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永安三中高中校高一(下)地理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C D B A D C A C A D A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A C A D B D C D C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6.(12分)
(1)纬度较高,气候严寒;半岛上多火山活动及地震,生存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对外吸引力不强;资源开发难度大;地理位置过于偏远。(4分)
(2)火山多,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火山土肥力较高,利于农业生产等。(4分)
(3)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距离最高的火山相对较远,受火山的影响较小;地方首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等。(4分)
27.(12分)
(1)人口增长率空间分布不均衡;大多数城市人口增长率为正值,盐城、淮安、泰州城市人口增长率为负值。
(3分)
(2)盐城等三市经济增长缓慢,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小;其他地区经济增长较快,就业机会多,盐城等三市外出务工、经商人数增多。(4分)
(3)有利影响: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促进第二、王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繁荣;有助于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不利影响:给当地带来就业压力;可能影响社会治安。(5分,有利3分,不利2分)
28.(12分)
(1)功能相对独立,互相影响小;发展空间大;亲近自然,有利于居住环境改善;有利于环境保护。(3分)
(2)工业区。地形平坦,占地面积广大,有足够的扩展空间;位于城镇盛行风下风向,位于城镇河流下游沿岸,对环境污染影响小;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5分)
(3)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城乡;建设良好人居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城乡;处理好各种关系,建设和谐的城乡。(4分)
29.(14分)
(1)麻江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无严寒酷暑,冻害、热害发生少;雨量充沛;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排水条件好;土壤以酸性土壤为主;坚持使用农家肥,坚持有机生产。(6分)
(2)周边铁路、高速公路分布较多,蓝莓外销运输便利;劳动力充足且低廉,种植与采摘成本低;种植面积大,规模优势显著。(4分)
(3)种植规模大且上市时间集中,可能导致麻江蓝莓价格低、收益差;蓝莓耐贮能力较差,长途运输损失较大,本地销售市场份额有限;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病虫害日益严重,产品质量与安全面临威胁;国内外蓝莓种植面积扩大,销售市场不断受到挤压。(4分)2023-2024学年永安三中高中校高一(下)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70分钟)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座号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上,总体地势北高南低。读泰国人口分布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泰国人口分布特征表达正确的是( )
A.空间差异小 B.集中在曼谷附近
C.总体东多西少 D.内陆多沿海少
2.影响泰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宗教
3.和曼谷相比,清迈人口分布的优势条件是( )
A.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B.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C.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D.历史悠久,高度文明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是指雅鲁藏布江中部及其支流拉萨河和年楚河的中部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一江两河”地区人口数量约占西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环境承载力高于西藏其他地区。下图分别为“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密度与距河流距离的关系图和“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人口密度随距河距离增加而持续减小 B.距河4千米范围内人口密度最大,人口分布均匀
C.人口密度随海拔的升高而不断减小 D.海拔3600-3699米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总数最多
5.影响“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的根本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自然条件 C.政策因素 D.历史因素
6.“一江两河”地区比西藏其他地区的环境承载力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生产力高 B.人口密度大 C.矿产资源丰富 D.科技水平高
县域是指我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域,不含市辖区。近年来,受县域区位优势、人口政策及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影响,我国县域人口流动成为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推力。下图示意2000~2020年我国县域范围内人口流动年龄结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7.自2000年以来我国县域范围内流动人口( )
A.0~15岁儿童人口流动占比波动下降 B.16~44岁青壮年人口流动占比明显上升
C.45-59岁中年人口流动占比不断下降 D.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流动占比波动上升
8.推测我国县域范围内青壮年劳动力流动人口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
A.获得先进的教育资源 B.寻求理想的人生伴侣
C.寻求更高的经济收入 D.享受优美的宜居环境
9.影响2000年以来我国县域范围内儿童和老年人流动占比变化的社会因素最可能是( )
A.教育和家庭 B.法律和政策 C.交通和医疗 D.娱乐和购物
甘肃资源环境承载力比浙江小。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计)。完成下面小题。
10.四川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比贵州( )
A.早2年 B.晚2年 C.早4年 D.晚4年
11.甘肃资源环境承载力比浙江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科技发展水平高
C.人均消费水平低
D.对外开发程度高
茶马古道风庆段是“顺下线”(今云南省风庆县到大理市)的一条支线(如图)。沿线传统聚落受古道发展的影响,由元朝、明朝、清朝逐渐发展繁盛起来,民国时期达到鼎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交通和城市化的发展,古道沿线传统聚落逐渐由商业服务型转变为传统农耕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元明清以来,传统聚落多分布在古道沿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耕地 D.商贸
13.古道上的传统聚落逐渐由商业服务型转变为传统农耕型,转型之初( )
