Zn2+来表示 10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
0.ol =0.005 mol·L-1·s-1,故 C 错误;用 H2 来表示 10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0ol =
0.000 2 mol·s-1,故 D 正确。
13.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H2SO4===Na2SO4+SO2 ↑+S↓+
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 溶液 稀 H2SO4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答案] D
[解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众多,本题从浓度和温度两个因素考查,只要抓住浓度越
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D 正确。
14 .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 .
C .
B .
D .
[答案] D
[解析]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要求在催化剂相同, H2O2 浓度相同, 而温度不同 的条件下作对比实验。通过产生气泡的快慢来体现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 选项符合
上述要求。
15 .反应 C(s)+H2O(g) CO(g)+H 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下列条件的改变
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强增大
B .升温
C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一半
D .保持体积不变,增加 H2O(g)的量
[答案] A
[解析]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对反应速率 几乎没有影响,A 正确;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B 错误;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 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增大,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 错误; 浓度越大, 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所以
增加 H2O(g)的量,反应速率加快, D 错误。
16 .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 别为①v(A) =0.6 mol·L-1·min-1;②v(B) =0.45 mol·L-1·min-1;③v(C) =0.015 mol·L-1·min-
1 ;④v(D) =0.45 mol·L-1·min-1。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 )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
[答案] D
[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 v(A)∶v(B)∶v(C)∶v(D) =
3 ∶ 1 ∶2 ∶2,则用 A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①中 v(A) =0.6 mol·L-1·min-1;②中 v(A) =3v(B)
=0.45 mol·L-1·min-1×3 =1.35 mol·L-1·min-1;③中 v(A) =v(C) =×0.015 mol·L-1·min-1 =
0.022 5 mol·L-1·min-1;④中 v(A) =v(D) =×0.45 mol·L-1·min-1 =0.675 mol·L-1·min-1。所
以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② , D 项正确。
17.某温度下, 在 2 L 密闭容器中, X、Y、Z 三种气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 物质的量随时
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 min 内用 Z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例如: 向炉膛内鼓风, 用煤粉代替煤块可以使炉火更
旺。这是调控 因素。
[答案] (1)3X+Y 3Z
(2)0.06 mol·L-1·min-1
(3)反应物浓度、固体表面积
[解析] 据图可知,X 、Y 是反应物,Z 是生成物,三者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分别是 0.6 mol、 0.2 mol 、0.6 mol,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X+Y 3Z 。5 min
内 Z 的反应速率是 0.6 mol÷2 L÷5 min =0.06 mol·L-1·min-1。
18.硫酸在化工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有三个设备:沸腾炉、接触室、吸
收塔。沸腾炉中, 因空气把固体颗粒吹得上下翻动,像开水沸腾而得名。
其中沸腾炉内的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SO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常选用哪些物质的浓度变化量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
(2)4 s 内,生成 SO2 的速率为 0.4 mol·L-1 ·s-1 时,O2 减少的速率是 。
(3)测得 4 s 后 O2 的浓度为 2.8 mol·L-1,则开始时 O2 的浓度为 。
[答案](1)O2 、SO2 (2)0.55 mol·L-1 ·s-1 (3)5.0 mol·L-1
[解析] (1)因为 FeS2、Fe2O3 为固体,O2 、SO2 为气体,故可用 O2 、SO2 的浓度变化量来表示该
