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硝酸练习(含解析)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2硝酸练习(含解析)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5 16:36:17

文档简介

7.2.2 硝酸
课后分层练
1 .往两支分别装有浅绿色的 Fe(NO3)2 和 FeSO4 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 溶液的颜
色变化应该是( )
A .前者基本没有改变,后者变棕黄色
B .前者变棕黄色,后者也变棕黄色
C .前者变棕黄色,后者基本没有改变
D .两者都基本没有改变
2 .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
A .稀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酸性
B .铁与稀硝酸反应不能放出氢气——强氧化性
C .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 .氢氧化亚铁固体与稀硝酸混合——仅强酸性
3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 、Fe2+ 、NO3-、H+
B .Na+ 、H+ 、HCO3-、NO3-
C .K+ 、NH4+、SO-、OH-
D .H+ 、Cu2+ 、NO3-、SO-
4 .以下关于铜跟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 mol 浓硝酸被还原转移 2 mol 电子
B .铜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剧烈
C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D .生成等量的硝酸铜,消耗浓硝酸的量多
5 .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试管中的现象是( )
A .无明显现象,因稀 H2SO4 不与铜反应
B .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
C .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浓硝酸和浓硫酸都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 .NaOH 溶液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
C .工业制得的浓盐酸、浓硝酸通常带有黄色是 Fe3+所致
D .铝质或铁质容器可贮运浓硫酸、浓硝酸和浓盐酸这三大强酸
7 .碳与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分为两份,第一份气体先通入适量蒸馏水中再通入石灰水
中;第二份气体直接通入石灰水中,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 )
A .第一份不变浑浊;第二份变乳白色
B .第一份变乳白色;第二份不变浑浊
C .第一份变乳白色;第二份变乳白色
D .第一份不变浑浊;第二份不变浑浊
8 .0.3 mol Cu 和含 1.2 mol HNO3 的浓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NO2 的量为( )
A .0.2 mol
B .0.6 mol
C .小于 0.6 mol
D .大于 0.6 mol
9 .有一瓶可能部分被氧化的 Na2SO3 溶液, 某同学取少量此溶液, 滴入 BaCl2 溶液, 产生白
色沉淀, 再加入足量稀硝酸, 充分振荡后, 仍有白色沉淀。下述有关此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 .Na2SO3 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 .加入 BaCl2 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 BaSO4
C .加足量硝酸后的白色沉淀一定是 BaSO4
D .此实验能确定 Na2SO3 是否部分被氧化
10 .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 NO,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 2 为打开状
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关闭活塞 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 a 处
B .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 .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 1 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D .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但不能证明该气体为 NO
11 .已知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u 作还原剂, HNO3 作氧化剂
B .HNO3 在该反应中只有部分表现出了氧化性
C .每生成 22.4 L(标准状况)NO 就有 3 mol 的电子转移
D .如果有 8 mol HNO3 被还原,则生成了 2 mol NO
12.在 100 mL 混合液中, HNO3 和 H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0.4 mol/L 和 0.1 mol/L,向
该混合液中加入 1.92 g 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Cu2+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0.15 mol/L B .0.225 mol/L
C .0.35 mol/L D .0.45 mol/L
13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共热: NH4+ + SO- + OH- + Ba2+ ===NH3 ↑ + H2O
+ BaSO4 ↓
B .稀硝酸溶液中加入 Zn 片: Zn + 2H+ ===Zn2+ +H2 ↑
C .稀硝酸溶液中加入氧化铜固体: CuO + 2H+===Cu2+ + H2O
