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运动和力3.5-3.6(一)(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果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手拿不住写字的笔 B.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
C.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很难停下来 D.拔河比赛无法进行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摩擦力。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①用光滑材质做的滑梯 B.②弓压弦越重,琴声越响
C.③旅行箱的万向轮 D.④“中国渔政“气垫船
3.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小明用剪刀将图中静止的薄塑料片从中间剪断,他要研究的是这两个力是否( )
A.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B.方向相反
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大小相等
4.表中选项不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营养繁殖方法 分根 压条 扦插
B 常见的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C 真菌 酵母菌 细菌 食用菌
D 胚胎发育方式 卵生 胎生 卵胎生
A.A B.B C.C D.D
5.如图所示是利用鸟嘴停在手指的一种玩具平衡鸟。平衡鸟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鸟所受重力与支持力大小相等
B.手指对鸟嘴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平衡鸟对手指的压力大于它的重力
D.鸟嘴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6.镇纸(如图)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品,在书写作画时,用镇纸压住纸张防止纸张移动。制作镇纸的材料比较常见的有玉、石、铜、乌木等。回答下面问题。
放上镇纸后,写字作画时纸张不易水平移动。阻碍纸张移动的力是( )
A.纸张受到的重力 B.纸张受到的支持力
C.纸张受到的压力 D.纸张受到的摩擦力
7.如图所示,杂技演员一只手支撑在三脚架上,让身体保持静止状态,下列关于杂技的受力描述正确的是( )
A.杂技演员受到的重力和手对三脚架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三脚架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三脚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杂技演员受到的重力和三脚架对杂技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对三脚架的支持力和杂技演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9.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做了如下图中甲、乙、丙三次实验(斜面光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三次实验时斜面的倾角必须控制相同
B.实验需要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C.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状态改变得就越慢
D.运动的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10.轿车除了安全带以外,还有一种安全装置“头枕”,对人起保护作用,如图所示。“头枕”主要是防止以下哪种情况对人体造成伤害( )
A.后车追尾 B.突然减速 C.追尾前车 D.左右转弯
11.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装置拍摄到的4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图中箭头表示物体运动方向,其中可能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A. B. C. D.
12.橡皮泥具有取材方便、容易变形且变形后不反弹、可重复使用和价格便宜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科学实验材料。如图所示,小温将一块重2牛的橡皮泥贴在黑板上,用10牛的力推着黑板匀速向右运动,此时橡皮泥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
A.10牛,向上 B.10牛,向左 C.2牛,向上 D.2牛,向左
13.用铅笔写字时,笔尖和纸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如图书写时,笔尖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1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拉力F的作用下运动,在拉力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15.如图,农场工人在分离谷粒与空壳时,使用铁锹将混合物以相同角度同时抛洒出去,落地时谷粒远而空壳近,实现二者分离。此过程中( )
A.谷粒有惯性、空壳无惯性
B.谷粒和空壳均有惯性
C.谷粒无惯性、空壳有惯性
D.谷粒和空壳均无惯性
二、填空题
1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利用细线、长木板、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B和一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台上进行实验。
(1)比较 两图,得出的结论是: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比较乙、丙两图,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在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拉动木块由静止到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丁所示。0﹣3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3s后木块开始运动。分析图像可知,当木块所受拉力为0.4N时,木块处于 (选填序号)状态。
①静止 ②匀速直线运动 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7.如图所示为冰壶比赛过程示意,在AB过程中,投手用水平方向的力推冰壶,使冰壶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人对冰壶的推力 冰面对冰壶的摩擦力;撤去推力,冰壶通过BC后,在CD过程中,队友刷冰是使冰熔化,通过降低 从而减小摩擦。
18.擦窗机器人的质量为2千克,它的“腹部”有吸盘。如图,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
(1)当擦窗机器人静止“吸附”在玻璃上时,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牛;
(2)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方向向上受到40牛的牵引力时,恰好能使它匀速向上运动,则此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
19.小明想把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向前搬运一段距离,采用了如下的两种方式。
(1)翻滚方式,图甲分别在木箱的A点用大小相同的力F1和F2推木箱,发现F1可以推倒木箱,F2不能推倒木箱,该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
(2)平移方式,图乙用水平力F拉动木箱,拉力大小如图丙所示,木箱运动速度如图丁所示,则木箱0~4秒这段时间受到摩擦力大小的变化情况 。
