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学习目标:
1、读图描述贵州的地理位置,根据图文资料描述贵州独特的自然环境
2、根据资料,分析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根据资料,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3、了解贵州资源类型和利用。树立保护环境,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自主学习
1、说出贵州省的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圈出周围相邻省级行政区
2、圈出贵州省所在的地形区,判断其地势起伏
3、说出贵州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4、描出贵州主要河流,判断其流向
石漠化
石漠化
1
石漠化的位置与环境
2
石漠化的成因与治理
3
石漠化区域的开发与利用
石漠化的位置与环境
贵州
28 N
26 N
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区,周围分别与四川、重庆、湖南、广西、云南为邻
低纬度
石漠化的位置与环境
地形
地势
以高原、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地无三尺平” )
西高东低
石漠化的位置与环境
石灰岩易溶于水
峰丛、峰林
溶蚀洼地
溶 洞
喀斯特地貌
石漠化的位置与环境
亚热带季风气候
贵阳 重庆 武汉 长沙 上海
7月 23.9 28.1 28.7 28.6 28.0
8月 23.6 28.4 28.2 28.1 27.8
中国部分城市7—8月平均气温统计(℃)
贵州气候“寒暑适中”?
纬度低,冬季温和
海拔高,夏季凉爽
石漠化的位置与环境
乌
江
北
盘
江
清
水
江
赤水河
河流流向
大致呈自西向东
贵州河流大多水能资源丰富,原因:
贵州降水丰富,但是许多地方水资源非常短缺,原因:
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地势差异显著,落差大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容易渗漏
地表起伏大,容易流失
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蒸发强
水资源分布不均等
对策和建议:植树种草,修建梯田,控制水土流失,巩固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推进生态、节水农业等措施,还要修建水窖,节约用水等
石漠化的成因与治理
合作探究:
材料一:贵州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当地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容易遭到水流的冲刷侵蚀,土层之下是坚硬的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在滥垦乱伐之后就会出现大范围的石漠化。当山高坡陡,气候暖湿,加之降水集中,更加剧了石漠化过程。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人口增长→耕地不足→毁林开荒→土壤侵蚀→石漠化→耕地不足→……”的恶性循环
材料二:
1、什么是石漠化现象?
2、分析石漠化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
石漠化的成因与治理
合作探究:
3、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生态恢复措施: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
生态工程措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
社会经济措施: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草业;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绿色食品、旅游观光等);进行适当的生态移民等
石漠化的成因与治理
贵州还有哪些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等
气象灾害
干旱、冰冻、冰雹
石漠化区域的开发与利用
1、水资源的利用——建设水利基础设施
2、矿产、水能资源的利用——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
3、旅游资源的利用——大力发展旅游业
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
使当地人民的用水状况得到改善
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
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大批煤电基地
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
黄果树瀑布
织金洞
课堂小结
一、石漠化的位置与环境
1、位置:云贵高原东部
2、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石漠化的成因与治理
1、石漠化
2、其他灾害
三、石漠化区域的开发与利用
水资源:建设水利设施
煤炭资源:“水火互济”
旅游资源:有序开发、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