D .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SO - +2H+===SO2 ↑ + H2O
14.如图所示甲是某学生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 乙、丙是另外两位同学对甲装置改进
后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① ;
② 。
(3)为了进一步验证 NO2 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实验时先关闭止水夹 , 再打开止水夹 ,才能使 NO2 气体充满②试管;当气体充满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 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②试管,应该 。 15.将 32.64 g 铜与 140 mL 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 铜完全溶解, 产生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 L。
(1)一氧化氮的体积为 ,二氧化氮的体积为 (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 向溶液中加入 VmL a mol·L-1 的氢氧化钠溶液, 恰好使溶液中
铜离子全部转化成沉淀,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 .下列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 .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 .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反应
C .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 . 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 CO2 ,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浓 HNO3 与 Cu 反应的微型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
A .挤压塑料瓶使浓 HNO3 进入干燥管就可引发反应
B .将装置口向上提起就可停止反应
C .蘸碱液的棉花可起到吸收 NO2 的作用
D .该装置适用于木炭与浓硝酸或浓硫酸的反应实验
3 .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制取硝酸铜。为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宜采取的方法
是( )
A .Cu+HNO3(浓)―→Cu(NO3)2
B .Cu+HNO3(稀)―→Cu(NO3)2
空气 硝酸
C .Cu ― →CuO ― ― →Cu(NO3)2
浓硫酸 Ba N03 2
D .Cu ― → Cu(SO4)2 ― ― → Cu(NO3)2
4 .3.84 g 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随着铜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也逐渐变浅。 当铜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 2.24 L(标准状况)。反应中消耗 HNO3 的物质的量
为( )
A .0.11 mol B .0.22 mol
C .0.56 mol D .0.18 mol
5 .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③均观察到实验现象: 溶液呈蓝色, 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原因是硝酸被还原为 NO2
B .由③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Cu 可与稀硫酸反应
C . 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Cu+2NO3-+8H+===3Cu2++2NO↑+4H2O
D . ③中可能产生 SO2
6.一定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 产生 NO 和 NO2 两种气体, 已知反应
中被还原的 HNO3 占 HNO3 总量的,则还原产物中 NO 和 N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 ∶ 1 B .1 ∶2
C .2 ∶3 D .2 ∶ 1
7 .一定温度下,探究铜与稀 HNO3 的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Ⅰ中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3Cu+2NO3-+8H+===3Cu2++2NO↑+4H2O
B .步骤Ⅲ反应速率比Ⅰ快的原因是 NO2 溶于水,使 c(HNO3)增大
C .由实验可知, NO2 可能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D .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再抽入空气,铜可以继续溶解
8 .足量的铜和含有 2.4×10-3 mol 硝酸的某浓硝酸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 22.4
mL。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是( )
A .38.4×10-3 g B .44.8×10-3 g
C .48.3×10-3 g D .57.6×10-3 g
9 .如图表示铁与不同密度硝酸反应时,还原产物百分比与硝酸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 .一般来说,不同密度硝酸与铁反应的还原产物不是单一的
B .用一定量的铁粉与足量 HNO3 溶液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气体 2.24 L,则参加反应的硝酸
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
C .硝酸的密度越大,其还原产物中高价态的成分所占比例越多
D.当硝酸密度为 1.36 g·mL-1 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18HNO3===4Fe(NO3)3+3NO↑