反应的反应速率。
(2)v(O2)=v(SO2)=×0.4 mol·L-1 ·s-1=0.55 mol·L-1 ·s-1。
(3)4 s 内 O2 的 浓 度 减 少 了 0.55 mol·L-1 ·s-1 ×4 s=2.2 mol·L-1, 故 开 始 时 O2 的 浓 度 为 2.8
mol·L-1+2.2 mol·L-1=5.0 mol·L-1。
1.某温度下,浓度都是 1 mol·L-1 的两种气体 X2 和 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 Z,经 过 t min 后,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 c(X2)=0.4 mol·L-1,c(Y2)=0.8 mol·L-1、c(Z)=0.4 mol·L-
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A.X2+2Y2===2XY2 B.2X2+Y2===2X2Y
C.3X2+Y2===2X3Y D.X2+3Y2===2XY3
[答案] C
[解析] 用 X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v(X2)=0.6-1 =0.3 mol·L-1·min-1。用 Y2 表示的反应
速率为 v(Y2)=0.2-1=0.1 mol·L-1·min-1。用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v(Z)=0.4-1=0.2
mol ·
L-1·min-1。根据 X2、Y2 和 Z 反应速率之比即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则 v(X2)∶v(Y2)∶v(Z)=0.3 mol·L-1·min-1∶0.1 mol·L-1·min-1∶0.2 mol·L-1·min-1 =3 ∶ 1 ∶2。根据原子守
恒,可确定 Z 的化学式为 X3Y。故可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X2+Y2===2X3Y。
2.H2、N2 合成 NH3 的反应中, 当分别用以下各种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 则反应速率最快的
是( )
A.v(N2)=0.6 mol·L-1·min-1
B.v(NH3)=0.9 mol·L-1·min-1
C.v(H2)=1.2 mol·L-1·min-1
D.v(H2)=0.025 mol·L-1·s-1
[答案] A
高温、高压
[解析] N2+3H2 日 日化日日2NH3,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把这些反应速率都换算成 H2 的反应速率。A 项,v(H2)=3v(N2)=1.8 mol·L-1·min-1;B 项,
v(H2)=v(NH3)=1.35 mol·L-1·min-1;C 项,v(H2)=1.2 mol·L-1·min-1;D 项,v(H2)=0.025 mol·L
-1·s-1 =1.5 mol·L-1·min-1;故选 A。
3.一定温度下,向 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0.4 mol NH3 和 0.5 mol O2 发生反应 4NH3(g)+
5O2(g) 4NO(g)+6H 2O(g)。2 min 后,NO 的浓度为 0.06 mol·L-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2 min 末,用 NO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6 mol·L-1· min-1
B .2 min 末, NH3 的浓度为 0.14 mol·L-1
C .0~2 min 内,生成的水的质量为 3.24 g
D .0~2 min 内, O2 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0.15 mol
[答案] A
[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平均反应速率,不是瞬时速率,因此无法计算 2 min 末的瞬时 速率,A 错误; 2 min 末,NO 的浓度为 0.06 mol·L-1,则参加反应的 NH3 的浓度为 0.06 mol·L
-1,则 2 min 末,NH3 的浓度为 0.2 mol·L-1-0.06 mol·L-1 =0.14 mol·L-1,B 正确; 0~2 min
内,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2 L =0.18 mol,质量为 0.18 mol×18 g/ mol =3.24
g ,C 正确; 0~2 min 内, O2 的物质的量减少了×2L =0.15 mol ,D 正确。 ]
3 .某学生用纯净的 Cu 与 50 mL 过量稀 HNO3 反应制取 NO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气体体积
为标准状况,且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A 段比 AB 段反应速率快
B .AB 段反应速率加快,仅因为产物有催化作用
C .OC 段用稀硝酸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4 mol·L-1· min-1
D .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固体 KNO3 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答案] C
[解析] 相同时间内 AB 段产生的气体更多, 所以 AB 段反应速率更快, A 错误; AB 段反应 速率加快,还可能因为反应放热,体系温度升高,B 错误;Cu 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3Cu+8HNO3===3Cu(NO3)2+2NO↑+4H2O,OC 段共产生标准状况下 0.336 LNO,即 0.015
0.03 mol
mol,则消耗 0.06 molHNO3 ,所以用浓硝酸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4 mol·L-1· min-1,
C 正确;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固体 KNO3,硝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D 错误。
4.一定温度下,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
