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探究 现代诗鉴赏(一)
【课时衔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历朝历代都有千古流芳的精神领袖。班级开展“精神领袖大家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观沧海》是我们在七年级时学过的古诗,将其与现代诗《沁园春·雪》进行比较阅读,完成题目。
(1)两首诗歌有何相同之处 请认真思考,完成表格。
相关信息 《观沧海》 《沁园春·雪》
写作时机
写作手法
风格特点
作者情感
(2)请结合学习积累进行综合评价:你觉得曹操是一个能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齐名的古代英雄吗
2.班级准备开展“走近领袖”故事会。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突显人物特点 请选择下面一个人物,参考《红星照耀中国》的部分目录,简要说明。
A.毛泽东 B.周恩来
【基础通关】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成吉思汗( ) 妖ráo( )
风sāo( ) 红装素guǒ( )
轰( )鸣 谷穗( )
篝( )火 沉甸甸( )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D.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艾青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称赞艾青是“最伟大的歌手”。艾青把个人命运融入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抗争中,( )了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汛和人民昂扬奋进的心声。“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盼望》表现出海员们与大海拼搏的渴望和( )胜利彼岸的期待;《鱼化石》隐藏的是诗人由历史动荡生发出来的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抗争; 。这些诗篇是诗人艾青( )我们的重要的精神遗产。(1)“潮”用音序检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搏”用部首检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2)依次填入语段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留给 传达 到达
B.传达 到达 留给
C.传达 留给 到达
D.留给 到达 传达
(3)联系诗歌《我爱这土地》,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素养提升】
(一)阅读《沁园春·雪》,回答问题。
6.说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到的作用。
7.下片中词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态度是否一样 分别体现在哪些词语上
8.如果让你为这首词配一幅图片,你会选择下列图片中的哪一幅 为什么
(二)阅读《周总理,你在哪里》,回答问题。
9.“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四种形象有什么特点
10.诗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请简要赏析。
11.这首诗歌在构思上有何特点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
12.诗歌的开头诗人为什么将自己假设成一只鸟
13.品析下面诗句所包含的意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参考答案
1.(1)
相关信息 《观沧海》 《沁园春·雪》
写作时机 行军途中
写作手法 写景抒情,动静结合
风格特点 豪放壮阔
作者情感 都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博大胸襟与豪情壮志
(2)示例一:是。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曹操是魏国的奠基人,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并对“建安风骨”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的形成影响巨大。
示例二:不是。曹操一生没有称帝,至死也只是“丞相”的称呼,但是他却在行使着皇帝的权力。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他就为后世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后来司马懿篡魏,这和曹操篡汉如出一辙,甚至可以认为是对曹操弄权手段的一种抄袭和照搬。魏、晋两代皆“阴谋治国”,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心瓦解,正因如此,才招来北方游牧民族的大举入侵,导致中原王朝的沦陷。
2.示例一:A.毛泽东。我认为应从他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等方面来选择内容。他童年时曾跟父亲进行“斗争”,上学时也曾因不满国文教员的粗暴而逃学罢课,这些可以突出他的反抗精神;他退学后到省立图书馆坚持执行“自修计划”,研读群书,长见识,开眼界。这一内容可以体现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和求知欲。
示例二:B.周恩来。我认为应从他所受的教育和革命经历等方面选择内容。本有文学天赋的他,后因接受“开明”教育,而投身到社会革命中,这体现了他“书生造反者”的特点;后来,他组织了上海起义、八一起义等,这些经历体现了他的革命追求和信仰。
3.hán 娆 骚 裹 hōng suì gōu diàn
4.B
5.(1)C cháo 扌 十
(2)B 【解析】“传达”的意思是把一方的意思告诉另一方。“到达”的意思是到了某一地点、某一阶段。“留给”的意思是一方给予另外一方物质或精神方面的东西。从以上词语的释义进行判断即可。
(3)示例:《我爱这土地》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爱国情怀。
6.在全词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
7.不一样。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并不是一概否定,而对成吉思汗的评价则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的意味,而且几近嘲讽。这种感情分别体现在“略”“稍”“只”等词语上。
8.示例:我会选择图①。因为《沁园春·雪》主要是眺望的角度描绘北国壮美的雪景,更有“须晴日,看红装素裹”的精彩之笔,这些与图①展示的意境基本相符。而图②显示的则是雪后小桥流水的温婉意境,与《沁园春·雪》的阔大豪放不符。
9.“高山”,恢宏阔大;“大地”,襟怀坦荡;“森林”,气势磅礴;“大海”,宽容博大。这四种形象不仅使画面的色彩更加浓郁,而且使周总理的形象更加崇高。
10.诗中天地万物发出了动人心弦的回音,仿佛成了周总理一生的见证人,使作品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章节形成排比,全诗富有节奏感、整齐美。
11.这首诗歌运用“询问—呼唤—寻找—应答”的独特构思来展现主题,表达了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感情。
12.用假设语句,以“鸟”为意象,生动形象,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具有感染力,而且能够让人产生联想:鸟既如此,何况人乎 这样的开头拓展了诗的意境。
13.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越深,心中的痛苦就越强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