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戏剧文本考查的题型——《雷雨》课件(共8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戏剧文本考查的题型——《雷雨》课件(共8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5 21:5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5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教材中的考点:戏剧文本考查的题型
5.《雷雨》
曹禺
考点解析
考点解析1:
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问题:高考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以“戏剧”为文本来考查,为什么呢?
因为戏剧要交代一个完整的情节篇幅比较长,不适合高考。
考点解析2:
二、我们为什么在教材中设置“戏剧”文本的学习?
1、戏剧是四大文学样式之一,它是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要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我们读到的剧本是戏剧的文学部分,是一剧之“本”。戏剧文学具有其它文学体裁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所以有助于我们对相同点的认知,比如:人物形象,小说、散文或者传记中都有人物形象,它们只是形式不同,表现的效果是一致的。《孔乙己》中孔乙己人物形象,“窃书不算偷”是人物语言描写,写出孔乙己的迂腐和好面子;《窦娥冤》中【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是用唱的方式表达窦娥极其愤怒的控诉,体现其不公社会事实的控诉。
2.“戏剧”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有其存在的意义,语文本身就是增加学生素养的学科,对戏剧的感知有助于对这种文体的认知,我们不看电视剧和电影吗?这就是剧本。只是我们说的戏剧是指舞台剧,异曲同工。
教材典例
从《雷雨》体会戏剧考查的题型
概括情节
01
《雷雨》梗概
《雷雨》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期中国北方某个闷热的夏日。剧本从侍萍来看望周家帮佣的女儿四凤写起,牵出周家和鲁家30年的恩怨情仇。
《雷雨》梗概
30年前在无锡,周家大少爷周朴园爱上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并与他有了两个儿子。后来,周家为了给周朴园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大年三十儿把侍萍赶出家门,走投无路的侍萍带着出生仅三天的第二个儿子投河自尽,被人救起后,流落北方。后来,侍萍嫁给了鲁贵,生了女儿四凤。
《雷雨》梗概
周朴园当年所娶的那位小姐,并没有为周家生儿育女便离世了,于是周朴园又娶了一位太太——蘩漪,两人育有一子叫周冲。在周朴园封建大家长的专制意志下,蘩漪过着枯寂的生活,她对这种生活的反抗方式,便是与周朴园和侍萍的大儿子周萍私通,拼命抓住她与周萍的“罪恶的爱”企图来拯救自己。
《雷雨》梗概
30年后鲁贵和四凤进入周朴园家做佣人。四凤与周家大少爷周萍相爱了。蘩漪发现不仅周萍喜欢四凤,自己的儿子周冲也喜欢四凤,就借此邀请四凤的母亲侍萍见面, 将周冲喜欢四凤的事告诉了侍萍,希望侍萍带四凤离开,侍萍不希望自己的悲剧在女儿身上重演,打算带四凤远离周家。
《雷雨》梗概
侍萍发现这是周公馆,在这和周朴园意外相见,同时侍萍和周朴园的第二个儿子鲁大海作为周朴园矿上罢工的工人代表进入周家和周朴园谈判。
《雷雨》梗概
晚上周萍和四凤私会,四凤因自已怀孕,要求周萍带她走,侍萍眼见自己的儿女相爱,呼天抢地,诅咒命运的不公,万般无奈之下,决定让两人离开。繁漪试图阻止周萍离去,阻止不成,就当着众人的面揭开自己和周萍的关系真相,又报复性地喊来周朴园,要让他看看这个“体面的家庭”。
《雷雨》梗概
知道真相后,四凤痛苦万分,冲出门外,门外电闪雷鸣,四凤碰着了漏电的电线,触电身亡,周冲也跟着跑出去,伸手去拉四凤,也触电而亡。周萍走进书房,开枪自杀。之后鲁大海出走、鲁侍萍和蘩漪受不住打击,一个疯了,一个痴呆了,只剩周朴园一人在悲痛中孤独老去……
分析人物形象
02
《雷雨》写了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间复杂的纠葛。请同学们试着画一张《雷雨》的人物关系图。
