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单元练习卷——高二物理必修三(2019人教版)同步讲练(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单元练习卷——高二物理必修三(2019人教版)同步讲练(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16 14:07:07

文档简介

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某宏观带电体所带电荷量不可能为(  )
A.8×10﹣20C B.1.44×10﹣14C
C.4.8×10﹣16C D.8×10﹣15C
【解答】解:宏观带电体所带电荷量必为元电荷1.6×10﹣19C的整数倍,8×10﹣20C不是1.6×10﹣19C的整数倍,1.44×10﹣14C、4.8×10﹣16C和8×10﹣15C都是1.6×10﹣19C的整数倍,故A错误,BCD正确。
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A。
2.下列选项中的各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
【解答】由对称原理可知,A、C图中在O点的场强大小相等,D图中在O点场强为0,因此B图中两圆环在O点合场强应最大,选项B正确.
3.小张同学在空气干燥的教室里进行一个小实验,将一塑料绳撕成细丝后,一端打结,做成“水母”的造型,用毛巾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同样用毛巾来回摩擦PVC(塑料)管。将“水母”抛向空中,然后把PVC管从下方靠近它,直到“水母”处于悬停状态,则(  )
A.PVC管带电方式属于感应起电
B.“水母”在空中悬停时,PVC管对它向上的静电力大于它所受重力
C.用毛巾摩擦后,“水母”与PVC管带异种电荷
D.PVC管与“水母”相互靠近过程中,两者间相互作用力变大
【解答】解:A.由题可知,用毛巾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同样用毛巾来回摩擦PVC(塑料)管,从而使PVC管带电,这种方式属于摩擦起电,故A错误;
B.根据平衡条件得“水母”在空中悬停时,PVC管对它向上的静电力等于它所受重力,故B错误;
C.用PVC管从下方靠近“章鱼”,直到“章鱼”处于悬停状态,说明二者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用毛巾摩擦后,“章鱼”与PVC管带同种电荷,故C错误;
D.PVC管与“章鱼”相互靠近过程中,距离减小,根据库仑定律表达式F,距离r减小,k是静电力常量,q1和 q2不变,则静电力F变大,即两者间相互作用力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4.生产中的搅拌、挤压、切割等活动,生活中的穿衣、脱衣、运动等过程都可能产生静电。下面关于静电的知识错误的是(  )
A.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没有净剩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B.静电的产生需要带电体相互接触或相互摩擦
C.秋冬季节在暗处脱去化纤衣服时看到火花,是静电现象
D.油罐车车尾拖在地上的铁链的作用是避免静电造成危害
【解答】解:A.静电平衡时,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斥力,导体内部没有净剩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故A正确;
B.带电体靠近金属物体时,金属物体内电荷会定向移动,使其两端积累电荷,即感应起电,所以并非相互接触或相互摩擦才可以产生静电,故B错误;
C.干燥的秋冬季,由于摩擦,衣服上会带有静电,故在脱去化纤衣服时,会产生放电现象属于静电现象,故C正确;
D.油罐车上的搭地铁链可以把产生的静电导走,避免火花放电造成危害,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5.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为了使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q>0)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可加一平行于纸面的方向可调的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E
B.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E
C.若电场强度E,则电场强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D.若电场强度E,则电场强度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上
【解答】解:AB、作出力的矢量三角形如图1,当电场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时场强最小,此时
图1
qEmin=mgsinθ
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Emin
故AB错误;.
