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意不明教案
1. 指代不明
例2.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湖北卷5D)
表意不明,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三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把第一个“她”改为“自己”,第二个“她”去掉。
例2.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全国卷Ⅱ4B)
“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清楚,应改为“我”。
2.交代不清(费解)
例1.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湖北卷5A)
应改为“便向《人间指南》编辑部投诉”。
3.歧义
例1.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天津卷4C)
“晚上来的人”有歧义,是“晚上上来的人”呢,还是“迟上来的人”?
由结构划分不同引起的
例2.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全国卷Ⅱ4C)
“很高兴”的主语不明确,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不清楚。可改为“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祁爱群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由层次划分不同引起的
例3.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江苏卷4B)
“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老师和你一起去”。
由语义不明引起的
例4.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全国卷Ⅰ4C)
“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不明确。
例5.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全国卷Ⅱ4D)
“因患病住院”的主语不明确。可改为“患病住院的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有到场领奖”。
结构混乱教案
造成结构混乱的原因,主要有:
? 1、 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1、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束缚下的... ...”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例2、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断丝连
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例1、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例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 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1、例如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例2、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 反客为主
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1、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了,歼灭了无数匪军。
(“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闪待。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例2、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5、 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意思。
例1、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
(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要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做“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例2、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这句的错误是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糅在一起,修改只留一种说法。)搭配不当教案
1、主谓搭配不当
例1、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2004年高考湖南卷)
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该基地每年生产的无公害蔬菜……”
例2、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廓。(山东卷6A)
主语“歌声”与谓语部分搭配不当,改为“歌”。
2、动宾搭配不当
例1、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和技术人员。(2002年全国)
动宾短语“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动词性并列短语“提高和造就”不能与宾语“专业技术人员”一一搭配,“提高”没有合适的宾语。
例2、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今天,更应该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2003年北京)
动宾短语“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动词“发扬”与宾语“文化”不搭配,“发扬”的应该是“节日文化传统”。
动词“造就”和宾语“奇观”搭配不当,应把“造就”改为“形成”。
例3、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2004年辽宁)
“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动宾搭配不当。
例4、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2005广东)
“具有…生态环境”是动宾结构,不能充当“已经不多了”的主语,可把“具有”去掉。
3、主宾搭配不当
例1、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2005全国卷)
主语“李明德”和宾语“单位”搭配不当。把第一个“单位”改为个人,第二个“单位”去掉。或者前面改为“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时所带的部队”
例2、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2002年全国)
主语“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与宾语“作品”搭配不当,宾语应改为“很难让人相信他们平均年龄仅20岁”。
例3、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2004天津)
主宾搭配不当,应改为“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1、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
有重大的意义。(2005全国卷Ⅰ)
能否”与“具有重大的意义”前后不对应,应去掉“能否”。
例2、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005山东)
“抓不抓”是两面,“后继有人”是一面,应去掉“抓不抓”。
例3、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2004年福建)
前后不一致,“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有两面,“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等只涉及一面,应改为“不在于它是否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不是地方”。
5、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1、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1995年全国)
定语“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是并列短语,其中“新技术、新工艺”与中心语“研制开发”(并列短语)不能一一对应地搭配,“新工艺”只能“研制”、“新技术”只能“研究开发”。
例2、今年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一度战云密布。(1998年全国)
定语“令人威慑”与中心语“军事力量”搭配不当,“威慑”应改为“震慑”。
6、状语与谓语部分搭配不当
例1、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1994年全国)
介宾短语“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句子的状语,与谓语部分“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中的宾语“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不能一一照应,“理论”只能“深刻的说明”、“政策”只能“详细的深刻”。
例2、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1997年全国)
虚词误用造成搭配不当,“在……中”应改为“从……中”。
例3、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的报道。(1999年全国)
“关于”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组成介宾短语,作句子的状语,应该放在主语前面。或把“关于”改为“对于”。
