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12讲 细菌和真菌 病毒
●聚焦概念 构建思维
●回归教材 知识梳理
●主题探究 学科思维
●典题训练 迎战中考
课标内容要求
概念2 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3微生物一般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
2.3.1病毒无细胞结构,需要在活细胞内完成增殖
2.3.2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
2.3.3真菌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
2.3.4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有些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医药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举例说明微生物既能得到人类广泛的利用,也会使人患病,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探究实践:
1.培养并观察细菌的菌落;
2.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3.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4.制作米酒
态度责任:了解细菌发现过程,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知识点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 。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1)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2)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进行 ,减少其他微生物的影响;(3)冷却;(4) (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5)培养。
3. 菌落比较:细菌菌落较 ,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菌落比细菌菌落大几倍或几十倍,常呈 、 或 ,有时还能呈现不同的颜色。
从 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 、 和 等。
菌落
高温灭菌
接种
绒毛状
絮状
蜘蛛网状
菌落
水分
适宜的温度
有机物
小
知识点2 微生物的含义及主要类型
1.微生物一般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 、 和 。
2.细菌、真菌和病毒形态、结构及代谢等特点列表比较
特点 有细胞结构 无细胞结构
细菌 真菌 病毒
形态上的特点 细菌个体很小,如 (球菌)、_________________(螺旋菌);单细胞,独立生活 大部分真菌个体较小,如__________(单细胞个体)、也有许多肉眼可见的,如_______________(多细胞个体)等 比细胞小得多,只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如___________(动物病毒)、________________(植物病毒)、_________(细菌病毒)
细菌
真菌
病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
空肠弯曲菌
蘑菇、木耳
流感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噬菌体
酵母菌
特点 有细胞结构 无细胞结构
细菌 真菌 病毒
结构特点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_______集中的区域,却没有________________ (因此像细菌这样的生物被称为_______生物),有的有荚膜和鞭毛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真菌和动植物都属于__________生物) 结构简单,由___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_构成,没有细胞结构
代谢特点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分解现成的有机物 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活细胞内
生殖方式 _______生殖 大多数真菌通过产生大量的_______来繁殖 靠自己____________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DNA
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
分裂
真核
蛋白质
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
孢子
注意:(1)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2)细菌和真菌结构中都没有叶绿体。
(3) 病毒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知识点3 微生物对自然界的影响
1.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作为_________,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2.有些病毒、细菌和真菌寄生在动植物和人体的体内或体表,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3.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分解者
知识点4 人类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 食品制作
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如: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要用到_________;制作酸奶、泡菜要用 ;制醋利用 ;制酱要用到多种 。
2.食品保存
(1)食品腐败原因: 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___________并在食品中生长繁殖所引起的。
(2)食品保存原理: 将细菌和真菌________或__________其生长和繁殖。
(3)食品保存方法: 高温灭菌保存、缺氧保存、罐藏法、脱水法、腌制法、真空包装法、晒制烟熏法、渗透法、冷藏冷冻法、射线法、添加防腐剂等。
酵母菌
乳酸菌
醋酸菌
霉菌
有机物
杀死
抑制
甲烷菌
知识点4 人类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3.疾病防治:
(1)某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抵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___________可以治疗由致病 引起的相应疾病;
(2)让病毒携带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3)把其他生物的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生产药品;