20.小柯想从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款运动鞋中选一双鞋底更粗糙的鞋参加拔河比赛,他借助所学科学知识来判断哪双运动鞋底更粗糙做了如下实验,请你与小柯一起完成实验:
(1)小柯向运动鞋中放沙袋,用电子秤称量,使两只运动鞋的 相等。
(2)把运动鞋分别放到同一水平地面上如图2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运动鞋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根据 知识可知,鞋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1.无人机以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轻型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设备获取信息,广泛应用在航拍、交通等领域。某型无人机整机质量2kg,摄像机拍摄速度1000帧/秒,在普通飞行模式下的噪音为60分贝左右。
(1)无人机在上升时,如果以 参照物,无人机是静止的。
A.地面 B.摄像头 C.汽车
(2)“在普通飞行模式下的噪音为60分贝左右”描述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无人机在上升的过程中速度加快,其惯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二、探究题
22.小金想比较某两种品牌运动鞋的防滑性能,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将两种品牌的运动鞋各取一只,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它们的重力,小金观察到未悬挂重物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N,图乙是测量其中一只鞋子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则鞋子的实际重力为 N;
(2)用弹簧测力计挂起较轻的那只鞋子,再向里面缓慢加入细沙,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悬挂较重鞋子时的示数相同;
(3)在跑步机的传送带上按甲图摆放实验用品,将弹簧测力计正确调零后,其一端固定在跑步机上,另一端钩住鞋子;
(4)启动跑步机,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该示数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鞋子受到的摩擦力;
(5)换另一只鞋子,重复步骤(4),并记录数据;
(6)比较步骤(4)、(5)中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对应示数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鞋子防滑性能好;
(7)如果在步骤(4)中提高传送带速度,那么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其示数与低速时相比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自行车比赛是杭州亚运会的项目之一,为了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某研究组开展“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实验,在实验中用电风扇产稳定气流吹向静止的骑行模型,测量模型受到的空气阻力,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夹角0′° 阻力/N
1 90 8.03
2 45 7.11
3 25 4.45
4 0 3.12
(1)结合实验分析,该研究小组的假设为 。
(2)分析实验数据,在冲刺阶段,运动员上半身尽量与地面保持平行的原因是 。
(3)小江提出,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还与骑行的速度有关,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
24.小柯看见农民伯伯在用铁锹挖土时,不时地往手上吐口水,询问后得知是为了防止打滑,但为什么许多场合写着“地板湿滑小心慢走”?于是他找来弹簧测力计、滴管、木块和一杯水进行探究。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涂匀,立即让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序 1 2 3 4 5
水滴数/滴 5 10 15 20 25
摩擦力/N 1.3 1.5 1.8 1.4
(1)第五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为 N。
(2)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大小,利用的是 (填字母)。
A.力能改变弹簧的形状 B.力能改变弹簧的运动方向 C.力能改变弹簧的运动快慢
(3)随着水滴的增加,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趋势更接近以下四幅图中的 图。
2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车。
(1)实验时,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如图,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3)实验最终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 。
(4)在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的是 。
A.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大小 B.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 C.A、B选项均正确
四、解答题
26.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乙、丙所示。
(1)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 状态;
(2)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牛顿。在4﹣6秒这段时间内共运动了 米。
27.随着“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再创辉煌。近年来,除了“神舟”外,还有“天宫”“嫦娥”“祝融”“羲和”“夸父”等一系列华夏神话名词从梦想照进现实,也在不断缔造出新的太空神话。请在回顾我国航天成就的同时按要求回答问题:
(1)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降落火星,开启火星之旅。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地球的另一个近邻是 ;(填行星名称)
(2)继2021年成功发射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后,2022年10月又成功发射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它们的重要使命是研究人类唯一可以依靠的宝贵 星——太阳,我国已正式迈入探日时代;
(3)21世纪以来,全球仅有我国“嫦娥”系列成功着陆月球。目前,“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仍在月球背面超期工作,为人类不断揭示月背的奥秘。在地球上,我们 (选填“能”或“不能”)利用高倍天文望远镜观察到正在工作的“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
(4)今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又一批航天员顺利入驻“天宫”空间站。小溪判断“天宫”在绕地球匀速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其理由是 。
28.如图是小明制作的“运动和力关系”的概念图,还有部分未完成.
(1)概念图中的“ ”应填入的内容是.
(2)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上升至最高点时,所有外力都消失,则此时物体会处于 状态.
(3)电梯上升过程中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甲图所示,该过程中电梯对人支持力为F,人的重力
为G,如乙图。结合概念图判断0-t1阶段内,F与G大小关系 .