CD.若电场强度E,如图2所示可知
图2
即mg=qE
则电场强度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上,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图中A、B两点在以负电荷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电场强度的大小相同,故A错误;
B、A处电场线比B处密,所以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故B错误;
C、该电场是匀强电场,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故C正确;
D、A处电场线比B处稀,所以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小,故D错误;
故选:C。
7.如图所示,实线为某一静止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虚线为另一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场源电荷一定带负电
B.运动的带电粒子一定带正电
C.带电粒子在c点的速度一定大于在a点的速度
D.带电粒子在c点的加速度一定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解答】解:A、该电场线为某一静止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根据点电荷电场线的特点可知,场源电荷为正电荷,故A错误;
B、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指向运动轨迹的弯曲的内侧,由此可知,此带电的粒子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为沿着电场线向左,所以此粒子为正电荷,故B正确;
C、粒子从b到c运动过程中,粒子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轨迹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可知电场力做负功,粒子动能减小,所以粒子在c点的速度比在b点的速度小,故C错误;
D、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可知c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由a,可知带电粒子电粒子在c点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8.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C用三个相同的轻弹簧(重力不计)连接,用细线悬于O点处于静止状态,此时三个轻弹簧的长度相同,A球不带电,B、C是带电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小球的大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C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
B.B、C两个小球带等量的电荷
C.B、C两球间的库仑力大小为
D.细线上的张力大于3mg
【解答】解:A、三个弹簧相同,A、B间,A、C间弹簧伸长,由于三个弹簧长度相同,因此B、C间弹簧也伸长,则B、C带同种电荷,故A错误;
B、根据库仑定律F可知,两个球的带电量大小不确定,即电荷量大小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对C球研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sinθ,解得:θ=30°
根据力的平衡可知:F库=T+Tsinθ;Tcosθ=mg
联立解得:F库mg,故C正确;
D、根据整体法可知,细线上的张力大小等于3mg,故D错误。
故选:C。
9.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的绝缘框架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框架由一根细的光滑绝缘塑料管弯折而成,倾角θ所对的直角边长度为L。A、B分别是直角边和斜边的中点,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被固定在A点,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圆环套在斜边上B点刚好静止不动,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则套在斜边上小圆环所带的电荷量为(  )
A. B.
C. D.
【解答】解:对带正电小圆环受力分析,受重力mg、库仑力F库和支持力FN,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知识有
设小圆环所带的电荷量为Q,根据平衡条件和库仑定律则有
解得小圆环所带电荷量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如图所示,MON是固定的光滑绝缘直角杆,MO沿水平方向,NO沿竖直方向,A、B为两个套在此杆上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用一指向竖直杆的水平力F作用在A球上,使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将A球沿水平方向向右缓慢拉动一小段距离后,A、B两小球可以重新平衡。则后一种平衡状态与前一种平衡状态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小球间的静电力变大
B.A、B两小球间的静电力变小
C.A球对MO杆的压力变大
D.A球对MO杆的压力变小
【解答】解:CD.对A、B整体分析可知,MO杆对A球的支持等于A、B 两小球的重力之和,大小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球对MO杆的压力等于A、B 两小球的重力之和,大小不变,故CD错误;
AB.令A、B两小球间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对B球受力分析有F静cosθ=mBg
解得F静
当A球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一段距离后,夹角θ减小,则A、B 两小球间的静电力变小,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
11.如图,电荷量分别为Q1、Q2的小球B、C固定于相距为d的绝缘水平面上。另有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A悬浮静止于空中,此时小球A、B的距离为当,小球A、C的距离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静电力常量为k,三个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1与Q2为异种电荷
B.带电小球A所在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C.
D.
