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三节
1.通过阅读课本、读图,说出我国粮食安全的内涵,归纳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
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3.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及我国耕地保障。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学习目标
目录
CONENTS
一
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二
三
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证
导入新课
1994年美国的莱斯特·布朗发表报告《谁来养活中国》,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粮食缺口将达到3.69亿吨,不仅中国无法养活自己,世界市场也负担不起,并预言“粮食的短缺危机将使中国的经济奇迹过早结束”。2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粮食问题显然没有沿着布朗所担心的方向发展。
1、这是否意味着布朗的担忧是杞人忧天?
2、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哪些挑战?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阅读教材37页第一、二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粮食安全?
2.影响粮食安全的环节有哪些?
3.粮食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
4.我国粮食安全战略?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1)概念:
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
供给能够满足需求
供给方面
需求方面
基础和核心: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重要环节: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进出口贸易
具有获取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的能力,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买得起
1. 粮食安全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3)粮食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
(4) 粮食安全战略:
1. 粮食安全
(2)影响粮食安全的环节:
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贸易
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
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粮食生产
粮食储备
粮食流通
粮食进出口贸易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1)基础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
2. 粮食生产:
(2)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单位耕地面积产量
耕地数量
耕地质量以及耕地所在区域的光、热、水等资源的时空配置有关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3. 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
世界耕地面积前十位的国家及其人均耕地情况
中国耕地后备资源的构成
思考:结合下面两幅图判断我国耕地数量上的特征
(1)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3. 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
我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9.5%,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水平的40%。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各类建设用地的扩展,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
(1)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3. 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
耕地质量等级反映了由土地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土地质量差异。从优等地到低等地,土地生产能力从高到低。中等地和低等地一般称为中、低产田。
我国约70%的耕地为中、低产田
已垦耕地存在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肥力降低等问题,并遭受“三废”、化肥和农药残留、农膜等污染。
(2)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P38思考
1.哪些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我国耕地质量?
①地形因素:我国山区广,平原少,造成耕地中坡地多,平地少,水土流失多发。
②气候因素:我国东西部水热条件差异大,东部季风区南北方差异显著。因此,耕地的光、热、水配置类型多样。
③水源因素: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水源情况不同,导致耕地有水田、旱地等多种形式。
④生物因素:我国自然带多样,不同地区耕地的有机质含量差异大,耕地的肥力不同。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P38思考
2.哪些人类活动影响我国耕地质量?
城镇化进程中,各类建设用地占用大量优质耕地;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导致土壤肥力降低与耕地污染;
高强度的农业生产导致土地退化等;
人类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造成耕地污染等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3. 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
(3)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我国耕地分布不均。
集中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
南方以水田为主,主要是优等地和高等地
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是中等地和低等地
西北地区耕地仅在绿洲有少量分布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3. 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
(3)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南方水多地少
北方地多水少.
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
P38思考
(1)地形: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较为平坦,因此耕地分布集中在东部地区
(2)气候:
①我国东部季风区光热水条件优越,耕地数量多、质量高;
②西部非季风区缺乏水源,耕地仅在绿洲分布;
③青藏高原区的气候高寒,热量不足,仅在黄河、湟水等河谷有耕地分布。
思考:气候和地形是如何影响我国耕地分布的?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3. 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
(4)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的原因:
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平均每年约有30%的播种面积受灾。
农业气象灾害特点:
拓展延伸: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分布及成因
类型 地区 成因
梅雨 江淮地区 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伏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
台风 东南沿海 热带洋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
春旱 华北 锋面雨带未到,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夏涝 华北 夏季风来得早,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
倒春寒 东部季风区 极地大陆气团势力强盛
风沙 东北、华北、西北 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方向扩散
寒潮 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 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冷空气侵入过程
暴雨洪涝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的广大地区 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降水天气系统
二、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1.粮食生产方面:增加粮食总产量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
增加粮食总产量途径
我国增加粮食总产量的阶段措施
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单位耕地面积产量
1949年以前:扩大耕地面积
1949年以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扩大
耕地数量
提高单位
面积产量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手段
减轻水旱灾害和水土流失。
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地 质量。
防治病虫害,减少粮食损失。
培育高产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可保证高产。
提高耕地利用率。
高农业生产效率。
思考:每项措施如何影响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
二、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在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基础上,我国还通过跨区域调剂、国际贸易和粮食储备等手段对粮食安全进行调节。
阅读教材40页第二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粮食跨区域调剂的目的?
2.不同时期,我国粮食跨区域调剂的方向、作物、原因有何不同?
3.我国粮食的净调出区主要分布在哪些省份?这些省份粮食生产面临的共同风险是什么?
二、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2. 粮食流通方面:粮食的跨区调剂
(1)目的: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
(2)不同时期,我国粮食跨区域调剂的方向、作物及原因:
调剂方向 调剂作物 调剂原因
20世纪60、70年代 南粮北运 大米 南方粮食有余,北方粮食不足,调来的粮食主要是保障缺粮地区居民的口粮需求
1985年以后 北粮南运 玉米 适应南方畜牧业发展对饲料用粮的需求,目的是改善消费水平。
3.我国粮食的净调出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等省区
粮食生产面临的共同风险:
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3. 粮食贸易方面: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
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
21世纪以来
粮食国际贸易
进口小麦
进口增加
大豆
粮食总量不足
结构性的短缺
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
油料
饲料
进出口平衡
阅读教材40--41页思考:20世纪前后我国进口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的变化趋势如何?