+3NO2 ↑+9H2O
10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 NO,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已知 NO 、NO2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1)设计装置 A 的目的是 ;
为达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为 。
(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 B 中的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 B 中的现象是

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 将 注 射 器 F 中 的 空 气 推 入 E 中 , E 中 的 气 体 变 为 红 棕 色 , 该 实 验 的 目 的 是

(4)D 装置的作用是 。
11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后的气态生成物,设计如下实验。
(1)甲同学设计实验如图甲。
红热木炭未进入试管前, 浓硝酸上方并无明显变化。当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后, 浓硝酸液面
上方有明显的红棕色气体产生,且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
①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浓硝酸具有 (填字母)。
a .酸性 b .挥发性 c .不稳定性
②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出现浑浊, (填“ 能”或“不能”)说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
反应,是因为 。
(2)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乙。
按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后, 浓硝酸液面上方有明显的红棕色气体产生, 且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 璃片无明显变化。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 (填“ 能”或“不能”)说明木
炭与浓硝酸未反应,是因为 。
(3)丙同学克服了甲、乙同学设计上的缺点,设计实验如图丙。已知酸性高锰酸钾能将 NO、
NO2 氧化成 NO3-,MnO 4-被还原为 Mn2+。
①如图连接装置后, 需进行的实验操作为 ;加热木炭与浓硝酸前需先通
一段时间 N2 ,目的是 。
②装置 A 中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能证明木炭被氧化的实验现象为 。
④D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2.2 硝酸
课后分层练
1 .往两支分别装有浅绿色的 Fe(NO3)2 和 FeSO4 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 溶液的颜
色变化应该是( )
A .前者基本没有改变,后者变棕黄色
B .前者变棕黄色,后者也变棕黄色
C .前者变棕黄色,后者基本没有改变
D .两者都基本没有改变
[答案] C
[解析]Fe2+和 NO3-、SO -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但加入盐酸后, NO 3-在酸性条件下表 现出强氧化性, 把 Fe2+氧化成 Fe3+ ,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 SO -与 H+在水溶液中不
能结合成浓硫酸,不能把 Fe2+氧化成 Fe3+ ,溶液颜色基本没有改变。
2 .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
A .稀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酸性
B .铁与稀硝酸反应不能放出氢气——强氧化性
C .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 .氢氧化亚铁固体与稀硝酸混合——仅强酸性
[答案] D
[解析]稀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体现硝酸的酸性, A 正确; 稀硝酸具有氧化性, 与 Fe 反应 产生硝酸盐、NO 和水,不能产生氢气,这是它的强氧化性,B 正确;浓硝酸不稳定,见光 易分解产生 NO2、O2 和水, 所以浓硝酸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 C 正确; 稀硝酸具有 酸性, 能与氢氧化亚铁发生中和反应, 但它同时具有强氧化性, 会把反应产生的 Fe2+氧化为
Fe3+ ,不仅仅表现酸性, D 错误。
3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 、Fe2+ 、NO3-、H+
B .Na+ 、H+ 、HCO3-、NO3-
C .K+ 、NH4+、SO-、OH-
D .H+ 、Cu2+ 、NO3-、SO-
[答案] D
[解析]酸性条件下,NO 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 Fe2+氧化为 Fe3+ , A 错误; H+和 HCO 3- 反应生成 CO2 和 H2O, B 错误; NH 4+和 OH-反应生成弱碱 NH3·H2O, C 错误;四种离子间
不反应, D 正确。
4 .以下关于铜跟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 mol 浓硝酸被还原转移 2 mol 电子
B .铜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剧烈
C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D .生成等量的硝酸铜,消耗浓硝酸的量多
[答案] A
[解析]1 mol 浓 HNO3 被还原生成 1 mol NO2 ,转移 1 mol 电子,A 项错误;浓硝酸的氧化性 强于稀硝酸,Cu 与浓 HNO3 反应比与稀 HNO3 反应剧烈,B 项正确;Cu 与浓、稀 HNO3 反 应都不需要加热,C 项正确;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 NO2 ,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 NO,根据得
