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 3.1-3.3综合练习(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下 3.1-3.3综合练习(一)(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16 09:2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运动和力3.1-3.3(一)(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被风吹动的风铃,图中箭头表示风铃所受重力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③与④ D.②与③
3.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正在上升的小球 B.挂在墙上的小球
C.斜抛向空中的铅球 D.斜面上静止的木块
4.当车辆发生严重碰撞时,弹出的安全气囊可以有效减轻乘员的伤害,下列能正确表示人撞向气囊时,安全气囊对人头部的作用力的是(  )
A. B. C. D.
5.宁波市机场高架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小轩驾驶一辆汽车在高架桥上由南向北行驶,则(  )
A.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B.以高架桥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
C.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向南运动 D.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②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③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④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①和③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②和④
7.一辆公交车在雨中由北向南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滴相对车窗竖直下落,则(  )
A.窗外有由北向南吹的风
B.窗外有风,但无法判断风的方向
C.窗外无风,看到雨滴相对车窗竖直下落是乘客的错觉
D.窗外无风,站在路边的人看到雨滴也是竖直下落的
8.如图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人对弓的拉力 B.球对网拍的力
C.人把球推出的力 D.斧头劈木块的力
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吸铁,说明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的
B.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说明受力物体不一定有施力物体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D.只要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10.如图所示,F1=F3=F4>F2,拉同一根锯条,使其发生图中甲、乙、丙、丁四种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丙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B.丙和丁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C.甲和丁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D.以上都不正确
11.宇航员完成探月任务后乘火箭离开月球,若在某段时间内火箭沿斜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在月球上观察到火箭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应该是(  )
A.斜向右上方 B.斜向左下方
C.竖直向下 D.无法判断
12.小王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发现秤的指针在“0.1牛”处,测量某一拉力时,秤的指针指在“2.9牛”处。则被测的拉力的大小为(  )
A.3.0N B.2.9N C.2.8N D.无法确定
13.2011年5月,法国科学家发现行星“葛利斯581d”较适合地球生命居住,且同一物体在“葛利斯581d”行星表面所受重力大小是在地球表面的两倍。设想宇航员从地球携带标有“100克”字样的方便面、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飞至行星“葛利斯581d”,测得方便面的示数是(g取10牛/千克)(  )
A.天平示数为100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牛 B.天平示数为100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牛
C.天平示数为200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牛 D.天平示数为200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牛
14.如图所示,人坐在吊椅上静止时,人与吊椅作为整体受到的重力方向用图中的粗线箭头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一个人沿滑梯滑下时,他受到的重力大小和方向是(  )
A.大小保持不变、方向不断变化 B.大小不断增加、方向保持不变
C.大小和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D.大小和方向在不断变化
二、填空题
16.A、B两车均做匀速直线向东运动,运动路程和时间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两车速度之比为1:2,则甲描述的是   车的s﹣t图象(选填“A”或“B”);若A、B两车行驶的路程之比为2:1,则所需时间之比是   。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17.“五一”节期间,小静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如图所示,小静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运动(填“前”或“后”);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运动(填“前”或“后”);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
   时针转动(填“顺”或“逆”)。
18.如图甲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有些下垂,但弹簧和原先一样,是完好的,当它不测量时,指针不指零。该弹簧测力计需先    ,否则测得的值比真实值偏    。当它未校零受到某一拉力时,指针如图乙所示,则这个拉力的真实大小等于    。
19.2023年9月29日,覃海洋在男子50米蛙泳项目夺冠,为中国代表团收获杭州第19届亚运会第100枚金牌。如图所示,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
20.小军与小李划船比赛,他们分别坐在两艘一样的小船上,静止在与岸边垂直距离相等的河面上,河水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两人均以大小为F的力拉动绳子,其中小军的绳子另一端拴在岸边木桩上,小李的绳子另一端由岸边的小科以同样大小的力拉着不动,两船同时慢慢地径直靠近岸边。
(1)船上的人拉动绳子的同时,绳子对人产生拉力,这说明    。
(2)小科受到绳子的拉力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小李受到的绳子拉力。