29.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与此前的天舟系列货运飞船不同,天舟六号经过升级改造,实现了多项突破,其中之一是飞船容积变大,整船的载货能力由6.9吨提高到7.4吨,使天舟六号成为世界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的货运飞船。
(1)天舟六号满载准备发射时,货物受到的重力多大? (写出计算过程)
(2)在到达入轨轨道后,天舟六号通过6次变轨完成与空间站的交会对接。变轨时天舟六号开启发动机获得推力,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3)为了给天舟六号腾出后向交会对接口,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于5月5日从空间站组合体分离,转入独立飞行阶段。天舟五号撤离空间站后,逐渐降速,而空间站的运行速度保持不变。此过程中两者的受力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天舟五号受力不平衡,空间站受力平衡
B.天舟五号和空间站受力均平衡
C.天舟五号受力平衡,空间站受力不平衡
D.天舟五号和空间站受力均不平衡
答案
1.解:A、手拿东西也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向上的摩擦力和物体重力平衡,因此当摩擦力消失后,手将无法拿起笔写字,故该现象可能发生,故A不符合题意;
B、人走路是依靠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当摩擦力消失后,人将无法行走,故该现象不可能发生,故B符合题意;
C、因为地面上行驶的车辆停下来,都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当摩擦力消失后,车辆是无法停下来的,故该现象可能发生,故C不符合题意;
D、拔河比赛时手和绳子间有摩擦力,若无摩擦力,则拔河比赛无法正常进行,故该现象可能发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解:A、用光滑材质做的滑梯,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弓压弦越重,琴声越响,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旅行箱的万向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中国渔政“气垫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解: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断,即成了两个物体,此时卡片不能平衡,即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解:A.营养繁殖的方式有:嫁接、扦插、压条等,图示关系正确,故A错误;
B.力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浮力等,图示关系正确,故B正确;
C.真菌含有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细菌不属于真菌,图示关系错误,故C错误;
D.胚胎的发育方式有:卵生、胎生、卵胎生,图示关系正确,故D正确;
故选:C。
5.解:A、平衡鸟所受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
B、手指对鸟嘴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B错误;
C、平衡鸟对手指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故C错误;
D、鸟嘴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6.解: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用镇纸压住纸张防止纸张移动是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了压力来增大摩擦,因而阻碍纸张移动的力是纸张受到的摩擦力,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解:A、杂技演员受到的重力和手对三脚架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三脚架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三脚架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杂技演员受到的重力和三脚架对杂技演员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C正确;
D、地面对三脚架的支持力和杂技演员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9.解:A、根据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让物体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释放,这一操作的目的是控制小车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故三次实验时斜面的倾角可能不相同,故A错误;
B、实验通过比较物体通过的距离来表示阻力对运动的影响,而不是比较相同时间内的距离,故B错误;
C、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车在木板表面上通过的距离最长,速度减小得最慢,故C正确;
D、运动的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0.解:当汽车突然减速或追尾前车时,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身体会向前倾,这时安全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当汽车左右转弯时,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身体突然偏向右方或左方,此时头枕不会起到保护作用;
当后车追尾时,坐在座椅上的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头会突然后仰,这时较软的头枕会保护头颈不被撞伤;
综上分析可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11.解:A、物体在沿直线运动,但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因此做加速直线运动,受到非平衡力,故A错误;
B、物体在沿直线运动,但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因此做减速直线运动,受到非平衡力,故B错误;
C、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故C错误;
D、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12.解:贴在黑板上的橡皮泥受到的重力和黑板施加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橡皮泥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竖直向上;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解:如图所示,用毛笔书写字时,笔尖在纸面上滑动,纸对笔尖有阻碍向右上运动的力,笔尖受到纸对笔尖向左下的滑动摩擦力。
故选:D。
14.解:因为光滑水平面没有摩擦力,所以当此物体持续受到一个沿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时,物体的速度将增大;拉力逐渐减小,加速度减小,但是物体受到的合力仍向右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小车的速度会继续增大。
故选:A。
15.解:在无风的情况下,因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谷粒的质量大于谷壳质量,谷粒的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当两者同时斜向上抛出后,空壳运动距离近,谷粒运动距离远,谷粒落在离工人更远处,从而两者分离;此时谷粒和空壳均有惯性,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6.解:(1)比较图中甲、乙两图知,乙中压力大,滑动摩擦力也大,故可得到的结论是: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比较图中乙、丙两图,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积不同,摩擦力大小相同,故可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大小无关;
(3)由图丁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0.5N的力;当木块受到的拉力是0.4N时,木块可能静止(还没拉动),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1)甲、乙;(2)无关;(3)③。
17.解:投手推着冰壶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人对冰壶的推力与冰面对冰壶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
队友刷冰是使冰熔化,冰熔化后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了摩擦。
故答案为:等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8.解:(1)当擦窗机器人静止“吸附”在玻璃上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机器人重力G=mg=2kg×10N/kg=20N,方向竖直向下,则摩擦力的大小f=G=12N,方向竖直向上;
(2)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方向向上受到40牛的牵引力时,恰好能使它匀速向上运动,此时机器人受到竖直向上的牵引力、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1)20;(2)竖直向下。
19.解:(1)翻滚方式,图甲分别在木箱的A点用大小相同的力F1和F2推木箱,发现F1可以推倒木箱,F2不能,该现象中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改变了作用点,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作用点有关。