(4)将病毒进行灭活或减小病毒的毒性制作疫苗。
4.环境保护:如_________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等,使污水得到净化。
抗生素
细菌
探究点1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1.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相关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知道学校的教室、宿舍和操场三种环境中,哪个环境中的细菌最多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牛肉汁和琼脂混合制成培养店,分成4组装入培养皿,分别标上甲、乙、丙、丁,以示区分。
第二步:将4组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火菌,然后冷却。
第三步;将甲、乙、丙三组培养皿分别放置在教室、宿舍和操场,打开培养皿,在空气中暴露5分钟,再盖上封好。丁组不做处理
第四步:将4组培养皿放入同一个恒温箱中培养,定期进行观察并记录各培养皿中细菌的菌落数。
(1)实验中,设置丁组的日的是进行 ,培养基中牛肉汁的作用是 。
(2)实验第二步将4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
提供有机物
对照
杀死杂菌
(3)实验第三步相当于细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
(4)实验第四步将4组培养皿放置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培养,目的是 。
(5)若实验结果为乙组培养皿中菌落数最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数据往往有误差,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准确,我们可以设置 。
接种
控制单一变量
宿舍中的细菌最多
重复组
探究点2 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制作中的意义
2.如图是探究酸奶制作条件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同时设置实验甲和乙的目的是 。该实验中控制的实验变量是 。
(2)实验过程中要对烧杯等实验器材进行清洗和加热处理,目的是 。牛奶冷却后,加入酸奶并搅拌的目的是 。
(3)酸奶是人们利用微生物进行 获得的产物。在酸奶的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保持一定的 ,提高微生物的活性。
氧气
作对照
杀灭杂菌
接种乳酸菌(或接种)
发酵
温度
探究点3 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制作了四个装置: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加入等量的相应物质,进行搅拌,并在瓶口处套上相同大小的挤瘪气球,置于相应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装置 加入物质 温度
A 水、葡萄糖、酵母菌
室温
B 水、葡萄糖 C 水、酵母菌 D 水、葡萄糖、酵母菌 0℃
(1)出现如图现象的最可能是装置 ,瓶中产生的气体是 。
(2)如果选取A和D装置,可以提出的探究问题是:酵母菌的生活需要 吗?
(3)如果选取A和C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 。
(4)酵母菌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可是酵母菌不属于细菌,原因是其细胞结构中有 。
葡萄糖
A
适宜的温度
二氧化碳
成形的细胞核
装置 加入物质 温度
A 水、葡萄糖、酵母菌
室温
B 水、葡萄糖 C 水、酵母菌 D 水、葡萄糖、酵母菌 0℃
1.细菌和真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B.从菌落的大小、形态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C.细菌和真菌在结构上最显著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防止食物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
A
C
命题点1 微生物的分布
2.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 )
A.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冰箱
B.配制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冷却→冰箱
C.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D.配制培养基→接种→恒温培养→观察
C
D
3.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和图乙的变量均是空气的有无
B.该实验要得出科学的结论不需要经
过重复实验
C.图甲中B瓶变质和图乙中打断瓶颈后
肉汤变质主要原因是细菌、真菌大量繁殖
D.该实验不能证明细菌是由原有的细菌产生的
4.假设小明手上此刻有1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四小时后他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
A.5 120 B.160 C.320 D.2 560
5.(2023·岳阳) 小唐对细菌、真菌、病毒作了列表比较,有同学对其表格进行了解读,不合理的是( )
A. X为细胞核 B. Y可能是叶绿体
C. Z一定是蛋白质 D. Z可能是遗传物质
项目类别 X Y Z
真菌 有 无 有
细菌 无成形细胞核 无 有
病毒 无 无 有
C
命题点2 微生物与人和自然的关系
6.(2023·重庆) 外出聚餐后将剩余饭菜打包回家放进冰箱,饭菜不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
A. 温度低,饭菜中的营养物质不分解
B. 没空气,细菌和真菌因缺氧死亡
C. 温度低,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较慢
D. 没空气,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慢
C
7.微生物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密切。能说明微生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的是( )
A.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引起足癣等
B.食品工业中利用棒状杆菌生产味精
C.从青霉培养液中能提取出青霉素
D.某些微生物促进动植物遗体腐烂分解
D
8.(2023·随州) 在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纷纷申领了制作各种发酵产品的任务,大家选用的主要微生物与发酵产品对应正确的是( )
A. 霉菌——馒头 B. 乳酸菌——白醋
C. 醋酸菌——酱油 D. 酵母菌——米酒
D
9.(2023·眉山) 生态系统的稳定需要细菌和真菌的参与。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B. 真菌一般进行分裂繁殖