【解答】解:A、小球A悬浮静止于空中,合力为零,所以小球B对A的排斥力与小球C对A的排斥力的合力一定与小球A所受的重力等大反向,则知三个小球均带同种电荷,故A错误;
B、小球A所到电场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但不知小球A所带电荷的电性,所以无法判定其所在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故B错误;
CD、由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可知∠ABC=30°,∠ACB=60°。对A球,根据库仑定律和平衡条件,可得
竖直方向有:
水平方向有:
联立解得:,,,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2.如图是某款家用空气净化器及其原理示意图,污浊空气通过过滤网后尘埃带电。图中充电极b、d接电源负极,集尘极a、c、e接电源正极(接地)。有关净化器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过滤网后空气中的尘埃带正电
B.增大电极间电压可能增加净化效果
C.增大电极间距离可能增加净化效果
D.电极区域由于没接通,所以不耗电
【解答】解:A、尘埃经过过滤网后被正极吸引,所以尘埃带负电,故A错误;
BC、设集尘极的长度为L,集尘极之间的距离为d,尘埃水平方向速度不变,则通过集尘极的时间不变,垂直集尘极方向,a,电极间电压增大,加速度增大,则尘埃在电极间的偏移量增大,有更多的尘埃到达集尘极,净化效果越好,增大电极间的距离,加速度变小,则尘埃在电极间偏移量越小,净化效果越差,故B正确,C错误;
D、尘埃被吸附到集尘极a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正功,消耗电能,故D错误;
故选:B。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3.已知一个均匀带电球壳在球壳内部产生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在球壳外部产生的电场与一个位于球壳球心、带相同电荷量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相同。有一个电荷量为+Q、半径为R、电荷均匀分布的实心球体,其球心为O点。现从该球体内部挖去一个半径为的实心小球,如图所示,挖去小球后,不改变剩余部分的电荷分布,O2点与O1点关于O点对称。由以上条件可以计算出挖去实心小球后,O1点的电场强度E1、O2点的电场强度E2的大小分别为(  )
A. B.
C. D.
【解答】解:CD、没有挖去实心小球之前,O2点的电场强度是以O为圆心,以OO2为半径的球体产生的,则有,其中,解得:
挖去部分的半径与上述以OO2为半径的球体的电荷量相等,则剩余部分在O2点的电场强度为,解得,故C正确,D错误;
AB、没有挖去之前,O1点的电场强度是以O为圆心,以OO1为半径的球体的电荷产生的,该球体半径等于,该球体所带电荷量与以OO2为半径的球体的电荷相等,根据上述可知,没有挖去之前O1点的电场强度与没有挖去之前O2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等于
由题意知挖去部分的电荷量在O1点的电场强度为0,即剩余部分的电场强度等于,解得,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C。
14.如图所示,一带电量为q的小球A固定于左侧绝缘支架上,右侧有一倾角为37°的绝缘光滑斜面,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B静止于斜面上,恰与A球处于同一高度。已知AB间距离为d,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则(  )
A.A、B带同种电荷
B.B受到的库仑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B所带电荷量大小为
D.B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大小为
【解答】解:AB、对B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斜面的支持力N以及A对B的库仑力F,根据平衡条件和库仑定律知库仑力方向水平向右,如图所示
可知B受到斥力的作用,A、B带同种电荷,故A正确,B错误;
C、B球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得:
F=mgtan37°
根据库仑定律得AB之间库仑力为
解得:,故C正确;
D、B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大小为
,故D错误。
故选:AC。
15.如图,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B两点分别固定两个带等量点电荷M、N,O为AB连线的中点,CD为AB连线的垂直平分线,a、b分别为AB、CD连线上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M、N都带负电,则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Ob指向C
B.如果M带正电、N带负电,则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垂直Ob向右
C.如果M带正电、N带负电,则b点的电场强度小于a点的电场强度
D.如果M、N都带正电,则O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解答】解:A.如果M、N都带负电,根据等量同种电荷电场线分布可知,则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bO指向O,选项A错误;
B.如果M带正电、N带负电,由叠加可知,则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垂直Ob向右,选项B正确;
C.如果M带正电、N带负电,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O点的场强,O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即b点的电场强度小于a点的电场强度,选项C正确;
D.如果M、N都带正电,则O点的电场强度等于零,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选项D错误。
故选:BC。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6.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影响电荷间静电力的因素。A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系在绝缘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会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发生偏离,静电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出来。他们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