21.如图所示,F1=F3=F4>F2,拉同一根锯条,使其发生图中A、B、C、D四种形变。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    和    。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和    。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和  。
22.如图是一只小狗在太阳系不同行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一名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在火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为   N,质量是   kg.(地球上g取10N/kg)
23.如图所示是喷气式飞行背包,包内有发动机、燃料箱、稳定设备等装置。该背包内发动机将汽油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喷气孔向下喷出,背包带动人一起向上飞行,使背包向上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在向上飞行过程中,气体持续喷出,则该背包受到的重力大小会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4.今年五一假期,小科同学和妈妈一起去上海锦江乐园亲身体验了一次极限运动—过山车。当他乘坐过山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天旋地转”,好像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当他乘坐的过山车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他自身受到的重力方向是  。
三、探究题
25.某项目小组用弹簧和刻度尺自制弹簧测力计,制作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标记刻度如表:
弹簧所挂物体的重/N
刻度尺示数/cm
从表中可知弹簧秤制作原理:______。
制作过程:小金在厘米刻度线处标上,每增加厘米,所标的力增加______。
作品应用:用该项目小组制作的弹簧测力计测某物体重力,示数如图,该物体的重力为______。
26.甲、乙两位同学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
序号 m/kg G/N
1 0.1. 1
2 0.2 2
3 0.3 3
4 0.4 4
(1)如图甲所示,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读数时他让钩码保持静止状态,此时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他分别测出几个钩码的重力大小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2)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   。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
(3)根据表中数据,该小组作出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如图乙中图线    (①、②、③、④、⑤)如图所示;另一小组在测量前忘记调零,指针指在0.2N刻度处,则该小组描绘的图线应该是图乙中的图线    。
(4)在月球上用同样的器材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四、解答题
27.19.港珠澳大桥(如图甲)全长55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由引桥、跨海桥、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跨海桥长22.9km,海底隧道长6700m,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船舶撞击。图乙是港珠澳大桥的限速牌。请根据以上信息,求:
(1)当汽车以最高限速行驶,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多少时间?
(2)若一辆通过海底隧道的小客车车长10m,车身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为223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是否超速?
(3)一车队以9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海底隧道,所用时间为280s,该车队的长度为多少米?
28.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为地球上所受重力的,若地球上近似取g=10N/kg。
(1)一个质量为1500g的物体在地球上时的重力是多少?
(2)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最多能悬挂重600N的物体,则它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约是多少?
29.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汽车中的弹簧
汽车安全带是用于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装置,如图甲。
安全带结构一般由软带、卷带装置等部分组成,软带做得很宽,汽车正常行驶时,卷带装置中的卷收器借助弹簧,如图乙,使软带随身体的移动而自由伸缩且不会松弛。
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安全带能在人尚未移动时拉紧软带,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起缓冲保护作用。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时,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卷收器内的敏感元件将驱动锁止机构锁住卷轴,使软带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1)紧急制动时,安全带将急速前倾的驾乘人员拉回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突然拐弯时,安全带能自由伸缩 B.为了安全,安全带要尽可能系得松一些
C.用手快速拉安全带,安全带不能被拉动 D.汽车突然启动时,安全带能对人起保护作用
(3)拉伸安全带,卷收器弹簧的弹力将    (变大/变小/不变)。
(4)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是    。
(5)用两根轻弹簧可以模拟汽车悬架。如图丙所示,在一根大弹簧内套有一根小弹簧,它们的下端都固定在水平面上。压缩该弹簧组合,测得压力F与压缩距离ΔL之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丁所示。已知弹簧中的弹力与被压缩的距离成正比,则当两根弹簧均处于自由状态时,它们上端点间的距离x=   m。
答案
1.解: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所以B图正确。
故选:B。
2.解:①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s不随t的变化而变化,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②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v不随t的变化而变化,即速度不变,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
③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表示s与t成正比,速度不变,即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
④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表示v与t成正比,即物体处于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上分析可知: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②③。
