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单元应用题综合训练-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单元应用题综合训练-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17 08:4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单元应用题综合训练-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1.有甲、乙两个书架共有820本书。已知甲的本数是乙的本数的3倍。求乙书架有多少本书?
2.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42千米,4小时后,两列火车相距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苹果的个数比乙筐的2.4倍多45个,两筐苹果一共300个,原来两筐苹果各有多少个?(列方程解答)
4.6角和8角的邮票共34元,其中6角的邮票比8角的邮票多10枚,这两种邮票各有多少枚?
5.南方水果店运进苹果和雪梨一共836千克,每箱苹果有8千克,每箱雪梨有14千克,苹果比雪梨多11箱。运进苹果和雪梨各多少箱?
6.李明有136张中国邮票,中国邮票的张数比外国邮票的8倍少24张,外国邮票有多少张?
7.六年级有20名男生、16名女生参加植树活动,共植树224棵,男生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树是女生的2倍。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各植树多少棵?
8.团体购买公园门票,票价如下表:
购票人数 1~50人 51~100人 100人以上
每人的票价 13元 11元 9元
现在有甲、乙两个旅游团,如果分别购买门票,两个团一共要付门票费1235元;如果两个旅游团合在一起购买门票,两个团一共只要付门票费945元,你能算出这两个团各有多少人吗?
9.气象小组每天14:00测定同一地点的温度,
一周的记录如下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摄氏度 8 6 4 8 12 14 18
(1)图中已描出星期二,星期六和星期七的点,请描出剩下的点,并完成折线统计图。
(2)星期一至星期三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3)从星期几开始,气温逐渐上升?本周最高气温是多少度?
(4)这一周14:00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度?
10.下图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根据图表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1)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测一次体温;
(2)4月( )日( )时起,病人体温趋于平稳;
(3)请使用“上升”、“下降”、“平稳”等词语简要描述病人三日体温变化情况。
11.根据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填空。
(1)每隔( )小时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4月3日下午4时的体温是( ),( )月( )日( )时开始,体温趋于正常。
(3)哪一时段病人的体温下降最快?哪一时段体温比较稳定?
(4)这个病人的病情趋向怎样?如果你是病人家属,是否放心?
12.下表是某地区2018年各季度两种儿童读物售出情况统计表。
根据统计图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1)第( )季度两种读物的发行总量最高,是( )万份。
(2)第( )季度两种读物的发行量差距最大,是( )万份。
(3)灵灵想去其中一家出版社应聘工作,你会建议他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13.同学们去植树,把同学们每8人一组、9人一组或12人一组,都正好分完,参加植树的同学最少有多少人?
14.李老师要把一块长36厘米,宽24厘米的纸板,裁成几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可以裁多少个?
15.小花每4天去图书馆一次,小明每5天去图书馆一次,如果今年4月10日,他们两人在图书馆相遇,下一次他们俩在图书馆相遇应是几月几日?
16.盒子中有一些围棋子,10个10个取,6个6个取都刚好取完.这个盒子中的围棋子至少有几个?
17.五年级乙班不超过50人,在“六 一”儿童节进行大合唱时排队,可以6人一组,也可以8人一组,刚好分完,五年级乙班最多有多少人?
18.100千克的黄豆榨油39千克,平均每千克黄豆榨油多少千克?榨油1千克需要多少千克黄豆?
19.五(106)班50名学生,母亲节这天都向妈妈送了祝福。有15位同学送了鲜花,25位同学给母亲写了信,其他的同学送了自制的贺卡,送贺卡的同学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20.幼儿园买来3箱饼干,每箱18千克,平均分给9个班。
(1)每个班分得这些饼干的几分之几?
(2)每个班分到多少千克?
(3)每个班分到几分之几箱?
21.一张长方形纸,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剩下的。
(1)在图中用阴影画出第二次用去的部分。
(2)没有涂色的部分占这张长方形纸的。
22.AB两地相距120千米,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去B地,其中甲车行了80千米,乙车行了全程的。
(1)甲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2)乙车离B地还有全程的几分之几没行?
23.承德路小学后勤保障处买来3箱粉笔,每箱粉笔有40盒,要平均分给5个班。
(1)每个班分到多少多少盒粉笔?