失电子守恒可判断生成等量的 Cu(NO3)2 ,消耗浓 HNO3 的量多, D 项正确。
5 .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试管中的现象是( )
A .无明显现象,因稀 H2SO4 不与铜反应
B .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
C .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
[答案] D
[解析]加入稀 H2SO4 ,相当于加入 H+ ,溶液中的 H+和 NO 3-使铜片继续溶解生成 NO ,NO
遇空气被氧化成红棕色的 NO2。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浓硝酸和浓硫酸都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 .NaOH 溶液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
C .工业制得的浓盐酸、浓硝酸通常带有黄色是 Fe3+所致
D .铝质或铁质容器可贮运浓硫酸、浓硝酸和浓盐酸这三大强酸
[答案] B
[解析]A 项,浓 HNO3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密封置于阴凉处,浓硫 酸应密封置于干燥处, 不必保存在棕色瓶中; B 项, NaOH 易与玻璃中的 SiO2 反应, 不宜用 玻璃塞, 应用橡胶塞; C 项, 浓盐酸显黄色, 是由于含 Fe3+ ,浓 HNO3 显黄色是由于它分解 产生了 NO2 ,NO2 又溶于其中的缘故;D 项,铁、铝遇冷的浓 H2SO4、浓 HNO3 钝化,但
Fe 、Al 均可与浓盐酸反应。
7 .碳与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分为两份,第一份气体先通入适量蒸馏水中再通入石灰水
中;第二份气体直接通入石灰水中,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 )
A .第一份不变浑浊;第二份变乳白色
B .第一份变乳白色;第二份不变浑浊
C .第一份变乳白色;第二份变乳白色
D .第一份不变浑浊;第二份不变浑浊
[答案] B
[解析]碳与浓硝酸共热,产生 NO2 和 CO2 的混合气体,第一份气体先通入适量蒸馏水中,
NO2 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 NO ,NO 和剩余气体(CO2)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乳白色浑浊;
第二份气体直接通入石灰水中, NO2 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再和石灰水反应, 石灰水不变浑浊。
8 .0.3 mol Cu 和含 1.2 mol HNO3 的浓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NO2 的量为( )
A .0.2 mol
B .0.6 mol
C .小于 0.6 mol
D .大于 0.6 mol
[答案] C
[解析]因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 ↑+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 浓硝酸变稀, 稀硝酸与铜反应: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所以放出的
NO2 小于 0.6 mol。
9 .有一瓶可能部分被氧化的 Na2SO3 溶液, 某同学取少量此溶液, 滴入 BaCl2 溶液, 产生白
色沉淀, 再加入足量稀硝酸, 充分振荡后, 仍有白色沉淀。下述有关此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 .Na2SO3 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 .加入 BaCl2 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 BaSO4
C .加足量硝酸后的白色沉淀一定是 BaSO4
D .此实验能确定 Na2SO3 是否部分被氧化
[答案] C
[解析]硝酸能与亚硫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 则无法判断Na2SO3 是否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A 错误; 实验不能判断亚硫酸钠是否被氧化, 则加入 BaCl2 溶液后, 生成的沉淀中不能确定 是否含有 BaSO4,B 错误; 加足量硝酸后无论亚硫酸钠是否被氧气氧化, 一定可以被硝酸氧
化, 则白色沉淀一定是 BaSO4 ,C 正确; 此实验不能确定 Na2SO3 是否部分被氧化, D 错误。
10 .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 NO,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 2 为打开状
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关闭活塞 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 a 处
B .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 .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 1 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D .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但不能证明该气体为 NO
[答案] A
[解析]关闭活塞 1,将无法加液体到液面 a ,A 错误;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B 正确;关闭活塞 1,生成的 NO 把稀硝酸压向右边,使铜丝与稀硝酸分离,C 正确;想证
明该气体为 NO,必须使 NO 与 O2 接触,生成红棕色的 NO2 ,D 正确。
11 .已知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u 作还原剂, HNO3 作氧化剂
B .HNO3 在该反应中只有部分表现出了氧化性
C .每生成 22.4 L(标准状况)NO 就有 3 mol 的电子转移
D .如果有 8 mol HNO3 被还原,则生成了 2 mol NO
[答案] D
