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专题攻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专题攻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5 20:0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专题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煤燃烧时排放出有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某火力发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A.SO2 B.CO C.CaO D.CO2
2、将15gA、10gB、9gC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使其完全反应。待反应结束时,测得A剩余3g,B增至25g,C的质量为零,同时生成了气体D,则D的质量为
A.6g B.9g C.16g D.34g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A.物质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分子的个数 D.元素的种类
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0 14.0 3.2 1.0
反应后的质量/g 10.0 7.2 x 1.0
A.x=3.2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3:7 D.d一定是催化剂
5、化学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个数 B.分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物质总质量
6、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O2FeO2
B.4Fe+3O22Fe2O3
C.3Fe+2O2Fe3O4
D.4Fe+5O22Fe2O5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紧密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8、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9、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自来水生产中用明矾做消毒剂 D.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2:1
10、在反应A+3B=2C+2D中,28g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C.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则参加反应B的质量为
A.8g B.24g C.96 D.无法计算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 “含氯消毒剂”已被广泛使用,其中就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在通常情况下,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在常温下,易溶于水。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易爆炸,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其水溶液却十分安全,含有2%的ClO2,水溶液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ClO2取代氯气(Cl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ClO2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各答出两点)。
(2)ClO2遇热水生成次氯酸(HClO)和两种气态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根据题中信息,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_______。
2、Vc泡腾片,可增强机体抵抗力,某品牌维C泡腾片主要成分如图所示。将其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实验产生的气泡中不可能含有N2,是因为__________;把纯净的维生素C(C6H8O6)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CO、CO2和H2O,测得生成物的总质量为30.4g,其中水的质量为7.2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g。
3、水是生命之源。
(1)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______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该方法还能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
(2)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在该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结合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如图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
①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②D表示的是某离子结构示意图,则对应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
③B、C对应离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水煤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以下是生产水煤气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1)丁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甲、乙、丙、丁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代号)。
(3)该反应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的最简质量比为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将220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到盛有6g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后得到物质的总质量为222. 8g。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 (最简整数比)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3)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2、某工厂需要160kg氧气做原料,若用电解水方法制取这些氧气,消耗水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3、碳酸氢钠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常作为焙制糕点的膨松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求16.8gNaHCO3粉末完全分解,生成CO2的质量_____。
4、某兴趣小组将14.8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变为10克。
(1)共制得氧气_____克。
(2)计算反应前加入的二氧化锰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
5、用2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最后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2个钙原子、2个碳原子、2个硫原子和12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2个钙原子、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尚缺的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存在于2X中,则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D。
2、A
【详解】
将15gA、10gB、9gC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使其完全反应。待反应结束时,测得A剩余3g,则A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12g,B增至25g,B为生成物,则生成B的质量为15g,C的质量为零,C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9g,同时生成了气体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生成D的质量为:12g+9g-15g=6g。
故选A。
3、D
【详解】
A、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选项错误;
B、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则物质的分子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选项错误;
C、有些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有些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选项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元素的种类也不变,选项正确,故选D。
4、B
【分析】
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a质量增加了10-6.0=4.0g,是生成物;b质量减少了14-7.2=6.8g,是反应物;d质量不变,做催化剂或者是杂质。反应后物质c的质量为6.0+14.0+3.2+1.0-10.0-7.2-1.0=6.0g,所以c是生成物;反应物是b,生成物是a、c,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详解】
A、反应后物质c的质量为6.0+14.0+3.2+1.0-10.0-7.2-1.0=6.0g,错误;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C、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4.0:6.8=10:17,错误;
D、d质量不变,做催化剂或者是杂质,错误。
故选B。
5、B
【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质量守恒的微观实质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详解】
根据分析,原子个数、元素种类、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发生变化,只有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B。
【点睛】
从微观上,质量守恒定律有三个不变,即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一个一定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变;一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
6、C
【分析】
【详解】
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A、B、D生成物错误。故选C。
【点睛】
7、D
【详解】
A、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紧密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错误;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正电,故选项错误;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错误;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D
【详解】
A、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是硫酸亚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此选项不正确;
B、氧气的化学式书写错误,应为O2,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此选项不正确;
C、该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此选项不正确;
D、该方程式书写正确,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
A、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正确;
C、自来水生产中用明矾做絮凝剂,不是消毒剂,错误;
D、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8:1,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一定,已知该反应中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m,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m,
设反应生成的D的质量为x
x=36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88g+36g-28g=96g。故选C。
二、填空题
1、
(1) 有刺激性气味、黄绿色、气体。在常温下,易溶于水 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易爆炸,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
(2) Cl2 +4
(3)用大量水喷洒
【分析】
(1)
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有:有刺激性气味;黄绿色;气体;在常温下,易溶于水;
二氧化氯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易爆炸,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l、O、H的个数分别是6、14、4,生成物中含Cl、O、H的个数分别是4、14、4,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Cl,故X的化学式为:Cl2;
二氧化氯中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x=+4;
(3)
在常温下,二氧化氯易溶于水,故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喷洒大量的水。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维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中不含氮元素 12.8
【详解】
由维C泡腾片主要成分图可知,主要成分含有维生素C(C6H8O6)、碳酸氢钠(NaHCO3)和柠檬酸(C6H8O7),三种物质中均不含氮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实验产生的气泡中不可能含有N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的总质量等于维生素C质量与氧气的质量之和,反应后生成物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反应前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即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8g,则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可计算出维生素C的质量为,故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30.4g-17.6g=12.8g;故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维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中不含氮元素;12.8。
3、
(1) 肥皂水 煮沸 杀菌消毒
(2) 1:2 增强导电性
【解析】
(1)
肥皂水常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这种方法还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2)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4、
(1) CE Cl- Na2S
(2) 1:1 2NO+2CO2CO2+N2
【分析】
(1)
①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CE,因为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②质子数=原子序数,D有17个质子数,是氯离子,符号Cl-。
③B是11号元素钠元素的离子,C是16号元素硫元素的原子,钠离子和硫离子可以形成硫化钠,化学式Na2S。
(2)
①根据微观示意图,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3-1)=1:1。
②该反应是NO和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5、(1)
【解析】
(1)
表示氢原子,丁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分子,化学式为H2。
(2)
氧化物是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由图可知甲为H2O,乙为C,丙为CO,丁为H2 ,故氧化物为甲丙。
(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的最简质量比为( ):( ):( ):( )=9:6:14:1。
三、计算题
1、
(1)1:16
(2)220g+6g-222.8g=3.2g
(3)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x
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6.8g。
【分析】
(1)
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1:16
(2)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后减少的质量是逸出的氧气的质量为220g+6g-222.8g=3.2g。
(3)
见答案。
【点睛】
2、解:设消耗水的质量为x
答:消耗水的质量为180kg。
【详解】
见答案。
3、解:设生成CO2的质量为x
x4.4g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详解】
见答案。
4、
(1)4.8
(2)解: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4.8g-12.25g=2.55g
答:反应前加入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55g。
(3)39%
【分析】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4.8g-10g=4.8g,故填:4.8。
(2)
见答案。
(3)
氯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为;
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为,所以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为39%,故填:39%。
5、【详解】
解:可冶炼含Fe96%的生铁质量为x
x=116.7t
答:可冶炼含铁96%的生铁116.7t。
【分析】
赤铁矿石中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确定反应中氧化铁与生成铁的质量关系,利用这一质量关系可由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计算反应生成铁的质量,然后利用生铁中铁的含量求出炼出生铁的质量。
【详解】
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