(2)每个班分到几分之几箱粉笔?
(3)每个班可以分得这些粉笔的几分之几?
24.5个小朋友吃了2盒饼干,每盒4千克。
(1)平均每个小朋友吃了几分之几盒饼干?
(2)平均每个小朋友吃了这些饼干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1.205
【分析】根据题意,设乙书架有x本书,那么甲书架就有3x本数,甲书架书的本数+乙书架书的本数=820,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乙书架有x本书。
x+3x=820
4x=820
x=205
答:乙书架有205本书。
【点睛】此题考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把1倍量设为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解答即可。
2.132千米
【分析】设两列火车相距x千米,因为两列火车相向而行,可知甲乙两车速度和×时间+两车相距的距离=两个城市的距离,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两列火车相距x千米
(45+42)×4+x=480
87×4+x=480
348+x=480
348+x-348=480-348
x=132
答:两列火车相距132千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搞清楚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3.甲筐苹果有225个,乙筐苹果有75个
【分析】设乙筐苹果的个数为x个,因为甲筐苹果的个数比乙筐的2.4倍多45个,所以甲筐有(2.4x+45)个,根据题意甲筐苹果个数+乙筐苹果个数=300,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乙筐苹果的个数为x个,则甲筐有(2.4x+45)个。
(2.4x+45)+x=300
3.4x+45=300
3.4x=255
x=75
2.4×75+45=225(个)
答:甲筐苹果有225个,乙筐苹果有75个。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设一倍量为x,把另一个量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是解题关键。
4.6角的邮票有30枚,8角的邮票有20枚
【分析】由题意可知,“6角×枚数+8角×枚数=34元”由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34元=340角
解:设8角的邮票有x枚,则6角的邮票有(x+10)枚;
8x+6(x+10)=340
14x+60=340
14x=280
x=20;
20+10=30(张);
答:6角的邮票有30枚,8角的邮票有20枚。
【点睛】明确题目中存在的等量关系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苹果有45箱,梨有34箱
【分析】由题意可知,“每箱苹果的千克数×箱数+每箱梨的千克数×箱数=总千克数”,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梨有x箱,则苹果有(x+11)箱;
14x+8(x+11)=836
22x+88=836
22x=748
x=34;
34+11=45(箱);
答:苹果有45箱,梨有34箱。
【点睛】明确题目中存在的等量关系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20张
【分析】设外国邮票有x张,根据题意可得到等量关系式:外国邮票的张数×8-24=中国邮票的张数,据此列出方程并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外国邮票有x张,根据题意得:
8x-24=136
8x=136+24
x=160÷8
x=20
答:外国邮票有20张。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7.男生8棵;女生4棵
【分析】设女生平均每人植树x棵,那么男生平均每人植树2x棵,等量关系为:男生植树的数量+女生植树的数量=224,据此列方程求出生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树,进而求出男生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树。
【详解】解:设女生平均每人植树x棵,
20×2x+16x=224
40x+16x=224
56x=224
x=4
4×2=8(棵)
答: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各植树8棵、4棵。
【点睛】列方程是解答应用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出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
8.这两个旅游团分别为40人、65人
【分析】根据“如果两个旅游团合在一起购买门票,两个团一共只要付门票费945元”可知,两个团加在一起的总人数为945÷9=105人。可设一个旅游团的人数为x,则另一个旅行团的人数为(105-x),由此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945÷9=105(人)
解:设一个旅游团的人数为x,则另一个旅行团的人数为(105-x);
13x+11(105-x)=1235
13x-11 x+1155=1235
2x=80
x=40;
105-40=65(人);
答:这两个旅游团分别为40人、65人。
【点睛】求出两个团加在一起的总人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1)见详解
(2)下降趋势
(3)星期三;18度
(4)10度
【分析】(1)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绘制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找出星期一至星期三的气温变化;
(3)观察统计图,找出从星期几开始,气温上升,找出本周最高气温是多少度;
(4)把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气温相加,再除以7,即可求出这一周14:00的平均气温。
【详解】(1)
(2)星期一到星期三气温呈下降趋势;
(3)从星期三开始,气温逐渐上升,本周最高气温是18度;
(4)(8+6+4+8+12+14+18)÷7
=(14+4+8+12+14+18)÷7
=(18+8+12+14+18)÷7
=(26+12+14+18)÷7
=(38+14+18)÷7
=(52+18)÷7
=70÷7
=70(度)
答:这一周14:00的平均气温是10度。
【点睛】本题考查绘制折线统计图,并且考查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
10.(1)6;
