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乙醇与乙酸练习(含解析)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 乙醇与乙酸练习(含解析)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5 16:3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 乙醇与乙酸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小苏打用作净水剂 B.饮高度酒预防新冠肺炎
C.漂粉精作食品漂白剂 D.“地沟油”加工为生物燃料
2.白藜芦醇结构如图,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 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
A.1 mol,1 mol B.3.5 mol,7 mol
C.3.5 mol,6 mol D.6 mol,7 mol
3.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为提纯乙酸丁酯,可用水和碳酸钠溶液洗涤
D.通常加入过量1-丁醇以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4.下列有机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甲酸具有酸性,可用作还原剂
B.乙烯具有可燃性,可用作催熟剂
C.酚醛树脂不溶于一般溶剂,可用作阻燃材料
D.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5.哈尔滨啤酒的主要成分中含有酒精(CH3CH2OH),它的官能团是(  )
A.-COOH B.-OH C.-CH3 D.-CH2CH3
6.分子式为C5H12O且含有两个甲基的醇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  )
A.3种 B.4 种 C.5种 D.6种
7.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入目标官能团。下列反应中,能够在有机化合物碳链上引入羟基官能团的是(  )
A.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
B.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反应
C.醛在有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与氢气反应
D.羧酸和醇在有浓硫酸并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8.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错误的是(  )
A.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
B.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
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浓硫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
C.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而乙酸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
10.一定条件下,乙二酸和乙二醇发生反应,不可能生成的有机物是(  )
A.CH2=CH2
B.HOOC-COOCH2-CH2OH
C.
D.
11.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B.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C.不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 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12.一种实现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合物1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
B.化合物1与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C.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醚键和酯基
D.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
13.下列醇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被氧化为醛的是(  )
A.CH3OH B.
C. D.
14.乙醇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
C.在浓硫酸催化共热下与乙酸反应时断裂②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
15.用作调味品的食醋也可用来除水垢,其除垢的有效成分是(  )
A.乙醇 B.乙酸 C.葡萄糖 D.乙酸乙酯
16.在有机反应中官能团的引入或消除都极为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羧基通过与氢气催化加成能实现羧基还原成羟基
B.卤代烃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混合后加热使卤原子被羟基取代
C.不饱和烃发生加聚反应后所得高分子化合物中不会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D.通过控制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后的温度可以实现醚键的引入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H3)3CCH2CH3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18.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应断裂的键说明错误的是(  )
A.和金属钠作用时,键①断裂
B.和浓H2SO4共热至170℃时,键②和⑤断裂
C.和浓H2SO4共热至140℃时,键③⑤断裂
D.在Ag催化剂下和O2反应时,键①和③断裂
19.有7 种物质,①甲烷 ②苯 ③2-丁烯 ④环己烷 ⑤邻二甲苯 ⑥环己烯 ⑦二氧化硫,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  )
A.③⑥⑦ B.②④⑥⑦ C.②⑤⑥⑦ D.④⑤⑥
20.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二羟甲戊酸()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B.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C.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
二、综合题
21.