A.原有的商业功能衰落 B.聚落经济发展加快
C.多样的生活空间增加 D.地域传统文化消失
14.随着交通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图示区域古道沿线的传统村落发展重心将( )
A.向东偏移 B.向西偏移 C.向南偏移 D.向北偏移
下图示意英国、美国、印度、巴西的城镇化进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与印度相比,英国城镇化进程的突出特点是( )
A.城镇化起步早,水平低 B.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
C.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 D.城镇化起步晚,水平高
16.在1950~2000年期间,巴西城镇化对自然环境的突出影响有( )
①减少植被覆盖率 ②增加地下径流量 ③改善河流的水质 ④出现城市“热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7.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过快,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主要有( )
①失业率高 ②资源枯竭 ③犯罪率上升 ④环境污染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所产生的各类“城市病”是多数城市必须面对的难题,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以地下交通设施为主,表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设施分类 主要用途(作用)
交通设施 停车场、轨道交通
公共服务设施 地下综合体(综合交通、商业等)、文化娱乐
市政场站设施 综合管廊、变电站、雨洪调蓄、污水处理、垃圾转运处理
储藏设施 通用储藏、地下粮仓
18.目前,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直接缓解的“城市病”是( )
A.住房紧张 B.能源紧缺 C.交通拥堵 D.供水不足
19.城市地下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位于城市的( )
A.商务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20.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目的是( )
①优化功能分区②保护城市环境③拓展城市空间④提升用地效率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海坛岛是我国第五大岛,地形复杂。早期聚落位于北部滨海平原,以码头为核心展开布局,随着人口增加,聚落向台地和平原扩展,并逐渐形成独有的海岛聚落文化。如今,岛屿上居民大批离乡发展,传统民居功能逐渐被抽离,保护聚落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图为海坛岛聚落选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早期,滨海聚落以码头为核心展开布局,主要考虑的是( )
A.取水便利 B.方便出海 C.观赏海景 D.抵御防卫
22.居民将聚落扩展到台地和平原处,是为了( )
A.寻找优美环境 B.开发矿产资源 C.寻求便利交通 D.从事农业耕作
23.保护海坛岛传统聚落文化遗产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
A.完善基础设施 B.修缮传统民居 C.提升产业效益 D.增加建筑功能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势头向好,但很多种子仍大量依赖国际市场。目前,我国已有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海南被称为我国种子的“南繁硅谷”,而甘肃的河西走廊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下图为我国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与海南、四川相比,不属于河西走廊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原因的是( )
A.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培育的种子品质优质
B.气候干燥,风力强,利于种子的晾晒和存储
C.冬季气温低,降水少,病虫害少
D.地域面积广大,育种的种类更多,培育良种周期短
25.为保障我国种子安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种质资源的保护
②依赖国外育种材料与技术,提升育种水平
③及时关注市场变化,建立育种研究与市场对接机制
④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育种技术研发,加快种业的更新换代
⑤引入竞争机制,各育种基地对同种类种子同时研究,加快育种进程
⑥加强种业研究机构与高校、企业的沟通协作,构建现代种业产业体系
A.①②③⑥ B.①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⑤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堪察加半岛地处亚洲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半岛上密密麻麻分布着数百座火山,是世界上地震与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其中最高峰克柳切夫火山海拔超过4750米,也是整个亚欧大陆上最高大的活火山,而且喷发非常活跃。半岛上地热资源以及矿产资源丰富,各类资源的开发难度很大。当地人烟稀少,总人口只有30多万,其中半数以上人口集中在堪察加地方的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右图为堪察加半岛地形示意图。
(1)堪察加半岛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试分析其原因。(4分)
(2)堪察加半岛上火山众多,简述火山对人口分布的有利影响。(4分)
(3)简述堪察加半岛人口多集中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原因。(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各省市城市人口增长率差异较大。图为江苏省人口增长率空间分布图。
(1)描述江苏省人口增长率空间分布特征。(3分)
(2)推测盐城等三市人口增长率为负值的主要原因。(4分)
(3)说出大量人口迁人对苏州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5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城市地域形态是指城市地域总体上的外部形状或形态,类型有集中式(团块状)、组团式、条带式、放射状。下图为我国某城镇发展现状和规划示意图。
(1)该城镇欲规划采取组团式发展模式,简述与集中式相比,该发展模式的优点。(3分)
(2)指出甲功能区类型,并说明该功能区规划布局在此地的原因。(5分)
(3)简述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4分)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水果之王”蓝莓对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要求苛刻,只有在适宜的气候和酸性土壤中才能较好地生长,土壤要求疏松,通气良好,温润且不能有积水,有机质含量丰富。
材料二 贵州省麻江县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是全国蓝莓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周边铁路、高速公路分布较多,2020年蓝莓种植面积6.23万亩(1亩≈666.67平方米)。目前,全县从事蓝莓产业开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较多。麻江蓝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保证果品质量,该地区农户坚持使用农家肥,成规模的企业均进行了有机体系认证,所产蓝莓在每年6—8月集中上市销售。下图为麻江县地理位置。
(1)说明麻江县生产蓝莓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的优势。(4分)
(3)推测麻江县蓝莓产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