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圆的面积说课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圆的面积说课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15 21:4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圆的面积说课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3、教材的重点、难点。
说学情
学生已学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知道利用剪、拼、移的方法研究图形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公式。但是像圆这样的曲线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应处理好曲线平面图形和直线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把曲线平面图形转化成直线平面图形,从而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把让学生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定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书本和老师为拐杖,以“放-扶-放”为途径,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学法指导: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在借助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归纳,联想,转化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手段:为了更好地展示数学的魅力,结合一定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形象感与趣味性,腾出足够的时空和自由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说结构
其整体结构为:忆---探---练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四、归纳总结
五、板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情感的诱因,是教学活动的平台。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思维的联想,激起学习兴趣。
马儿的困惑
我被主人用一根2米长的绳子拴在了这棵小树上,你知道我的最大活动范围有多大吗?
2米
我的最大活动范围是什么呢?
周长是指所围成图形各边的长的和。
面积是指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确定“转化”的策略。
2.尝试“转化”。
3 .小组交流,推导公式
推导过程: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想一想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到的呢?
这个方法叫做
“割补法”
圆的面积公式能不能通过 “割补法” 转化成已学的图形推导出来呢?
问:(1) 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2) 如何能把曲线转化成近似的直线呢?
圆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呢?
想一想
四等份
八等份
十六等份
三十二等份
圆的具体
转化过程
请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10
11
12
13
14
15
1 6
1
2
3
4
5
6
7
8
1
1
1
∏r

r

r
=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组知识运用练习体现了一定的密度和梯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圆的面积的问题必须先知道圆的半径,再求圆的面积。
四、、归纳小结
(1)本节所学的主要公式是什么?
(2)如果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3)已知圆的周长、圆的直径是否也可以求圆的面积呢?如何求。
五、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圆 的 面 积 ==周长的一半×半径
S=πr2