《雷雨》主要人物及关系
旧情人




情 人
夫 妻
父 子
单相思
女父












异父兄妹




















——父子(女) ——情人夫妻 ——母子(女) ——兄弟妹 ——情敌
异父母兄妹
人物关系一览表
人物关系表
周朴园
周 萍
繁 漪
周 冲
侍 萍
鲁大海
鲁四凤
鲁 贵
周朴园人物形象
周朴园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我们既不能因他见到侍萍后的惶恐暴怒,而否定他对侍萍怀念的某种真实性和特殊的赎罪心理,当然也不能因他以往对侍萍的怀念而否定他与侍萍见面时的自私、冷酷。他的思想行动的变化,正是他“这一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彼时彼地和在此时此地的特殊表现。
周朴园这个人物的性格是复杂的。还体现在他对待家人的态度上。对待家人他专横独断、但也有对蘩漪淋雨回来后的关心。在第一幕中对周萍的耐心教导,第四幕中对周冲的悉心关怀,也都有为父者的慈爱融合其中。
鲁侍萍人物形象
思考:
1.快速阅读《雷雨》(节选),梳理鲁侍萍对周朴园称谓的变化,探究称谓变化的原因,分析人物形象。
2.鲁侍萍为什么撕支票?
鲁侍萍人物形象
鲁侍萍对周朴园称谓的变化:老爷——朴园——你,可以看出她从低眉顺目到反抗的过程。最初来到周公馆时,她是以四凤母亲的身份来找四凤的,穿着打扮都很质朴,因此周朴园将她误认为是公馆的下人;她也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一直称呼周朴园为“老爷”。当她觉得周朴园对曾经的侍萍很怀念时,在相认的那一刻,深情地喊他“朴园”。而当周朴园质问她来周公馆的原因时,她不再留恋于过去,称呼周朴园为“你”,并悲愤地说出:“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可以看出侍萍对过去遭遇的控诉。随后,她撕毁了周朴园作为补偿的五千块钱的支票,这时她的反抗达到了顶点,随着她与周朴园的冲突渐趋紧张,她对周朴园的称呼也不断变化。
鲁侍萍:
勤劳、善良、受苦、有尊严、不甘心而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下层劳动人民。
——《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
我很喜欢曹禺的对话。只凭对话不用描写,就能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真是了不起!而且那语言是多么铿锵有力。《原野》中仇虎和金子的对话,一个说:“给你钱。”一个答:“钱我有。”一个说:“给你车。”一个答:“车不用。”过了几十年,我还记得。我觉得他的剧本不只是为上演,也是为了阅读,可以大声朗诵,也可以默默阅读,那语言在你心里回荡时,真是无声胜有声了。
——宗璞《在曹禺墓前》
矛盾冲突
03
第二幕戏剧冲突
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
周朴园和鲁大海的矛盾
鲁大海和周萍的矛盾
鲁侍萍和周萍的矛盾
人物内心的矛盾
……
四凤
剧中人物关系
鲁贵
周朴园
侍萍
鲁大海
夫妻
旧情人
夫妻



兄妹
情敌
兄弟
主仆
主仆情人
情人
周冲
周萍
繁漪
亲兄弟
情敌
喜欢
寻矛盾冲突,理情节发展
《雷雨》共四幕,本课节选自《雷雨》第二幕,共两场。
快速浏览剧本,自主学习,找出你关心的几个问题的答案:
第一场:周朴园与鲁侍萍重逢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情冲突
周朴园与鲁大海的阶级冲突
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
鲁侍萍与周萍母子相见
情感
劳资
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恩怨情仇
阶段 原有情况及文本依据 突发事件 变化情况及文本依据 周朴园的情感
三十年前 相爱三年。侍萍在周家有自己的房间,生了两个儿子。 周家要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 大年三十被赶出周家,投河自尽 真爱鲁侍萍,赶走侍萍很懦弱但也是被逼无奈,但至少安顿好侍萍母子。
追求利益和家里一起赶走侍萍。