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 10 s,用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158 mol·L-1·s-1
B.反应开始到 10 s,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0.79 mol·L-1
C.反应开始到 10 s 时, Y 的转化率为 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 Z(g)
[答案] C
[解析] 反应开始到 10 s,Z 的物质的量增加 1.58 mol,用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0.079 mol·L-1·s-1,A 错误; 由图可知, 反应开始到 10 s,X 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1.20 mol-0.41 mol=0.79 mol,浓度减少了 0.79 mol÷2 L=0.395 mol·L-1,B 错误; 达到平衡时消耗 Y 的物 质的量为 1.00 mol-0.21 mol=0.79 mol, Y 的转化率是 79.0%,C 正确;由题图可知,X、Y、 Z 的物质的量的改变量分别是 0.79 mol、0.79 mol、1.58 mol,化学方程式中 X、Y、Z 的化
学计量数之比是 1∶ 1 ∶2,不是 1∶ 1 ∶ 1,D 错误。
5.研究反应 2X(g)口口Y(g)+Z(g)的速率影响因素,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 4 组实验, Y、Z 起始 浓度为 0,反应物 X 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比较实验②④得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 .比较实验①②得出: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 .若实验②③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则实验③使用了催化剂
D .在 0~10 min 之间,实验②的平均速率 v(Y) =0.04 mol·L-1·min-1
[答案] D
[解析] 实验②④起始浓度相同,但温度不同,实验④反应速率较大,则可得出:升高温 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 A 正确;实验①②温度相同,但浓度不同,实验①浓度较大, 则可得出: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 B 正确;实验②③温度、浓度相同,
实验③反应速率较大,应为加入催化剂,故 C 正确;在 0~10 min 之间,实验②中 X 的浓
度变化为 0.2 mol·L-1,则 v(Y) =v(X) =×0.21-1 =0.01 mol·L-1·min-1,故 D 错误。
6.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3HSO3SO― +Cl-+3H+。已知该反
应的速率随 c(H+)的增大而加快。如图为用 ClO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
应的 v~t 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 c(H+)所致
B.纵坐标为 v(Cl-)的 v~t 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C.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t1~t2 时间内 ClO的物质的量的减少量
D.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
[答案] C
[解析] 由反应原理可知,反应开始时随着反应进行,c(H+)逐渐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可能是 c(H+)所致,A 正确;反应消耗 1 mol ClO同时生成 1 mol Cl-,故 v(Cl-)-t 曲线与 v(ClO)-t 曲线完 全重合,B 正确;v(ClO)-t 图中, 阴影部分的面积约等于 v(ClO)·t=Δc,故表示 t1~t2 时间内 ClO的 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量,不是 n(ClO)的减少量,C 错误;反应后期, 由于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
率下降,D 正确。
7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Ⅰ . 向 3 支大小相同的试管 a 、b 、c 中各加入 2 mL 5%H2O2 溶液;
Ⅱ . 向试管 a 中加入少量 MnO2 粉末,向试管 b 中滴加 1~2 滴 1 mol·L-1 FeCl3 溶液。
得出实验结论: MnO2 与 FeCl3 均能加快 H2O2 的分解速率,均作催化剂,且前者的催化效率
高得多。
①步骤Ⅰ中分别向 3 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溶液的目的是 。
②设计试管 c 的目的是 。
③若继续用上述实验药品研究温度对 H2O2 分解速率的影响, 为了便于观察, 选择的催化剂
是 ,原因是 。
(2)现提供下列实验用品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量筒、天平、秒表
实验药品:铝片、铝粉、 0.5 mol·L-1 盐酸、 5 mol·L-1 盐酸
①利用所提供实验用品,可研究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是 ,
为了便于观察,你建议记录的数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还需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设计实验完成研
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实验步骤(文字表述、图示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控制变量 ②空白对照实验 ③FeCl3 FeCl3 作催化剂反应速率适中, 有利于