(1) 是常用指示剂酚酞。写出该化合物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和   ;
(2)写出3 甲基 1 丁烯的结构简式   ;写出有机物 的名称   。
(3) 的一氯代物有   种;二氯代物有   种;
(4)有机物K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K可由 水解制得,写出K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的聚合物的结构简式   ;
(5)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具有以下性质:①难溶于水,能溶于NaOH溶液;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1。写出该物质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我国科学家突破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部分核心反应如下图。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DHA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B.DHA与葡萄糖具有相同种类的官能团
C.3.0 g HCHO与DHA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为0.1 NA
D.淀粉属于有机高分子,可溶于冷水,可水解生成乙醇
23.其同学设计实验制备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反应原理、装置和数据如下:
+CH3CH2OH +H2O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水溶性
2-羟基-4-苯基丁酸 180 1.219 357 微溶
乙醇 46 0.789 78.4 易溶
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 208 1.075 212 难溶
实验步骤
①如图甲,在干燥的三颈娆瓶中加入20mL2-羟基-4-苯基丁酸、20mL无水乙醇和适量浓硫酸,再加入几粒沸石;
②加热至70℃左右保持恒温半小时;
③分离、提纯三颈烧瓶中的粗产品,得到有机粗产品;
④精制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油水分离器的作用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没有加沸石,写出补加沸石的操作步骤    。
(2)本实验宜采用    (填“水浴”、“油浴”或“酒精灯”)加热方式。
(3)取三颈烧瓶中的混合物分别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   。
(4)在精制产品时,加入无水MgSO4的作用是   ,然后过滤,再利用图乙装置进行蒸馏纯化,图乙装置中的错误有   。
(5)若按纠正后的操作进行蒸馏纯化,并收集212℃的馏分,得到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约9.0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   。
24.乙醇、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乙酸分别与完全相同的钠粒反应,   (填物质名称)与Na的反应速率较快。
(2)乙醇可以在   (填物质的化学式)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该反应可以用来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3)乙醇和乙酸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在发生反应时,加入稍过量的浓硫酸的原因是   ,加入浓硫酸的量不能过量太多的原因是   。
25.下图是某一由 、 、 组成的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请结合成键特点回答:
(1)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其中含有的官能团为   (填名称)。
(2)该有机物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
A 加成反应 B 消去反应
C 氧化反应
D 酯化反应
(3)取 该化合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理论上可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4)一定条件下该化合物自身能通过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写出该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不能用于净水,铁盐、铝盐可用于净水,A不符合题意;
B.“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饮用高度酒对人身体有害,更不能预防“新冠肺炎”,B不符合题意;
C.漂粉精是次氯酸钙的俗称,用作消毒剂,不能作食品漂白剂,C不符合题意;
D.“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将 “地沟油”回收加工成生物柴油,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变废为宝,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铁盐、铝盐可用于制备胶体,用来净水;
B.过渡饮酒有害健康,而且喝酒并不能小妹病毒;
C.漂粉精是次氯酸钙的俗称,用作消毒剂,不能作食品漂白剂;
D.“地沟油”加工为生物燃料 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答案】D
【解析】【解答】1分子白藜芦醇中含有3个酚羟基,共有5个邻位氢原子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含有1个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白藜芦醇与溴水发生反应需要溴6mol,白藜芦醇分子中有2个苯环和一个碳碳双键,所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需H2 7mol,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与特征。根据酚羟基的个数与碳碳双键个数来分析所需溴的物质的量;根据苯环与碳碳双键的个数确定所需氢气的物质的量,据此分析解答。
3.【答案】D
【解析】【解答】A、因此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选项A符合题意;
B、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实验室可通过在发生装置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回流管等实现,选项B符合题意;
C、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而使乙酸丁酯损失,所以选用碳酸钠,选项C不符合题意;