侍萍投水至两人相认 打听侍萍的下落;家具;生日;关着窗户的习惯;绣了花的衬衣;想修坟墓, 发现侍萍还活着 喝问侍萍,安抚侍萍,让侍萍走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么?②谁指使你来的? ①“你可以冷静点。……。”“从前的恩怨, ……,又何必再提呢?”②“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对侍萍的怀念是真的,不然不可能怀念27年。但当怀念与利益相冲突时,周朴园选择了利益。
对侍萍的怀念是一种伪善,很快就暴露出冷酷无情的真面目
相认之后 后悔让侍萍走,预备给她寄两万块钱(第四幕) 侍萍找四凤,回到周公馆 让周萍认生母,以后好好孝顺侍萍。 (尊严地)不要以为你跟四凤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 在利益和感情之间挣扎,当真相暴露于众,选择了承认,对侍萍有感情。
真相之后的无奈之举,是一种虚伪的掩饰,

结局 鲁侍萍疯了在缘周公馆养病,周朴园探望鲁侍萍 序幕、尾声 忏悔赎罪
戏剧语言
04
戏剧语言(1)——什么是个性化语言?
个性化语言是指即什么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体会周朴园、鲁侍萍语言
个性化语言举例(一)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个性化语言举例(二)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 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 (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 侍萍。
鲁侍萍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戏剧语言(2)——什么是潜台词?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潜台词分析(一)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 )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潜台词分析(二)
周朴园 那个小孩呢?
鲁侍萍 也活着。
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风的妈,老爷。
周朴园 哦。
你和她是什么关系?你是干什么的?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鲁大海 (挣扎) 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 )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
潜台词分析(三)
我就是你的亲生妈妈啊……
他是你的弟弟呀!
戏剧语言(3)——什么是动作化语言?
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指剧中人物不仅表现出在说话,而且出表现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动、思想感情,它是和手势、表情、形体动作结合在一起的,推动着剧情的发展。
因此,在戏剧中语言的动作性并不是单纯的外部动作或内部动作,而是以语言为基础使对话双方产生心理活动的变化,人物由内而外自然而然地做出反应(即动作),从而使戏剧能够把各种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感情的、心理的矛盾冲突直观再现于舞台,令观众身临其境。
动作化语言举例(一)
以第二场戏为例。在这场戏里,鲁大海听说代表返回、工人复工、自己被开除,不禁义愤填膺,愤怒揭露周家的罪恶发家史。周萍则出言相骂,大打出手。这两个人物的内心活动比较简单,外部动作则非常强烈。
萍 (忍不住气,走到大海面前,重重地大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帐东西!
(大海立刻要还手,倒是被周宅的仆人们拉住。)打他。
大 (向萍高声)你,你
(正要骂,仆人一起打大海。大海头流血。鲁妈哭喊着护大海。
朴 (厉声)不要打人!(仆人们停止打大海,仍拉着大海的手。)
大 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萍 (向仆人)把他拉下去。
个性阅读
05
讨论:周朴园对侍萍有无真情?
周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曹禺语)
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他为什么会如此思念死去的鲁侍萍?