故选:D。
3.解: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在物体重心上。
A、重力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的,而图中小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错误;
B、小球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故B正确。
C、重力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的,而图中小球所受力的方向斜向上,故C错误;
D、重力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的,而图中木块所受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故D错误。
故选:B。
4.解:安全气囊对人头部的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是头部,人撞向气囊时,头部对安全气囊的力是水平方向的,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安全气囊对人头部的作用力也是水平方向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解:A、小轩驾驶一辆汽车在高架桥上由南向北行驶,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小轩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A错误;
B、汽车与高架桥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以高架桥参照物,该汽车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司机由南向北行驶,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向北运动,故C错误;
D、司机与桥上路灯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6.解:①由图知,两物体在0~10s内的s﹣t图象都是倾斜的直线,说明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①正确;
②甲物体在15~20s内的s﹣t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说明这段时间内甲处于静止状态;乙物体在15~20s内的s﹣t图象是一条斜线,说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则v甲<v乙,故②错误;
③④由图象可知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均为100m,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B。
7.解:以地面为参照物公交车正在由北向南行驶;雨竖直下落,说明雨在水平方向上与公交车保持相对静止;所以风向南刮,即刮北风,而且风速与车速相同。故只有A说法正确。
故选:A。
8.解:A、弓在人的拉力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是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B、球对网拍的力,使网拍变了形,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C、人用力推球,球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D、斧头劈木块时,斧头对木块的力改变了木块的形状;
由此可知,C选项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选:C。
9.解:A、磁铁吸铁,同时铁吸引磁铁;磁力是在磁铁和铁之间产生的,只有磁铁或铁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即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故A错误;
B、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说明指南针受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力物体,这个施力物体是地球,故B错误;
C、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故C正确;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靠墙自然站立的同学,如果对墙壁没有挤压作用,则两者之间就没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0.解:A、比较甲和丙两图,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而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A错误;
B、比较丙和丁两图,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不同而力的大小相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故B错误;
C、比较甲和丁两图,力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而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C正确;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1.解:火箭离开月球表面,在某段时间内火箭沿斜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火箭受平衡力作用,因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则火箭不受空气阻力的作用,但受月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作用,所以火箭发动机因喷气而产生的作用力与重力相平衡,即与竖直向下的重力方向相反,故推力是竖直向上的;
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为得到竖直向上的推力,所以火箭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的,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解: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1N处,没有调零就去测力,即从0.1N处开始测起,弹簧测力计最后的示数为2.9N,则被测的拉力的大小为2.9N﹣0.1N=2.8N。
故选:C。
13.解:因为物体的质量与其空间位置无关,所以在“葛利斯581d”行星上方便面的质量仍然为100g;
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G=mg=0.1kg×10N/kg=1N,
由于“葛利斯581d”行星的重力是地球的2倍,
所以在“葛利斯581d”行星受到的重力:2×1N=2N。
故选:B。
14.解:重力分析竖直向下,由BD图可知,标注的重力方向不正确;人与吊椅作为整体,由C图可知,标注的是人的重力;由A图可知,重力作用点在吊环的正下方,为人与吊椅作为整体受到的重力。
故选:A。
15.解:一个人沿滑梯滑下时,他的质量不变,受到的重力大小不变,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方向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6.解:(1)由s﹣t图象可知,在相等时间t内,车的路程s甲>s乙,
由速度公式v=可知,v甲>v乙,因为A、B两车速度之比为1:2,
即B车的速度大,A车的速度小,所以甲描述的是B车的s﹣t图象;
(2)vA:vB=1:2,sA:sB=2:1;
由:v=得,t=;
需时间之比:tA:tB=:=:=4:1;
(3)A、B两车均做匀速直线向东运动,因为v甲>v乙;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位置不断向西变化。
故答案为:B;4:1;西。