D、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加乙酸的量,可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从而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D中乙酸价格更便宜,所以应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要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通过增加一种反应物的浓度,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4.【答案】D
【解析】【解答】A、甲酸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可作还原剂,与其酸性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能调节植物生长,可作催熟剂,与其可燃性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酚醛树脂不能燃烧,附在可燃物上可隔绝空气,阻止可燃物燃烧,与其溶解性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乙醇通过渗透等作用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甲酸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B、乙烯催熟与其可燃性无关;
C、酚醛树脂不能燃烧,附在可燃物上可隔绝空气,阻止可燃物燃烧;
D、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
5.【答案】B
【解析】【解答】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官能团为-OH,
故答案为:B。
【分析】官能团为羟基
6.【答案】B
【解析】【解答】C5H12O且含有两个甲基的醇的同分异构体有 、 、 、 ,共4种,故B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醇的分子式、两个甲基的要求书写同分异构体即可。
7.【答案】C
【解析】【解答】A.烷烃在光照条件下生成卤代烃,过程中并不能引入羟基官能团,A不符合题意;
B.卤代烃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不饱和烃,过程中并不能引入羟基官能团,B不符合题意;
C.醛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醇,过程中可以引入羟基官能团,C符合题意;
D.羧酸和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过程中并不能引入羟基官能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
B.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
C.醛在有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醇;
D.羧酸和醇在有浓硫酸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
8.【答案】A
【解析】【解答】A、酯化反应的产物有酯和水,符合题意;
B、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不符合题意;
C、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是有一定的限度,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可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酯化反应的产物,有酯和水。
9.【答案】C
【解析】【解答】A.乙醇和乙酸的用途(厨房中的有机物),故A不符合题意
B.乙醇和乙酸常温下液态,而乙烷和乙烯是气态,故B不符合题意
C.和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故C符合题意
D.乙醇和乙酸的酯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乙醇和乙酸的用途
B.乙醇和乙酸的物理性质
C.和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的酯化
10.【答案】A
【解析】【解答】A.由题中信息可知乙二酸和乙二醇都不能生成乙烯,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方程式为HOOC-COOH + HOCH2-CH2OH一定条件 HOOC-COOCH2-CH2OH +H2O,
故B选项符合题意;
C.反应方程式为nHOOC-COOH + nHOCH2-CH2OH 一定条件 +(2n-1) H2O,故C选项符合题意;
D.反应方程式为HOOC-COOH + HOCH2-CH2OH一定条件 +2H2O,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乙二酸中有2个羧基,乙二醇中有2个羟基,由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可知,乙二酸和乙二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OOC-COOCH2-CH2OH或 ,也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 。
11.【答案】B
【解析】【解答】A、乙酸是一种无色、由刺鼻酸味的液体,A不符合题意;
B、乙酸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B符合题意;
C、乙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故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C不符合题意;
D、乙酸中的碳氧双键无法发生加成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乙酸的物理性质分析;
B、具有羧酸(-COOH)结构的有机物都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C、羧酸都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D、羧基、酯基中的C=O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12.【答案】D
【解析】【解答】A.化合物1分子中含有亚甲基,则该分子中,所有原子不能共平面,A不符合题意;
B.化合物1的分子式为C2H4O,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B不符合题意;
C.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酯基,C不符合题意;
D.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酯基,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烷烃中每个碳原子是四面体结构;
B.同分异构体:一种有相同分子式而有不同的结构的化合物;
C.化合物2分子只含有酯基;
D.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酯基,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
13.【答案】D
【解析】【解答】A.CH3OH没有β-C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的催化氧化产物是丙酮;
C. ,β-C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D. ,β-C上有H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α-C 上有2个H原子,能被氧化为醛。