[解析]A.根据方程式可知, 铜元素的化合价从 0 价升高到+2 价, 失去 2 个电子, 铜作还原 剂,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 价降低到+2 价,得到 3 个电子,硝酸作氧化剂,A 正确; B .8 mol HNO3 有 2 mol 作氧化剂,体现氧化性,即 HNO3 在该反应中只有部分表现出了氧 化性,B 正确;C .22.4 L(标准状况)NO 的物质的量为 1 mol,转移 1 mol×(5-2) =3 mol 电 子,C 正确;D.8 mol HNO3 有 2 mol 作氧化剂,被还原,生成 2 mol NO,则如果有 8 mol HNO3
被还原,则生成 8 mol NO ,D 错误,答案选 D。
12.在 100 mL 混合液中, HNO3 和 H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0.4 mol/L 和 0.1 mol/L,向
该混合液中加入 1.92 g 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Cu2+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0.15 mol/L B .0.225 mol/L
C .0.35 mol/L D .0.45 mol/L
[答案] B
[解析]由于本题溶液中存在 HNO3 、H2SO4 ,所以 c(H+)>c(NO3-),而在 Cu 与 HNO3 反应中,
实际参加反应的 n(H+)∶n(NO3-) =8 ∶2,所以要依据离子方程式来计算。
3Cu + 8H+ + 2NO3-===3Cu2++2NO↑+4H2O
3 8 2 3
1.92 0.4+0.2
0.4×0.1
64 × 0.1
由此可知 H+ 的量不足,完全反应,则:n(Cu2+) = mol =0.022 5 mol,
c(Cu2+) = =0.225 mol/L。
13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共热: NH4+ + SO- + OH- + Ba2+ ===NH3 ↑ + H2O
+ BaSO4 ↓
B .稀硝酸溶液中加入 Zn 片: Zn + 2H+ ===Zn2+ +H2 ↑
C .稀硝酸溶液中加入氧化铜固体: CuO + 2H+===Cu2+ + H2O
D .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SO - +2H+===SO2 ↑ + H2O
[答案] C
[解析]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H4++SO-+ 2OH— + Ba2
+ ===2NH3 ↑+BaSO4 ↓+2H2O, A 错误;稀硝酸与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Zn +8H+ +
2NO3-===3Zn2+ +2NO↑+4H2O, B 错误;稀硝酸溶液中加入氧化铜固体发生的反应为稀硝 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 C 正确;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3SO-+2NO3-+2H+===3SO-+2NO↑ + H2O, D 错误。
14.如图所示甲是某学生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 乙、丙是另外两位同学对甲装置改进
后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① ;
② 。
(3)为了进一步验证 NO2 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实验时先关闭止水夹 , 再打开止水夹 ,才能使 NO2 气体充满②试管;当气体充满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
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②试管,应该 。
[答案] (1)Cu+4HNO3(浓)===Cu(NO3)2+2NO2 ↑+2H2O
(2)①可以控制反应 ②吸收 NO2 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3)c ab 先关闭 b,再关闭 a ,然后打开 c ,用手捂住试管②
[解析] 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4HNO3(浓)===Cu(NO3)2+2NO2 ↑+2H2O。乙 装置的优点是根据题目给定的装置图可知乙装置有尾气处理装置, 同时可以通过移动铜丝来 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实验丙中,实验时先关闭止水夹 c ,再打开止水夹 a 、b,才能使 NO2 气体充满②试管;当气体充满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停止反应。欲使烧杯
中的水进入②试管应该先关闭 b,再关闭 a ,然后打开 c ,用手捂住试管②。
15.将 32.64 g 铜与 140 mL 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 铜完全溶解, 产生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 L。
(1)一氧化氮的体积为 ,二氧化氮的体积为 (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 向溶液中加入 VmL a mol·L-1 的氢氧化钠溶液, 恰好使溶液中
铜离子全部转化成沉淀,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答案]
[解析]
(1)5.8 L 5.4 L (2)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ol·L-1
Cu+4HNO3(浓)===Cu(NO3)2+2NO2 ↑+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NO3)2+2NaOH===Cu(OH)2 ↓+2NaNO3。
氮的氧化物的物质的量=11.2 L÷22.4 L· mol-1 =0.5 mol,铜的物质的量=32.64 g÷64 g· mol-
1 =0.51 mol,设生成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y,
(
{
x

y

0.5 mol

)x+3y =0.51 mol × 2 ②
x =0.24 mol,y =0.26 mol;
二氧化氮的体积=0.24 mol×22.4 L· mol-1≈5.4 L,
一氧化氮的体积=0.26 mol×22.4 L· mol-1≈5.8 L,
