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Unit 5 Water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3课时 Grammar 课型 语法课
语篇研读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语法板块继续介绍用a lot of, a little, a few, (not) much, (not) many, too much, too many, too little, too few, (not) enough 和no等限定词表示名词的数量以及用how many和how much对数量进行提问。 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使用不同的限定词修饰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并能就数量进行提问。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本课时利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归纳并掌握各限定词的用法和区别。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已经在小学以及七年级上第5单元中有关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用法。 【未知】学生在变形、迁移、运用上还是有困难。学生对于目标语法的表意功能、交际能力上缺乏认识,对于一些特殊限定词也还没有完全掌握。 【能知】本课将帮助学生从具体的语句中提炼、归纳语法规律;能在语篇中正确运用限定词修饰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语言能力: 掌握用how many和how much对数量的提问,以及不同的限定词的含义以及用法。 学习能力: 能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限定词修饰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思维品质: 主动探究,善于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 文化意识: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法结构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限定词的含义、用法和区别。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限定词表达名词的数量。
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活动观,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单元目标语法被动语态。 任务一: Lead in 创设情境:展示一份菜单。 1. 让学生把菜单中的名词分为可数名词以及不可数名词,并核对答案。教师帮助学生回顾可数名词与可数名词名词的分类。 3. 学生观察菜单,并回答问题: How many eggs are there How much juice can you see 4.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how many和how much提问数量时的规则。 任务一: 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判断学生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掌握程度。
设计意图 通过导入的内容,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同时让学生能够对本堂课的教学感兴趣。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通过分析例句,学生能够总结归纳各限定词的用法,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各限定词的重难点以及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 任务二: a lot of, a little, a few, (not) much, (not) many 和no 1. 学生阅读例句, 理解a lot of, a little, a few, some, many 和much的区别。 There are a few eggs. There is a little meat. There is some salad. There are many cakes in the fridge. I didn’t eat much fruit yesterday. 2.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a little, much 后接不可数名词,a few, many后接可数名词。 3. 学生完成巩固练习,并核对答案。 4.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no 和 a lot of 后接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5. 学生观察练习A的图片,并根据练习的内容开展关于限定词a lot of, a little, a few, (not) much, (not) many, no, how many和 how much 的对话操练。 6. 根据示例,教师指导学生掌握too much, too many, too little, too few和(not) enough修饰名词的用法:too much, too little后接不可数名词,too few, too many后接可数名词;enough 后即可接可数名词也可接不可数名词。 7. 学生完成巩固练习,并核对答案。 8. 学生以对子活动的形式完成B部分的练习,并操练对话。 任务二:观察学生归纳的语法规则,判断学生能否从例句中发现语法规则,并归纳总结。对学生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观察学生完成练习的表现,判断学生能准确掌握各限定词的用法。对学生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设计意图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掌握各限定词之间的区别。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通过归纳总结和点对点练习,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限定词,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究、发现语言规律并运用规律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任务三:综合练习 学生阅读以下披萨和曲奇饼制作的配料表,然后任选一种,模仿练习B开展对话操练。 学生完成练习,并邀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对话。 总结限定词的用法 任务三:根据学生的对话,判断学生能否掌握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限定词;能否辨别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设计意图 再次复习限定词的用法,鼓励学生灵活运用限定词,培养学生的中英思维。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评价量表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
基础题: 整理本堂课语法知识的思维导图 对所学内容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查漏补缺,复习本课时所学内容
提高题: 完成《英语七年级下册B》第80至82页Grammar的练习 复习和消化本节课所学内容 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拓展题: 以“What can we do to save water” 为题,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至少6条建议)尽量使用a little, little, a few, few, too much, too many, enough, no, too little, too few, some, any等 使用限定词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在生活的真实场景中,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本课为语法课,本课设计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学习活动,基于已有知识,依托创设情境,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限定词的含义、用法和区别,促进语言技能、文化内涵、多元思维等发展。通过完成各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授课设计层次清晰。在每个环节中目标明确,通过创设情境,图片,小组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感,通过任务驱动带领学生完成本课的语法学习。在课后要求学生用适当的限定词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引导学生回归本单元主题。通过这么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更好地掌握限定词修饰可数与不可数名词的用法,同时也让学生理解如何在写作中使用恰当的限定词给文章增添色彩。这样,不但使本课更好地发挥其“承上启下”的单元教学功能,更重要的是,更好地实现了让语法学习真正为交际服务的目的、帮助学生实现“从语言知识到语言技能”的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 元 整 体 教 学 设 计
学科 英语 年级 七年级下册
使用教材 沪教牛津版(深圳·广州·沈阳) 教材页数 P57-70
单元名称 Unit 5 Water
单元主题及主要内容分析