2.我国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和做饲料的原材料。在你的生活中,接触的大豆制品或者以大豆为原材料的产品有哪些?
3.你认为我国是否需要改变大量进口大豆的现状?为什么?
95年之前较低,基本自己自足大豆,95年之后存度迅速增大。
大豆油、豆粉、豆粉、腐竹、豆奶等。
应该改变。大豆过度依赖进口会导致我国大豆和以大豆为原材料的产品受制于他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食安全;影响我国大豆的生产、价格及豆农的收入。
二、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4.粮食储备方面:建立粮食储备
是维护一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制度,对国家粮食安全起“蓄水池”的作用。
粮食储备主要功能:
调节粮食市场秩序
救灾备荒
应付战争等突发事件
建立在国内粮食生产基础上的粮食安全
最重要的途径
增加粮食总产量满足人口和消费水平增长带来的粮食消费需求
跨区域调剂
调节生产和消费的区域间不协调
利用国际市场
可以减轻国内的耕地资源压力
建立粮食储备
调节产量年际变化和应对突发事件
粮食安全
保障
调节
调节
调节
课堂小结
活动:讨论规避粮食进口给我国带来粮食安全风险的措施
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国际贸易进口粮食是满足粮食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鉴于我国耕地紧张、农业生产成本高,有人建议我国维持粮食安全应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但如果直接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粮食,一来可能会引起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即“大国效应”,导致“买的贵”;二来国际市场贸易量有限,未必能满足我国庞大的需求,导致“买不到”。近些年世界粮食储备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国际粮价大涨已在30多个国家诱发粮食危机,甚至损害了经济增长并危及政治安全。
综合考虑影响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各方面因素,讨论以下问题:
1.除“买的贵”和“买不到”风险外,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还可能存在哪些风险?
自然灾害风险,国际政治、军事冲突的风险及粮食产品的质量风险等
活动:讨论规避粮食进口给我国带来粮食安全风险的措施
2.为了能够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你认为我国可采取怎样的措施?
提高国内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优化粮食进口结构;
建立定价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提高国际合作战略,加强海外农业投资,提高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保障国际粮食市场的稳定供给。
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
阅读课本P43第1-2段,了解我国粮食安全战略。
粮食安全战略:
战略目标:
未来粮食安全形式:
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未来10-20年,我国人口规模在达到峰值之前仍将持续增加,饮食结构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重大调整,粮食总需求量增加不可逆转。
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
2.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勉强平衡状态
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
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继续增长难度越来越大
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
3.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首要途径:保护耕地资源
阅读课本P43第3-5段,梳理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
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
3.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首要途径:保护耕地资源
保护耕地资源
耕地数量
生产能力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满足粮食安全需要
实行水土资源保护项目
实行耕地保护政策措施
①已经确定的耕地红线决不能突破
②已经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决不能随便占用
③对农田做到占补平衡
①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与提升、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与坡地改造、高效节水
②针对各区域中低产耕地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耕地质量提升任务
课堂探究:
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各区域耕地的主要问题,提出农田质量提升的重点任务
中、低产田集中分布,黑土地土壤退化严重。
黑土区用养结合,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培肥;风沙盐碱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推广滴(喷)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增施有机肥。
东北及内蒙古地区
课堂探究:
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各区域耕地的主要问题,提出农田质量提升的重点任务
中、低产田分布较广,耕层变浅,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下降,地下水超采。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增施有机肥,秸秆还填,改善耕层结构。
华北平原地区
课堂探究:
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各区域耕地的主要问题,提出农田质量提升的重点任务
中产田分布较多,土壤酸化日益加剧,污染严重。
治酸控污,低产坡耕地改造或退耕恢复植被。
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
课堂探究:
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各区域耕地的主要问题,提出农田质量提升的重点任务
中、低产田集中分布,干旱缺水,土壤贫瘠,耕地退化和次生盐渍化严重,地膜残留污染严重。
发展节水农业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次生盐渍化,回收残膜。
西北和黄土高原地区
课堂探究:
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各区域耕地的主要问题,提出农田质量提升的重点任务
中、低产田集中分布,生态脆弱,不利于农业生产。
开展高原特色生态农田建设,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效治理土地沙化现象。
青藏高原区
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
人均耕地少,后备资源有限
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
耕地资源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农业气候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增加粮食总产
区域间调配
粮食进口
粮食储备
划定耕地红线,增加资源供给能力
提升耕地质量,降低资源需求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青藏高原受地形和气候限制,耕地资源有限,且不同海拔耕地资源差异较大。21世纪以来,为响应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政策,当地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
1.青藏高原耕地集中分布在海拔2500~4000米的地区,是因为该海拔范围内 ( )A.热量较充足 B.土壤肥力高C.多平缓土地 D.水源条件好
A
课堂检测
青藏高原受地形和气候限制,耕地资源有限,且不同海拔耕地资源差异较大。21世纪以来,为响应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政策,当地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
2.为保障青藏高原地区粮食安全,当地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种植经济作物 B.改变气候类型C.陡坡开垦耕地 D.提高耕地质量
D
课堂检测
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实现十九连丰,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其中,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据此完成3~5题。
12.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区域是 ( )
A.华北平原 B.东北区
C.西南区 D.蒙新区
B
课堂检测
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实现十九连丰,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其中,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据此完成3~4题。
13.与贵州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供需盈余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A
课堂检测
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实现十九连丰,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其中,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据此完成3~4题。
14.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会导致粮食 ( )
A.出口数量增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人均消费减少 D.储存难度增加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