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
2.通过会议学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大家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3.通过港澳的回归,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港澳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知识重点】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学法指导】指导自学,划记知识点与小组合作。
【学习流程】(自主预习、展示、交流、质疑、答疑)
(根据学习的知识目标和课文的小标题及学习流程在教科书上勾画知识点,有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以便求助.)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2、在这一构想的指导下,我国顺利地解决了哪两个地区问题?
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祖国
1、齐唱“七子之歌”;说说七子是哪七个地方;
2、你能准确说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日子吗?
3、介绍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和区徽的含义
4、观看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记实片
5、讨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
1、回顾中国近代史,想一想香港是怎样逐步被英国占领的?香港是何时回归的?从香港的失去到回归,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2、结合教材63页活动与探究中的材料,谈谈“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像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
【达标检测】
1.有关“一国两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由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 B.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思路
C.首先在香港地区实现 D.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方式
2.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的顺利回归
3.1984和1987年我国是与哪两个国家发表联合声明,决定收回香港和澳门的?( )
A.英国、西班牙B.英国、葡萄牙C.法国、西班牙D.法国、葡萄牙
4.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的纪念日,在香港某会展中心举办的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图片展中,你不能看到的图片是( )
A B C D
5.“长久的期待,已经变成了现实;……又一个新的特别行政区踏上了征程。”这句话中的“新的特别行政区”是指( )
A.香港特别行政区 B.澳门特别行政区 C.台湾特别行政区 D.深圳经济特区
6.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重要因素是( )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构想被有关各方面接受D.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7.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是( )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
8.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稳定繁荣,1998年又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这充分说明( )
A.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B.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C.香港的稳定为世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 D.“一国两制”是香港稳定繁荣的保证
【学习小结】
(记下自己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1、知识方面2、学习方法:3、情感认识:
【家庭作业】: 完成本课“同步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