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定向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河里的冰逐渐化成水 B.草叶上形成晶莹的“露珠”
C.山间形成“白雾” D.草叶上的白霜
2、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3、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雪糕周围会冒“白气”。“白气”的成因与下列谚语中加点字涉及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霜前冷,雪后寒 B.水缸出汗,不用挑担
C.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4、把一盆0℃的水放到-5℃的房间里,在水完全结成冰之前,这盆冰水的温度( )
A.等于-5℃ B.等于0℃
C.介于0~-5℃之间 D.无法确定
5、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朵雪花”为轴线,呈现出诗人李白诗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张场景。北方冬季常见的雪花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相同物态变化的是( )
A.露生成 B.雾产生 C.霜形成 D.冰消融
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小刚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他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要______热量,温度______。
2、小明完成了下列实验,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他在利用图1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应选取一块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木板上,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应选取两支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探究中,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他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2甲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___°C;根据记录数据画出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2乙所示,分析图你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能量,当地大气压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如图所示是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图。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将该温度计插入40℃的温水中,以及水冷却至30℃时的液面高度,标注在A、B两点,则A点应标注的温度为_______℃。
4、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如图所示。艺人先将糖放在热锅里熔化,此过程中糖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艺人要趁糖未完全硬化时对糖画进行塑形,塑形过程糖的温度保持不变,冷却一段时间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则糖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小红夏天喝可乐时喜欢加些碎冰块,这样喝起来感觉更凉爽,原因是______;她爸爸站在电风扇前吹风感觉凉爽,其原因是______。
三、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厉害了我的国!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顺利着陆东风着陆场。如图甲所示,返回舱穿越大气层,防热大底温度剧烈升高,发出耀眼的光。2021年10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如图乙所示,火箭点火升空时,降温系统向发射塔喷洒大量的水以保护发射塔不被损坏,请你从上述两个情景中提出一个物理问题,要求运用热学知识进行解释,不要与示例重复。
(示例)问题:返回舱穿越大气层,为什么防热大底会温度剧烈升高?
解释:防热大底与空气摩擦,以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导致温度升高。
问题: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
2、明明的妈妈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一块冻肉,放在比较潮湿的菜板上。过了一会儿,他妈妈发现冻肉紧紧“粘”在菜板上。请分析说明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3、晒粮食时,为什么将粮食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还要把粮食摊开?
4、用蒸汽烫斗熨烫衣物比普通的电熨斗要好得多。它跟普通熨斗一样能将衣物熨平,但不会像普通熨斗那样,稍不注意就会将衣物烫坏,为什么蒸汽烫斗有如此优点?
5、夏天,小明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不一会儿鸡蛋上便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请你解释一下整个过程先后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1所示。
(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_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
(2)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 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需要___________,但温度___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3)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__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所用___________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___不同。
2、小明探究影响蒸发情况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和b温度计的示数,发现b温度计示数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a温度计示数,原因是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比较b和c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蒸发快慢与________有关,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来看,空气流动促进了酒精分子向空气扩散。
(3)小明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根温度计示数在雨天时差别不大,在晴天时差别却很大。请根据小明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合理的新猜想∶蒸发的快慢还可能与____________有关。
3、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时,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从如图中的A、B两装置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除了上图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
(2)由图C,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3)甲、乙两组同学选用不同的实验装置(水的质量相同)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别绘制出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b组选择了装置______;图______(选填“D”或“E”)所示的情形表示水正在沸腾。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A.冰逐渐化成水,是固态冰吸热后熔化变成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珠落在叶子上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白霜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极低的环境中遇冷放热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
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受热均匀,使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目的是使碘的温度不高于其熔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