7、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1、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1993年全国)
“不管”排除了一切困难条件,不合愿意,该句应是递进关系,“不管”改为“尽管”。
例2、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2006湖南卷)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只是”不能与“而是”搭配,应将“不只是”改为“不是”。语序不当教案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1、据了解,节日前夕济南各大公园积极美化、创意布置园区,盛装迎接国庆节的到来。(2006山东卷)
语序不当,应改为“盛装迎接到来的国庆节”。
例2、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山东卷6B)
句中主语“高校学生的培养”与后面后谓语搭配不当,原因是主语中心语“学生”和定语“高校培养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
2、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一般顺序: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另外,带有“的”的短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例1、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2005江西卷)
句中定语“好多种”位置不当,应放在“东西”的前面。
例2、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2005广东卷)
句中定语“180多家”的位置不当,应放“单位”前面。
3、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一般顺序为: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间或处所的表范围的表情态或程度的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1、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2005全国卷)
句中“已经”与“累计”应该换位置。
例2、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2005湖南卷)
语序不当。介词“被”的位置不当,应放在“通过”的前面。
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6、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2005广东卷)
句中“又”承前面的主语“小刀”,就应该放在“肉烧熟了”之前,可改为“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又可以在肉烧熟了后用它作餐具。”
5、主客颠倒
例7、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2005北京卷)
递进关系的复句,顺序颠倒了。应改为“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
成分残缺或赘余教案
1、缺主语
例1、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2000年春季)
介宾短语“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作为句子的状语,原句没有了主语,应该去掉介词“由于”。
例2.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势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湖北卷5B)
看似复句,实际上是单句,致使缺主语,应改为“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势血的人,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例3.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浙江卷5B)
误用介词结构“在…中”,使句子缺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
2、缺宾语
例1、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2003全国)
短语“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中的及物动词“针对”没有宾语,应在后面加上“现象”等词语。
例2、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2000年全国)
由于介词“于”,使“《西游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成了介宾短语的宾语,造成句子的谓语“有”没有了宾语,应在“童话故事”后加上“图片”等词语。
例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2002年全国)
谓语“进入”缺少宾语,应在“利益分成”后添加上“时期(阶段)”等词语。
3、语义重复
例1、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了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1998年全国)
“截止”的意思是(到一定期限)停止,“昨天是截止日期”即表示是最后一天,语义重复。
例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1999年全国)
“所”与它后面的动词“欢迎”形成体词结构,代指动词涉及的对象“《消费者权益法》”,与前文意思重复,所以助词“所”多余。
例3、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2003年全国)
连词“万一”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多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若”,书面语,如果;“万一”、“若”都表示假设,意思重复,应去掉一个。
4、附加语(定语、状语、补语)赘余
例1、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1997年全国)
短语“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中“分外”、“多”意思重复,任意保留一个词即可。其中,“分外”是偏正短语“分外活跃”的状语,“多”是动词性的并列短语“活跃和健谈”的补语。
例2、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2004年高考天津卷)
成分赘余,应删去“中旬前后”中的“前后”。不合逻辑教案
1.使用概念的病句
偷换概念
例1.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江西卷6B)
不是“戴上伪科学的面具”,而应该是“戴上科学的面具”。
分类标准不一
例1.“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江苏卷4C)
“教师的角色”与“传统的‘满堂灌’”不一致,可改为“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种属概念并列不当
例1.市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全国卷Ⅰ3B)
“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两者不能并列,可去掉“床上用品”。
2.使用判断的病句
否定不当
例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天津卷4A)
应改为“一是勇气,二是谋略”。
例2.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江苏卷4D)
搭配不当或不合逻辑。应改为“怎样才能使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或者“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另外,今年的福建试卷将病句选择题改成了修改病句题,主要是词语的搭配不当。(括号中为应改成或添加的内容)。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邰丽华领舞,21名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让观众惊叹不已。在精湛(应改为“绚丽”)的舞台灯光与(美丽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演员们绘声绘色(改为“精妙绝伦”)的表演,使台下数千观众如嫉如醉。这些聋哑人不仅以优美的舞姿,更以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人生追求深深地震撼了人们。
重庆试卷也换成了改错题。
重庆22题:下面两段话中各有两处错误,请将修改后的两段话写在答题卡上。
(1)重庆工艺美术的真正兴盛(时期)是明末清初。明末清初,重庆的(应调到后面)桃花刺绣迅速崛起,(重庆)与成都一道成为蜀绣的重要产地。
搭配不当。“真正兴盛”与“明末清初”不搭配。是“重庆”与“成都一道成为蜀绣的重要产地”,不是“桃花刺绣”与成都。
(2)“科技下乡”的热潮(改为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县“科技下乡”小分队来到桃花乡,大约半个小时左右,近千份科技信息资料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热潮”与“受到……欢迎”不搭配,把“热潮”改为“活动”、“大约”和“左右”重复,去掉一个。
广东卷除了一道病句选择题外,还有一道改错题,
广东23题,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1)(2)题:
①今天是大熊猫过生日,②几个好朋友来到他家为他庆贺。③当大熊猫吹灭生日蜡烛后,④朋友们问他刚才许了什么愿。⑤“从我懂事时起,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⑥大熊猫轻声回答道:⑦“一个是把我的黑眼圈儿能治好,⑧还有一个是照张彩色照片”。
①搭配不当。改为“今天是大熊猫的生日”。
⑤语序不当,改为“我从懂事时起”。
⑥冒号改逗号
⑦成分赘余,删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