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明朝那些事儿》
人物介绍:
姓名:?
外号:朱重八
职业:要饭
家庭出生: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年:1328-1398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个人履历:
1344-1347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去讨饭。
1347-1352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1368 主要工作造反(红巾军著名首领)
导入新课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三、科举制度的变化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四、经济的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1.背景:
2.建立者:
3.时间:
4.都城:
5.灭元: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
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1368年
应天府(南京)
明军攻占元大都,
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明太祖)
请替换文字内容
最近有点烦!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①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
②全面改革官制强化皇权。
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怎样才能让大明历经万代,长治久安呢?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明太祖《皇明祖训》
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朝臣权力过大)
材料:行省长官“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 《元史》
军国重事掌握在地方官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
探究一:
阅读材料,概括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
强化皇权的根源
材料: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
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1.政治上:全面改革官制:
(1)在中央:废丞相,
撤中书,权分六部
强化皇权的措施
(2)在军事上:设五军都督
府,分散兵权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PLEASE ADD YOUR TITLE HERE
(3)在地方:
A、废行省,设“三司”。
B、分封诸子,“夹辅王室”。
《明太祖实录》卷五一记载,朱元璋曾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藩屏帝室 永膺多福
强化皇权的措施
在 中 央 目的
目的
作用
在 地 方 表现
目的
表现
目的
进一步加强皇权
分散兵权
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设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取消行中书省,
设立“三司”
分封诸子为王
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
分为三,互不统属。
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驻守各地,监控地方
巩固皇室
强化皇权的措施
全面改革官制
朱元璋独揽大权以后,每天要处理很多公务,即使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他曾下令设置四辅官,以辅佐皇帝,但不成功。明成祖时,建立起内阁,帮助皇帝批阅文件,处理政务。
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有什么利弊得失呢?
利:克服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最近又有点烦!
弊:皇权高度集中,容易形成专权,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明朝的统治埋下了隐患。
《无题》
朱元璋
诸臣未起朕先起,
诸臣已睡朕未睡。
何以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披被。
相关史事
通过宋濂故事的情节,
凸显朱元璋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的做法,
得益于谁的帮助呢
材料:明朝大学士宋濂有一次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客人是谁 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很满意地说:“你没有欺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
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吗?
锦衣腰牌
锦衣卫印
锦衣腰牌
2、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1)明太祖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
职能: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2)明成祖设立东厂。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有什么作用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通过分散中央和地方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皇权。
作用: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特点:权力的分散与制衡
问题与思考
思考:丁阳听取家人的建议来备考能够高中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评价明朝的考试制度?
熟读百家的书籍
丁阳同学
写文章观点要独特创新
文体要灵活多样
看图说话
父亲
丁阳
叔叔
舅舅
考试内容:
答题观点:
答题格式:
确定每逢三年开课考试
规定科举考试分为 具预备性质的童试、乡试、会试及殿试
“四书” “五经”
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
八股文
三、思想文化上:科举考试发生了变化
举子看榜图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五经”
【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八股取士
八股文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
年代 世界主要 科技发明 中国 占百分比
汉代时期 45(件) 28 62﹪
隋唐时期 45(件) 32 71 ﹪
宋元时期 67(件) 38 57 ﹪
明清时期 472(件) 19 4 ﹪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培养皇帝旨意的顺从者。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民主性、创造性,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八股取士的弊端:
材料研读
生产条件要求低,产量大,为粮食的增产开辟了新途径,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品种,改善了人们的饮食结构。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方面:从南美洲引进了一些新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甘薯;
经济作物:花生,烟草;蔬菜:番茄,辣椒;向日葵;
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手工业中产生。
明成祖迁都北京
苏州是明代丝织业中心
(2)丝织业: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1)棉纺织业:
2.手工业方面
苏
绣
景德镇
明永乐青花瓷
(3)制瓷业:景德镇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青花瓷器,造型多样, 色彩艳丽,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明代青花扁壶
江西景德镇,盛产瓷器,明清时期以青花瓷为主要品种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3.商业方面
皇都积胜图
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农业 手 工 业 棉纺织业
丝织业
制瓷业
商业 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
花生和向日葵等。
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制瓷中心——景德镇,所产的青花瓷器
畅销海内外。
北京、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商帮。
四、经济的发展
地方:设三司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
科举:八股文
农业、手工业、商业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课堂小结
明朝的统治
明朝的建立
明太祖强化皇权的措施
明朝经济的发展:
时间: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
都城:应天府
比比看,谁答的又快有对,
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官员,你的生活幸福吗?说明理由。
感知历史
你认为应该创设怎样的环境,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自由
创新
以史为鉴,博古通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