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5 mol+0.001Va mol) ÷0.14 L = mol·L-1。
1 .下列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 .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 .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反应
C .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 . 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 CO2 ,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 D
[解析]A 对, ①中灼热碎玻璃不与浓 HNO3 反应, 仍有红棕色气体 NO2 生成, 说明浓硝酸受 热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 NO2 、O2 和 H2O;B 对,由于浓硝酸受热分解生成 NO2 ,则②中
红棕色气体可能来源于浓硝酸的分解,故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反应;C 对,③
中木炭未与浓硝酸接触, 生成的红棕色气体只能是挥发出的 HNO3 与红热木炭发生反应, 或 挥发出的 HNO3 受热分解生成 NO2 ,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NO2 是还原产物; D 错, 由于 空气中含有 O2 ,则红热的木炭可能与 O2 反应产生了 CO2 ,故不能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
生了反应。
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浓 HNO3 与 Cu 反应的微型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
A .挤压塑料瓶使浓 HNO3 进入干燥管就可引发反应
B .将装置口向上提起就可停止反应
C .蘸碱液的棉花可起到吸收 NO2 的作用
D .该装置适用于木炭与浓硝酸或浓硫酸的反应实验
[答案] D
[解析]挤压塑料瓶使浓 HNO3 进入干燥管与铜片接触,可以引发反应,A 项正确;将装置口 向上提起, 使铜片与浓 HNO3 分离, 可使反应停止, B 项正确; NO2 是酸性气体, 可被碱液 吸收, C 项正确; 木炭与浓硝酸或浓硫酸的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够进行, 而该装置是在常温下
进行的反应装置, D 项错误。
3 .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制取硝酸铜。为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宜采取的方法
是( )
A .Cu+HNO3(浓)―→Cu(NO3)2
B .Cu+HNO3(稀)―→Cu(NO3)2
空气 硝酸
C .Cu ― →CuO ― ― →Cu(NO3)2
浓硫酸 Ba N03 2
D .Cu ― → Cu(SO4)2 ― ― → Cu(NO3)2
[答案] C
[解析]A 中产生 NO2 ,B 中产生 NO ,D 中产生 SO2 ,都产生污染性气体。
4 .3.84 g 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随着铜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也逐渐变浅。 当铜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 2.24 L(标准状况)。反应中消耗 HNO3 的物质的量
为( )
A .0.11 mol B .0.22 mol
C .0.56 mol D .0.18 mol
[答案] B
[解析]根据“ 随着铜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也逐渐变浅”判断收集到的 2.24 L 气体
为 NO2 、NO 的混合气体。
方法一(常规方法):设铜与硝酸反应生成 NO2 时消耗 HNO3 的物质的量为 x ,生成 NO 时消
耗 HNO3 的物质的量为y。
Cu+4HNO3(浓)===Cu(NO3)2+2NO2 ↑+2H2O
x x
x
4 2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 y
y y
8 4
则共消耗 HNO3 的物质的量为 0.18 mol+0.04 mol =0.22 mol。
方法二(原子守恒法):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的 HNO3 与产物有如下关系式:
2HNO3~Cu(NO3)2 ,HNO3~NO ,HNO3~NO2
n[Cu(NO3)2] =64 g (3)· (.)m (84)ol (g)-1 =0.06 mol ,n(NO)+n(NO2) =22.4L (2.)2mo (4 L)l-1 =0.1 mol。
所以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0.06 mol×2+0.1 mol =0.22 mol。
5 .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③均观察到实验现象: 溶液呈蓝色, 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原因是硝酸被还原为 NO2
B .由③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Cu 可与稀硫酸反应
C . 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Cu+2NO3-+8H+===3Cu2++2NO↑+4H2O
D . ③中可能产生 SO2
[答案] C
[解析]稀硝酸和铜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u+2NO3-+8H+===3Cu2++2NO↑+4H2O ,① 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是因为 NO 被氧化为 NO2,A 错误; 产生③的现象是因为溶液中的 NO 3-遇到硫酸中的氢离子后和 Cu 发生了反应:3Cu+2NO3-+8H+ ===3Cu2+ +2NO↑+ 4H2O ,B 错误;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u+2NO3-+8H+===3Cu2++2NO↑+4H2O ,C