主题范畴:人与自然 主题群:环境保护 子主题:环境污染以及原因,环保意识和行为 单元话题:水 主题意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并养成节约用水、绿色环保的良好习惯。 以下是单元语篇内容分析图和基于单元主题和语篇内容分析形成的单元结构图: 表一:单元教学内容 语篇语篇类型语篇内容语篇主题意义一 Water talks故事一篇“小水滴”教育女孩节约用水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水资源的珍贵,从而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二 The journey of a coin记叙文“一枚硬币”关于自身旅程的自述了解事物发展进程。三 How does water become rain对话讨论水变成雨的循环过程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四 An experiment说明文介绍一次使用过程学会描述事物发展进程的方法。五 Facts about water 说明文介绍水的相关知识深入认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水。六 Venice说明文介绍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了解水给威尼斯带来的巨大魅力。
表二:单元大观念:
学情分析
(一)自然情况 本单元围绕“水”这一话题,以描述水的“旅程”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符合Module 3 Natural elements这个话题的内容探究,以及七年级学生对知识的汲取需求。 (二)已有基础 因为本单元话题贴近生活,学生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所以学生读起来会比较轻松。授课对象为初一级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一些与本话题相关的词汇。此外,学生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言点和语言技巧,能够获取文本的主要信息,学生能够根据图片理解事物发展的顺序。 (三)存在问题
但文章中还是会有一些比较陌生的单词,对生词的学习,学生比较依赖教师或工具书。而且大多数学生缺乏阅读策略,对于分析和迁移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地提高。通过时间副词描述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动作,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使用限定词修饰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学生缺乏系统学习,需要教师帮助归纳和总结相关用法。 (四)解决措施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发言,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不是期待唯一的标准答案。 培养学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检索信息,查阅资料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让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一起探讨、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家长进行分享。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根据学生随堂掌握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5. 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
单元课标要求及学习目标
【单元课标要求】 1. 发展语言能力。能够积累与动画漫画相关的表达;能向他人发出警示,提醒他人注意;能用英语分角色表演故事。 2. 培育文化意识。了解中国及其他国家有名的动画,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阅读英语漫画,表演英语短剧,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 3. 提升思维品质。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构思故事情节,绘制漫画、设计编写说明文字和对白等步骤,创作一则漫画。 4. 提高学习能力。能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目标,保持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在学习中注意倾听、乐于交流、大胆尝试;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学会反思和评价学习进展,调整学习方式;学会自我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乐学善学。 【单元学习目标】学习本单元后,能够: 1. 发展语言能力。能够在感知、体验、积累和运用等语言实践活动中,掌握与电相关的词汇和表达;能向他人描述事物发展进程;能用英语讨论水变成雨的过程。 2. 培育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并养成节约用水、绿色环保的良好习惯。 3. 提升思维品质。从多角度观察和认识水资源;有理有据地表达节约用水的方法;。 4. 提高学习能力。能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目标,保持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在学习中注意倾听、乐于交流、大胆尝试;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学会反思和评价学习进展,调整学习方式;学会自我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乐学善学。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及教材板块 课型 课时对应的单元教学目标 评价的手段与方式
第一课时 Reading 阅读课 帮助学生理解阅读篇主旨大意;帮助学生读懂流程图以及水的“旅程”,并了解篇章细节;帮助学生学习主阅读篇章中的核心词汇。 通过略读回答问题链,精读复述阅读篇章,评价学生能否能运用归纳的阅读策略理解文章的大意;通过补全句子和短文填空,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目标词汇。
第二课时 Listening & Speaking 听力 口语课 训练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记录关键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辅音连缀的发音方法和拼读规则;帮助学生正确使用流程图来描述事物发展的进程,并能用流程图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通过朗读单词和句子,评价学生是否掌握辅音连缀的拼读规则;通过排序以及补全短文,评价学生是否能根据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图片以及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评价学生是否理解水循环的过程。
第三课时 Grammar 语法课 帮助学生学习使用恰当的限定词表示数量。 通过看图写句子等,评价学生能否掌握how many 和how much的区别以及a lot of, a little, a few, (not)much, (not) many 和no的用法;通过对子活动,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too many, too much, enough, too few, too little。
第四课时 Writing 写作课 帮助学生利用流程图进行写话,描述一个实验的过程。 通过口头描述图片,评价学生是否读懂图片;通过回答问题,评价学生是否理解流程图。
第五课时 More practice & Culture corner 阅读拓展课 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了解“水城”威尼斯的相关信息;帮助学生学习通过索引迅速查找信息。 通过回答问题,评价学生是否更好地掌握篇章的事实性信息;通过小组活动,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是否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通过小组分享,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就已知话题提供信息,表达观点以及参与讨论。
单元评价设计
本单元内容不但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而且能够使学生充分关注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并养成节约用水、绿色环保的良好习惯。本单元课主要是基于主题意义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以学生对于主题意义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主线,设计体现关联性和递进性的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理解本单元的话题“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水”的话题贯穿了整个单元,通过了解水的相关常识以及水的“旅程”,把本单元各板块的学习内容主题引出并串联起来,引起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 本单元教学紧密地跟语篇教学和文化意识教学结合在一起。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教师能引导学生逐步从导读、分析到理解文本的内容,并且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有效方法。从主阅读篇章到写作输出,将文本信息转成非文本信息,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文本内容用流程图体现或将流程图用语言表达出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