(2)8;18;
(3)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最后趋于平稳。
【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护士每隔(12-6)小时给病人测一次体温;
(2)观察统计图可知,4月8日18时起,病人体温趋于平稳;
(3)观察统计图可知,病人的体温,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最后趋于平稳。
【详解】(1)12-6=6(小时)
所以,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测一次体温;
(2)4月8日18时起,病人体温趋于平稳;
(3)用“上升”、“下降”、“平稳”等词语简要描述病人三日体温变化情况,如下:病人的体温,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最后趋于平稳。
【点睛】熟练掌握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正确解决问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1)4
(2)38℃;4;4;0
(3)4月3日12时至20时,下降最快;4月4日0时至16时,比较稳定。
(4)趋于稳定;放心。
【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每隔(8-4)小时量一次体温;
(2)统计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体温,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病人4月3日下午4时(即16时)的体温是38℃,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从图中可以看出4月4日0时开始,体温趋于正常;
(3)病人的体温在哪一段时间里下降最快,也就是折线下降比较陡直的部分;体温比较稳定,也就是折线比较平缓的部分;
(4)从图中看,曲线呈现下降的趋势,则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好转了。
【详解】(1)8-4=4(小时),每隔4小时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4月3日下午4时的体温是38℃,4月4日0时开始,体温趋于正常。
(3)从统计图可以看出:4月3日12时至20时病人的体温下降最快,4月4日0时至16时,体温比较稳定。
(4)从图中看,曲线呈下降至平缓,说明这个病人的病情趋向稳定,如果我是病人家属,可以放心了。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读折线统计图并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关键是要掌握读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2.统计图详解
(1)三;52
(2)一;20
(3)根据统计图发现,科幻故事发行量大,建议去科幻故事发行社工作,因为有发展前途。
【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画出相应的统计图;
(1)把一季度发行的两种儿童读物相加,把二季度发行的两种儿童读物相加,三季度发行的两种读物相加,再把四季度发行的两种读物相加;比较哪个季度多,是多少万份;
(2)观察统计图,找出哪个季度两种读物的发行量差距最大,用多的减去少的;
(3)观察统计图,找出哪种刊物发行量大,去哪个出版社工作,发行量大,有发展前途。
【详解】
(1)一季度:35+15=50(万份)
二季度:29+18=47(万份)
三季度:32+20=52(万份)
四季度:25+22=47(万份)
52万份>50万份>47万份
第三季度两种读物发行量最高,是52万份。
(2)35-15=20(万份)
第一季度两种读物的发行量差距最大,是20万份。
(3)根据统计图发现,科幻故事发行量大,建议去科幻故事发行社工作,因为有发展前途。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以及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13.72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参加植树的同学人数正好是8、9、12的最小公倍数,根据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据此解答。
【详解】8=2×2×2
9=3×3
12=2×2×3
8、9、12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3=72
答:参加植树的同学最少有72人。
【点睛】熟练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12厘米;6个
【分析】求出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每个正方形的边长;用36和24分别除以正方形边长,得到的数相乘就是最少可以裁成的正方形个数,因此得解。
【详解】36=2×2×3×3
24=2×2×2×3
所以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36÷12)×(24÷12)
=3×2
=6(个)
答: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12厘米,至少可以裁6个。
【点睛】灵活应用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15.4月30日
【分析】要求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先求出他俩再次都到图书馆所需要的天数,也就是求4和5的最小公倍数,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4月10日再加20天即为他们下一次同时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
【详解】4=2×2
所以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
2×2×5=4×5=20
即他俩再过20日就能都到图书馆,10+20=30。
答:下一次他们同时到图书馆是4月30日。
【点睛】此题考查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这两个人再次都到图书馆中间相隔的时间,也就是求4和5的最小公倍数。
16.30个
【详解】试题分析:盒子中有一些围棋子,10个10个取,6个6个取都刚好取完.要求这个盒子中的围棋子至少有几个,只要求出10和6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得解.