正确; SO2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③中不可能产生 SO2 ,D 错误。
6.一定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 产生 NO 和 NO2 两种气体, 已知反应
中被还原的 HNO3 占 HNO3 总量的,则还原产物中 NO 和 N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1:2
C .2:3 D .2:1
[答案] A
[解析]设 HNO3 的总物质的量为 3 mol,则被还原的 HNO3 为 1 mol,即①n(NO)+n(NO2) = 1 mol,与 Cu2+结合的 NO 3-的物质的量为 2 mol,即 n(Cu2+) =1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 知,②2n(Cu2+) =3n(NO)+n(NO2) =2 mol,将① 、②联立得:n(NO) =0.5 mol ,n(NO2) =
0.5 mol。则 n(NO):n(NO2) =1:1。
7 .一定温度下,探究铜与稀 HNO3 的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Ⅰ中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3Cu+2NO3-+8H+===3Cu2++2NO↑+4H2O
B .步骤Ⅲ反应速率比Ⅰ快的原因是 NO2 溶于水,使 c(HNO3)增大
C .由实验可知, NO2 可能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D .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再抽入空气,铜可以继续溶解
[答案] B
[解析]过程Ⅰ的反应是 Cu 和稀 HNO3 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Cu+2NO3-+8H+===3Cu2+ +
2NO↑+4H2O, A 正确; 根据氮元素守恒, 有一部分 HNO3 已转化为 NO,故步骤Ⅲ中 c(HNO3) 不会增大, B 错误;加入 NO2 后,反应速率加快,说明 NO2 可能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C 正确;再抽入空气, NO 和 O2 反应生成 NO2 ,NO2 和水反应生成 HNO3 ,铜可以与 HNO3 继
续反应而溶解, D 正确。
8 .足量的铜和含有 2.4×10-3 mol 硝酸的某浓硝酸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 22.4
mL。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是( )
A .38.4×10-3 g B .44.8×10-3 g
C .48.3×10-3 g D .57.6×10-3 g
[答案] B
[解析]铜与浓硝酸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Cu+4HNO3(浓)===Cu(NO3)2+2NO2 ↑+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
22.4 L
· mol

1
)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 22.4 × 10-3 L =1×10-3 mol,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2.4×10-3
mol-1×10-3 mol)÷2 =7×10-4 mol,
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7×10-4 mol×64 g·mol-1 =44.8×10-3 g。
9 .如图表示铁与不同密度硝酸反应时,还原产物百分比与硝酸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 .一般来说,不同密度硝酸与铁反应的还原产物不是单一的
B .用一定量的铁粉与足量 HNO3 溶液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气体 2.24 L,则参加反应的硝酸
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
C .硝酸的密度越大,其还原产物中高价态的成分所占比例越多
D.当硝酸密度为 1.36 g·mL-1 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18HNO3===4Fe(NO3)3+3NO↑
+3NO2 ↑+9H2O
[答案] B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 硝酸的密度不同, 被还原产物的百分比不同, 硝酸和 Fe 反应有多种含
氮微粒生成,不同密度硝酸与铁反应的还原产物都不是单一的, A 正确;用一定量的铁粉 与足量 HNO3 溶液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2.24 L,物质的量为 0.1 mol,铁变化为硝酸 铁,反应生成的铁离子为 0.1 mol,显酸性的硝酸为 0.3 mol,所以参加反应的硝酸为 0.3 mol +作氧化剂的硝酸>0.3 mol, B 错误;还原产物中 NH4+的物质的量分数随硝酸密度减少而 增大, 铵根离子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是-3 价, 随着硝酸的密度增大, 产物中的主要成分逐 渐变为 NO 、NO2 ,在浓硝酸密度为 1.4 g·mL-1 中,主要产物为 NO2 ,因此硝酸的密度越大, 其还原产物中高价态的成分所占比例越多, C 正确;当硝酸溶液的密度为 1.36 g·mL-1 时, 由 图 像 可 看 出 , 生 成 的 NO 和 NO2 百 分 比 相 等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4Fe +
18HNO3===4Fe(NO3)3+3NO↑+3NO2 ↑+9H2O, D 正确。
10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 NO,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已知 NO 、NO2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1)设计装置 A 的目的是 ;
为达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为 。