因为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第一个妻子抑郁而死,第二个妻子繁漪桀骜不逊,儿子周萍对他敬而远之。他常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相比之下,他觉得还是侍萍温柔贤慧,于是他对侍萍的思念便成了后半生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
*拓展探究:找出课文中周朴园对鲁侍萍、周朴园对鲁大海,鲁大海对周朴园称谓语的变化,体会人物情感与形象。
①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称谓变化:
梅家的一个年轻姑娘→侍萍→亲戚→你→侍萍
②鲁大海对周朴园的称谓变化:
董事长一→您→你→你们→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姓周的→强盗
③周朴园对鲁大海的称谓变化:
你一→傻小子→鲁大海→你一→你这种混账东西
——《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
①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称呼。周朴园和“下人”鲁妈谈起三十年前的侍萍时心中充满了怀念,也有不愿意在“下人”面前暴露侍萍真实身份的、遮遮掩掩的心情,所以称呼侍萍为“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但当他发现鲁妈对侍萍的情况相当了解时,又担心她与侍萍有关,问她:“你姓什么?”得知她姓鲁以后,周朴园长舒一口气,略带追忆的口吻连喊了两声“侍萍”。面对鲁侍萍的追问“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他遮掩地说侍萍是他的“亲戚”。而在周朴园发现与自己谈话的原来就是三十年前的侍萍时,心中无疑是惊讶的,惊讶于侍萍外貌的变化,也惊讶于侍萍为何会出现在周公馆,再一次叫了“侍萍”这一名字。可转念又觉得侍萍到周公馆或许是有目的的,于是生气、严厉地称呼她为“你”,并质问道:“你来干什么?”接着在二人的争执中,周朴园一直都称呼鲁侍萍为“你”,与“侍萍”相比,“你”更像是一秘敌对关系。只有在侍萍撕毁了他给的支票时,才喊她为“待萍”,这一声称呼略带愧疚上意。
②鲁大海对周朴园的称呼。鲁大海与周朴园见面时间很短,但是他对周朴园的称谓变化很大。最初的称谓“董事长”“您”还带着些许尊敬,而后就变成了“你”“你们”,又变成“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姓周的”,最后变为“强盗”。鲁大海对周朴园的称呼的变化表现出两人的冲突愈加激烈,最终伴随着那一声“强盗”到达顶点。
③周朴园对鲁大海的称呼。周朴园在知道鲁大海为自己的儿子后,称呼他为“傻小子”,可见,他对鲁大海含有恋爱之情。随着鲁大海对他越来越不尊敬,他对鲁大海的称呼也变为“鲁大海”“你”,最后变为“你这种混账东西”。称呼的变化是周朴园情感的引擎表,“你这种混账东西”这一称呼反映出他的愤怒达到了极致
戏剧文本考查的题型
考点精讲
图解速记
分类精析
1.把握剧本结构,概括故事情节
结构也叫布局,是戏剧情节构成与展开的方式,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划分的依据是主要矛盾冲突发展变化的阶段。在概括剧情时,要把剧本里的显在情节(在舞台上表演出来让观众直接看到的情节)和潜在情节(通过一些别的方式交代给观众而不直接表演出来的情节)都包括进去,这样才能见出情节发展的全貌,并分析剧作是如何迅速引出主要矛盾冲突的。
如课文《雷雨》的显在情节是午饭后一段时间里发生在周家客厅里的事情,即周朴园、鲁侍萍相认,以及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冲突。潜在情节主要是三十多年前发生在无锡周公馆里的周朴园、鲁侍萍的婚恋纠葛,以及鲁侍萍在这三十年间的凄惨生活。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透露出周朴园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的罪恶行径。
2.紧抓矛盾冲突,理清人物关系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冲突是戏剧主题的基础和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戏剧艺术中集中而概括的反映。戏剧冲突主要有人与人之间意志和性格的冲突、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三种表现形式。品读时要注意矛盾冲突的尖锐性、情节的高度集中性和情节发展的紧张性,分清主次矛盾与矛盾对立双方,还要分清围绕在他们周围的人和他们之间存在的关系。这对于理解剧情、把握人物形象,以及推断剧情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
如《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二场中,人物之间的冲突主要有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之间实现复仇与实施毒计的矛盾冲突,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之间求得谅解与报仇雪恨的矛盾冲突;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哈姆莱特内心的矛盾,如哈姆莱特在与雷欧提斯比剑前内心的疑虑;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主要是理想乐观、想“重整乾坤”的哈姆莱特与“颠倒混乱”的世界之间的矛盾冲突。
3.重视舞台说明,品味人物语言
人物的语言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含有什么言外之意等,需要仔细揣摩。同时,由于戏剧中人物的语言很强调动作性,所以还要注意看人物的语言怎样推动情节发展,从人物对话中看人物之间或隐或显的碰撞、交锋。
如《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重逢相认的这个场面,先是周朴园受到触动,有意打听往事,而鲁侍萍则压抑着感情,沉缓应对;接着周朴园的话引起她的激愤,她忍不住揭开事情真相,却还不愿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周朴园先是震惊、痛苦,然后又冷静下来;最后周朴园急于从往事中脱身,鲁侍萍终于控制不住,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个场面里人物的外部动作虽然不强烈,内心却在经历着微妙而复杂的变化。
4.分析人物言行,鉴赏人物形象
分析和概括人物形象的面貌和性格特征时,既要注意首要的、基本的方面,也要注意一些次要的、细微的方面,避免将人物形象概念化。可结合情节安排、戏剧冲突、台词、舞台说明等进行综合分析。
戏剧矛盾冲突
常见题型
××部分主要揭示了哪些矛盾冲突?