C. 大多数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 大多数真菌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10.人类生活与各种生物相关密切,如图所示为几种常见微生物的结构模式图和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E生物是一种寄生生物,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泡菜时,能够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的生物结构与图中的 相似(填图中标号)。
细菌病毒(或噬菌体)
A
10.人类生活与各种生物相关密切,如图所示为几种常见微生物的结构模式图和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3)馒头变质发霉、水果上长的“毛毛”是图中的 (填图中标号),它依靠
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它和C有着共同的生殖方式即用 繁殖。
(4)面包膨大松软,大家都喜欢吃,它的制造离不开图中的[ ] 。
(5)某同学为了比较图中各种生物的细胞基本结构差异,将ABCDFG的细胞基本结构进行对比,请你帮他写出ABCDFG细胞均有的细胞结构: (填细胞结构)。
B
营养菌丝
孢子
D
酵母菌
细胞膜、细胞质
11.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医院接诊了一位全身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病人伤口感染了绿脓杆菌。医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患者病情仍未好转,后改用噬菌体液清洗伤口,取得良好效果。
资料二: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俗称新冠病毒),如图所示,引起的肺炎2020年初在全球爆发。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预防有了新的发现和研究。
图一 噬菌体
图二 新型冠状病毒
(1)在结构上,噬菌体与人体细胞最大的不同点是没有___________,由蛋白质外壳和______________组成。
细胞结构
遗传物质
图一 噬菌体
图二 新型冠状病毒
(2)噬菌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细菌细胞壁或荚膜上的特殊物质,而后感染细菌,利用___________(填“病毒”或“细菌”)的物质合成蛋白质外壳等结构,制造子代噬菌体。
(3)疫情初期,为确定所发现的冠状病毒是否为一种新型病毒,科学家对其进行了基因检测,检测的结构应是图二中的______(填序号)。
(4)新冠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失活的____________制成的。
(5)资料一医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患者病情仍未好转,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菌
2
新冠病毒
抗生素只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无效
12.“落叶归根”需依赖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同学发现落叶在冬天的分解速度比夏天要慢,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呢?该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实验准备:落叶、纱布、烧杯、潮湿的土壤、恒温箱等。
Ⅱ实验设计及结果:
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处理 45天后落叶的腐烂程度
甲组 将用纱布包裹好的落叶置于各组烧杯内的土壤中 放置在0℃的恒温箱中 基本没有腐烂
乙组 放置在20℃的恒温箱中 少部分腐烂
丙组 放置在40℃的恒温箱中 大部分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各组烧杯内的落叶和土壤都应该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落叶分解速度是否受温度的影响
相同
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处理 45天后落叶的腐烂程度
甲组 将用纱布包裹好的落叶置于各组烧杯内的土壤中 放置在0℃的恒温箱中 基本没有腐烂
乙组 放置在20℃的恒温箱中 少部分腐烂
丙组 放置在40℃的恒温箱中 大部分腐烂
(3)实验结果表明:三组温度中,____℃条件下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最弱。
(4)进一步分析:除该实验探究因素外,影响微生物对落叶分解效果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落叶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彻底分解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其中能被根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和__________,从而真正实现了落叶归根。
(6)通过该实验分析,如果要使蔬菜尽可能长时间的保持新鲜,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水分;空气;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种类等
无机盐
采用低温保存
13.微博传言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为辨别真伪,长沙市某学习小组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材料用具:三套相同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
培养皿(已高温灭菌)、无菌水、试管、
无菌棉棒、放大镜、恒温培养箱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用无菌棉棒在手机屏幕一定面积上擦拭后,放入10mL无菌水中搅拌制成菌悬液。取0.1mL菌悬液均匀涂抹在第一组培养基上,标记为甲组。
步骤二:用无菌棉棒在马桶按钮相同大小的面积上擦拭后,放入 中搅拌制成菌悬液,取0.1mL菌悬液均匀涂抹在第二组培养基上,标记为乙组。
步骤三:另取0.1mL无菌水均匀涂抹在第三组培养基上,标记为丙组。
步骤四:将三组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统计。
(1)将装有牛肉汁的培养基高温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将菌悬液均匀涂抹在培养基上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中的 步骤。
(3)步骤二的空白处应填入_________。
(4)实验中增加丙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5)实验现象如下,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你认为可以
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
杀死其他杂菌
无菌水
形成对照
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
设置重复实验
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