综上所述,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被氧化为醛的是D,
故答案为:D。
【分析】醇能发生消去反应,说明连接醇羟基的碳原子的邻碳上含有氢原子,醇能被氧化生成醛,则醇分子中应含有-CH2OH的结构。
14.【答案】C
【解析】【解答】A.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过程中,断裂的是羟基中的氧氢键,即为化学键①,选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发生羟基的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其断键位置为①和③,选项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在浓硫酸催化共热下,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其断键位置为①,选项错误,C符合题意;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结构中所有化学键都断裂,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是对乙醇性质的相关考查, 结合乙醇的结构、性质和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即可。
15.【答案】B
【解析】【解答】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溶解于酸性比碳酸强的酸,常见用作调味品的食醋中含有的成分是乙酸,故答案为B。
【分析】
A.乙醇与碳酸钙不反应,且碳酸钙无法溶解于乙醇;
B.乙酸是弱酸,与碳酸钙能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二氧化碳;
C.葡萄糖为有机物与碳酸钙不反应,且食醋中也不含葡萄糖;
D.食醋不含乙酸乙酯。
16.【答案】D
【解析】【解答】A.羧基不具有还原性,不能与氢气催化反应,无法还原为羟基,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卤代烃应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B不符合题意;
C.炔烃和二烯烃在加聚反应后,分子结构中仍然含有不饱和的碳碳键,C不符合题意;
D.乙醇和浓硫酸在140℃的温度下可生成乙醚,在170℃的温度下可生成乙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羧基不能与氢气加成;
B.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C.含有碳碳三键的物质发生加聚反应后可能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17.【答案】C
【解析】【解答】A、(CH3)3CCH2CH3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同分异构体,故A不符合题意;
B、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但是二者的结构式不同,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符合题意;
D、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二者虽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但官能团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烃分子中有几种类型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就有几种;
B.取代反应是有机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加成反应是断开双键或者三键然后在键的两边分别加上其他的原子或者原子团;
C.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
D.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羟基与羧基均能与Na反应。
18.【答案】C
【解析】【解答】A、和金属钠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①断裂,A不符合题意;
B、发生CH3CH2OH CH2=CH2↑+H2O,是②和⑤化学键断裂,B不符合题意;
C、发生2CH3CH2OH CH3-O-CH3+H2O,①②键断裂,C符合题意;
D、2CH3CH2OH+O2 2CH3CHO+2H2O,①③键断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是对乙醇性质的考查, 结合乙醇发生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即可。
19.【答案】A
【解析】【解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苯、2-丁炔、邻二甲苯、环己烯、SO2,能使溴水褪色的是:2-丁炔、环己烯、SO2,因此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的是2-丁炔、环己烯、SO2,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性质及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据此分析即可。
20.【答案】C
【解析】【解答】A.由结构简式可知,一定条件下,二羟甲戊酸分子中含有的羧基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结构简式可知,二羟甲戊酸分子中含有的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结构简式可知,二羟甲戊酸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符合题意;
D.由结构简式可知,二羟甲戊酸分子中含有的羟基、羧基能与金属钠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1.5mol氢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弄清楚该有机物中含有些官能团,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给有机物中含有羟基,可以发生消去、取代、氧化等反应。
21.【答案】(1)酯基;(酚)羟基
(2)CH2=CHCH(CH3)2;2,3,5-三甲基-4-乙基庚烷
(3)2;10
(4)
(5) +4NaOH→ +2HCOONa+2H2O
【解析】【解答】(1)根据结构简式可知, 中含有的官能团有酚羟基和酯基。故答案为:酯基;(酚)羟基。(2)3甲基1丁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CH3)2;该有机物中最长的碳链上有7的碳原子属于庚烷,离甲基最近的碳原子为1号碳原子,且要使取代基的序数之和最小,所以该有机物的名称是2,3,5 三甲基 4 乙基庚烷。故答案为:CH2=CHCH(CH3)2;2,3,5 三甲基 4 乙基庚烷。(3) 上下左右均对称,有两种位置H,则一氯代物有2种。二氯代物共有10种( ),故答案为:2;10;(4)K是A的同分异构体,可由 制得,则K为 ,要生成聚合物,必须两个官能团都发生反应,应发生缩聚反应。故答案为: 。(5)①难溶于水,能溶于NaOH溶液,说明含有酯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醛基,可以是甲酸酯;③核磁共振氩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1,说明结构对称性较强。该物质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OH→ +2HCOONa+2H2O。故答案为: +4NaOH→ +2HCOONa+2H2O。