简析××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及其意义。
解题方法
(1)结合戏剧情节把握戏剧冲突。从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中去分析戏剧的冲突。
(2)结合人物关系分析戏剧冲突。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戏剧冲突的重要方面。
(3)结合人物性格分析戏剧冲突。戏剧冲突的产生往往跟人物性格的相互“抵触”有关联,如人物的身份、地位、立场、爱好等。
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灵魂,一部优秀剧作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是多层面、立体性的。上述《茶馆》节选部分主要揭示了哪些矛盾冲突?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
戏剧冲突可以从人物与人物、人物内心、人物与环境三个角度来思考,本文主要是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冲突。从“二十多年了,他们可给我涨过工钱?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添人得给工钱,咱们赚得出来吗”可分析出雇员与老板之间的矛盾冲突。从“王淑芬梳时兴的圆髻,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可分析出新思潮与旧思想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军阀割据,社会动荡,开茶馆的王利发、老板娘王淑芬以及伙计李三等人,他们尽管努力经营,但还是难以维持生计,由此可分析出小人物与大时代之间的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灵魂,一部优秀剧作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是多层面、立体性的。上述《茶馆》节选部分主要揭示了哪些矛盾冲突?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雇员(李三)与老板(王利发)之间的薪酬利益冲突。
②新思潮(王淑芬时兴的圆髻)与旧思想(李三的小辫儿)之间的冲突。
③小人物(王利发一干人等)与大时代(军阀割据)之间的冲突。
鉴赏戏剧语言
常见题型
如何理解“……”的含义?
文中“……”的潜台词是什么?
理解潜台词含义
解题方法
潜台词是戏剧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即“话里有话”。它是台词的内在实质,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理解潜台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思考:
(1)语句是否运用特殊手法。潜台词通常会用双关、反语、象征、隐喻等手法,结合所用的手法思考其深层含义。
(2)语句是否有暗示、省略的成分。台词中没有明说,但却旁敲侧击地说明另一层含义。
(3)注意语言环境、说话的对象及其人物关系、事情的缘由、说话者的情感用意等,将语句放到具体语境和特殊背景中去理解,并与人物性格结合起来。
戏剧常见的考查方式与答题要点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①分析句子的言外之意。(首先点明言外之意,分析表达效果)
例: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茶馆》)
答案:你不要把钱给的太少,否则我就会跟你过不去<言外之意>。表现了他和宋恩子靠明目张胆的敲诈无辜百姓来捞取钱财的贪婪无耻。
②理解戏剧台词((台词的言外之意)+联系上文分析作者想通过台词表达什么?+主题!!!!)
