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
1.(2024三上·沁阳期末)我们敲锣时,锣声是因锣面 产生的。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销声了,这说明 。
2.(2024三上·沁阳期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表示。
3.(2024三上·沁阳期末)被溶解的物质最终都 地分布到水中。
4.(2024三上·沁阳期末)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用 呼吸,靠 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一般通过 繁衍后代。
5.(2024三上·沁阳期末)人们通常把风力划分为 个等级。
6.(2024三上·沁阳期末)气象台一般用 测量风的方向。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7.(2024三上·沁阳期末)要想让琴弦发出音调更高的声音,可以( )。
A.使劲弹拨 B.使琴弦变松 C.拉紧琴弦 D.添加琴箱
8.下列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固体 B.液体 C.真空 D.气体
9.(2024三上·沁阳期末)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现象判断风力的大小。下列现象中风力最小的是( )。
A.烟柱直冲天 B.小树随风摇 C.屋顶瓦片动 D.叶动红旗展
10.(2024三上·沁阳期末)下列动物的行为具有季节性的是( )。
①青蛙冬眠 ②公鸡的啼叫 ③蝉的鸣叫 ④企鹅游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2024三上·沁阳期末)下列动物中不属于鸟类的是( )。
A.蝙蝠 B.蜂鸟 C.丹顶鹤 D.麻雀
12.(2024三上·沁阳期末)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后会有沉淀物,说明面粉在水中( )。
A.溶解 B.不溶解 C.半溶解 D.都不是
13.(2024三上·沁阳期末)“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的是( )的景象。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2024三上·沁阳期末)降雨量以( )为单位。
A.厘米 B.毫米 C.分米 D.米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5.(2024三上·沁阳期末)搅拌可以加快香油在水中的溶解。 ( )
16.(2024三上·沁阳期末)将杯底塞了纸团的杯子垂直倒扣在水里,纸团不会湿。 ( )
17.所有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是鱼类。 (
)
18.(2024三上·沁阳期末)苍蝇在飞行时因翅的振动而发出嗡嗡声。 ( )
19.(2024三上·沁阳期末)从西北吹向东南的风叫东南风。 ( )
20.在水中能够溶解的物质在其他物质中也能溶解。 ( )
21.(2024三上·沁阳期末)小鸡的孵化一般需要21天的时间。 ( )
四、实验探究。
22.(2024三上·沁阳期末)实验:影响声音高低变化的因素
将钢尺的一端按压在桌面上,把钢尺的另一端按压到一定高度后松手。钢尺将会振动并发出声音。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每次按压的高度不变,观察并记录钢尺振动的快慢以及发出声音的高低是如何变化的,将表格填写完整。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下压高度(厘米)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6 1 快
9 1 中 中
12 1
我的发现是:
五、简答题。
23.(2024三上·沁阳期末)将一杯浓盐水放在桌上静置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因蒸发水变少的同时,杯壁内侧会沾着一些盐粒。请你利用已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振动;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我们敲锣时,锣声是因锣面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销声了,这说明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答案】温度;℃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3.【答案】均匀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答案】鳃;鳍;产卵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动物多种多样。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一般通过产卵繁衍后代。具有这种结构及特点的动物属于鱼类。
5.【答案】13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3等级。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轻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气象学家把风的大小定为0-12级。共13个等级,风力计是测量风的大小的仪器。
6.【答案】风向标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气象台一般用风向标测量风的方向,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7.【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拉紧琴弦可以使振动速度变快,声音的音调更高。故选C。
8.【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递声音,真空中不能传声。
9.【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3等级。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轻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烟柱直冲天为零级风,风力最小。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生存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这是生物的环境适应性,也是大自然“适者生存”的法则。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行为随着环境及气候的变化而变化。青蛙冬眠、蝉的鸣叫是动物具有的季节性行为。故选C。
11.【答案】A
【知识点】鸟类
【解析】【分析】像鸡、鸽子等动物,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属于鸟类。蜂鸟、丹顶鹤、麻雀属于鸟类,蝙蝠属于哺乳动物。故选A。
12.【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后会有沉淀物,说明面粉在水中不溶解。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秋天的特征
【解析】【分析】落叶植物的叶具有季节性的变化,霜叶在秋季会变红,所以“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象。故选C。
14.【答案】B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应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降水结束后,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降雨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故选B。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香油在水中不会溶解,所以搅拌也不可以加快香油在水中的溶解。题目说法错误。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会占据空间,将杯底塞了纸团的杯子垂直倒扣在水里,空气会占据被子里的空间,纸团不会湿。题目说法正确。
17.【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 并不是所有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是鱼类,比如鲸鱼就是哺乳动物。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苍蝇在飞行时因翅的振动而发出嗡嗡声。题目说法正确。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从西北吹向东南的风叫西北风。题目说法错误。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在水中能溶解的,在其他物质中不一定能溶解。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鸡
【解析】【分析】母鸡孵化小鸡大约需要20-21天左右,具体所需时间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在合适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速度相对越快。题目说法正确。
22.【答案】高;慢;低;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合理即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23.【答案】因为一定量的水溶解盐的量是有限的。当水的量因蒸发减少时,水中能溶解的盐的量也相应减少。(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将一杯浓盐水放在桌上静置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因蒸发水变少的同时,杯壁内侧会沾着一些盐粒。是因为一定量的水溶解盐的量是有限的。当水的量因蒸发减少时,水中能溶解的盐的量也相应减少。