【分析】(1)根据结构简式可知, 中含有的官能团有酚羟基和酯基。(2)根据有机物的键线式的表示方法判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然后根据烷烃的命名方法命名。(3) 上下左右均对称,有两种位置H,则一氯代物有2种。二氯代物先将一个氯安好后观察有几种位置氢即可。(4)K是A的同分异构体,可由 制得,则K为 ,发生缩聚反应。(5)①难溶于水,能溶于NaOH溶液,说明含有酯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醛基,可以是甲酸酯;③核磁共振氩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1,说明结构对称性较强。根据有机物的键线式的表示方法判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然后根据烷烃的命名方法命名。 上下左右均对称,有两种位置H,则一氯代物有2种。二氯代物先将一个氯安好后观察有几种位置氢即可。
22.【答案】C
【解析】【解答】A.DHA含有亲水基团羟基和羧基,因此易溶于水,A选项是错误的;
B.葡萄糖的官能团是羟基和醛基,DHA的官能团是羟基和羧基,二者类别不同,B选项是错误的;
C. HCHO和DHA的最简式都是CH2O,所以3.0 g HCHO与DHA的混合物中有0.1mol的CH2O,其含有的C原子数为0.1NA,C选项是正确的;
D.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不能得到乙醇,D选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分析】A.并不是所有的有机物都不易溶于水,含有亲水基团的有机物易溶于水;
B.葡萄糖的官能团是羟基和醛基,DHA的官能团是羟基和羧基;
C.HCHO和DHA的最简式都是CH2O,所以3.0 g HCHO与DHA的混合物中有0.1mol的CH2O;
D.淀粉先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再在酶的作用下得到乙醇。
23.【答案】(1)及时分离生成的水,促进平衡正向移动;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沸石
(2)水浴
(3)洗掉碳酸氢钠
(4)干燥;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冷凝水的流向
(5)32%
【解析】【解答】(1)油水分离器可将油和水分离,使得酯化反应中生成物水的量减少,平衡正向移动;实验过程中补加沸石,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沸石。
(2)该实验的反应温度为70℃,小于100℃,因此应采用水浴加热方式。
(3)第一次水洗是为了除去未完全反应的乙醇,加入饱和NaHCO3溶液是为了除去1-羟基-4苯基丁酸,第二次用水洗是为了除去过量的NaHCO3,以及反应后生成的可溶于水的无机盐。
(4)无水MgSO4可做干燥剂,因此加入无水MgSO4的作用是干燥;图乙为蒸馏装置,温度计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便于测量蒸汽的温度;同时冷凝水应从下口进上口出,以增大冷凝效果。
(5)20mL2-羟基-4-苯基丁酸的物质的量为,20mL乙醇的物质的量为,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2-羟基-4-苯基丁酸完全反应,因此理论上生成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的物质的两位0.135mol,其质量为0.135mol×208g/mol=28.08g,因此产率=。
【分析】(1)油水分离器可分离出水,结合平衡移动分析其作用;补加沸石前,应先让溶液恢复至室温。
(2)根据反应温度确定加热方式。
(3)第二次水洗是为了除去可溶性杂质。
(4)无水MgSO4可以起到干燥作用;结合蒸馏装置进行分析。
(5)根据产率=进行计算。
24.【答案】(1)乙酸
(2)K2Cr2O7
(3)CH3COOH +CH3CH2OH CH3COOCH2CH3 +H2O;催化剂和吸水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将生成的水吸走,促进酯化反应正向进行;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与有机物会发生脱水反应
【解析】【解答】(1)乙酸、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率快慢体现了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性强弱,羟基上的氢原子越活泼,与钠反应的速率越快,乙酸中的羟基上的氢原子比乙醇中的活性大,则乙醇、乙酸分别与完全相同的钠粒反应,乙酸与Na的反应速率较快;
(2)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是利用乙醇可以在K2Cr2O7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该过程中K2Cr2O7的颜色由橙黄色变成浅绿色;
(3)乙醇和乙酸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 +CH3CH2OH CH3COOCH2CH3 +H2O;在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在发生反应时,加入稍过量的浓硫酸的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将生成的水吸走,促进酯化反应正向进行;加入浓硫酸的量不能过量太多的原因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与有机物会发生脱水反应。
【分析】(1)羧羟基活泼性强于醇羟基;
(2)依据乙醇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K2Cr2O7解答;
(3)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吸水剂条件下加热生成乙酸乙酯,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答。
25.【答案】(1)HOCH2CH2COOH;羟基、羧基
(2)B、C、D
(3)22.4
(4)nHOCH2CH2COOH +nH2O
【解析】【解答】(1)由题目中的比例模型可知,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OOH;官能团有羧基和羟基;(2)该化合物中有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羟基的α-C上有H,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羟基的β-C上也有H,可以发生消去反应,该化合物中还有羧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故答案为:BCD。(3)该化合物中羧基和羟基都可以与Na反应,每个羧基和羟基都只提供一个H,故 该化合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理论上应产生1molH2,在标况下为22.4L;(4)由于该化合物有一个羧基和一个羟基,故可发生缩聚反应,方程式为nHOCH2CH2COOH +nH2O;
【分析】本题要注意第(2)题,该化合物的氧化反应不仅限于羟基的氧化,燃烧也是氧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