例:现代文艺理论家周扬称赞“啊,你的手也是人手哇!”这句台词“有斤两”,请谈谈你对这句台词的理解。(《龙须沟》)
答案:①饱含程疯子对狗子过去打自己的谴责;②表示程疯子对狗子道歉的接受;③蕴含程疯子对狗子改过自新的劝勉;④表现程疯子性格的转变与做人的理念;⑤彰显在新社会做新人的主题。
戏剧常见的考查方式与答题要点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③鉴赏戏剧冲突(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己)
例:请从第二幕中概括出三处戏剧冲突并作简要说明。(《窝头会馆》)
①人与人:父与子的冲突。苑国钟为了儿子抢房客的钱,儿子却反对他抢钱,并嫌弃他买房的钱来路不正。
②人与人:房东与房客的冲突。苑国钟作为房东为生活所迫催收房租,房客们与他进行对抗并嘲讽他。
③人与自身:苑国钟内心思想的冲突。物价飞涨,苑国钟无法及时涨房租又不能赶走房客,内心充满矛盾。
戏剧常见的考查方式与答题要点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④品味戏剧语言的魅力(类似于为什么改句不如原句好)
第一步:找不同。对比分析,改句与原句在表达方式、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第二步:定范围。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体味原句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特殊句式、巧妙用词、前后衔接、语言风格……),表达内容有什么内涵;确定从哪几个方面来回答,也就是踩准得分点。
第三步:析效果。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对原句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的效果分别进行分析。(原句更………)
戏剧常见的考查方式与答题要点
例:朱丽叶问奶妈“什么消息”时,如果奶妈直接说出“罗密欧杀了提伯尔特,他现在被放逐了”,那会失却什么效果或价值?(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莎士比亚)
①改后的语句味同嚼蜡,太直白,不如原作有韵味,不能彰显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的作用。
②如果奶妈直接说出“罗密欧杀了提伯尔特,他现在被放逐了”,就不会有后面朱丽叶大段的深情告白,就不能充分地展现她得知真相后的痛苦、矛盾和绝望,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③从读者角度来看,如果奶妈直接说出结果来,剧情就显得平淡无味,这样就不能给读者带来更精彩的阅读体验。
鉴赏戏剧情感价值观
戏剧常见的考查方式与答题要点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比较创新性,开放性的问法:(1.扣原文:人物有什么性格特征、精神品质;戏剧的情节发展脉络;扣主题、扣背景:什么主题、主题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必须有;2.扣设问,谈认识)
例1: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请以主要人物苑国钟为例,结合剧情阐释这一美学理论。
(1)苑国钟身上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精神品质:①作为父亲,苑国钟对儿子充满无私的爱,宁可拿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儿子的幸福,体现出一种父爱。②作为房东,在自身生活窘迫的情况下,收租时却小心翼翼,更无法赶走房客,体现出人性的善良。③受人之托,不顾风雨蹲守,那大半年的时间等待钱主,体现出诚信。(2)苑国钟在枪声中倒下时,悲剧发生了,观众都为失去的生命痛惜,更痛惜的是一种价值的毁灭。
戏剧常见的考查方式与答题要点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比较创新性,开放性的问法:(1.扣原文:人物有什么性格特征、精神品质;戏剧的情节发展脉络;扣主题、扣背景:什么主题、主题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必须有;2.扣设问,谈认识)
例2:“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对此的评论是:“在他身边关门的砰的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对这个结尾及评论的理解和看法。(玩偶之家(节选)易卜生)
①这一结尾表明娜拉出走已成事实,暗示剧情在高潮中结束;
②萧伯纳的评价,是对娜拉出走的社会意义的肯定,“砰的一声”与拿破仑战争的枪炮声一样,有力地促进了欧洲妇女的觉醒。
鉴赏戏剧表现手法
戏剧常见的考查方式与答题要点