1 / 1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
1.(2024三上·沁阳期末)我们敲锣时,锣声是因锣面 产生的。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销声了,这说明 。
【答案】振动;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我们敲锣时,锣声是因锣面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销声了,这说明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2024三上·沁阳期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表示。
【答案】温度;℃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3.(2024三上·沁阳期末)被溶解的物质最终都 地分布到水中。
【答案】均匀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2024三上·沁阳期末)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用 呼吸,靠 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一般通过 繁衍后代。
【答案】鳃;鳍;产卵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动物多种多样。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一般通过产卵繁衍后代。具有这种结构及特点的动物属于鱼类。
5.(2024三上·沁阳期末)人们通常把风力划分为 个等级。
【答案】13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3等级。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轻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气象学家把风的大小定为0-12级。共13个等级,风力计是测量风的大小的仪器。
6.(2024三上·沁阳期末)气象台一般用 测量风的方向。
【答案】风向标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气象台一般用风向标测量风的方向,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7.(2024三上·沁阳期末)要想让琴弦发出音调更高的声音,可以( )。
A.使劲弹拨 B.使琴弦变松 C.拉紧琴弦 D.添加琴箱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拉紧琴弦可以使振动速度变快,声音的音调更高。故选C。
8.下列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固体 B.液体 C.真空 D.气体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递声音,真空中不能传声。
9.(2024三上·沁阳期末)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现象判断风力的大小。下列现象中风力最小的是( )。
A.烟柱直冲天 B.小树随风摇 C.屋顶瓦片动 D.叶动红旗展
【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3等级。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轻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烟柱直冲天为零级风,风力最小。故选A。
10.(2024三上·沁阳期末)下列动物的行为具有季节性的是( )。
①青蛙冬眠 ②公鸡的啼叫 ③蝉的鸣叫 ④企鹅游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生存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这是生物的环境适应性,也是大自然“适者生存”的法则。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行为随着环境及气候的变化而变化。青蛙冬眠、蝉的鸣叫是动物具有的季节性行为。故选C。
11.(2024三上·沁阳期末)下列动物中不属于鸟类的是( )。
A.蝙蝠 B.蜂鸟 C.丹顶鹤 D.麻雀
【答案】A
【知识点】鸟类
【解析】【分析】像鸡、鸽子等动物,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属于鸟类。蜂鸟、丹顶鹤、麻雀属于鸟类,蝙蝠属于哺乳动物。故选A。
12.(2024三上·沁阳期末)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后会有沉淀物,说明面粉在水中( )。
A.溶解 B.不溶解 C.半溶解 D.都不是
【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后会有沉淀物,说明面粉在水中不溶解。故选B。
13.(2024三上·沁阳期末)“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的是( )的景象。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C
【知识点】秋天的特征
【解析】【分析】落叶植物的叶具有季节性的变化,霜叶在秋季会变红,所以“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象。故选C。
14.(2024三上·沁阳期末)降雨量以( )为单位。
A.厘米 B.毫米 C.分米 D.米
【答案】B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应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降水结束后,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降雨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故选B。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5.(2024三上·沁阳期末)搅拌可以加快香油在水中的溶解。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香油在水中不会溶解,所以搅拌也不可以加快香油在水中的溶解。题目说法错误。
16.(2024三上·沁阳期末)将杯底塞了纸团的杯子垂直倒扣在水里,纸团不会湿。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会占据空间,将杯底塞了纸团的杯子垂直倒扣在水里,空气会占据被子里的空间,纸团不会湿。题目说法正确。
17.所有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是鱼类。 (
)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 并不是所有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是鱼类,比如鲸鱼就是哺乳动物。
18.(2024三上·沁阳期末)苍蝇在飞行时因翅的振动而发出嗡嗡声。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苍蝇在飞行时因翅的振动而发出嗡嗡声。题目说法正确。
19.(2024三上·沁阳期末)从西北吹向东南的风叫东南风。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从西北吹向东南的风叫西北风。题目说法错误。
20.在水中能够溶解的物质在其他物质中也能溶解。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在水中能溶解的,在其他物质中不一定能溶解。
21.(2024三上·沁阳期末)小鸡的孵化一般需要21天的时间。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鸡
【解析】【分析】母鸡孵化小鸡大约需要20-21天左右,具体所需时间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在合适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速度相对越快。题目说法正确。
四、实验探究。
22.(2024三上·沁阳期末)实验:影响声音高低变化的因素
将钢尺的一端按压在桌面上,把钢尺的另一端按压到一定高度后松手。钢尺将会振动并发出声音。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每次按压的高度不变,观察并记录钢尺振动的快慢以及发出声音的高低是如何变化的,将表格填写完整。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下压高度(厘米)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6 1 快
9 1 中 中
12 1
我的发现是:
【答案】高;慢;低;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合理即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五、简答题。
23.(2024三上·沁阳期末)将一杯浓盐水放在桌上静置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因蒸发水变少的同时,杯壁内侧会沾着一些盐粒。请你利用已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因为一定量的水溶解盐的量是有限的。当水的量因蒸发减少时,水中能溶解的盐的量也相应减少。(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将一杯浓盐水放在桌上静置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因蒸发水变少的同时,杯壁内侧会沾着一些盐粒。是因为一定量的水溶解盐的量是有限的。当水的量因蒸发减少时,水中能溶解的盐的量也相应减少。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