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15 19:0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学习目标:
1.运用统计图表和分布图,说明我国耕地资源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
2.说明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3.开展耕地调查,发现家乡耕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保护的途径。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2020年全球大约有1/10的人挨饿,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1亿多。新冠疫情第一年挨饿人数的增幅差不多是前5年的总和。目前,全球有1/3的人吃不饱。而全世界只有5%的国家能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大部分国家都要买粮吃。
雪上加霜的是,2022年全球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开打了。两国小麦出口量占了全球小麦出口量的1/3。俄乌冲突以来,小麦、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原本有能力出口的国家一看不妙,也限制了出口。疫情以来,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
“地”
“人”
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的足够食物。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进出口四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粮食安全。
生产
一、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特征
①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
“地”
尽管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9.5%,但人均耕地面积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各类建筑用地的拓展,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
②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
图2.23 2015年我国各质量等级耕地占总面积的比例
思考
哪些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我国的耕地质量?
“地”
宏观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植被、自然灾害等
微观自然条件:田面坡度、表土质地、pH值、灌溉保障率、排水条件等指标也是耕地自然质量等级划分的标准监测指标。
图片出自《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选择性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版,第38页》
③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图2.24 中国各省区耕地平均质量
④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地”
思考
1.结合课本38页正文内容,分析南方地区的高等级耕地分布广的自然原因?
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好;
耕地所在区地形平坦广阔,土壤深厚,灌溉水源充足。
耕地质量等级反映了土壤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土地质量差异,是综合计算的结果,东北地区由于光温水的条件决定了一年只能一熟。
思考
2. 为什么东北地区土壤肥沃,但耕地质量等级却为中等级?
地图出自《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选择性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版,第38页》
二、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1.生产安全
保数量: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管用途:强化耕地的用途管制
挖潜力:挖掘潜力增加耕地;
发展设施农业、
破解耕地、光热等资源的束缚
提质量:提高耕地质量
“地”
图片来源: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2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
图片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我国不同区域中、低产田主要问题
区域 主要问题
东北及内蒙古地区 黑土地土壤退化严重
华北平原地区 地下水超采、土壤盐碱化
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区 土壤酸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
西北和黄土高原区 干旱缺水,土壤贫瘠,耕地退化和次生盐渍化严重,地膜残留污染严重
青藏高原区 生态脆弱,不利于农业生产
地图出自《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选择性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版,第44页》
1.生产安全
“地”
藏粮于地
扩大耕地数量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粮食总产量
=
图片出自《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选择性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版,第40页》
“人”
藏粮于民
提高农民积极性
农业补贴、农业保险、价格保护
1.生产安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五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
宁波在行动…
本页PPT图片来源:《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全市耕地145521.56公顷(218.28万亩)
宁波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全市陆域面积为9365.58平方千米
≈15.54%
全市耕地最新平均质量等级2.92等
图片来源:《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4调整完善版》
宁波市的粮食是否安全?
2021年宁波市粮食总产量67.79万吨
2021年宁波市总人口954.4万人
人均粮食产量71.029公斤/人
约250g-450g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统计年鉴
2.流通安全
跨区域调剂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维持着“南粮北调”的格局,从有余粮的南方调拨大米到北方,主要用于保障北方缺量地区居民的食用粮需求。
自1985年起,我国粮食供需的空间调配演变为“北粮南运”,从北方余粮区流向南方缺粮区的粮食以玉米为主,主要适应畜牧业发展对饲料用粮的需求。
我国粮食尽调出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等省区。
3.进出口安全
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
【读图思考】你认为我国是否需要改变大量进口大豆的现状。为什么?
需要。
过度依赖进口会导致我国大豆和以大豆为原材料的产品受制于他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食安全。
不需要。
进口大豆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自然资源,腾出我国更多的耕地用于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产,缓解我国人均耕地不足的矛盾,有利于粮食安全。
图片出自《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选择性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版,第41页》
4.储备安全
③建立粮食储备
图片出自《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选择性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版,第42页》
生产环节
流通环节
进出口环节
储备环节
粮食安全
1.提高粮食产量
(藏粮于地)
2.提高农民积极性
(藏粮于民)
①保数量
②管用途
③挖潜力
④提质量
农业补贴
农业保险
价格保护
粮食的跨区域调剂
充分合理利用国际粮食,
适度进口
建立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
耕地资源
数量
质量
决定
粮食
生产
能力
“人地协调”
①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
②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
③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④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现状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1.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自然灾害影响,有些耕地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
B.人口不断增加,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
C.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总面积迅速减少
D.环境污染严重,使耕地不能发展农业生产
课时作业
结合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题。
【课后探究】
结合宁波市的实际,分小组设计并实施家乡耕地调查活动。
1.谈谈身边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2.提出保护家乡耕地的可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