分析作品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原文+分析(刻画人物特征、深化文章主旨……))
例:《关汉卿》发表后,郭沫若连夜给田汉写信致贺,盛赞剧本:“写得很成功,关汉卿有知,他一定会感激您。”为了塑造关汉卿这一人物形象,田汉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①语言描写,通过关汉卿掷地有声的话语,如“日月照肝胆,霜雪添须眉”展现人物的精神。
②动作描写,如关汉卿在和叶和甫对话的过程中一个耳光把叶和甫打倒在地,这也有力地展现了人物刚正不阿的性格。
③神态描写,关汉卿在和叶和甫对话的过程中,由“怒”到“按捺住怒火”“怒火难遏”,直至最后忍无可忍。
④对比衬托,关汉卿和叶和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正义凛然,一个唯唯诺诺。叶和甫的卑鄙无耻反衬出关汉卿的刚强不屈。
鉴赏戏剧人物形象
戏剧常见的考查方式与答题要点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一个事件对应一个特征、一个形象)例1:“我关汉卿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的铜豌豆。”选文中哪些地方反映出关汉卿具有“铜豌豆”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解析】关汉卿宁折不弯,坚持写《窦娥冤》,坚持演出,振奋了民心,震慑了坏人。关汉卿不受名利诱感,不受威逼胁迫,具有浩然正气。关汉卿疾恶如仇,把前来“劝说”他的叶和甫打倒在地。这些都体现了关汉卿面对威逼利诱不妥协、不退让的“铜豌豆”的性格特征。【解析】
鉴赏戏剧个性化阅读
戏剧常见的考查方式与答题要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
态度观点类(点明态度,态度必须是绝对化的。不能又认可又不认可;结合社会背景、戏剧内容、人物性格阐释分析)
例1:贤一郎最后的转变是否符合人性人情?请结合剧情谈谈你的看法。(《父归》[日本]菊池宽)
符合。从当时社会父权家长制的角度贤一郎应该接受父亲,从情感的角度父亲的归来是贤一郎没预料到的,他恐惧、厌恶、憎恨和悲哀,这是矛盾之处,但血缘是任何东西都无法阻隔的,当多年积压的愤怒已经发泄完毕,当年老的父亲已经忏悔,当母亲哀求,当弟弟妹妹表现出对父爱的渴望之后,他不想继续没有父亲,所以结尾这样的突然转变,这也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是符合人性人情。
戏剧常见的考查方式与答题要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
态度观点类(点明态度,态度必须是绝对化的。不能又认可又不认可;结合社会背景、戏剧内容、人物性格阐释分析)
不符合。贤一郎对父亲的反驳斥责,多次都是从“如果我们有父亲”这句话开始,他表达了对父亲给家庭带来无尽伤害的控诉,父亲当年的浪荡无情曾经导致贤一郎母子“投江自尽”,为了这个家,贤一郎10岁就打工养家,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父亲给家庭带来的都是无穷无尽的灾难,这个灾难至今还在延续,还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何况,父亲的突然出现还有可能导致家庭新一轮的矛盾,那就是他与弟弟妹妹母亲对父亲态度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所以,贤一郎不会原谅父亲,不会接纳父亲的。所以,剧情最后的设置是不符合人性人情的。
戏剧常见的考查方式与答题要点
例2:文本二鲁迅对娜拉出走后所推想的结局,你认可吗?请阐述理由。(玩偶之家(节选)易卜生)
认可。①娜拉的独立人格已被剥夺;
②娜拉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技能;
③娜拉没有谋生的经验。
不认可。
①娜拉性格倔强,她的思想已经觉醒,开始渴望自由;
②娜拉不会拒绝朋友的帮助,有回到从前老家谋生的打算。
戏剧常见的考查方式与答题要点
主观情境类(从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角度进行自主设计)
如果让你出演朱丽叶,请思考画线的两处话语,在表演时应分别表现出怎样的心理?对语言表达有什么不同要求?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看法。(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朱丽叶 她带着消息来了。谁的舌头上只要说出了罗密欧的名字,他就在吐露着天上的仙音。奶妈,什么消息?你带着些什么来了?那就是罗密欧叫你去拿的绳子吗?
朱丽叶 让他们用眼泪洗涤他的伤口,我的眼泪是要留着为罗密欧的放逐而哀哭的。拾起那些绳子来。可怜的绳子,你是失望了,我们俩都失望了,因为罗密欧已经被放逐:他要借着你做接引相思的桥梁,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闺的怨女而死去。来,绳儿;来,奶妈。我要去睡上我的新床,把我的童贞奉献给死亡!