步骤一: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P1、P2、P3等位置,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静电力的大小。
步骤二:使小球处于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小小球所带的电荷量,比较小球所受的静电力的大小。
(1)该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2)若球质量为m,在P1位置的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则带电体受的库仑力大小为  。
(3)在实验中,同学让两半径为R的小球分别带上q1和q2的正电,并使两小球球心相距3R时处于平衡状态,利用公式F=k来计算两球之间的库仑力,你以为该值与第二问的结果相比应该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理由是: 。
【解答】解:(1)该实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AC错误;
故选:B。
(2)对球受力分析,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F库=mgtanα
(3)在实验中,同学让两半径为R的小球分别带上q1和q2的正电,并使两小球球心相距3R时处于平衡状态,利用公式F=k来计算两球之间的库仑力,该值与第二问的结果相比应该偏大。理由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间等效距离大于3R,库仑力的实际值小于F=k。
故答案为:(1)B;(2)mgtanα;(3)偏大;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间等效距离大于3R,库仑力的实际值小于F=k。
17.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库仑力与电荷量的关系。A、B是均匀带电的塑料小球,其中A球的质量为m,用一根绝缘细线将A悬挂起来,实验时改变两小球所带的电荷量,移动B并保持A、B两球球心连线与细线垂直。用Q和q分别表示A、B的电荷量,d表示A、B球心间的距离,θ表示绝缘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k为静电力常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多选)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两塑料小球的带电荷量必须相等
B.两个小球可以换成异种电荷进行实验
C.细线的拉力随着θ角的增大而增大
D.库仑力随着θ角的增大而增大
(2)通过实验数据得到的图像可能正确的为图2中的    。
【解答】解:(1)A、实验中两塑料小球的带电荷量不一定相等,电荷量适合即可,故A错误;
B、两个小球可以换成异种电荷后,库仑斥力变为库仑引力,此时只需要将电荷B放在左上方即可进行实验,故B正确;
CD、小球A的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T=mgcosθ,F=mgsinθ;所以绳子的拉力T随夹角θ的增大而减小,库仑力随着θ角的增大而增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2)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整理可得,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1)BD;(2)B。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8.如图所示,长l=1m的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q=1.0×10﹣5C,匀强电场的场强E=3.0×103N/C,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球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
(2)小球的质量m。
(3)将电场撤去,小球回到最低点时速度v的大小。
【解答】解:(1)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得方向向右,与电场线的方向相同才能处于图中得静止状态,表明小球带正电。
小球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为:
F=qE=1.0×10﹣5×3.0×103N=3.0×10﹣2N;
(2)小球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mgtanθ=qE
解得:m=4.0×10﹣3kg;
(3)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由动能定理得:
mgl(1﹣cosθ)
解得:v=2m/s。
19.如图所示,有一光滑竖直圆环轨道,O为圆心,半径为R=0.5m,B点与O点等高,在最低点固定一点电荷A,B点恰能静止一质量为m=0.1kg、电荷量为qC的带电小球,现将点电荷A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小球沿圆环轨道向上运动到最高点C时的速度为m/s,g取10m/s2,静电力常量k=9.0×109N m2/C2。求:
(1)小球静止在B点时点电荷A的带电荷量Q;
(2)点电荷A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后,小球在B点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
(3)小球在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解答】解:(1)小球在B点静止时,设A对B的力为F库,由平衡条件得:
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Q
(2)A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后,小球水平方向受力平衡,竖直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合
代入数据解得:a=10 m/s2
方向竖直向上;
(3)小球在C点时,竖直方向上受到向下的重力、支持力和向上的库仑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N﹣k
代入数据解得:N=(1)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在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N,方向竖直向上。