解:10=2×5,
6=2×3,
所以10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5×3=30(个),
答:盒子中有一些围棋子,10个10个取,6个6个取都刚好取完.这个盒子中的围棋子至少有30个.
点评:灵活应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17.50人
【详解】试题分析:五年级乙班最多有多少人,根据题意,也就是求6和8的公倍数,但此公倍数不能超过50,而且使人数最多,只要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即可.
解:6=2×3,8=2×2×2,
所以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24×2=48,48<50,
所以五年级乙班最多有50人.
答:五年级乙班最多有50人.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把要求的问题转化成是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只要此数别超过50即可.
18.千克;2千克
【分析】求平均每千克黄豆榨油多少千克,运用油的重量除以黄豆的重量,就是平均每千克黄豆榨油多少千克;
求榨油1千克需要多少千克黄豆,运用黄豆的重量除以油的重量就是榨1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黄豆。
【详解】由分析可得:
39÷100=(千克)
100÷39==2(千克)
答:平均每千克黄豆榨油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2千克黄豆。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本类型,解决关键是弄清楚平均分的哪一个量,就用这个量除以另一个量即可。
19.
【分析】全班有50名学生,课间活动中,15位同学送了鲜花,25位同学给母亲写了信,则送贺卡的同学有(50-15-25)位。求送贺卡的同学占全班的几分之几,用送贺卡的学生数除以该班学生总人数即可。
【详解】(50-15-25)÷50
=(35-25)÷50
=10÷50

答:送贺卡的同学占全班的。
【点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20.(1)
(2)6千克
(3)箱
【分析】(1)把这些饼干的千克数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这些饼干的,每个班分得1份。
(2)用每箱千克数乘箱数就是这些饼干的千克数,再用这些饼干的千克数除以9,就是每个班分到的千克数。
(3)用这些饼干的箱数除以班数。
【详解】(1)1÷9=
答:每个班分得这些饼干的。
(2)18×3÷9
=54÷9
=6(千克)
答:每个班分到6千克。
(3)3÷9=(箱)
答:每个班分到箱。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
21.(1)见详解
(2)
【分析】(1)把长方形纸的面积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第一次用去1份,用去了,还剩下它的1-=;再把剩下的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它的,第二次用去其中的1份,把一份涂色,即可;
(2)没涂色的部分是2份,原来这张长方形纸相当于这样的6份,没涂色占2份,用2除以6,就是没涂色占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详解】(1)
(2)2÷6=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意义,根据分数意义进行解答,一个数占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注意单位“1”的确定。
22.(1);(2)
【分析】(1)用甲车行的路程÷全程即可;
(2)把全程看作单位“1”,减去乙车已经行驶所占全程分率即可。
【详解】(1)80÷120=
答:甲车行了全程的。
(2)1-=
答:乙车离B地还有全程的。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即可。
23.(1)24盒;(2)箱;(3)
【分析】(1)每箱粉笔盒数乘箱数求出总共盒数,再除以班级的数量即为每个班分到多少多少盒粉笔;
(2)用粉笔的总箱数除以平均分给的班级的数量,求出每个班分到几分之几箱。
(3)把这些粉笔看作单位“1”,用1除以平均分给的班级的数量,求出每班分到这些粉笔的几分之几。
【详解】(1)40×3÷5
=120÷5
=24(盒)
答:每个班分到24盒粉笔。
(2)3÷5=(箱)
答:每个班分到箱粉笔。
(3)1÷5=
答:每个班分得这些粉笔的。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分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应掌握。
24.(1)盒
(2)
【分析】(1)用饼干总盒数除以总人数就是平均每个小朋友吃了几分之几盒饼干;
(2)把饼干总质量看作单位“1”,用1除以总人数就是平均每个小朋友吃了这些饼干的几分之几。
【详解】(1)2÷5=(盒)
答:平均每个小朋友吃了盒饼干。
(2)1÷5=
答:平均每个小朋友吃了这些饼干的。
【点睛】解答本题要区分:第一问求的是数量;第二问求的是分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