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成就
2.识记第一部宪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能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二、温故而知新(2分钟)
1.为了解放 ,从 年—— 年我国实行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哪些积极作用?
三、新课学习
(一)自主学习(根据导学案提示完成书中知识点勾画标注10分钟)
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我国工业水平十分落后 2.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时间: 开始,到 年提前完成。
4.任务:
(1)集中力量发展 ,建立国家 和 的初步基础;(2)相应地发展 业、 、 、 ;
(3)相应地培养 。
5.取得成就:
①1953年, 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汽车厂 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 ,第一个机床厂 建成投产。
③1957年, 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 、 、____________公路通车,密切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④ 形成了以 为中心的 工业基地。沿海的工业基地也得到加强。
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____________ 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____迈进。
法律制度的加强——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时间:__________年9月,
2.制定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_______________,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_____________的宪法。
三、合作探究
材料一:
国民党逃跑时掠走的金银 黄金 277万两
白银 1520万元
美钞 1537万元
比较内容 全国总产量 人均占有量
国民收入 358亿元 66元
粮食 1.1亿吨 209公斤
钢 15.8万吨 0.29公斤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材料四“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
以上材料总结归纳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取得那些成就?起到什么作用?
四、延伸拓展:
读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思考:为什么一五计划把重工业放在这一地区?
五、当堂检测
1.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纸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A实行土地改革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进行三大改造
2.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3.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沟通西藏与其他地区的公路有 ( )
①川藏公路 ②青藏公路 ③滇藏公路 ④新藏公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 ( )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钱塘江大桥 D江阴长江大桥
5.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种局面得到扭转是在 ( )
A新中国成立后 B土地改革完成后 C“一五”计划完成后 D抗美援朝胜利后
6.1954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是( )
A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东北工业基地基本形成
C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7.下列建设成就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的是( )
①鞍山大型轧钢厂 ②南京长江大桥 ③大庆油田 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8.我国“一五”期间建成的大型钢铁工业企业是( )
A.鞍山钢铁公司 B.武汉钢铁公司 C.宝山钢铁公司 D.包头钢铁公司
9.下列各项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的是( )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D.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10.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我国形成了( )
A.东北工业基地 B.上海—华东工业基地
C.武汉长江工业带 D.华北工业基地
你知道叫什么品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