(2)平移方式,图乙用水平力F拉动木箱,拉力大小如图丙所示,木箱运动速度如图丁所示,则木箱0~4秒这段时间物体的速度始终是0,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推力等于摩擦力,根据丙图知,推力大小逐渐增大,因而受到摩擦力大小的变化情况逐渐增大。
故答案为:(1)力的作用点;(2)逐渐增大。
20.解:(1)向运动鞋中放沙袋,用电子秤称量,使两只运动鞋的重力(质量)相等,这样控制了运动鞋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
(2)把运动鞋分别放到同一水平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运动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在水平方向上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鞋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故答案为:(1)重力(质量);(2)匀速直线;二力平衡。
21.解:(1)无人机在上升时,相对于地面、汽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相对于自身的摄像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选:B;
(2)“在普通飞行模式下的噪音为60分贝左右”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3)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无人机在上升的过程中速度加快,其惯性不变。
故答案为:(1)B;(2)响度;(3)不变。
22.解:(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2N下两小格处,示数为2.4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就说明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受到了2.4N的拉力,但未悬挂重物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N,鞋子的实际重力G=2.4N﹣0.2N=2.2N。
(4)当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的摩擦力和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此时拉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6)由题中信息知,两只鞋子压力相同,则鞋底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拉力示数较大的鞋子防滑性能
更好;
(7)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是接触面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与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当提高传送带速度,其滑动摩擦力与低速时相比将不变。
故答案为:(1)2.2;(4)等于;(6)较大;(7)不变。
23.1)该实验探究运动员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运动员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的关系,因此该研究小组的假设为运动员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运动员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有关;
(2)分析数据知,骑行模型上半身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受到的阻力越小,当骑行模型上半身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时,阻力最小,因此在冲刺阶段,运动员上半身尽量与地面保持平行;
(3)小江提出,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还与骑行的速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时,应控制骑行模型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不变,所以具体步骤是:保持骑行模型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不变,改变电风扇风速,分别测出骑行模型所受到的空气阻力。
故答案为:(1)运动员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运动员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有关;
(2)运动员上半身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时,受到的阻力最小;
(3)保持骑行模型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不变,改变电风扇风速,分别测出骑行模型所受到的空气阻力。
24.解:(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示数为1.2N。
(2)结合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可知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大小,利用的是力能改变弹簧的形状。
(3)由表格数据可知,水滴数量增加,摩擦力增大,当水滴增加到一定数量,摩擦力反而减小。当水滴为0时,接触面之间也存在摩擦力,当水滴很多时,接触面之间还是存在摩擦力,所以摩擦力和水滴数量的关系为B图。
故答案为:(1)1.2;(2)A;(3)B。
25.解:(1)实验中,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本实验中,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反映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三次实验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上运动的距离不同,可以说明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无需要重新实验;
(3)由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近,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据此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
(4)本实验中,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反映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这叫转换法,故选B。
故答案为:(1)速度;(2)不需要;(3)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远;(4)B。
26.解:(1)由v﹣t图像可知,0~2s内物体的速度为0,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由v﹣t图像可知,4﹣6秒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F﹣t图像可知,4﹣6秒内物体受到的推力为5N,推力等于摩擦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N,由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2﹣4s时间内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仍是5N,故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5N;
在4~6秒这段时间内是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距离为:s=vt=2m/s×2s=4m。
故答案为:(1)静止;(2)5;4。
27.解:(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除火星外,地球的另一个近邻行星是金星。
(2)太阳是一颗恒星。
(3)月球的正面始终对着地球,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月球背面的情况。
(4)“天宫”在绕地球匀速运行过程中,方向不断发生变化,由于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其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故答案为:(1)金星;(2)恒;(3)不能;(4)由于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其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28. (1)运动状态不变;(2)静止;(3)FG。
(1)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即物体受到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
(2)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上升至最高点时,物
体速度为零,此时所有外力都消失,物体会处于静
止状态;
(3)由图甲可知,在 时间段内电梯做加速
运动,此时人随着电梯做加速运动,则人所受的支
持力大于人的重力,即FG。
29.解:(1)天舟六号满载准备发射时,货物受到的重力G=mg=7.4×103kg×10N/kg=7.4×104N;
(2)变轨时天舟六号开启发动机获得推力,天舟六号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天舟五号撤离空间站后,逐渐降速,速度大小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空间站的运行速度保持不变,但方向发生变化,受力不平衡,故D正确。
故答案为:(1)货物受到的重力G=mg=7.4×103kg×10N/kg=7.4×104N;(2)运动状态;(3)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