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
(2)①盐酸的浓度、铝的表面积 反应开始到停止所用的时间 ②温度计 在 2 支大小相同 的试管中各装入相同质量的铝片, 再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 将其中一支试管 浸入盛有约 40 ℃(或一定温度)的热水的烧杯中,另一支试管浸入盛有约 5 ℃冷水的烧杯中,
观察记录对比反应开始到停止所用的时间。
8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用相同质量的锌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实验数据如表所
示:
实验编号 锌的形态 反应温度/℃ 收集 100 mL 氢气所需时间/s
Ⅰ 薄片 15 200
Ⅱ 薄片 25 90
Ⅲ 粉末 25 10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对锌和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Ⅰ和Ⅱ表明 ,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3)能表明固体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 和 。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
[答案] (1)温度 固体表面积 (2)温度越高 (3)Ⅱ Ⅲ (4)在相同的温度下, 采用相同状态
的质量相同的锌片与两种体积相同但浓度不同的盐酸反应
[解析] (1)由实验数据Ⅰ和Ⅱ中温度不同,因此Ⅰ和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Ⅱ
和Ⅲ中锌的形态不同,因此Ⅱ和Ⅲ探究的是固体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Ⅰ和Ⅱ表明, Ⅱ温度高,收集 100 mL 氢气所需时间短,即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3)根据(1)的分析, Ⅱ和Ⅲ探究的是固体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研究盐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需要其他条件相同, 盐酸浓度不同, 即在相同的温度下,
采用相同状态的质量相同的锌片与两种体积相同但浓度不同的盐酸反应。
9.某实验小组通过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铁的质量相等,铁块的形状
一样,盐酸均过量),设计实验如下表:
实验编号 盐酸浓度/(mol·L-1) 铁的形态 温度/K
1 4.00 块状 293
2 4.00 粉末 293
3 2.00 块状 293
4 2.00 粉末 313
(1)若四组实验均反应进行 1 分钟(铁均有剩余),则以上实验需要测出的数据是 。
(2)实验 和 (填实验编号)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
1 和 2 是研究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3)测定在不同时间产生氢气的体积 V 的数据,绘制出图甲,则曲线 c 、d 分别对应的实验组别
可能是 、 。
(4)分析其中一组实验,发现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①其中 t1~t2 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②t2~t3 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5)实验 1 产生氢气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丙中的曲线 a,添加某试剂能使曲线 a 变为曲线b,则
添加的试剂可能是 。
A.CuO 粉末 B.NaNO3 固体 C.NaCl 溶液 D.浓硫酸
[答案] (1)产生 H2 的体积
(2)1 3 固体表面积 (3)第 1 组 第 3 组
(4)①铁与盐酸反应时放出热量 ②盐酸的浓度减小
(5)D
[解析] (1)若四组实验均反应进行 1 分钟,其中铁均有剩余,则可以通过测定生成 H2 的体积大
小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
(2)根据“变量控制法” 原理,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温度、铁的形态应相同,故 实验 1 和实验 3 符合要求。实验 1 和 2 中盐酸的浓度和温度相同,铁的形态不同, 固体表面积
不同,化学反应速率不同。
(3)温度越高,盐酸的浓度越大, 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 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则四组实验中反应速率:4>2>1>3。结合图中曲线变化分析,c 代表第
1 组实验,d 代表第 3 组实验。
(4)盐酸与铁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热量使体系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盐酸的浓度减 小,反应速率减慢。①t1~t2 时间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占主导,化学反应速率加快。②t2~t3
时间内,盐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占主导,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5)由曲线 a 变为曲线 b,生成 H2 的体积不变,反应时间缩短,说明反应速率加快。加入 CuO 粉 末,消耗盐酸,溶液中 c(H+)减小,反应速率减慢,A 不符合题意;加入 NaNO3 固体,溶液中 Fe、NO 和 H+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NO,得不到 H2,B 不符合题意;加入 NaCl 溶液, 溶液总体积增 大,c(H+)减小,反应速率减慢,C 不符合题意;加入浓硫酸,溶液中 c(H+)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 符
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