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岳阳楼记 课时基础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岳阳楼记 课时基础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5 22:2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岳 阳 楼 记
【课时衔接】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枉然(wǎng)    冰封
暴风雨(bào) 一代天娇
B.悲愤(fèng) 需晴日
羽毛(yǔ) 摇头叹气
C.狭窄(zhǎi) 海峡
泰戈尔(gē) 不可名状
D.冠冕(miǎn) 羡暮
皱眉头(zhòu) 侧目而视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B.《爱莲说》的“说”这种文体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
C.“记”主要是说明介绍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
D.《诫子书》是诸葛亮为了告诫、劝诫儿子而写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3.名胜楼台上总会留下文人骚客们的诗词歌赋。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一江两岸的美景令人神往之至;崔颢《黄鹤楼》中“  ,  ”的登楼所见让人回味无穷;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  ,  ”的孤寂与苦闷令人感慨万千。
【基础通关】
4.给加点的字注音。
浩浩汤汤( )  宠辱偕忘( )
岸芷汀兰( ) 谪守巴陵郡( )
一碧万顷( ) 淫雨霏霏( )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越明年        越:
(2)则有去国怀乡 去: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
(4)前人之述备矣 备: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然则/何时/而乐耶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素养提升】
8.作者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一句概括。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 为什么
9.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0.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在当今时代,这一思想观点有着怎样的借鉴和教育意义
11.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②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删改)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上:封建统治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或异二者之为 或:
②乐民之乐者  乐: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以刀劈狼首   B.以伤先帝之明
C.以我酌油知之 D.以其境过清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C.【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D.【乙】文中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6)【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 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 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C 【解析】A.“娇”应写作“骄”;B.“愤”应读fèn,“需”应写作“须”;D.“暮”应写作“慕”。
2.C 【解析】C.“记”主要是记载事物。
3.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4.shānɡ xié zhǐ zhé qǐnɡ yín
5.(1)到
(2)离开
(3)景象
(4)详尽
6.D 【解析】“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意为“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由此可知,本句的主语为“予”,谓语为“尝求”,宾语为“古仁人之心”,故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7.(1)(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
(2)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
(3)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在朝廷做官),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
8.不好。因为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能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9.“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做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10.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11.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12.(1)①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②以……为乐
(2)D 【解析】A.介词,用;B.连词,相当于“而”;C.介词,凭;D.与例句中的相同,都是介词,因为。
(3)A 【解析】“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句意为:他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非议他们的统治者。得不到快乐就讲统治者的坏话,这是不对的。因此,断句为: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故选A。
(4)①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从来没有过啊。
(5)C 【解析】C.根据【甲】文“嗟夫”发语词可知,选文为议论,没有描写。
(6)第一问:“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第二问:围绕有借鉴意义谈,言之有理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
齐宣王在他玩乐的郊外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齐宣王问:“贤能的人也有这种快乐吗 ”孟子回答:“有的。他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非议他们的统治者。得不到快乐就讲统治者的坏话,这是不对的;作为老百姓的统治者有快乐而不与老百姓一同享受,也是不对的。把老百姓的快乐当作他自己的快乐,老百姓也会把他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把老百姓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老百姓也会把他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因为天下万民的快乐而快乐,因为天下万民的忧愁而忧愁,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从来没有过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