2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粗糙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斜面底端固定带电体A,A的电荷量为,在A正上方h=0.1m处固定另一带电体B,B的电荷量为斜面上质量m=0.9kg,电荷量q=2.5×10﹣6C的带正电物块C与斜面底端带电体A相距L=0.1m,并处于静止状态。(静电力常数k=9×109N m2/C2,重力加速度g=10m/s2,带电物体均视为点电荷),求:
(1)带电体A、B在物块C处产生的合电场强度;
(2)物块C保持静止状态,斜面的滑动摩擦系数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答】解:(1)由几何关系得,BC间的距离也为0.1m,A在C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11.8×10﹣6N/C,方向从C指向A。B在C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2=E1=1.8×106N/C,方向从B指向C。
由几何关系得,带电体A、B在物块C处产生的合电场强度E=E1=E2=1.8×106N/C,方向竖直向下。
(2)物块C保持静止状态,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得(mg+qE)sinθ≤μ(mg+qE)cosθ
μ≥tanθ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某宏观带电体所带电荷量不可能为(  )
A.8×10﹣20C B.1.44×10﹣14C
C.4.8×10﹣16C D.8×10﹣15C
2.下列选项中的各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
3.小张同学在空气干燥的教室里进行一个小实验,将一塑料绳撕成细丝后,一端打结,做成“水母”的造型,用毛巾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同样用毛巾来回摩擦PVC(塑料)管。将“水母”抛向空中,然后把PVC管从下方靠近它,直到“水母”处于悬停状态,则(  )
A.PVC管带电方式属于感应起电
B.“水母”在空中悬停时,PVC管对它向上的静电力大于它所受重力
C.用毛巾摩擦后,“水母”与PVC管带异种电荷
D.PVC管与“水母”相互靠近过程中,两者间相互作用力变大
4.生产中的搅拌、挤压、切割等活动,生活中的穿衣、脱衣、运动等过程都可能产生静电。下面关于静电的知识错误的是(  )
A.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没有净剩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B.静电的产生需要带电体相互接触或相互摩擦
C.秋冬季节在暗处脱去化纤衣服时看到火花,是静电现象
D.油罐车车尾拖在地上的铁链的作用是避免静电造成危害
5.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为了使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q>0)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可加一平行于纸面的方向可调的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E
B.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E
C.若电场强度E,则电场强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D.若电场强度E,则电场强度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上
6.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实线为某一静止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虚线为另一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场源电荷一定带负电
B.运动的带电粒子一定带正电
C.带电粒子在c点的速度一定大于在a点的速度
D.带电粒子在c点的加速度一定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8.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C用三个相同的轻弹簧(重力不计)连接,用细线悬于O点处于静止状态,此时三个轻弹簧的长度相同,A球不带电,B、C是带电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小球的大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C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
B.B、C两个小球带等量的电荷
C.B、C两球间的库仑力大小为
D.细线上的张力大于3mg
9.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的绝缘框架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框架由一根细的光滑绝缘塑料管弯折而成,倾角θ所对的直角边长度为L。A、B分别是直角边和斜边的中点,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被固定在A点,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圆环套在斜边上B点刚好静止不动,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则套在斜边上小圆环所带的电荷量为(  )
A. B.
C. D.
10.如图所示,MON是固定的光滑绝缘直角杆,MO沿水平方向,NO沿竖直方向,A、B为两个套在此杆上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用一指向竖直杆的水平力F作用在A球上,使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将A球沿水平方向向右缓慢拉动一小段距离后,A、B两小球可以重新平衡。则后一种平衡状态与前一种平衡状态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小球间的静电力变大
B.A、B两小球间的静电力变小
C.A球对MO杆的压力变大
D.A球对MO杆的压力变小
11.如图,电荷量分别为Q1、Q2的小球B、C固定于相距为d的绝缘水平面上。另有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A悬浮静止于空中,此时小球A、B的距离为当,小球A、C的距离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静电力常量为k,三个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1与Q2为异种电荷
B.带电小球A所在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C.
D.