①第一处表现了朱丽叶,焦虑、急切的心情,渴望心爱的人儿带来消息。从她看到奶妈携着绳子来时的独白可以看出。②第二处表现的是她的悲痛、失望、矛盾、甚至绝望的心理。从“可怜的绳子,你是失望了,我们俩都失望了,因为罗密欧已经被放逐:他要借着你做接引相思的桥梁,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闺的怨女而死去。来,绳儿……把我的童贞奉献给死亡!”等语句可看出。③语言表达方面,第一处表演时应表现那种急切、短促的语速,以表现渴望、急迫的内心;第二处要读出惆怅、伤感甚至绝望的语气;语速稍慢、声音可拖长一点。
经典题再现
阅读《窦娥冤》,完成下面小题。【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正旦唱)(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阅读《窦娥冤》,完成下面小题。(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什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正旦唱)【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阅读《窦娥冤》,完成下面小题。(卜儿哭上科,云)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咐你话哩。(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1.关于元杂剧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些有楔子。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
B.元杂剧剧本由曲词、宾白、科、舞台说明和剧名等构成。
C.元杂剧角色分生、旦、净、末、丑等。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
D.元代的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2.下列对选段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指无缘无故就触犯了刑法,表明了主人公对当时黑暗的司法制度的不满,也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无处伸的痛苦。
B.[滚绣球]开头两句表明窦娥信奉鬼神的力量,而后面又说“不分好歹何为地!”“错勘贤愚枉做天!”说明窦娥因冤生怨、情绪波动,故认识前后不一致。
C.刽子手催促“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可是窦娥偏偏提出要绕远道而行,而且把它看得如此重要。既表现了窦娥的善良,也激起观众和读者的兴趣。
D.[滚绣球]表达了主人公窦娥在绝望中因愤恨而抗议,揭露出现实的普遍不合理现象,否定了掌握人间的贫贱富贵、生死寿命的统治者的公正性。
3.从节选的这段剧本看,窦娥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说明。
4.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答案】1.C 2.B 3.这段文字表现了窦娥性格的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二是具有善良贤孝的美好品质。 4.(1)这正体现了窦娥难以舍别婆婆的感情,表现了她对婆婆的挂念;
(2)安排婆婆做这些事,是让婆婆有所寄托,以免婆婆孤独痛苦或生轻生之念;
(3)可以增强悲剧气氛;
(4)白发人送黑发人,白发人祭奠黑发人,更加突出社会的黑暗及无公道。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 “元杂剧角色分生、旦、净、末、丑等”错,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B. “故认识前后不一致”错,“不分好歹何为地!”先说“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是窦娥的认识,但当她遭遇了冤屈后,所以要指斥,“不分好歹何为地!”“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是通过诅咒日月鬼神的不公道,诅咒社会现实的不合理,不能说前后认识不一致。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结合“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只落得两泪涟涟”分析,强烈地表达了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指斥、控诉,抒发了窦娥的满腔怨愤,表现了对不公正的封建和封建秩序的抗议和否定,体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
结合“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分析,窦娥具有善良贤孝的美好品质。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结合“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分析,窦娥被张驴儿陷害,窦娥顾念到婆婆年迈,经不起酷刑,就含冤承认了贪官要她承认的药死公公的罪行。在将要赴刑场处斩的路上,窦娥还牵挂着婆婆,怕她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难过,经不起打击。这个细节虽小,却充分反映了窦娥的善良、孝顺,表现了她对婆婆的挂念。
安排婆婆做这些事,是让婆婆有所寄托,增强悲剧气氛。这样一个在临死都记挂着婆婆的孝顺媳妇,怎么可能犯下药死公公的大罪呢?而贪官桃杌却是非不明,连这样一个简单的案子都审不明白,糊里糊涂就用酷刑把善良的百姓判成死罪,白发人祭奠黑发人,更加突出社会的黑暗及无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