17.解:由题意可知,小树、电线杆和村庄在一条直线上,村庄离车最远,所以相对于电线杆向后运动慢一点,人从车里往外看以电线杆为参照物时,村庄看上去是在往前运动;同理,可得出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向后运动。所以,村庄和小树绕着电线杆做顺时针转动。
故答案为:前;后;顺。
18.解: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注意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并检查指针是否对准0刻度线,若指针不指零,指针有些下垂,该弹簧测力计不能拿来直接测量物体的重力或拉力,需先调零,否则测量值将偏大。
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则这个拉力的大小等于3.6N﹣0.2N=3.4N。
故答案为:调零;大;3.4N。
19.解:游泳时向后划水,水对人施加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人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水;相互的。
20.解:(1)船上的人拉动绳子的同时,绳子也同时对人产生拉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可知,小科受到绳子的拉力与小科拉绳子的力大小相同,小李受到绳子的拉力也与小李拉绳子的力大小相同,而两人均以大小为F的力拉动绳子,故小科受到绳子的拉力等于小李受到的绳子拉力。
故答案为:(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等于。
21.解:(1)比较A、B两图,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相同而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比较A、C两图,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而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比较A、D两图,力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而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答案为(1)A;B;(2)A;C;(3)A;D。
22.解:由图可知,小狗在火星上与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之比为,
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
则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G′=×500N=191.25N;
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在火星上的质量与在地球上相同,仍然是50kg。
故答案为:191.25;50。
23.解:(1)该背包内发动机将汽油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喷气孔向下喷出,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喷出的气体给背包一个向上的力,使背包向上运动;
(2)在向上飞行过程中,汽油燃烧后,背包的质量减小,由G=mg知该背包受到的重力大小会减小。
故答案为:喷出的气体;减小。
24.解:(1)以他自己为参照物,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与他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建筑物是不断运动的,所以感觉“天旋地转”,好像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
(2)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无论他乘坐的过山车处于什么位置,他自身受到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
故答案为:自己;竖直向下。
25.(1)从表中可知弹簧秤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当没挂重物时,刻度尺示数,说明弹簧的原长是,根据表格,当所挂重物的重力为时,刻度尺示数为,说明弹簧的长度为,弹簧伸长的长度,则每增加厘米,所标的力增加;
根据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指针所对刻度为,由表格中数据知,当刻度尺示数时,弹簧所挂物体的重为。
故答案为:(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6.解:(2)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改变物体的质量,苹果、小木块、小铁球的材料不同,不影响探究结果。所以乙同学的做法合理,故C正确,ABD不正确。
故选C。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小组作出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成正比,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乙中图线①。
另一小组在测量前忘记调零,指针指在0.2N刻度处,当质量为0时,G不为零,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成正比,则该小组描绘的图线的倾斜程度与第一个小组的图线的倾斜程度相同,所以该小组描绘的图线应该是图乙中的图线②。
(4)物体在月球上也受到月球的吸引力,故可以完成该实验。
故答案为:(2)C;(3)①;②;(4)能。
27.解:(1)从图乙可知,限速v=100km/h,
由v=得,通过大桥的时间:
t===0.55h。
(2)客车通过海底隧道的路程:s′=s﹣s车=6700m﹣10m=6690m,
客车的速度:v′===30m/s=108km/h>100km/h,
可见,客车通过海底隧道时已经超速。
(3)车队的速度v″=90km/h=25m/s,
车队完全通过海底隧道的路程s″=v″t″=25m/s×280s=7000m,
海底隧道的长度s′=6700m,
车队的长度s车队=s″﹣s′=7000m﹣6700m=300m。
答:(1)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0.55h的时间;
(2)该车已经超速;
(3)该车队的长度为300m。
28.解:(1)物体的质量:
m=1500g=1.5kg,
则物体在地球上时的重力:
G=mg=1.5kg×10N/kg=15N;
(2)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F=G地=600N,
在月球上能承受的拉力不变,还是F=600N,
此时G物=F=600N,在月球上g月=g,
则m′====360kg。
答:(1)一个质量为1500g的物体在地球上时的重力是15N;
(2)绳子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大约是360kg。
29.解:(1)紧急制动时,安全带将急速前倾的驾乘人员拉回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A.为了起到安全作用,汽车突然拐弯时,安全带不能自由伸缩,故A错误;
B.为了安全,安全带要尽可能系得紧一些,故B错误;
C.用手快速拉安全带,安全带会被锁住不能被拉动,故C正确;
D.汽车突然刹车时,安全带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汽车突然启动时,安全带不能对人起保护作用。故D错误。
所以正确的选项为C;
(3)将安全带拉伸,卷收器弹簧的弹性形变的程度变大,故弹力变大。
(4)发生碰撞前安全带对人的拉力较小,发生碰撞时,汽车突然停止运动,由于惯性人会向前运动,产生安全带的拉力增大,当汽车停止运动后,安全带对人的拉力又会减小,所以符合要求的图象是B;
(5)从图丙和图丁可知:在0~0.4m范围内只有大弹簧产生弹力,在0.4~0.6m范围内,弹力是这两个弹簧产生弹力的合力,则当两弹簧均处于自由状态时,它们上端点间的距离为x=0.4m。
故答案为:(1)运动状态;(2)C;(3)变大;(4)B;(5)0.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