(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 B 中的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 B 中的现象是

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 将 注 射 器 F 中 的 空 气 推 入 E 中 , E 中 的 气 体 变 为 红 棕 色 , 该 实 验 的 目 的 是

(4)D 装置的作用是 。
[答案] (1)利用生成的 CO2 将整套装置内的空气赶尽, 以排除对气体产物观察的干扰 使分
液漏斗的凹槽对准小孔,打开 K,当装置 C 中产生白色沉淀时,关闭 K
(2)铜丝上产生无色气体,溶液变为蓝色 3Cu+8H++2NO3-===3Cu2++2NO↑+4H2O
(3)验证 E 中的无色气体为 NO
(4)吸收 NO 、NO2 等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 (1)因烧瓶中有空气, 则生成的 NO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利用 A 装置反应生 成的 CO2 将整套装置内的空气赶尽, 以排除对气体产物观察的干扰; 为达到此目的, 应进行 的操作是使分液漏斗的凹槽对准小孔,打开 K,当装置 C 中产生白色沉淀时,关闭 K 。(2) 因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 和水,其离子反应为 3Cu+8H++2NO3-===3Cu2++2NO↑ +4H2O,因此实验现象是铜丝上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气体仍无色,溶液变为蓝色。(3) 将 F 中的空气推入 E 中,发生反应:2NO+O2===2NO2 ,E 中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证明 NO 存在,则装置 E 和 F 的作用是验证 NO 的生成。(4)NO 、NO2 都有毒,能污染环境,氮
的氧化物能被 NaOH 溶液吸收,则装置 D 的作用为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
11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后的气态生成物,设计如下实验。
(1)甲同学设计实验如图甲。
红热木炭未进入试管前, 浓硝酸上方并无明显变化。当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后, 浓硝酸液面
上方有明显的红棕色气体产生,且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
①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浓硝酸具有 (填字母)。
a .酸性 b .挥发性 c .不稳定性
②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出现浑浊, (填“ 能”或“不能”)说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
反应,是因为 。
(2)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乙。
按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后, 浓硝酸液面上方有明显的红棕色气体产生, 且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 璃片无明显变化。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 (填“ 能”或“不能”)说明木
炭与浓硝酸未反应,是因为 。
(3)丙同学克服了甲、乙同学设计上的缺点,设计实验如图丙。已知酸性高锰酸钾能将 NO、
NO2 氧化成 NO3-,MnO 4-被还原为 Mn2+。
①如图连接装置后, 需进行的实验操作为 ;加热木炭与浓硝酸前需先通
一段时间 N2 ,目的是 。
②装置 A 中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能证明木炭被氧化的实验现象为 。
④D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1)①bc ②不能 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也能生成 CO2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不能 挥发出的硝酸和生成的 NO2 消耗了石灰水
(3)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

)②C+4HNO3(浓) ===== CO2 ↑+4NO2 ↑+2H2O
③C 中石灰水变浑浊
④5NO+3MnO4-+4H+===5NO3-+3Mn2++2H2O
[解析](1)①木炭未伸入浓硝酸中, 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 说明试管内含有硝酸蒸气, 证 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气体可能是由硝酸分解产生的, 因此可以证明浓硝酸化学性质不稳定
性,故选 b 、c。
②木炭和空气中的 O2 反应也能生成 CO2 ,因此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出现浑浊,并不能
证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2)挥发出的硝酸和反应生成的 NO2 都能与石灰水反应,因此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无明
显变化,并不能证明木炭与浓硝酸没有反应。
(3)①装置中涉及气体制备的实验,因此实验开始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为防止空气对实验
的干扰,反应前需先通一段时间 N2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③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可以证明木炭被氧化为 CO2,因此能证明木炭被氧化的实验现象
为 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D 装置中 NO 被氧化为 NO3-,MnO 4-被还原为 Mn2+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NO+3MnO4-+4H+===5NO3-+3Mn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