A.雪糕周围会冒“白气”, “白气”的本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而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与“白气”的成因不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水缸出汗的本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与“白气”的成因相同,故B符合题意;
C.沸腾是汽化的一种方式,其本质是液态的水汽化变成气态的水蒸气,与“白气”的成因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冰冻三尺描述的是水凝固成冰的现象,与“白气”的成因不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详解】
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在水完全结成冰之前,这盆冰水的温度是0℃,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
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小冰晶。
AB.露、雾都是空气中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A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小冰晶,与雪相同,故C符合题意;
D.冰消融是冰吸热发生的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 吸收 保持不变
【详解】
[1][2]由图知,酒精灯一直在给烧杯加热,说明冰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收热量,并且温度保持0℃不变,即冰的熔点为0℃。
2、 薄 相同 虚 56 吸收 小于
【详解】
(1)[1]玻璃板有前、后两个面,两个面都会成像,形成重影,不利于确定像的位置,而选用薄玻璃板相对容易找到像的位置。
[2]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可以比较处玻璃中的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3]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出来,而虚像不能呈现。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4]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C,此时温度为56°C。
[5]水在沸腾时,加热仍在进行,水在沸腾过程中仍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6]液体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实验中水的沸点为98°C,故可知,实验当地的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40
【详解】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细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管中液面将向下运动,所以A点对应的温度较高,为40℃,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细管中的气体遇冷收缩,体积减小,管中的液面上升,所以B点对应的温度较低,为30℃。
4、 增大 晶体
【详解】
[1]将糖放在热锅里熔化,此过程中糖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2]塑形过程糖的温度保持不变,说明糖在凝固时有一定的凝固点,所以糖是晶体。
5、 冰熔化吸热 汗液蒸发吸热
【详解】
[1]小红夏天喝可乐时喜欢加些碎冰块,冰熔化吸热使可乐温度降低,喝起来感觉更凉爽。
[2]她爸爸站在电风扇前吹风,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蒸发吸热,人感觉凉爽。
三、简答题
1、 降温系统为什么要向发射塔喷洒大量的水 水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对发射塔起到保护作用
【详解】
[1]根据文章的内容,可提出问题:降温系统为什么要向发射塔喷洒大量的水?
[2]火箭发射时,喷出的火焰温度很高,降温系统向发射塔喷洒大量的水,水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从而对发射塔起到保护作用。
2、见解析
【详解】
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冻肉温度低于0℃,放在潮湿的菜板上时,菜板上的水放热降温,冻肉吸热升温,当菜板上的水温度降到0℃时,冻肉的温度还低于0℃,冻肉继续吸热,菜板上0℃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
3、见详解
【详解】
液体蒸发的快慢主要与液体的温度高低、表面积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晒粮食时,将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是为了提高粮食中水分的温度,从而加快粮食中水的蒸发;将粮食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增大粮食中水分上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粮食中水的蒸发;把粮食摊开,是为了增大粮食中水分的表面积,从而加快粮食中水的蒸发。
4、见解析
【详解】
因为蒸汽熨斗喷出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接触衣物表面便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布料表面上;熨烫时,衣物上的水分重新汽化变为水蒸气并吸收大量热量散失在空气中,另外因为水的沸点为100℃,而且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只要衣物上有水分,衣物的温度就不会超过100℃,熨烫时候就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烫坏衣服。
5、见详解
【详解】
冰箱里拿出的鸡蛋,表面温度较低,空气中水蒸气在鸡蛋周围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一会小水珠由于空气直接接触,小水珠吸热会发生汽化现象,又变成水蒸气,就消失在空气中了。故先后发生了液化和汽化。
四、实验探究
1、 自下而上 吸热 不变 98 低于 时间 质量
【详解】
(1)[1]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实验器材应该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
(2)[2][3]水沸腾时不断用酒精灯加热,所以水沸腾时需要不断加热,由表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不变。
(3)[4][5]由表可知,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此时水的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所以此地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4)[6][7]由图可知,两次实验水沸腾的时间不同,第一次实验水沸腾所需时间大于第二次实验所需时间,两次实验水的初始温度相同,所以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2、 小于 吸收 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空气湿度
【详解】
(1)[1][2]温度计a和温度计b的不同之处是温度计b蘸了酒精,酒精蒸发需要吸收温度计的热量,导致温度计b的示数小于温度计a的示数。
(2)[3]通过b、c温度计的示数可以看出,c的示数低,b、c温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因此可得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速有关。
(3)[4]该同学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 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根温度计示数在雨天时差别不大,在晴天时差别却很大,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空气湿度有关。
3、 秒表 不变 A D
【详解】
(1)[1]本实验要记录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规律,故除了上图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秒表。
(2)[2]由图C,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3]已知两容器中水的质量相同,A装置没有盖子,B装置加盖,故A装置加热过程中热量损失多。根据绘制出的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可知,b曲线对应的物质加热至沸腾时间长,b组选择了装置A。
[4]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地发生汽化,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故D所示的情形表示水正在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