12.如图是某款家用空气净化器及其原理示意图,污浊空气通过过滤网后尘埃带电。图中充电极b、d接电源负极,集尘极a、c、e接电源正极(接地)。有关净化器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过滤网后空气中的尘埃带正电
B.增大电极间电压可能增加净化效果
C.增大电极间距离可能增加净化效果
D.电极区域由于没接通,所以不耗电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3.已知一个均匀带电球壳在球壳内部产生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在球壳外部产生的电场与一个位于球壳球心、带相同电荷量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相同。有一个电荷量为+Q、半径为R、电荷均匀分布的实心球体,其球心为O点。现从该球体内部挖去一个半径为的实心小球,如图所示,挖去小球后,不改变剩余部分的电荷分布,O2点与O1点关于O点对称。由以上条件可以计算出挖去实心小球后,O1点的电场强度E1、O2点的电场强度E2的大小分别为(  )
A. B.
C. D.
14.如图所示,一带电量为q的小球A固定于左侧绝缘支架上,右侧有一倾角为37°的绝缘光滑斜面,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B静止于斜面上,恰与A球处于同一高度。已知AB间距离为d,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则(  )
A.A、B带同种电荷
B.B受到的库仑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B所带电荷量大小为
D.B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大小为
15.如图,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B两点分别固定两个带等量点电荷M、N,O为AB连线的中点,CD为AB连线的垂直平分线,a、b分别为AB、CD连线上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M、N都带负电,则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Ob指向C
B.如果M带正电、N带负电,则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垂直Ob向右
C.如果M带正电、N带负电,则b点的电场强度小于a点的电场强度
D.如果M、N都带正电,则O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6.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影响电荷间静电力的因素。A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系在绝缘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会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发生偏离,静电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出来。他们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
步骤一: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P1、P2、P3等位置,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静电力的大小。
步骤二:使小球处于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小小球所带的电荷量,比较小球所受的静电力的大小。
(1)该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2)若球质量为m,在P1位置的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则带电体受的库仑力大小为  。
(3)在实验中,同学让两半径为R的小球分别带上q1和q2的正电,并使两小球球心相距3R时处于平衡状态,利用公式F=k来计算两球之间的库仑力,你以为该值与第二问的结果相比应该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理由是: 。
17.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库仑力与电荷量的关系。A、B是均匀带电的塑料小球,其中A球的质量为m,用一根绝缘细线将A悬挂起来,实验时改变两小球所带的电荷量,移动B并保持A、B两球球心连线与细线垂直。用Q和q分别表示A、B的电荷量,d表示A、B球心间的距离,θ表示绝缘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k为静电力常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多选)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两塑料小球的带电荷量必须相等
B.两个小球可以换成异种电荷进行实验
C.细线的拉力随着θ角的增大而增大
D.库仑力随着θ角的增大而增大
(2)通过实验数据得到的图像可能正确的为图2中的    。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8.如图所示,长l=1m的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q=1.0×10﹣5C,匀强电场的场强E=3.0×103N/C,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球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
(2)小球的质量m。
(3)将电场撤去,小球回到最低点时速度v的大小。
19.如图所示,有一光滑竖直圆环轨道,O为圆心,半径为R=0.5m,B点与O点等高,在最低点固定一点电荷A,B点恰能静止一质量为m=0.1kg、电荷量为qC的带电小球,现将点电荷A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小球沿圆环轨道向上运动到最高点C时的速度为m/s,g取10m/s2,静电力常量k=9.0×109N m2/C2。求:
(1)小球静止在B点时点电荷A的带电荷量Q;
(2)点电荷A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后,小球在B点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
(3)小球在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粗糙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斜面底端固定带电体A,A的电荷量为,在A正上方h=0.1m处固定另一带电体B,B的电荷量为斜面上质量m=0.9kg,电荷量q=2.5×10﹣6C的带正电物块C与斜面底端带电体A相距L=0.1m,并处于静止状态。(静电力常数k=9×109N m2/C2,重力加速度g=10m/s2,带电物体均视为点电荷),求:
(1)带电体A、B在物块C处产生的合电场强度;
(2)物块C保持静止状态,斜面的滑动摩擦系数应满足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